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随筆

随筆

小時候周圍人就告訴童心,想要什麽就得大膽說出來,想要表達什麽就要大聲喊出來。但她一直都這樣——往往最不敢開口的就是表達自己的需求。如果說表達喜悅悲傷等激烈的情緒是她最常用的表達方式,那麽平淡地去敘述她的需求反而讓她倍感恐慌。

她害怕被人拒絕,同時也難以對別人的請求輕松地示以拒絕。她害怕原本人與人之間就不很親近的距離會因此被無限拉長開來,像是兩個本就不相幹的靈魂,拒斥的風一吹,飄得就會越來越遠。

最開始的她所生活的,獨屬于自己一個人的世界,是充滿了被拒絕和排斥的世界。童心對一切不可控的因素都會感到隐隐地被威脅。

小學那年的童心雖然內向的性格已經初現端倪,但因着孩童心氣正盛,暫且還尚算活潑。

那時隔壁店裏來了一個漂亮的店主,是一個穿着打扮都很時髦的大姐姐。大姐姐性格也很好,直接爽朗,和她們這些小孩子很合得來。

在那個小縣城裏,年輕又趕得上潮流的女性是所有小女孩心目中都難免向往崇拜的人,童心和好朋友都喜歡去她家玩,她熱情、大方,所有人都非常喜歡她。

事情到這裏都還很圓滿,直到某一天,童心和朋友到她家玩的時候,那個姐姐直接喊住了她。

童心發現她的神色有些僵硬,語氣有點質問的意思,雖然不知道會發生什麽,但童心骨子裏的那種順從讓我童心了下來。她非常了當地問童心:你為什麽要在背後說我的壞話?

童心懵住了,因為自己不可能在背後說她的壞話,童心開始着急地為自己辯解,可她已經認定童心說過這話了,于是什麽都不重要了,她只是很不客氣地對我說:某某某已經告訴我了,你走吧,這兒不歡迎你,以後不要再到我這來了。

童心沒有話再可說了,除了知道是誰在背後中刺了她,她什麽都無法再繼續反應了,只能按照對方的要求離開。

童心自然要去找那個女孩子對質的,她對童心道了歉,說自己只是理解錯了童心的意思,又告解自己只是順着那個姐姐的意思說了她的話。

童心知道她也只是想讨好那個姐姐,想成為讨人喜歡的小孩,所以不惜将童心變成別人眼中最讨厭的孩子。

那個姐姐果然不再允許童心進入她的領域範圍,童心成了她最讨厭的小孩。

哪怕童心被媽媽逼着去她家尋找妹妹,都要被冷眼驅趕。就像條無家可歸的流浪狗一樣,不被擁有進入別人家的許可。

在這裏的童心,是一個被隔離在孩童樂園的局外人、旁觀者,那種人與人之間靈魂驟然的遠離讓童心尴尬難堪,被強制剝奪辯解權的時刻,童心覺得自己就是一個沒有語言的木偶,除了被操控別無選擇。

Advertisement

童心從此,內心這種潛在意景的害怕刻骨刮髓,這種毫不客氣、直截了當地排斥,無所适從;同時,她也不知如何去拒絕別人,那總會讓她想起自己當時的處境。

還有另一種的拒斥,它不直接,甚至不需要激烈的言語,也不需要明顯的外露。它只需要在童心因為身體不适想要獲得老師幫助時,一句輕飄飄的“那跟我有什麽關系”就可以将她一把推遠,當然,這種疏遠是互相的,我知道你已經不可靠了,我也會相應地主動地離開你,我也需要維護我被傷害的尊嚴。

只是那句話說出後辦公室所有老師都在笑,童心居然一點憤怒的情緒都沒有,她知道她與其他同學有某種不一樣的成分在,這是她應該得到的回話。

所以她當時就“哦”了一聲,然後乖乖走了,也沒想着再去找誰幫助她。

這種一次次的拒絕、藏在某不知名秩序和情緒下的排斥,這種默默無聲的嘲弄和遠離,使童心活在巨大的不可控之中,她的安全感和她的自尊都急需自身的維護。

但這也有好處,在某種程度上,這會使她自己不得不變得很更堅強,讓她深刻地知曉自己的力量有多重要,自身的底氣有多珍貴,哪怕所有人都無法理解你的時候,你還可以向內充實自我的靈魂,向靈魂深處去探索自己的深度。

如今的童心已經可以自動過濾掉這種大不了的拒絕了,學會了毫無留戀地離開那些不值得去挽留的人,在生活中,最值得挽留的是不被這種痛苦折磨的自己。

最開始的她會自卑,然而最後她沒有怨恨過這些人,她們就像雨一樣,太陽出來,雨就消失了,只是可惜創傷的痕跡會一直都在。

最終也只能将訴諸筆尖的文字變成力量,一筆一劃的線條會變成最鋒利的切割線,切掉捆住自己的思想和情緒。

那麽,童心就會在麽?童心……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