第21章 可笑的問候 (20)

而光,心裏的一塊石頭也落了地。

他擦了擦額頭上滲出的冷汗,揉了揉長久站立酸痛的腰部,長舒了一口氣。如果修不好,他就是替罪羊了。好了,現在李蘭修好了機床,也從側面證實了他的清白。

劉大槐的心頭,升起了對李蘭的感激之情。他連奔帶跑地殷勤地端來熱水、拿來香皂,讓李蘭洗手。他露出兩個暴牙,一臉真誠的笑意,“謝謝你呀!李蘭!這次真是多虧你了……”他一邊有些惱怒地看了看站在旁邊的馬梅,這個辦事不力、只知道羨慕嫉妒恨的扯皮!

“其實……之所以能順利解決問題,因為我反複看了娜塔莎留下的那本筆記……”李蘭一邊接過劉大槐殷勤地過來的毛巾,一邊為馬梅開脫。“要是馬梅看了……也會很快找到原因并把機床修好的……都怪我沒有及時給她看……”

面容蒼白的馬梅,臉上終于有了一絲血色。

*********************************************************************************************

杜師傅把李蘭送回家,潘達志與幹部們在廠辦會議室裏開會,每個人的臉上喜氣洋洋。

“我看,今年廠裏的傑出員工的稱號就授予李蘭吧!” 潘達志用征詢的目光掃視着與會者。

姚文明、劉大槐,都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要是沒有李蘭,恐怕機床還在趴窩。這丫頭,這次可是幫了大忙、立下大功了!

散會後,潘達志再次撥通李蘭家裏的電話。“哦,是李蘭嗎?”

“潘廠長,是我!”李蘭心裏一驚,以為機床又出了故障,她一手拿話筒,一手又開始穿外套。李蘭的媽媽體貼地把陽臺正在晾曬的電工鞋也給女兒拎來了。

“是這樣……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廠裏想把今年的傑出員工的稱號授予你……”話筒裏傳來潘達志親切的聲音。

李蘭一顆高懸的心放了下來,停止了扣鈕扣的動作,“我現在還在病休,不能正常上班……還是授予馬梅吧!”她拒絕了,但心裏很高興。

話筒沉默了,過了一會兒又響起那個熟悉的聲音,“李蘭……我再次對你說聲對不起,我原來說話過重,傷害了你……”

“不……沒有……”李蘭知道廠長誤會了,“我只是想……把傑出員工的稱號授予馬梅更合适一些……廠裏的機床今後還要依靠她,這樣能夠鼓勵她更好工作……”

潘達志拿話筒的手有些顫抖了,眼睛也快速眨巴起來,“我……我知道了……”

“潘廠長!潘廠長!”李蘭突然想起什麽,怕他挂了電話,焦急地說道。

“我聽着呢,李蘭!”潘達志屏聲靜氣,像是等待着什麽重大消息。

“我還有幾本工作筆記,給馬梅吧!她可能用得着……”李蘭撫摸着手邊那本厚厚的筆記本。那是娜塔莎離開工廠之時,送給她的。

“好的,好的……這兩天我派杜師傅來取……”

潘達志百感交集地挂了電話,找到杜師傅,吩咐他有空順便去李蘭家一趟。

幾天後,馬梅被叫到廠辦公室。潘達志把幾本厚厚的筆記鄭重地交給馬梅,無限期待地看着她,“這是李蘭托我轉交給你的,上面是她對機床電氣部分做的一些筆記……而這本,是娜塔莎離開工廠時留給李蘭的……希望你好好學習、掌握它……我們廠的蘇聯機床,今後就全靠你了……”

“廠長,我……我……”馬梅既激動又羞愧,她沒想到李蘭的心胸是如此廣闊,廠長對她的期望是如此之大。

“李蘭說,你一定行!如果不是斯拉瓦那樣天天教她、娜塔莎給她留下筆記本,她也不一定能順利地快速解決問題……”潘達志鼓勵地說道。

感情的洪流奔湧而出,馬梅的眼睛濕潤了,她在心裏感到慚愧。想起自己對李蘭做過的那些龌龊事,她不但不計較,而且還幫着自己。

馬梅想起來,幾天前,在工廠裏第二次偷偷拿到的兩封俄羅斯來信,還被她藏在家裏。本想借着英文詞典看看信件裏究竟寫了些什麽,但還是沒看明白,就一直夾在那本詞典中。幸好沒有像第一次那樣,把信件直接丢掉。

