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章

第 3 章

文德皇後是大桓皇宮禮儀制度的設計者,她将後宮的宮女和宦官各設制度。将宮女設入女官制度,形成了六局一司的全貌:尚宮局,尚儀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尚功局,宮正司。

規定宮女到了23歲以後,就可以出宮嫁入。像我這種良女,推薦入宮的,如果想出宮,就是自請離宮。

來宮中已經兩年,我最喜歡的是宮中的柏梁臺,這是宮中書籍數量第二的地方,最多的當屬太子讀書的雲臺,在太祖,太宗兩朝,皇子讀書的地方是東宮的重華殿,但到了當今,由于太子備受看重,一出生不僅就封為太子,還命令工匠們,在柏梁臺左邊修了雲臺和集賢閣。

典籍的工作是導引內外命婦朝見,後宮的主子不多,所以我的工作量不大,于是在很多時候,我都在姜尚儀的命令下,去雲臺搜集資料或者前往集賢閣與禮部官員商量各式祭祀的操辦流程。兩年下來,也算是收獲頗多。

皇宮的平靜之下孕育着更大的風暴,有時候命運就開始擺弄。

也就是我來皇宮的兩年後的端午節,也是建寧二十七年的端午節,北方的蠻族可汗趁邊軍換防之際,突入互市的集市,将集市搶劫一空,邊軍及時趕來後才發現遼王既然被擄走了!這件事引起朝野震蕩。

遼王不僅是皇室宗親,更是當今聖上同父異母的弟弟,還是太後的兒子。等這事鬧得有點不可開交的時候,皇帝終于有所動作了,皇帝下诏命寧遠侯蘇邕和宗正滇王前往邊地,又下诏遷驸馬為右佥都禦史,擇日回京。

在此事發生的三個月裏,我無時無刻不在等到公主回京的消息,其實,我是心裏有怨氣的,我不明白她為什麽獨獨把我帶來這,那有為何如此不聞不問。可是回京的那一刻,我是無不驚喜的,我多想沖到面前質問,可這裏的宮牆時時刻刻提醒我,我只是個臣子!只是個奴婢!

臨近中秋的前幾天,公主回來了,不僅和驸馬輕衣簡行,而且她有了聲孕。在回宮後的一天,她叫去了我,侍從退出便問:“沈典儀,向來可好”

我回道:“蒙公主照顧,才知天地之廣闊,書籍之浩瀚”

“對卿以前言語,可有後悔”

一言既出,怎可悔之況公主已在廣陵良久,知纨绔言行,其父族莫無皆被琦繡者,布衣男子何談溫飽況女子乎”

公主嘆氣:“世道如此”

我激動道:即我朝以來,女子當家者比歷朝漸多,何天子家

我被我自己的話吓到,但公主大笑“沈靜,知我心者”

今年的中秋宴辦的比往年小,我卻是比所有人高興,畢竟心中人是眼前人,心中月是眼前月。

再過了兩個月,邊境終于傳來了消息:遼王被劫之後,自覺羞愧而死,所以趕到邊境的蘇邕只身持節入帳,向可汗問罪,可汗不覺有愧。左右請求殺之,邕力誠利害。可汗放之。邕單奇已至百裏,可汗追之,幸虧滇王率千騎迎之,追而滅可汗,俘扈從。

這是個好消息,但宮裏卻不安寧,太後掌控淑妃。帝聞之,忙至千秋宮,太後和皇帝争執不下,驸馬和公主此時陪伴在側,奈何太後執匕首刺向皇帝,驸馬擋之,驸馬卒,公主也因早産,生下一子,皇帝封此子為宣平侯。

待到寧遠侯和滇王歸來後的一個月,寧遠侯薨。谥號為武毅。

注:

寧遠侯蘇邕,武威人也,周靜帝三年生,家戶極貧,幼販賣羊馬為生。

縱橫名士秦儀游河西,遭羌人劫掠,為邕所救,秦儀見其恭敬,因此收之為徒。周厲帝五年,天下大亂,便收齊財帛,投桓軍,入晉王帳下。後因軍功升為都尉。

太初五年,晉王領兵平羌亂,邕自請之,言曾習縱橫之術,素知羌族根本,請求只身離間。

晉王遵之,離間羌族部衆。得封寧遠侯,又因太宗命蘇邕等十人衛河西五城,宣朝廷教化,得封涼州太守,治涼州十年,涼州漢羌融洽,安居樂業,又開互市,交往西域。

建元四年,邕女諱雲為皇後,邕遷為兵部尚書。

建寧二十七年八月,因鮮卑可汗俘遼王,帝命邕前往。邕只身持節入帳,向可汗問罪,可汗不覺有愧。左右請殺之,邕力誠利害。可汗放之。邕單騎已至百裏,可汗追之,幸虧滇王率千騎迎之,追而滅數千人,俘扈從。

建寧二十六年臘月十日,邕舊疾複發,次日薨。谥號為武毅,加封太子少保,陪葬太宗廣陵,附太宗太廟。爵位傳與子堤。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