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金榜題名4
金榜題名4
進京趕考的舉子落腳于京城,經濟狀況較好的舉子會選擇居住在長安街東。街東主要聚集着各大貴族、官僚,環境更為安定。反之,經濟實力相對差一些的舉子則會住在城內相對複雜偏僻的地方,比如街西。
另外,借住寺廟或者道觀也是很多舉子的首要的選擇。一來道觀寺廟的租賃費用相對便宜,與僧人談詩論文也能頗受啓發;二來書籍乏匮,需重金購買,非一般人能夠承擔,而山林寺院的藏書豐富,正好為舉子們提供了天然的便利。
春闱前一月,廖九纓便是在寺中借住,直至放榜後才又在街西賃了一間房。房租按間算,月租不過半貫錢,當然也有條件稍好一些的房屋,但月租金一貫錢,少說也要七百五十文。廖九纓手頭并不闊綽,只選了稍次一些的普通房間。此間房左右不過七步,東西不超六步,狹窄昏暗,油瓦(透微光又可遮雨)采光,可以稱之其‘斷簾飛熠耀,當戶網蟏蛸,曲突翻成沼,行廊卻代庖’。
這日,莫約酋正一刻,廖九纓正在房內溫書,便聽到一陣時而緩慢又微弱,時而急促又尖銳的敲門聲,廖九纓剛解開門栓,就被一股力道擠開了門。
徐斐原先背靠在門上,門板一離,她就直愣愣地往地上摔,幸好被廖九纓接住,才沒砸在地板上破相。
“廖酉承——”徐斐被這一摔,腦子清醒了不少,大大咧咧地扶着牆坐在牆根底下的杌子上。
廖九纓看了一眼外面,天蒙蒙黑,廖九纓趕緊拴上門。也幸好如今坊市宵禁制度放寬了不少,一更至五更是宵禁,金吾衛會于街道查巡,要是依着徐斐這莽莽撞撞的性子,還不得被金吾衛逮去鞭笞三十。
“代真,這麽晚了,怎麽還到處亂跑?”廖九纓給徐斐遞了一碗水,心想街東到街西還挺遠的。
徐斐靠着牆半眯着眼,看到廖九纓遞來的水擺了擺手,沒有接。旋即那五指攥成一拳,砸在自己胸膛上,“酉承,我不甘心。”
廖九纓放下碗,抿了抿唇,像徐斐這樣的天之驕子,豪門貴女,一朝落榜定然是心灰意冷,大受打擊。
“代真,我且問你,當日殿試之上,有一策問,問曰‘胡虜來犯,茲理何從?’,你是如何作答的?”
徐斐茫然地搖搖頭。
“代真一向察言觀色,怎不知其中深意?”廖九纓坐在另一側,半垂着眸子,“十年前陛下兵敗突厥,安西北庭相繼失守,為當今大痛。胡虜來犯,安敢不戰?”
“代真,如今朝堂波雲詭谲,陛下與氏族,且戰?且止?”
陛下新開武舉,為的就是挑選天下武藝高強之人,将其收入囊中為其所用,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收複失地,今上勢在必行。此策問便存着試探之意,考生若是拘泥于題目,未考慮出題者的意圖,便是答得再巧,也不得帝心。另則,如今朝堂氏族勢大,皇帝恩開科舉,其意便是擢選寒門入朝與氏族牽制,若是不戰而退,豈非縱容其越發肆無忌憚,威脅帝位?
