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聽建築的聲音
第三章 聽建築的聲音
程檸和李循在門口的戶外區轉了一圈,特地先去看了李循剛剛說的那個“可以使室內空間明亮通透的玻璃幕牆”,才走進室內展區。
李循在入口處展架上,拿了一本博物館的介紹小冊遞給了程檸。
“謝謝。”程檸接過,翻開看了看,奧城博物館的室內部分由藝術館、歷史館和自然科學館三部分組成,每個部分都有不同的展覽。
“我們先去藝術館看看怎麽樣?”程檸把視線從小冊子上挪開,擡頭看向李循。
“可以。”
一剛踏進藝術館內,程檸就被眼前的藝術裝置吸引了。
“那個牆上的都是什麽啊?好像很好玩。”她加快了腳步,黑色發絲随着她的動作在白色裙子的背面飛舞着。
白牆上貼着本期展覽的主題「The Future of Sound 」,聲音的未來。
牆上除了貼着的簡介以外,還有呈一字排開的十個左右顯示屏,高度跟程檸的視線持平,她伸出手掌比了比,是她三個手掌的大小。
每個顯示屏上都挂着一個黑色的全包式耳機,屏幕在循環播放着黑白色的錄像,顯示屏下方的牆上用小字貼着關于這段聲音的介紹。
“建築的聲音。”程檸伸手指了指面前站着的這塊顯示屏下方的小字,看向她身後的李循。
“聽聽。”
程檸伸手拿下耳機戴在頭上,耳朵被耳機兩側的海綿完全包裹着,聽覺神經敏感度被迅速放大
耳機降噪效果很好,立體聲在頭頂周圍環繞,程檸頓時感覺自己被這段聲音引領着,進入了另一個空間。
一邊聽,一邊看着顯示屏上倍速播放的收集者們布置錄音裝置、收集建築聲音的過程。
Advertisement
把這段聲音循環聽了三四遍後,程檸摘下耳機,用手招了招跟她隔着一人距離的李循,李循在看其他顯示屏上的內容,卻沒有拿下對應的耳機戴在頭上。
“你聽一下這個。”程檸把耳機遞給了他。
李循接過耳機後并沒有戴上,而是微微彎腰歪了歪頭,把耳機的兩個聽筒分別放在了自己和程檸的耳朵旁邊。
“一起聽。” 李循說完後,便把視線放到了顯示屏上。
剛剛聽過幾遍的聲音又在程檸的耳邊響起,只是聲音過于微弱,很多聲音的細節都聽不清了。
伸手想拿過耳機,但李循沒有放開。
于是她抓住了李循握着耳機的手腕,李循把視線從顯示屏移到她的臉上,睜大眼睛做出一個無辜的表情,像是在問“幹什麽?”
就着他手上的力,程檸踮腳,把耳機放到了他的頭頂,松開握住他手腕上的手,拉開耳機兩側,幫他戴在了頭上。
戴好後,手指又點了點自己的耳朵位置,用口型告訴他,“好好聽。”
李循的嘴角挂起了微笑,他低頭看了一眼手腕上那片被她觸摸過的皮膚,那麽一小塊的地方,像是有微微發熱的感覺。
擡頭重新看向眼前播放的視頻,聽她的話,好好聽。
一段聲音只有 3 分鐘左右,李循剛聽完第一遍。一群 7、8 歲的小孩,嬉笑打鬧着從靠近他的方向向另一邊跑去,有幾個年紀大些的男孩撞到了李循身上,他被撞得晃了一下。
幾乎是下意識,兩只手伸過攬住身旁程檸的肩膀。
待這群孩子中的最後一個消失在他們的視線裏,李循才放開了自己的手,程檸看着孩子們跑去的方向,是博物館的兒童區。
說實話,對于別人喜歡她這件事,程檸有着出人意料的遲鈍。
只要對方沒有将「喜歡你」這類表白的話明确說出,哪怕已經對她表現出了在旁人看來有些暧昧的舉動,程檸也總能在自己的心裏将這些行為合理化。
就如昨晚,一個被加深的吻,不過是受環境和氛圍刺激,她和對方都對彼此荷爾蒙上頭了,她并不是出于喜歡,所以對方當然也不是。
再如此時,一個被輕攬着的肩頭,她覺得李循只是出于好意,順手扶了她一下。
如果稍微的肢體接觸就能下判斷說對方喜歡自己,也未免太自大了一些。
以前也出現過幾次,有男生找她問作業、在飯堂跟她搭個桌,見她沒有拒絕就自覺有戲,表白被拒後又開始惱羞成怒,在各種學生群裏發帖說她在養魚。
看到別人轉給她的聊天記錄,程檸覺得很無語,電話裏對閨蜜劉子歌吐槽,“告訴他作業是什麽不是很正常嗎?吃飯時我旁邊也确實沒人,就讓他坐下了。我們是同學,又不是仇人,我還沒有天仙到,覺得所有跟我說話的人都喜歡我吧?”