“我要找個機會還給李蘭……”馬梅小心翼翼地重新封好信封,拿着那兩封信,自言自語地說道。只有這樣做,她心裏的愧疚感才少一些。

國外來信

晚霞,把天空映照得一片通紅。揉碎的雲朵之間,縫隙閃閃發光,像是被鑲上了條條金邊。

黑夜漸漸吞沒了夕陽,嘈雜喧鬧的市聲逐漸停歇。小區靜悄悄的,毫無聲息,只聽見一兩聲斷斷續續的犬吠聲和隐隐約約的電視播放聲。

馬梅趁着夜幕,來到了李蘭的家門口,四處望了望沒人,便把兩封信件從門縫底下塞了進去,然後慌慌張張地走了。

李蘭媽媽聽見了響動,走過去發現了信件。她彎腰拾了起來,皺着眉頭仔細端詳,臉上浮現的笑意驅散了愁雲。打開門,卻沒看見人影。

“蘭蘭,來信了……來信了……”關上門,李蘭的媽媽向卧室跑去。這兩封來自俄羅斯的信件,無疑是拯救女兒生命的最後一根稻草。

躺在病床上的李蘭,猛然坐起來,接過媽媽遞過來的信件。

看着信封上自己當初親手寫下的中英文工廠地址,突然有種心髒快要跳出來的感覺。

她飛快地撕開信封,貪婪地看着信紙上寫着的每一句話。

“親愛的蘭蘭!這是我寫給你的第四封信。第一封信在莫斯科街頭被搶走了,我又先後寫了兩封,不知你收到沒有,但我始終沒有收到你的回音……我只能再試試,希望你能收到。蘇聯瓦解之後,社會動蕩,經濟蕭條,我也失去了工作。我很想飛到你的身邊,但是暫時沒有路費……我把在中國獲得的專家補助費借給了我姐姐一家……請相信,我一定會實現我的諾言,盡快迎娶你。吻你,愛你的斯拉瓦……”

她又滿懷激動地拆開第二封信,另一種英文筆跡映入眼簾:

“親愛的中國姑娘,雖然我未曾與你見過面,但是我不能不親自給你寫信。請你原諒我的冒昧,也請你諒解一名母親的心情。請你拯救我的兒子斯拉瓦!他回國之後,一連給你寫了好幾封信,但是卻一直沒有收到回信。他整個精神都快崩潰了,先是酗酒,現在又經常外出不歸。這讓我非常擔心。只有你才能拯救他!如果你改變主意,請對他回信說明,讓他死了這份心。如果你還愛他,請給他回信,斯拉瓦還等着娶你……謝爾蓋耶芙娜”

看完信,李蘭既高興又難過。

高興地是,斯拉瓦一直在給她寫信,只不過是她沒收到罷了。難過的是,斯拉瓦現在的狀态不太好,她需要去拯救他。

“蘭蘭……信上怎麽說……”圍在一旁的父母,等了很久。母親終于開口了。

“此前,斯拉瓦給我寫了好幾封信……好像是郵送途中出了問題……我沒收到……”她沒完全說出實情,怕父母擔憂,更怕他們不準她去俄羅斯見那個曾經在華工作過的年輕的蘇聯專家。“爸,媽,我要去俄羅斯去找斯拉瓦!”

李蘭的爸爸,看着妻子,欣慰的臉上,一雙眼睛在征詢意見。

“我們錯怪了蘇聯專家,也錯怪了蘭蘭,他們是真心相愛!女大不由娘,就讓她去吧!”李蘭的媽媽喜極而泣。

李蘭的爸爸點了點頭,“給他回信,商量好日期,讓他去機場接你……”他心裏想,女兒恢複正常,比什麽都強。

悲喜交加的李蘭,馬上提筆用英文回信,“尊敬的謝爾蓋耶芙娜,您的來信我已經收到。我的心裏既高興又擔憂。您是斯拉瓦的母親,我也是斯拉瓦将來的妻子,感同身受,我能理解你現在的心情……我會盡快來到莫斯科……來到斯拉瓦的身旁……”

