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到底會見面,還是不會
第五十三章 到底會見面,還是不會
由于這次的《城市未來計劃:城建部攜手夜大合作項目》名額有限,且對大四到研三的四個年級學生開放報名,因此夜大的幾個系主任、專業教授最終商定,本次的評選為期一個月,共分為四輪舉行。
第一輪,提交報名申請表。為期一周,提交時間截至 9 月 15 日。
除了最基礎的報名信息,需要将申請人最近一學年的績點、學分都填上,如果最近一年在專業課上有過挂科,或分數接近及格線的,基本上是無緣本次的實踐活動了。
而本學期剛剛升為研三的學生,由于在研二時只有少量的專業課程,下學期都以實驗為主,因此研三學生的報名表,由各導師進行篩評。
有些學生從講臺拿過了報名表後,看了上面需要填寫的信息,下一秒立即轉身将表格重新放了回去。
——“還要填分數啊?那我沒戲了,又是學霸們的游戲。”
——“怎麽不早說,有機會到城建部實習,我上學期就算不吃不喝,也不會挂掉計算機圖形學那門課的好嗎?”
——“不挂科還只是基本的,不要說得好像你努力了就一定能拿高分。”
501 有學霸陳淇在,經常在宿舍給其他三人開小竈,她們四個在研一的基礎理論課程中,成績都很不錯,尤其,陳淇和程檸還拿到了學年的專業獎學金。
建築系在第一輪收集到了 84 份報名表,只有 39 人順利進入到了下一輪,淘汰率超過 53%。
第二輪,筆試。試題專為這次的合作項目量身定制,每個年級的試題側重點還都不一樣,由各年級導師自己出卷,9 月 35 號出第二輪考試成績。
一個優秀的音樂演奏廳,需要做到建築和聲學藝術的完美結合。
建築的層次安排會直接影響到表演者和觀衆的視覺感知、對于音樂的聲覺感知。除了專業相關的理論知識,還會考驗學生對音樂演奏廳設計的了解度。
坐在考試區裏,程檸看着這些與聲音有關的試題,回想起自己和李循在奧城看過的那個《The Future of Sound 聲音的未來》展覽,當時,李循在她旁邊還給她講解了許多聲學有關的建築知識。
後來,她還把那次的參觀內容都整理成了視頻發在「lemon 的建築設計分享」上,整理過程,又再加深了一遍記憶。
Advertisement
走出考場,呂文菲一蹦三尺高,小跑過來拍了拍程檸的肩膀。
“檸檸,得虧你之前發的那個視頻,我可是看了好幾遍呢,雖然只是沉迷于你的美貌…剛剛好幾題都是因為你在視頻裏提到過,我才答得上來,今晚必須請你吃飯。我喊上彭彭一起,你不介意吧?”
分數下來以後,501 四人都拿到了 80 分以上,順利通過了第二輪的筆試,其中程檸的分數最高,有 93 分。
第三輪,機試。不僅僅考驗學生專業相關的軟件實操技能,還有他們對辦公三件套的熟練程度,這一輪的成績将在 10 月 8 日前公布,建築系共 25 人參加。
這對剛剛在意達結束了為期一個月的繪圖軟件實操的程檸四人來說,簡直就是送分題。
分數出來以後,有 17 個人通過了機試,程檸四人都毫無意外地拿到了 90 分以上,陳淇分數最高,接近滿分。
第四輪,也就是本次評選的最後一輪,面試。
通過面試,去看每個人的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抗壓能力,以及對于本次音樂演奏廳打造的初步構思、想法。
程檸剛剛收到她的第四輪面試通知郵件——
程檸同學,你好。
祝賀你在《城市未來計劃:城建部攜手夜大合作項目》第三輪選拔考試中獲得了出色的成績,你的分數是:80。
接下來,我們将進入第四輪的面試階段。這次面試将由夜大及城建部聯合評分。共有十七名同學成功入選第四輪面試,最終将選定四名同學參與《城市未來計劃:城建部攜手夜大合作項目》。
你的面試時間和地點如下:
時間:10 月 15 日下午 15:00
地點:第九教學樓二樓階梯小會議室
期待你在最後一輪面試中展現出你的才華和潛力,成為這個激動人心的項目一員!
程檸将郵件上的內容看了兩遍,拿出手機拍了張照片,看向宿舍中也在各自确認的其他三人。
“淇淇,你們收到郵件了嗎?”
陳淇扭頭看向程檸。
“收到了。我是十五號下午兩點”
朱依倩:“我是十四號,下午四點。”
呂文菲:“我是十五號早上十一點的。倩倩,你是我們幾個人裏面最早的,你得替我們提前打探好軍情,回來通報我們呀。”
“沒問題呀,等我用我的火眼金睛,把在場的面試官,還有他們問到的題目,都裝進我的腦袋裏…”
朱依倩舉起兩手,伸出食指和中指,放在了太陽穴旁,繞着圈圈。
“如果我們宿舍四個人能一塊兒去參加就好了,就跟在意達的實習一樣…”
呂文菲嘆了一口氣,走到程檸的背後,雙手撐在了程檸的肩膀上。
“我淺淺分析一下,這次四個年級,如果站在學校的角度來說,肯定每個年級一個是最好的,但是呢,研一剛剛入學,競争力最小,有一個年級可能會有兩個名額,我感覺淇淇和檸檸挺有希望的,面試你們肯定沒問題,看你們每次站在臺上說話多自信大方,前幾輪的分數也高,第二輪筆試,檸檸甚至拉開了其他人差不多十分的差距呢。”
陳淇側坐在椅子上,手肘搭着靠背。
“一切都還說得太早呢,我看郵件上寫了,‘這次面試将由夜大及城建部聯合評分’,哪些老師會去,會問什麽問題,都還是未知數,前面表現很好,最後一輪答不上來的也不奇怪,反正大家都好好準備,無論能不能參加,都放平心态。”
程檸的視線落在了電腦屏幕上的“城建部”三個字上。
城建部,上次看電影時李循說過,是他的工作單位吧。
從九月初到現在,程檸和他已經超過四十天沒有見過面了。
他也會是這個項目的一員嗎?
