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二十五)
(二十五)
最後,聖誕假期我們決定去巴塞羅那。
這完全是機票價格導向的決定,感謝瑞安航空,讓我知道了原來跨國出游的機票也可以這麽便宜,雖然在蘇黎世這種紙醉金迷的地方并沒有廉價航空公司的一席之地,但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先坐火車到德國,再坐飛機,這種需要多花費一天時間的方法成功省下三天的住宿費。
雖然在西班牙那幾天的攻略一點沒有做,但是在機票預訂成功的郵件的那刻,我就像歸家的孩子看到了燈塔,一切都有了方向。
DDL不是生産力,出去玩才是我在之後一個月乃至期末複習期的奮鬥動力,畢竟,學期的最後一個月,将會是可預見範圍內最難熬的一個月,我十分需要外部動力。
這種難熬不僅體現在最終的期末考試上,還體現在各種pre上,基本上有小組作業的課程在學習最後都會有終期彙報,
雖然小組作業之前也有過階段性的彙報,但之前我都以顯而易見的語言問題逃避了彙報,但這門課的老師妙就妙在十分關心學生,她明确要求組裏的每一個成員都要上臺彙報,還十分貼心地給了我們一些tips,比如說不能一直低頭看稿,要和臺下的聽衆有眼神互動。
最重要的一點,她說,一定要自信,must be confident,而我恰好沒有。
要求全英文的彙報恰好剝奪了身為非英語母語者的我的最後一點自信。
我打算先把稿子寫好,然後直接背下來。
但是每次pre最後還有提問環節,如果剛好有人要對我的部分提問……那就真是要我命了。
林晨看到我這番戰戰兢兢的模樣,主動提出來可以幫我先演練一遍。
“你可以先在我面前試一下,或者,我也可以試着先提一些問題。”
“啊?”我好像,不對,不是好像,我從來沒有在林晨面前認真說過英語。
我們兩個日常只會說漢語,那種為了鍛煉口語而故意用英語的場景從未在我們這發生過。
感覺在林晨面前,我反而會更緊張,如果我說得很差勁,就會有種,我落後他太多的感覺,我是“女生需要弱一點才能讓男生産生保護欲,才能給他面子”觀點的堅定反對者,我
Advertisement
“我怕我在你面前更緊張。”
“我可是你男朋友,幹嘛緊張。”
“就是因為你是我男朋友……”後面的話在腦袋裏搜刮了半天也沒找到合适的形容詞,遂放棄,“那我這次先拿着稿子吧,我還沒背熟。”
“這稿子既然是你自己寫的,你心裏肯定有數,要是真的忘記了,就再用自己的話說一遍,一直想着稿子的話,反而容易忘。”
“道理我都懂啊,但是一直也沒學會。”
大家還都說練好口語的最佳方法就是直接用英語思維思考。
但是我一個種花家的兔子哪來的英語思維呢?
終期彙報的主要內容是我們組對于一個初創科技公司新産品的分析,其他的組員們對此非常感興趣,但我在來這裏之前,對于外國人口中那些耳熟能詳的科技公司一直都是一無所知的狀态。
在上整個課的過程中我都需要付出額外的精力去了解他們談論的事物。
“就是關于這個公司的情況……如果他們要問什麽別的問題話,我真的沒辦法回答,有的東西我确實不了解,我之前完全沒聽說過。”
在我勉強在林晨面前完成了彙報之後,腦袋裏那個“強制使用英語”的拉杆又被扳了回去。
“那你就小聲跟旁邊的隊友說,‘hey, I need your help!’,你們是一個團隊,肯定得互幫互助。”
“那他們會不會對我有意見?我們最後好像還要填個評分表,寫上對于各個隊友的評價。”
“完全不用擔心,你可比很多人靠譜多了,據我所了解的情況,有的組員,真的非常離譜,”林晨欲言又止,就好像他自己就遇到過這種隊友,但是他從沒說過這些事情。
“反正你這種算非常不錯的,能把自己的份內任務都完成就是好組員。”
這是他最後的結論。
“那你對于我剛剛的彙報有什麽具體評價嗎?”
“我覺得你可能需要改一下語言習慣,因為你用了很多個and,這應該是無意識的,但是聽起來确實還明顯的,有的時候你一句話就用了三個and。”
三個and?
“Today, I will introduce this part, and I will…, and it also include…”
“and?可能……是吧,我總是覺得兩句話中間不能隔太久,就會下意識說and。”
“不過那也不是什麽大問題,我覺得整體都不錯,非常清楚明了,我們好歹都是經歷過各種語言考試磨砺的人,肯定都是有兩把刷子的。”
兩把刷子?
我有兩把,別人可能有一打。
後來我把這件事跟程宜說。
我覺得自己還是缺了點自信,那種在衆人面前用非母語表達自己的自信,可能根本上還是能力問題,還是口語太差。
她卻說,那是一種體驗,是一個增長見識的過程,如果真的很緊張,不如試着把注意力放到別人身上,觀察別人的想法。
“你當初不是還說,出國一定要體驗不同的文化,看看別的國家的人的思維方式是怎樣的。”
“我好像真的這樣說過。”大概是在還沒出國的間歇性志得意滿的階段說的,“不過等我把這兩周熬完,我就要去西班牙了,到時候我就真的要好好地長一番見識了。”
“我等你的返圖。”程宜發來一個“貓咪哭泣”表情包,表示自己要接着去幫導師打工,要我好好替她看看南歐的風景。
我爸媽也是這麽說的,要我多拍點招牌,我的七大姑八大姨們都很想看看。
除了pre,另一個要我老命的事情是口試。
這是我第一次知道原來開始還有口試這種東西。
“你不知道嗎?可是這個在課程大綱裏有寫啊?”在老師宣布大家可以開始預約口試時間的時候,我驚訝的反應引起了周圍同學的注意。
“我……可能看漏了?”
