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章
第 14 章
晚上,姜淡月躺在床上,看着漆黑的窗外,想着今晚吃飯時大家聊到奶奶,突然想到了從前的一件事。
從那時候開始,她才深刻的意識到,爺爺是重男輕女的。
姜淡月的奶奶去世後,爺爺受不了自己一個人住在空蕩蕩的房子裏,很快托人介紹,在村裏找了另一個沒有老伴的女人一起生活。
說起這件事,最不适應的還是姜爸姜媽這些人。
那時候,家族裏的第三代子女已經全部降生,姜淡月是最後最小的一個,所以姜爸這一輩的人年紀都已經不小了,三四十歲往上是有的,他們并不需要母愛。
真正需要人陪伴的是爺爺。
再加上大家都在一個村裏,以前都是互相認識的。
村裏人怎麽打招呼?當然是按照輩分。
這事尴尬就尴尬在,女人跟姜爸他們是同一輩的,如今卻因為跟爺爺在一起,生生漲了一個輩分,變成了姜爸他們的上一輩。
可是習慣了的稱呼到底怎麽改呢?
女人的丈夫不在了,但是她的子女們還在,孫輩也跟姜家這邊差不多。大家是一樣的尴尬。
第一年過年時,大家到爺爺家吃飯,姜爸他們還跟從前一樣,也就是不叫“媽”,但是大家普遍覺得不應該牽扯到小輩身上,于是告誡姜淡月他們,明年來了要喊“奶奶”。
大家緩慢地、艱難地成為了“一家人”。
*
雖然現在很多年輕人會在網絡上反駁姜淡月老家“女人不上桌”的風俗,認為女人是因為不喝酒,才不跟男人一桌的。但姜淡月從小就意識到,不是的,起碼在她家,重男輕女一直存在。
從前奶奶在世時,姜爸那輩只有三兄弟,人口比較少,所有人都是在一個桌子上吃飯的,也沒必要分得太開。
可是兩大家子合并之後,一張桌子很明顯已經坐不下所有人,這時候大家開始默契地男女分桌。
前兩年,姜淡月和姐姐是跟着爸爸在男人那一桌的,不僅她們在,所有的堂哥們都在,當然,另一家的孫輩也在。
大家默認小輩是跟着男人們一起的。
兩家的女人們則在另一屋單開一桌。由于飯菜是女人們做的,她們并不會委屈自己,所有的菜做成大份,然後一分為二,所以單論菜的質量,兩邊是沒什麽區別的。
後來有一年過年,二人照例跟着爸爸一起。大家吃飯的間隙,爺爺突然說了一句:“明年讓金禹和淡月去旁邊那一屋吃飯吧!”
此話一出,旁人可能沒有在意,但姜爸瞬間拉下了臉。
姜淡月和姐姐也愣在原地,不知道該說什麽。
大過年的,姜爸不好掃大家的興,這話是他老爹說的,他向來尊重自己的父親,不會當面反駁,只埋頭一杯一杯灌自己的酒。
吃完飯,姜家一家四口走回家。可能是喝多了酒的緣故,姜爸在路上就沒忍住哭了起來,他覺得很委屈:“憑什麽他們的兒子都可以上桌吃飯,我的女兒就要去那邊吃?”
被姜爸感染,一家四口都開始掉眼淚。
為受到的不公平待遇。
說到最後,姜爸下定決心:“明年我們不在爹家吃飯了,拜完年,我們回家。”
“誰稀罕啊?”
衆人一致同意。
*
大年初三,大家去姥姥家吃飯,姜爸姜媽是一個村的,姥姥也在同一個村裏。
除了在外省的大姨沒有回來,姥姥家這邊有四家人。其實一張桌子也坐不下,但大家選擇将兩張桌子并在一起成為一張大桌子,這樣所有人,包括男人、女人和孩子們,就都可以在一個桌子上開開心心地吃飯了。
姜淡月留意觀察過,飯桌上的男人也會喝酒。
那為什麽大家不和爺爺家一樣,男女分開吃呢?
*
第二年,不止是姜淡月一家四口,大伯家和叔叔家也不在那吃了,不過其中姜淡月的姐姐的因素占了多少,她不好說。
畢竟大家本來也不喜歡和女人的兒女們湊在一起吃飯。
反正從那時候起,大家就只拜年,在爺爺家喝點茶水或者酒,略坐坐就走了。
衆人會到叔叔家或者其他親戚家打麻将,到了中午,大家再各回各家。
說實話,他們兄弟間的感情還是不錯的。
其實到現在,姜淡月已經不記得當時爺爺有沒有讓女人那邊的孫女第二年都離開了,也就是有沒有“一視同仁”?反正自從他們這邊選擇不在爺爺家吃飯後,另一邊也不在那吃了,可能對他們來說,爺爺這個“新爸爸”要更陌生和難以接受一些吧?
直到今天,想到從前這些糟心事,姜淡月還能回憶起當初的那種滿心委屈的感覺。
是啊,憑什麽呢?