十五號的第四輪面試,他會來嗎?
應該不會吧?
畢竟,認識這麽久,程檸從沒聽李循在自己面前提起過哪怕一次城建部和夜大的合作計劃。
夜城的十月,天氣已經轉涼,李循在白色的襯衫外,穿了一件深灰色的西裝外套,襯衫袖口的一圈露在了西裝外套袖口外。
李循的桌面上,放着夜大提前送過來的三個紙皮袋子,每個袋子上各裝着三個專業進入第四輪面試的學生名單。
黃色的封皮上,黑色的油性筆在上面蒼勁有力地寫着每個專業的名稱。
李循拿起寫有「建築系」的袋子,将纏繞在上面的棉線一圈圈解開,将十七張 A4 大小的打印紙倒在了手心上。
是學生們在第一輪時提交的報名申請表,表格的右下角,用簽字筆在上面寫下了每位學生每輪的分數。
李循一張張看過去,呂文菲、朱依倩、陳淇,有些熟面孔出現在了他眼前,直到倒數第二張,右上角粘貼照片的位置上,才出現了程檸的臉。
一寸白底證件照中,程檸身穿白色襯衫,兩側頭發別在耳後,正視着鏡頭,臉上帶着笑容,但笑不露齒,眼睛帶着笑意,使得眼下擠出了兩道細細的卧蟬,右眼下有一顆赤褐色的小痣。
那些有程檸在身旁熟睡的夜晚,李循曾經數次盯着她臉上的這顆痣,用嘴唇在上面輕輕落下一吻。
視線往下,停留在了她的第二輪筆試和第三輪機試的成績上。
93,80。
手指往前翻看着其他入選者的分數,再回到程檸的那一頁,李循由衷地從心底裏生出了一股老父親看女兒般的自豪和驕傲感。
郭曼利從李循座位旁邊經過,看到了他桌面上的幾個資料袋。
“李循,夜大學生的第四輪面試,你去哪幾場?”
三個不同的專業,每個專業進入第四輪面試的學生都在十到二十人之間,面試時間也集中安排在了 13、14、15 號這幾天,城建部這邊能抽出時間來參加評定的人本就不多,為了均勻分配到各個專業、各個時間點上,一個人只能選擇一個專業參加。
“我去參加建築系的。”
“建築系有十七個人,是三個專業裏入選人數最多的,你要不去計算機系?計算機系只有八個人入選,節省點時間精力。”
“沒事,我就去建築系吧。”
“三天的面試你都去嗎?”
“嗯,都去。”
為了下午的面試,程檸今天穿了一套比較正式的職業通勤裝。
淺藍色的襯衫作為內搭,下身是深灰色直筒長裙,搭配了與裙子同色的短款深灰色毛呢西裝外套,保暖的同時,也能給人一種沉穩、可靠的感覺。
這是程檸從網上搜到的面試穿搭攻略,面試時盡量選擇飽和度低、成熟穩重的顏色,黑白灰棕這些顏色,大概率都不會出錯,能讓面試官産生一種“可以把工作或項目放心交到你身上”的感覺。
四點開始的面試,三點左右她就到了第九教學樓,還特別設了一個三點半的鬧鐘,提醒自己提前到會議室門口等着。
因為距離面試還有一小時的時間,她便在一樓找了一間空的自習室。
到了這個時間,再看資料、複習,其實已經沒多大用處了,根據她以往的經驗,越是臨近考試時間,越是要放松心态,保持一個輕松愉悅的心情走進考場,才能讓自己最大程度上正常、乃至超常發揮。
點開手機相冊裏,她把之前拍攝的木木的視頻找到,帶上耳機按下了播放。
是她獨自一人帶着木木出門時拍的,牽着木木經過她和李循第一次去買東西的那家寵物超市時,木木蹲在門口,怎麽哄怎麽拉都不走。
程檸打開手機攝像頭對準木木,視頻裏傳來了她的聲音——
“李循,看看你女兒,賴在門口不肯走了,它現在力氣可大了,我拉都拉不走…乖,家裏還有很多你的零食玩具,真的不能再買了,跟同齡的小朋友相比,你現在已經體重超标了你知道嗎?你現在已經不是小狗了,你是小狗豬豬…”
程檸一個人坐在這間自習室裏,看着這些視頻簡直是樂不可支。
三點半的鬧鐘響了,把耳機摘下收好,剛站起來,程檸握在手中的手機響起一陣來電鈴聲。
低頭看一眼,是導師的電話,她趕緊接起,以為自己到晚了,邊說邊往門口走去。
“喂,歷導。是到我了嗎?我現在就在一樓呢,我馬上上去…”
歷煦在電話那頭有些着急。
“程檸,你現在在一樓嗎?在一樓哪個地方?你先別上來,在一樓等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