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風雅

風雅

禁軍搞騎射選拔,錦衣衛要搞廚藝大賽,兩邊都熱火朝天的。

宗保保給出了個主意,“秋冬之際,讓做飯的自行挑選食材,你在旁邊看着,看有沒有懂食物相生相克的道理之人,別胡亂搭配,吃出毛病了。”

“有道理。”江寒衣向來善于納谏,當下就在北鎮撫司貼了告示,說錦衣衛要辦小食堂,廚娘外聘,唯一要求,必須是家屬。

菜是錦衣衛買的,不由廚娘代勞,廚娘每日只需要洗菜、炒菜,再端出來就行了,至于吃什麽,是各位錦衣衛自己定的,菜有葷有素,大家夥兒按需購買。

江寒衣是這麽說的,“我們錦衣衛要辦小食堂,小食堂的菜錢肯定要比外頭低,至于低多少,我們到時候會公布出來。這第一階段呢,我們會篩選廚娘,當然廚師也很歡迎,請各位回去通知自己家屬,三日後,北鎮撫司公開廚藝擂臺賽。”

怪有意思的,方春俏也想自家人來,她母親只幫人洗衣裳,一天掙三個錢,還不穩定,要是能到錦衣衛小食堂來,那就可以和她住一起了。她還有兩個妹妹,也可以一道過來,學會炒菜,将來還能出師自己擺攤。

楊展母親也來,江寒衣和他說好了,芸兒就放在奉春醫館,她就中午來做飯,晚間帶芸兒回去。

北鎮撫司辦廚房,風風火火的,南鎮撫司也眼紅,有人去問夏侯明,“鎮撫使,我們能不能和北鎮撫司合辦,搭夥一起吃?”

自然是能的,主要是南鎮撫司也得出錢,菜錢均分,至于這菜錢怎麽來,夏侯明要去問問沈鸩九。

“沈大人,”夏侯明升了職,坐到了鎮撫使的位置上,權力和沈鸩九持平,從某方面來說,他的權力應該要高于沈鸩九。

但北鎮撫司嘛,掌诏獄,和皇帝比較親近,鎮撫使位置特殊,君不見陸鼎就從北鎮撫司鎮撫使的位置上升到了錦衣衛同知,正二品官,所以這個北鎮撫司鎮撫使是不是前途無量,真不好說。

“夏侯大人,請坐。”沈鸩九親自奉茶,“夏侯大人,怎麽有空到我們北鎮撫司來了。”

一通官腔,夏侯明端着,“還不是聽下頭人說,你們北鎮撫司要辦什麽小食堂,我特意來問問,什麽個情況。”

“小食堂是江千戶負責的,我叫她進來,仔細講給夏侯大人聽。”沈鸩九說。

夏侯明端起茶杯,“好。”

沈鸩九同門外的人說,“叫江千戶過來,夏侯大人有話問她。”

“是。”

門外站崗的人一走,夏侯明就跳起來,“好啊你們,辦小食堂,怎麽不通知我!”

沈鸩九笑,“是要和你們一起的,我們位置也不夠,得你們多出一點地。”

“那後山清出來,在那兒蓋個食堂?”錦衣衛南北鎮撫司後頭共有一個花園,花園後頭有半座山,雜草叢生,沒什麽人去,其實風景還可以,山裏還有個湖。

沈鸩九也是這麽想的,做飯炒菜的油煙味重,最好再後山,不要在鎮撫司裏面煙熏火燎。

江寒衣敲門,“沈大人找我?”

“進來。”

“那我進來了,”江寒衣剛進來,夏侯明就跳過來,拍她肩膀,“江千戶,幾日不見,你好呀。”

“是你呀,我還以為沈大人找我又有什麽吩咐呢。”江寒衣說。

“啧啧啧,你們成仇啦,合不來?”夏侯明說江寒衣,“到我那邊去,我那兒閑,我們一起辦小食堂,不帶他北鎮撫司,怎麽樣。”

“好啊。”江寒衣拿出一沓紙,“我畫的輿圖,後山有個湖,但每日殘渣剩羹不能倒進湖裏,久而久之,湖水也不能吃了。我是這麽想的,殘渣剩飯我們都收起來,養豬。”

“養豬?”沈鸩九和夏侯明互看一眼,“錦衣衛養豬?”

“沒錯,養豬。”江寒衣拿出另一張紙,“是這樣的,豬肉現在十二文一斤,一頭成年的豬在兩百到三百斤之間,我們錦衣衛有一千人,一天一頭豬能吃得下,買肉錢該多貴?”

“誰去養豬,誰願意去養豬?”夏侯明說,“他們都有錢,沒人願意去養豬。”

“北鎮撫司诏獄裏那些人吶,吃我們的,喝我們的,每年多少人進诏獄,讓他們去養豬,這是任務,養也要養,不養也要養。如果産能過剩,就是他們人多,養的豬也多,我們吃不完,我們就拉到市場上去賣,賣的錢就能換菜,買菜錢也出來了。”

“那還不如直接開菜地,種菜還沒那麽臭。”夏侯明已經想捂鼻子了。

“咱們沒有那麽多地,如果咱們跟京營一樣,兵強馬壯,地廣人多,咱們就可以養豬種菜一起上,興許還有盈餘,能創收。但咱們錦衣衛沒那麽多地,上哪兒種菜?”