劉子歌安慰她,“首先,有些人的腦回路就是這麽清奇。其次,不怪你沒看出來,你可是雙胞胎啊,跟程桉共用一個腦子的人啊。”
見李循摘下耳機,程檸出聲問,“怎麽樣?建築的聲音。”
“很豐富,聲音裏的細節很多,裏面有人說話聲、腳步聲、電梯運轉聲音、音箱裏放歌的聲音,甚至把拉窗簾的聲音都錄進來了。”
“對!他把不同的聲音混剪到了一起,有些聲音需要很仔細聽幾遍才能聽到。”專業相關的內容,總是可以在第一時間燃起程檸的交流興趣。
程檸又翻了翻手上的那本博物館小冊子,翻到眼前這個藝術裝置介紹的那一頁。
“你看,這個策展人說,建築裏的聲音環境其實在建築設計中很重要,但經常會被建築美觀度這種更容易被看到的外在因素覆蓋掉…除了建築的聲音,他們還收集了植物的聲音、垃圾場的聲音…”
程檸的手指在幾行英文小字中游走,邊看邊說着。
李循接話,“收集建築內部和外部的聲音确實很重要,可以幫助設計師更好地理解建築的聲學環境,進行聲學設計優化。合适的聲學設計可以減少噪音、提高聲音的傳播效果。”
“你之前說你也是建築行業的,是設計師嗎?”程檸看向面前的男人,頭頂上有一束暖黃色的燈光正好照在他臉上,讓他的面部輪廓顯得格外分明。
程檸出神,昨晚和剛剛都沒有太仔細觀察過他的外貌,反倒是在這種時候開始打量了起來。
男人的眼睛深邃明亮,下颌線條清晰,高挺的鼻梁和劍眉讓他看起來多了些英氣。黑色頭發自然垂落,沒有刻意用發蠟或其他東西進行打理,皮膚不過分白皙,看得出是個喜歡戶外運動的人。
李循伸出手在她眼前揮了揮,輕笑了一聲,“我說話有這麽無聊嗎?說着說着都可以走神?想什麽呢。”
“啊,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你剛剛說什麽了?”程檸趕緊回神抱歉道。
“你剛剛問我是不是建築設計師,這個不太好解釋,我的主要工作是城市國際合作交流,但國際交流不是每個月都有的,所以平常也兼顧一些建築設計的內容,開始設計前還會需要和我們部門的同事一起做周邊環境和城市的建設規劃……”
李循和程檸離開了剛剛停留的藝術裝置區,向博物館的其他地方走去,一邊走,李循一邊對程檸介紹起自己的工作來。
“……整個調研和規劃可能就要做好幾個月甚至幾年,需要充分觀察和走訪附近居民的生活環境,配合着城市交通規劃這些綜合因素一起考量……”
程檸聽着李循對自己工作的介紹,有些怔愣。
說實話,她就是随口那麽一問,有一點小好奇,但其實并沒有太多關心的成分在裏面,但當一個人在用十分的認真給你講述某樣事情時,你是不會想到去打斷的。
程檸想,他應該很喜歡他的工作吧,他說話時神情專注,眼睛裏好像還帶了光。
但其實,李循沒有程檸想的那麽形象光輝,工作上的熱愛,有,但并不是他今天口若懸河的理由。
他的理由很簡單,不過是想趁着程檸提問的機會,趕緊把自己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都滲透給她。
昨天以前的他像個耐心十足的獵人,雖然不确定獵物什麽時候會出現,但可以一動不動地,一直呆在原地守着。
這個獵物不是程檸,而是一個機會,一個可以接近她的機會。
如今,獵人的耐心有了回報,獵物出現了,他卻仿佛在一瞬間露出了原形,所有的耐性開始分崩離析——
忍不住要飛過來陪她看球,忍不住在鏡頭前加深那個吻,忍不住揣摩她第二天會先去哪裏參觀,一早就過來買票等着,甚至在昨晚看完球賽回到酒店後還在做着攻略,背各個景點的介紹……
25 年來他接受過來自身邊太多人的贊揚,他沒覺得自己有他們說的那麽好,但自覺也不差,然而在程檸面前,卻完全沒有自己會輕易就被她喜歡上的自信。
他很清楚,喜歡這兩個字是沒有任何道理可講的,并不是你優秀、條件好,就自以為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歡。
他只覺得,如果她此刻已是單身,如果他有這個機會可以光明正大地站在她面前,如果自己在她眼前出現的次數足夠多,如果她對他有了那麽些好奇和了解,那麽,是不是也代表着他有機會可以讓她喜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