*
郁結的情緒久久無法散去,姜淡月打開微信。
姜淡月:睡了嗎?
姜淡月:想到了從前的一些事,跟你分享一下。
姜淡月将爺爺家的這一段往事簡單描述給了姜玉宸聽,然後感慨道:你是男生,應該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吧?
此時的姜玉宸還在通過系統查看兩人的過往,也就沒有注意到手機屏幕亮了幾亮。
等他看完,拿起手機看時間的時候,才看到了來自姜淡月的幾條未讀消息。
姜玉宸回想了一下當時的情況,爺爺确實在飯桌上說過讓姐姐第二年去女人那桌吃飯的事,姜爸也很不開心,但遠沒有姜淡月描述中的那麽嚴重,嚴重到一家四口當街抱頭痛哭。
第二年,姜爸硬着頭皮讓姐姐到男人那桌吃飯,但姜媽攔住了他,姐姐也聽話地去了女人那屋。
好像是在第三年還是第四年的,大家才不去爺爺家。
-------------------------------------
快過年時,姜淡月的發小芳芳回來了。
芳芳比姜淡月小兩歲,兩家離得不遠,芳芳媽在她上一年級時,帶着她找到姜淡月,請求她帶着芳芳一起上下學。
姜淡月她們的家在村裏最北面,上學需要穿過整個村子到最南邊,然後再走上一段路才能到,當時的她們每天上下學都要走上半個小時。
如今姜淡月已經忘了小學距離她家有多遠。從小學生的角度來說,當時她确實覺得很遠。但長大之後,姜淡月發現從前覺得很大的地方,都變小了起來,應該是人高了,步子邁得也更大了。
由于生育率逐年降低,周圍幾個村的學生已經裝不滿一個小學,不僅他們那裏這樣,整個鎮都是一樣的,後來所有人都改去鎮上的小學了。
姜淡月從前就讀的小學改成了養老院,畢業後她再也沒回去過。
她跟芳芳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認識的,見面後,她們發現彼此性情投緣,友誼一直持續到現在。
她的另一個發小帥帥,從初中畢業就慢慢地不怎麽聯系了。
見到芳芳的時候,姜淡月簡直有些不敢置信。
也就工作了一兩年的時間,芳芳就已經徹底擺脫了過去的學生模樣,變得時尚起來。
姜淡月跟芳芳一起往村後面走去,那邊有一整片的蘋果園。
前些日子剛下過雪,泥土上還殘留着一些積雪,但并怎麽潮濕,反而凍得梆硬,踩上去不用擔心鞋底粘上泥。
芳芳上身穿了一件粉色短款羽絨服,下身黑色打底褲,外面是黑色皮短裙,再搭配一雙長筒靴,臉上還化了妝,與穿着長款黑色羽絨服和棉拖鞋的姜淡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芳芳:“淡月,你上了大學之後有沒有談男朋友?”
二人一邊穿過蘋果園,一邊閑聊。
姜淡月用手扶開眼前光禿禿的蘋果樹枝,防止樹枝纏在頭發上,回答道:“沒呢?你呢?”
芳芳在她身後跟着,帶着笑意的聲音傳來:“我倒是談了一個。”
“真的?”姜淡月回頭看她,見芳芳折了一根枯草拿在手裏,一段一段掰着玩。
芳芳:“嗯。”
姜淡月好奇到不行:“誰呀?有照片嗎?”
芳芳掏出手機,找出照片遞給姜淡月看:“喏~”
姜淡月接過芳芳的手機,裏面是一個男人的全身照,男人看着似乎比她們要大不少,目測身高一米七左右,整個人瘦瘦的。
姜淡月:“他多大啊?”
芳芳:“比我大9歲。”
姜淡月踉跄了一下,震驚回過頭:“比你大這麽多!你可別被人騙了?”
芳芳搖搖頭,整個臉上都洋溢着幸福:“不會,等你見過他就知道了。”
“他這個人挺好的。”
說着話,她們來到河邊。
整個河道很寬,上面全是大大小小的石頭,長時間得風吹日曬,石頭看起來幹幹淨淨。姜淡月記得每年秋天,家家戶戶都會在上面曬地瓜幹,遠遠看去,一片深深淺淺的黃色。不過此時,石頭上什麽都沒有。
二人踩着石頭磕磕絆絆走到流水的地方。不是夏季水庫放水的季節,河只有窄窄一條,流着清澈的水。
河邊有大片的蘆葦,一人高。
姜淡月和芳芳在此處拍了很多照片,拍完後,她們蹲在河邊,看河水湍急地往前流動。
芳芳拍完照片就忙着P圖,姜淡月好奇問道:“你要發給你對象?”
芳芳:“嗯。”
姜淡月還是不放心,芳芳比她還小2歲,如今也才17歲,都沒成年,而那個男的已經26了。等芳芳發完照片,姜淡月又問道:“說說,你們怎麽認識的?”
芳芳放下手機,看着遠處的山:“我們在一個工廠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