江寒衣又拿出一張紙,“你們看啊,南北鎮撫司一千人,都要吃飯,即使有人出門辦公差,那餘下人呢,也要吃飯吧。咱們開小食堂,盡量不讓他們掏錢,但咱也沒進項,那就要從別處劃錢補貼小食堂,我覺得這樣也不長久,補貼食堂太多了,其他處也要用錢。不如盡量就讓小食堂自給自足,既能賺錢買菜,又能福澤大家,而且小食堂的衛生也要請人做,不能讓人只做事,沒收入,對吧。那雇人掃地洗碗,這些錢哪裏來,對吧,開支很大的,所以我們錦衣衛不養閑人,那就将北鎮撫司獄中所有人拉出來,養豬。”

“有點意思啊,沈兒,”夏侯明越想越覺得行得通,甚至覺得很妙,尤其是養豬這一項,豬肉是還挺貴的。

沈鸩九說:“養豬太臭了,喂點雞鴨吧,也是一樣的,還有,後山也是我們的地,足夠他們種菜。”

“後山也是我們的?那可太大了,後山還有四個魚塘,也是我們的?”江寒衣問。

夏侯明點頭,“對,魚塘也是我們的,之前我們還想将幾個魚塘填了,整修花園,做個觀景臺。”

“不要,千萬不要,魚塘留着養魚,種蓮花,夏日有蓮子和藕,留着給大家炖湯吃。天吶,春日可以撒點蝦米進去,夏天還有蝦吃,發達了,發達了。”江寒衣又拿起一張紙,說:“我立馬重新規劃,後山利用起來,這回真的發達了。”

鑽錢眼兒裏面去了,其實江寒衣是對的,錦衣衛小食堂最好是能夠自給自足,不從別處撥錢。夏侯明這次就是來和沈鸩九商量,究竟從哪一塊收入裏劃錢給小食堂,總是要錢貼補的。

江寒衣拿筆寫寫畫畫了兩張,說:“這樣啊,我們沈大人怕髒怕臭,我們暫時去除養豬這一項,依照沈大人的建議,改成喂雞鴨鵝三項,我們北鎮撫司诏獄現在有閑人三十二,二十八人在鎮撫司閑着,等吃等喝,還有四人終日坐在裏頭,也等于沒什麽用。我預将三十二人分成三組,一組四人,去養雞喂鴨撿雞鴨蛋。”

“她就是看不得人家閑着,沈兒。”夏侯明總結。

沈鸩九點頭,“其餘人去刨地,種菜?”

“對,還有挖魚塘,四個魚塘都清理出來,養不同的魚,因為鲢魚鲫魚就不好一起養,很容易喂死。”江寒衣說:“種地也不用這麽多人,養魚也是,四個魚塘,八人足矣,後山菜地,八人亦足矣,餘下十人,每日去廚房洗菜,去後山挑水到小食堂做衛生,或者讓他們打井,小食堂總要口水井才行。”

江寒衣這個做法是充分壓榨北鎮撫司刑獄中人的勞動價值,當然了,他們在刑獄中遭受拷打,也好過不到哪裏去。

出來勞動勞動,一能放風,二來又比受皮肉之苦好得多,或者忽然就想開了,願意交代了。

“就這麽安排。”沈鸩九同意了。

夏侯明也說,“我安排幾個人過來幫忙吧,有幾個不聽使喚的,忍他們很久了。”

江寒衣笑夏侯明:“南鎮撫司還有不聽你使喚的?那幾個關系戶是吧,沈大人留着他們過年呢。”

沈鸩九道:“既然有了規劃,那就落實它,都別杵着了。”攆人了。

江寒衣說:“那我先出去了,兩位大人,你們慢慢聊。”

夏侯明又坐下了,他說:“沈兒,我越來越發現她是個人才,你說她哪來那麽多奇思妙想,竟然能想到讓诏獄的人出去喂雞,可真有她的。”

“吃飯問題解決了,指揮使問你我,禁軍那邊怎麽整改?”

沈鸩九拿出個冊子,說:“我們江千戶的折子還在這,聖上給了指揮使大人,指揮使給我了,問我怎麽處理。”

三千營三千人,江寒衣的折子說兩千人不能要,那這些人怎麽安排。

夏侯明打開冊子,一目十行看下來,說:“我怎麽好像看到了楊世傑的名字,他不是在京營嗎,怎麽跑到三千營來了?”

楊世傑,楊元的兒子,楊元是永樂朝的人,三朝元老,也就楊世傑這麽一個兒子,放在三千營。

楊元還有一個侄子,蘇州知府楊世安,已經死在任上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