“……斯拉瓦,我想親口對你說:親愛的,再苦再難我也等着你,再苦再難我也會陪你度過此生。貧困對于我來說并不重要,我需要的是你一顆愛我的心。缺吃少穿也不在乎,我只需要一個健康陽光快樂的斯拉瓦,一個能夠呵護我,為我撐起一片藍天的真心愛人……我祝願你們的祖國早日恢複活力,重新走上正軌。就象1991年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在發表辭去蘇聯總統職務講話時所說的那樣,相信共同努力遲早會結出碩果,人民将生活在繁榮昌盛和民主的社會中……”

晚上,李蘭睡意全無,她激動地想像着在莫斯科與斯拉瓦相逢的一幕。她相信,斯拉瓦一定會走出陰影,同她過上幸福的生活。

老兩口也睡不着了。李蘭的爸爸想起過去發生的一些事情,對妻子還是有些憤憤不平。“你也真是的!說什麽蘇聯專家抛棄了她,多傷她的心……讓她白白受了那麽多折磨!”

“你還在吵什麽?這不是皆大歡喜的事情嗎?”李蘭的媽媽嗔怪地說道。

兩人噗哧一笑,各自想着這個久盼而至的好消息,好久才進入夢鄉。

李蘭像一顆久旱的禾苗,迎來了生命的雨露。

愛情,真是個奇怪的東西,它可以頃刻燃燒出巨大的能量,使哭泣的靈魂瞬間複活到人間。李蘭蒼白的臉色,浮現了久違的紅暈。那雙長期盛滿憂郁而無神的眼睛,居然煥發出昔日的迷人光彩。梳洗打扮,李蘭又魅力四射了。

李蘭的媽媽看在眼裏,樂在心頭。這麽長時間來,她第一次陪着女兒在小區裏開開心心地散步。她的心頭充滿喜悅,那個青春陽光的女兒又出現在她身邊。

*********************************************************************************************

莫斯科。白雪依舊。

令斯拉瓦高興的是,他接到了謝爾蓋耶芙娜轉交的李蘭的回信。

那些溫馨體貼的話語,像熊熊的火光照亮了他本已逐漸暗淡下去的人生前途,重新恢複了他對生活的堅強信心和對愛情的無限熱望。

他立即按照李蘭信中所附的家庭地址,激動地用英文給李蘭回信,并留下了自己家的新的電話號碼。

斯拉瓦不再神出鬼沒,不再喝得亂醉,而是脫離□□、改邪歸正、走上正道。

他精神面貌開始變好,媽媽感到非常欣慰。

謝爾蓋耶芙娜喜極而泣,擁抱着兒子,摩娑着他金黃色的頭發,“斯拉瓦……我親愛的……以前健康、自信的斯拉瓦,又回來了……”

*********************************************************************************************

辦理辭職、辦理護照、申請簽證、兌換美元,接到斯拉瓦新的回信的李蘭,馬不停蹄地忙碌着,她又按照信中的號碼到郵局打國際電話告訴斯拉瓦到莫斯科的航班信息,讓他去接她。

女兒就要走了,李蘭的媽媽心裏真舍不得。她一連幾天,都上街去給女兒買些好菜做給女兒吃。

她拎着大袋小袋,走進小區,遇見了張承的媽媽。她覺得應當把李蘭出國的事情告訴老鄰居。于是,她站在路邊。

“早啊!”

“早!這麽早就買了這麽多菜?”

“啊……買給蘭蘭吃的!”李蘭媽媽笑道。

“是呢,這段時間,閨女精神多了!”張承的媽媽打心眼為李蘭高興。多麽漂亮的準兒媳呀!李蘭走出往日的陰影,就能甜甜蜜蜜地與張承一同生活了!

但李蘭媽媽随後講的幾句話,像一把沉重的鐵錘,無情地敲碎了她美妙的幻覺。

李蘭的媽媽向張承的媽媽走近一步,壓低了聲調,“我想跟你說件事……”

“你說!”張承的媽媽心裏很疑惑,她看着神秘兮兮的準親家。

“只怕……只怕我們做不成親家了……那個……那個蘇聯專家來信了,還等着蘭蘭……”看着老鄰居臉上一點點消失的笑容,李蘭的媽媽愧疚地說道。“蘭蘭想出國去找他,跟他結婚……”

“啊,你說什麽?”張承的媽媽大驚失色。其實她聽得真真切切,只是一時間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李蘭要到俄羅斯去找那個蘇聯專家……可能會嫁給他……”李蘭的媽媽硬着頭皮說了一遍。