Advertisement
徐斐仰着頭,後腦勺抵着牆,靜默了一瞬才低聲呢喃,“原來如此。”
刺啦——轟隆——
一道閃電,照的屋內曝亮,轟隆的響雷聲接踵而至,如此間錯交織,循環往複四五次。大風也湊起了熱鬧,風奔走于坊間街道,呼嘯着、怒吼着,引得一衆草木競折腰。門窗哐哐作響,紙糊的窗紙仿佛快抵擋不住了,便讨好似的開了個小口兒,燭火也彎了腰,火焰不住地搖曳,火光時強時弱,印在牆上的影子也張牙舞爪起來,極為駭人。
大雨将至。
徐斐撐着牆,慢慢站起來,向廖九纓拱了拱手,“多謝酉承,叨擾了。”
廖九纓開了門,徐斐慢吞吞地挪着步子往門外走去。夜間那一縷微弱泛黃的光,随着廖九纓閉門也消失不見了,撲面而來的如柱的滂沱大雨,直欻欻地落在臉上,掠奪了呼吸,道上只餘了徐斐一腳步蹒跚的不歸客。
一刻鐘之後,廖九纓又開了門,提着燈籠執着一把破傘,在門口向西五十米處的位置找到了跌在牆角的徐斐。
……
四月二十七,文武進士及第的六人都直接被皇帝正式授予官職。邱濂乃從六品的翰林院修撰,廖九纓和陳媛均為正七品的翰林院編修。霍昉被授為正六品的右千牛衛千牛備身,高兖和衛芸為從七品的折沖府校尉。
除卻被皇帝授予官職的六人,其他二三甲進士若想入仕,須通過吏部铨試,才能釋褐除官。吏部試為入仕的關隘,并非及第士子都能輕易通過,未能通過吏部铨選的大有人在,有些甚至出身二十年而未獲錄用。
吏部試亦稱“釋褐試”,也叫“選試”或“關試”。其錄取标準是四項:一是「身」,要求“體貌豐偉,儀表端正”;二是「言」,要求“言辭辨證”;三是「書」,要求“楷法遒美”;四是「判」,要求“文理優長”。
吏部铨選為通常仕進之路,而制舉和吏部科目選為快速仕進之道。已獲出身資格(進士出身或明經出身)的考生,科目選合格就可以正式授官;已有官職的考生,科目選合格則可以藉此升遷。而科目選合格,不但可以快速入仕,而且可以獲得較高的官職。
科目選中最重要是博學宏詞和書判拔萃科,拔萃科試判(獄判)三條;博學宏詞科試文三篇。選試準則主要以判、書為主,即要求考生能審斷獄訟、判語要文理優長,并書法遒美。
科目選合格且吏部錄取後,還須經過中書省複核,其中六品以上的官員铨選由皇帝親自決策,無誤後才下敕公布,正式授予官職。甲第授予從九品上之官,乙第授予從九品下之官。
吏部主持六品以下的官員铨選工作,自每年五月份開始進行。吏部對各個州和縣下傳選人的資格條件,然後各個州縣的長官根據吏部下達選人的資格條件确定最終的應選人,并且把這些符合條件應選人的名單用文書的形式上傳給吏部。簡單說就是吏部需提前統計國家機構內部所空缺的職位,最終需要填補的名額決定最終需要錄用的人數。
通過吏部铨選的應試者會在尚書省接受複審。吏部會根據空缺職位的具體情況對應試者進行審查,進而查看職位和應試者是否相互匹配,以完成接下來的铨選工作。整個铨選過程耗時極長,選限時間自每年的十月至次年的三月結束。
為此,吏部還專門任命兩名員外郎組成南曹對選人進行考察審核工作。南曹的主要職責是負責檢查審核選人的出身、以前的考核成績以及是否符合本年的铨選标準等。在審核選人文狀時,要将選人上交的各種文書同甲庫中庫存的檔案材料一一校對,以此來審核選人的條件是否與铨選的标準相符合,以便定奪選人的去留。其中甲歷就是官員任職的檔案,“中書門下、吏部各有甲歷,名為三庫,以防逾濫”。
南曹的審核工作結束後,将符合條件選人的名單交給三铨和門下省進行再次的審核。所有通過南曹審核的選人被分為三組,負責三組選人铨選的分別是尚書铨、中铨和東铨,簡稱三铨。尚書铨由尚書和侍郎主持,負責選拔六品和七品官員;中铨和東铨分別由一名侍郎主持,分別負責八品、九品官員的選拔。
铨試結束後,史部尚書侍郎對成績合格的選人根據甲歷上注名的資歷拟定職務,稱為注官。
注唱工作結束後還要經過三道審查,需在次年三月末完成。首先,吏部要将所拟定的官員分類,把同類或者相近官職的官員分為一類,編為甲歷,然後送到尚書省進行審核;其次,審查後将選人的名單送給門下省進行複審,稱為過官;最後,由中書省的中書舍人草寫任命狀,稱為告身。
至此,一年一度的铨選工作告一段落,通過一系列的篩選審查複查合格的選人便可被直接授官,各自赴任了。
徐斐铨選為桂州判司,須去嶺南道始安郡赴任,即日出發。韓菱則進了弘文館,任弘文館校書一職。楊雉被調任至九原郡豐州,擔任五原縣縣令。
徐斐離任當日,廖九纓和韓菱十裏長亭為她踐行。
徐斐遠遠地望着京都方向,不由地感慨道:“二位,此一別,不知何時才能相聚。”
“三年一任,酉承在此恭候代真歸來。”
韓菱望了望通往嶺南的官道,眼中溢出一絲不舍,“嶺南雖偏遠之地,但山好水好風光好,代真可莫一別流連忘返才是,倒叫我與酉承好等。”
徐斐笑着被打趣了一番,三人飲酒告別,徐斐被這行囊帶着官憑和符傳便走馬上任了。
廖九纓和韓菱又在長亭立了一會兒,直至徐斐的身影消失在官道上,二人才上馬回城。剛一進城,就聽聞了皇帝在平康坊遇刺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