面對同學的疑惑,我暴露了自己之前直接忽略了課程大綱裏對于獲得6分成績的要求內容的事實。
反正做不到,何必去看。
“我聽說好像是因為學生給老師提了建議,現在這個口試不是6分的硬性條件,而是一個加分項,也就是說,你要是卷面分在及格線上徘徊,這個口試可能就把你拉回來了。”
“是嗎?”我很懷疑,既然筆試拿到及格分都岌岌可危了,難道口試不會更加糟糕嗎?
我剛想問他有沒有報名口試,他反而先問我要不要去報名,“我們幾個打算報名,就當是鍛煉一下。”
一個人的口試時間大概是半個小時,但是整個班的預約時間前前後後竟然排了三天,差不多是整個班的人都報名了。
這就是那種最恐怖的情況,當所有人都開始卷的時候,一個原本是加分項的事物就變成了不參加就會減分的事物。
就在我還想确定一下,不參加這個口試應該不會有什麽負面影響的時候,我驚訝地發現周圍所有認識的人全都開始為口試做準備,開始複盤自己在這個學期做的assignment,這感覺就像我還打算考完試放松一下,盤算着是吃頓麻辣燙還是麻辣香鍋的時候,周圍的學霸們已經走進書店買了一套全新的教輔書,我差點PTSD發作,看到新收到的帶文件的郵件就以為那裏面是一個自己的名字排在最末的EXCEL表格。
我真該感謝蘇黎世這個地方雖然教學要求嚴格,但是并沒有繼承考試成績排名的糟粕,沒有讓我魂歸高三直接抑郁。
“還有口試,然後他們都報名了,我不報名就感覺……我就覺得腦子裏有個聲音,‘別人都報名了,你為什麽不去呢?這樣不就落後了?’然後我也去報了。”
我把這件事告訴林晨,言下之意是希望他再幫我演練一番。
“但是這個口試我都不知道怎麽準備,我之前從來沒參加過,是不是像面試一樣?”
“差不多吧,你平時花了那麽時間在assignment上,這個對你來說肯定是小問題,口試主要就是針對日常的項目問一些問題,比如說這個結果是怎麽來的,你選擇這個方法的理由是什麽,我覺得只要作業是自己花了精力去做的,都沒什麽問題。”
“你之前參加過口試?”
“參加過,之前一門課的老師給了我們兩種可以選擇的考試形式,筆試或者口試,我就選了口試。”
“都沒聽你說過。”
“我可能之前只說了自己要考試,你沒想到我其實是去參加口試。”
“我當然沒想到。”
突然升起好幾分挫敗感,很多次我覺得很難的事情在林晨眼裏都是白開水。
“你第一次參加,肯定不适應也不了解,我們先試一下你就知道具體是什麽狀況了。”他又連忙解釋,生怕我覺得不舒服。
“Ok, I’m ready, Mr.lin.”有點僵硬的語調加上僵硬的短句,就是标準的康氏英語。
“Ok. Now, it’s the first question, Qiao.”
“你剛剛叫我什麽?”
“Qiao?”
“你還是叫我Kangkang吧,我還是喜歡大家叫我康康,我感覺Qiao聽起來太生疏了。”
“Kangkang”他默念了一遍我的名字,笑意在臉上生長,“ My dear Kangkang.”
在給各種老師和工作人員寫郵件的時候,開頭總是Dear,因為寫得太多,感覺它已經變成了一個非常平淡的單詞。
D-E-A-R,在鍵盤上打出來是四個字母,但是從嘴裏說出來卻帶着上揚的語調。
“你稱呼別人會說dear嗎?”我問林晨。
“不會,跟在Dear之後的那個人,只會是我想付出所有時間和精力的人。”
“是嗎?那我感覺你的dear是‘我喜歡你’的意思啊?”這話我自己說出來都想笑。
“是啊,My dear Kangkang.”
“Dear Chen,我覺得,你好像那種充電暖手寶。”
“那是什麽?”
“既能當充電寶,又能當暖寶寶。”
我不得不說,因為林晨的幫助,我的期末周沒有之前設想的那般難過,我甚至生出一種“一切都是風景”的想法。
難熬的困難是風景,在衆人面前pre是風景,面對着老師故作淡定地把自己腦子裏的想法用康氏英語說出來也是風景。
考完試的第二天我們就收拾好行李,坐上了去德國的火車,周圍新鮮的一切是真正的風景。
一個從未涉足過的國度即将出現在我面前,那些之前只在電視報道和風景海報裏出現的城市和建築,現在都觸手可及。
未知,欣喜,地中海的風與陽光,它們馬上就要成為我之後幾天的生活。
下章是肥章(認真臉),最近狀态不錯,我争取多寫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