張承的媽媽依然呆若木雞。她定定地看着李蘭的媽媽,好像從來不認識這個人似的。過了好一會兒,她才悵然若失地說道,“那好啊……多好的丫頭……只是……只是我家張承沒這個福氣……”她結結巴巴,覺得有些喘不上氣來。

“別這樣說……老姊妹,不管怎樣,蘭蘭都得感謝張承……這麽多年,他為蘭蘭真心付出……”李蘭的媽媽心裏,忽然內疚起來。

“鄉裏鄉親的,應該的……”張承的媽媽大度地說道,但她感到心口依然堵得慌。

“只是……只是……蘭蘭走了以後,張承會怎樣……”李蘭的媽媽不禁為張承擔心,她知道,張承一直未對蘭蘭死心過。時至今日,他們之間的結合,不可能再有一線希望了。

“他知道以後……發瘋幾天,也許就會冷靜下來……”張承的媽媽的眼神暗淡下去,她無奈地揮了揮手,“唉,聽天由命吧!”她發出沉重的嘆息。

“真對不起……”李蘭的媽媽發自心底地道歉。她知道,張承遲遲沒結婚,心裏唯獨裝着李蘭。

張承的媽媽蹒跚着走遠了。李蘭的媽媽還站在原地,心裏五味雜存……

危險殷勤

太陽還沒有升起來,清晨的房間裏,略微昏暗。

思前想後,張承的媽媽還是決定把李蘭可能嫁到俄羅斯的消息告訴兒子,長痛不如短痛,就讓他就死了這份心。

“李蘭……李蘭要去俄羅斯找她的那個蘇聯專家去了……”

這句話如同晴天霹靂。張承的臉頓時變得煞白,他立即感到空氣稀薄,憋得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媽媽看着情緒快要崩潰的可憐的兒子,“忘了她吧……啊……”她本來想好好勸慰兒子幾句,但一開口,喉嚨就不由自主地哽咽起來。“其實,媽媽的心裏,跟你一樣難受哇……”

張承的爸爸坐在沙發上,苦辣的香煙煙霧籠罩着他,他猛烈地咳嗽,全然不理會即将燃盡的香煙快要燒着手指。

張承跑進卧室,關上門,無精打采地躺在床上,流着淚想起追求讨好李蘭的一幕幕往事。刺心的憂傷,像無邊的潮水,一浪又一浪,湧上了心頭。

“張承哥,這板栗真好吃!”耳邊,那種虛幻而真切的聲音回響着。朦胧中,在小區門口,張承看着李蘭,心底湧起甜蜜。能得到心上人的誇獎,他心裏比吃了蜜還高興。“只要你喜歡,我年年給你弄……我老家那棵板栗樹結的板栗,味道就是跟別的樹不一樣!”

唉,李蘭就要走了!她嫁到俄羅斯,就可能吃不上家鄉的板栗了。

張承決定,在李蘭去俄羅斯之前,自己再到郊縣老家的大山溝裏去摘些板栗。

老兩口緊張地走到兒子卧室門前,貼耳傾聽,擔心兒子發生什麽意外。

門突然打開,把他們吓了一跳。

張承面無表情地拿了手套、麻袋、大剪刀、長鐵鉗,就打算出門。

警惕的父母,立即走了過去,攔在他面前,不無擔心地問道,“你要去哪兒?”、“你這是要幹什麽?”

張承垂下眼簾,甕聲甕氣地答道,“到老家弄板栗……”

“給李蘭?”張承媽媽一下子就猜了個大概。

“是的。我說過,我每年要給她送板栗,不管她是否嫁給我……”

“她就要出國嫁人了……”張承的媽媽眼睛直視兒子,氣得直搓手,但她又不得不克制住怒火,深怕說出什麽過分的話傷害兒子。

張承的爸爸走過來,嘆了一口氣,“你我都是過來人,即使那個姑娘不愛他,她也會找各種借口去接近她,或許,只要能近距離地看看她,就心滿意足了……你忘了,我當年……有多傻……”

老伴不再言語,讓開了。

張承的爸爸走過去,拍了拍兒子的肩頭,慈愛地望着他,“去吧,孩子,你怎麽想你就怎麽去做吧!她就要走了,這或許是你們見面的最後機會了!”

張承回過身來,似乎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話語。他怔了一會兒,便抱緊了父親,臉上有淚。

爸爸拍拍他的後背,微微點着頭,“去吧,去吧,注意安全!”知兒莫如父。跟親愛的人見上一面,付出真愛,他哭泣的靈魂才不會痛哭,他孤單的心靈才能得到慰藉。

信守承諾,送去板栗。表達最後一次愛意,向她表明我愛你。不管你身在何方,都能記得,在中國,在那個小小的山城,有一個人永遠愛着你!

************************************************************************************************

寂靜的山坳,只有悅耳的鳥鳴聲此起彼伏。板栗樹撐開黃綠色的巨傘,懸挂着沉甸甸、黃燦燦的渾身長刺的球果。秋風中,飄蕩着沁人肺腑的香氣。

張承沿着崎岖的山路,深一腳淺一腳地走着。憂傷的心中,只有一個信念。蘭蘭,讓我最後一次為你摘一次家鄉的板栗吧。你嫁到了俄羅斯,不知哪年哪月才能回來,吃上我親手采摘的板栗!

揮棍而擊,噼哩啪啦,成熟的板栗雨點般地紛紛落地。張承拿起長鐵鉗夾起刺球,用大剪刀剝出一個個顏色棕紅、光溜溜圓鼓鼓的板栗。

麻袋快要裝滿時,張承還在東張西望。不遠處,幾個碩大的小仙人球似的板栗撲入了眼簾。

張承拿起長棍,對準那幾個大板栗使勁打去。這是他計劃打出的最後一棍,摘了這幾個板栗就走。

板栗掉了下來,張承跑了過去。耳邊卻傳來不祥的嗡嗡聲。

他驚恐地看過去,樹下灌木叢上一個足球大的馬蜂窩霍然在目。他的心,一下子揪緊了。

張承慌忙扔掉棍子,拖着麻袋就跑。

那群被驚擾的馬蜂不依不繞,緊緊追咬過來。移動的身影,激發了馬蜂的攻擊性。這群冷血動物,對張承發起了無情的進攻。

張承被蟄了好幾下,只得松開手中的麻袋,飛快地跳到附近的水塘,拿衣服蒙着頭部和脖子。那一群窮兇極惡的馬蜂盤旋了一陣,失去了目标,才悻悻離去。

張承提了麻袋連滾帶爬地下了山,坐上了返回市區的中巴車,心有餘悸。驚慌失措的他,甚至把大剪刀、長鐵鉗忘在了山上。

随着車輛不斷颠簸,張承心慌、惡心的感覺愈來愈烈,中巴車售票員遞給他一個紅色的馬夾袋,關切地看着他,“暈車了?……你沒事吧,臉白得像紙一樣……”

張承勉強笑了一下,“我沒事……”

到了小區門口,他提着一麻袋板栗,踉踉跄跄地下了車。

走到李蘭門棟處,休克倒地。

這時候,剛剛走出門棟的馬梅,聽見動靜,低頭一看居然是張承。她原本是來送李蘭去火車站的,沒想到,半小時前李蘭已經提前走了,家裏沒人。

馬梅讓鄰居撥打了120,呼嘯而至的救護車把張承送到了醫院。

張承躺在病床上,臉腫漲得像個大饅頭,眼睛睜不開。頭都大了1/3,兩眼腫得像核桃。

通過檢查,醫生發現張承的身上被蟄傷多達十幾處。這意味着,蜂毒對肝髒、腎髒造成了不可避免的損傷,可能引起血尿、蛋白尿、急性腎衰竭,甚至造成患者死亡。

張承立即被送入重症監護室裏搶救,采取保護肝髒、預防腎衰竭等系列救治措施。

張承的媽媽焦急地在門外等待,不停地抹着眼淚。張承的爸爸悔恨不已,“要是我陪着兒子上山就好了!”

謝天謝地!

通過血液透析,一周之後,張承轉危為安,暫時保住了性命。

轉到普通病房之後,他腫脹的眼睛還是睜不開,但感覺到有女性在給他喂稀飯。

“李蘭……李蘭……是你嗎?”

護士對馬梅點了點頭,意思是快答應“是的”。此前,她已經從張承的父母口中得知了這令人唏噓的單相思的愛情故事。

馬梅為難地咬了一下嘴唇,但馬上又朝護士點了點頭。

她放慢語速,盡量讓自己模仿的聲音聽起來更像李蘭,“是我!”

“辛苦你了……”張承虛弱地說。

馬梅細聲細語地說,“你好好養病……”

“你怎麽沒去俄羅斯……”

“過兩天再走……”

“謝謝你!”張承眼角流下了晶瑩的淚。“你累了,聲音都有些變了……”

張承睡着了。護士關上門,與馬梅走到走廊,“病人雖然已經暫時脫離危險,但病情不太穩定,需要你積極配合我們樹立他活下去的信念,增加對毒素的抵抗力……”

馬梅差點沒哭出聲來,她拼命點頭,“我知道……”這幾天來,她目睹了張承對李蘭愛情的執著。心裏不禁産生了對他強烈的好感。他這麽癡情!絕對是個靠得住的好男人!

張承終于脫離危險、完全康複。眼前的一切告訴他,李蘭已經走了。無聲流淌的,只有眼淚……

在一場生死愛戀之後,他與馬梅的心貼近了。

跨國婚姻

莫斯科,謝列梅捷沃2號機場。烏雲低垂,寒風凜冽。

在機場抵達廳的出口,斯拉瓦手捧一大束鮮花,帶着滿臉的興奮和期待,在接機的人群中眺首張望。

三三兩兩的旅客,拎着大包小包,表情各異地走了出來。

斯拉瓦眼睛緊緊盯着前方,仔細辨別每一個剛剛走出來的人。

終于,李蘭拖着拉杆箱出現了。

“蘭!蘭!”斯拉瓦激動地叫道,高高地揮着右手。他高興得簡直要跳起來。

“斯拉瓦!”李蘭發現了日夜思念的人,臉上綻放出喜悅。

她拖着拉杆箱,快步走了過去,立了箱子,放開手,迫不及待地投入斯拉瓦張開的雙臂中,旁若無人地緊緊相擁,久久親吻。

來到停車場,打了輛出租車,兩人坐進了轎車後排。

車輛在濕滑的道路上飛馳,斯拉瓦與李蘭始終手拉着手,含情脈脈地看着對方,神情裏充滿了重逢的歡欣。在這長久的無言的對視中,幸福的暖流,在彼此的心中靜靜流淌。

謝爾蓋耶芙娜熱情地迎接了李蘭,在家門口擁抱了剛剛到來的準兒媳,“哦……美麗的中國姑娘……”,她左看右看,“斯拉瓦的眼光真不錯……”

在得知這個漂亮的中國姑娘即将前來莫斯科之後,她高興不已,早已把屋子收拾得幹幹淨淨,并準備了齊全的日常生活用品和施展了自己最為拿手的廚藝。

“路上餓了吧……随便吃一點……” 俄羅斯美食擺滿桌。謝爾蓋耶芙娜用英語殷勤地推薦着,“這是我烘焙的糕點,加了越橘幹、椴樹蜜……嘗嘗吧……”

“死吧睡吧……死吧睡吧,窩禽夫姑死吶……”李蘭邊嘗邊說。

“噢咦喲喲……”正在給李蘭倒茶的謝爾蓋耶芙娜,瞪大了眼睛,“你居然能說俄語……”

“我只會幾句……”李蘭有點不好意思。

“那是我在中國教會她的……”斯拉瓦驕傲地說道,“她也教會了我不少漢語……”

“哦……是嗎?”謝爾蓋耶芙娜放下茶杯,坐到李蘭身邊,親切地拉着她的手,“感謝你!……蘭……也感謝你拯救了我的兒子……斯拉瓦一接到你的回信,就馬上改邪歸正了!這都是你的功勞……應當感謝你!”

“不……是您兒子自己幡然悔悟……他本身,就不是什麽壞人……”李蘭微笑着對未來的婆婆真誠地說道。“也許,他只是一時間,陷入了對社會對生活的迷茫……”

“你不知道,我流過多少眼淚……一個曾經那麽優秀的青年,怎麽一下子變成了那個模樣……”謝爾蓋耶芙娜邊哭邊笑。

“媽媽,別提過去了……現在,我不是很好嗎?!”斯拉瓦有些尴尬。

可憐天下父母心。李蘭連忙安慰謝爾蓋耶芙娜。“你的心情我理解,斯拉瓦作為優秀的蘇聯專家曾經派往中國,就在我工作過的那個工廠……我們經常一起工作,他非常出色……”

“謝謝你!謝謝你!自從收到了你的回信,我的兒子就又像從前那樣可愛了!”謝爾蓋耶芙娜開心地笑了。斯拉瓦也跟着笑了。

接下來的幾天裏,斯拉瓦幫助李蘭辦理了落地簽、護照公證,到民政部門填表申請結婚。

30天後,李蘭穿着潔白的婚紗,發髻上系着白色的頭巾,手捧鮮花。斯拉瓦穿着深灰色的西裝,上衣兜中插着白色的花朵。在謝爾蓋耶芙娜等親人的陪同下,來到了結婚登記處。工作人員先後詢問斯拉瓦和李蘭是否願意結為夫婦,在得到雙方的肯定答複後,便請他倆在證書上簽字。舉行儀式發證,交換結婚戒指。相機閃光燈一片,在場的人們共飲香槟。

出了結婚登記處大門,謝爾蓋耶芙娜等親朋好友又向斯拉瓦和李蘭抛灑玫瑰花瓣,并向他們的腳下扔出一把亮閃閃的硬幣,祝他們幸福、富裕。

婚禮後,斯拉瓦與李蘭到無名烈士墓前獻花默哀,以表示對前輩的懷念。

家庭婚宴随後隆重舉行,斯拉瓦與李蘭向謝爾蓋耶芙娜獻上了蘸鹽的一塊面包并親吻她,感謝她的養育之恩。

托尼亞端着酒杯,敲擊着桌子,假裝皺着眉頭吼叫道,“苦啊!”

“苦——苦啊!……”同桌的陳小林也同聲喊道。

“苦啊!苦啊!……”衆人也群起響應。

斯拉瓦眉開眼笑地看着四周的人們,然後親了親妻子因激動和幸福而紅豔如花的嘴唇。李蘭羞紅了臉,雖然她與斯拉瓦的關系早已非常親密,但是在大庭廣衆、衆目睽睽之下,他們接吻還是第一次。

四周是一張張紅撲撲的臉、一雙雙醉意朦胧的眼睛。晶瑩透亮的沃特嘎,驅散了人們身體蓄積的寒意和長久以來心頭聚集的憂郁。

人們時而高歌,時而起舞,整個婚宴充滿喜慶氣氛。

我端着酒杯向謝爾蓋耶芙娜祝賀時,她摸着心口,連聲說道,“江,真的很感謝你,拯救了我的兒子!真的很感謝!”

我笑了,“您應當感謝中國姑娘李蘭。是愛情的力量,使斯拉瓦重新回到了人生的正常軌道!”

在一旁的斯拉瓦,不好意思地撓撓頭,“我當時加入了□□,只是對生活的困惑……物價飛漲,缺吃少穿……現在日子越過越好……誰還願意去觸犯法律……”

在另一邊,喝得醉醺醺的陳小林在與幾個同樣面紅耳赤的俄羅斯朋友胡扯。

“我們漂亮的中國女孩嫁給俄羅斯男人……我們……我們一點也不生氣!……這是愛情的力量,跨越了種族和國度!……哪像你們有些人心胸那麽狹窄……”

“的确,我們的一些人,只要一看到漂亮的俄羅斯姑娘被外國人摟着,就很氣憤……在他們看來,這是絕對不能容忍的事情!”托尼亞憤憤不平地說道,“江翻譯在街頭誤把一位俄羅斯姑娘當作娜塔莎,就遭了殃……”

一提到娜塔莎,我的心情就黯然起來。

“讓我們唱起來……跳起來吧!”斯拉瓦提議道。他看出了我臉上的異樣。

李蘭拉起了手風琴,《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這首美妙的、經典的蘇聯歌曲,如水流淌。

深夜花園裏四處靜悄悄

只有風兒在輕輕唱

夜色多麽好

心兒多爽朗

在這迷人的晚上

夜色多麽好

心兒多爽朗

在這迷人的晚上

小河靜靜流微微翻波浪

水面映着銀色月光

一陣輕風

一陣歌聲

多麽幽靜的晚上

一陣輕風

一陣歌聲

多麽幽靜的晚上

我的心上人坐在我身旁

默默看着我不作聲

我想對你講

但又難為情

多少話兒留在心上

我想對你講

但又難為情

多少話兒留在心上

長夜快過去天色蒙蒙亮

衷心祝福你好姑娘

但願從今後

你我永不忘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但願從今後

你我永不忘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在醉人的歌聲中,我對娜塔莎的思念,像火一樣熊熊燃燒。

有那麽一刻,我恍若看見是娜塔莎在深情歌唱。

我的心,急切想見到她。我在想,要是娜塔莎在我面前拉起手風琴,唱起《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那該有多麽溫馨浪漫!

開始北漂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