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十載匆匆
十載匆匆
“楠星!”一個紮馬尾,皮膚黝黑又滿臉痘痘的姑娘追前面的女孩喊了一聲,“聽說你下一學期轉學了,不再回來了是嗎?”
段楠星聽到有人叫她,停下腳步,回頭等了等,等人到了跟前,扶了她一下,應着:“嗯。”
藍色的校服穿在身上,但凡是空白的地方都被簽名及漫畫所填滿。兩個人高興的往家走。
“為什麽呀?都要高考了,多耽誤事兒啊!”馬尾女孩依然感到很不可思議。
高中三年眼看剩半個學期結束了,同學兼最好的朋友要離開,多少有些遺憾。
校園裏的孩子多少帶着些稚氣,總覺得少了朋友,在校園裏會少一些底氣,聊帥哥偶像八卦少個人都會差點意思。
“哎……”段楠星興致缺缺,“我哪裏知道,因為我戶口一直都在外地,這裏屬于借讀,得回戶口所在地參加高考。”
“什麽?”馬尾女孩更不可思議了,“全國哪裏有比咱們這高考分數低的,你這去了能考上嗎?”
“西藏、青海就比咱們這低。”段楠星胡謅。
“什麽?你要去西藏?”馬尾女孩不可置信。
“什麽啊,”段楠星笑了,“我就是回老家。”
“那豈不是吃虧了,明顯你老家分數線就是高很多……”馬尾女孩知道段楠星的老家,說着這有些不忍。
“對我來說都一樣,反正也考不上好大學……”段楠星原本是想安慰一下朋友的,卻把自己給說抑郁不吭聲了。
可馬尾女孩卻聽出了別的意思——畢竟她爸生意人,家裏有錢确實是不在乎考什麽大學,将來都是要繼承家業的人……便也沒再追問。
當年段永興沒考慮過戶口的事情,孩子和家人的戶口本都是上在了老家農村,想的是到老了仍然回老家頤養天年。
Advertisement
誰知造成當下這個局面也是有些自責。
段楠星小學時候還是三好學生,學習好。升初中後就慢慢不行了。家裏父母鬧離婚,不太管她的學習。
高中就延續了初中的狀态,反正整個學習一般。
有錢人家裏也是有煩惱的,一點沒錯。
這是寒假補完課的最後一天,還有一周也就過年了,學校完全放假了。千禧年的新年,舉國喜慶熱鬧的。
一想到過完年來年下學期就不用去這所學校了,段楠星就有些惆悵。待了兩年半的校園,說離開就這樣離開了。
畢業照都沒她的身影……再一想到要換到老家的新學校,整個人就頹廢了。
新學校,新環境,新同學,新老師,一個人都不認識……
寒假快結束的時候,段楠星就到了老家。
老屋的樣子幾乎沒變過,青磚大瓦房和修葺過的窯房,除了翻新過貼了瓷片磚以外,一切都還是原來的樣子。
院子裏多了兩顆杏子樹。此刻還是光禿禿的枝杈。
因為她只是過來讀半年書和參加高考,就自己獨自過來了。在火車上待了一夜第二日早到了市裏,然後打車轉到大巴站,轉長途汽車到了小縣城下的鄉下老家。
這一頓輾轉很讓人疲憊。但她也已經習慣了。
初中有一年,劉彩榮因為段永興時常在外應酬回家晚,喝醉了鬧騰,忍受不了二人整日吵架。熬到暑假了,段楠星突然心血來潮說要去看兵馬俑,問老爸要了一筆旅游經費。
段永興沒有猶豫掏出來一筆錢就同意了她的要求。
“去!想去就去!老爸我在你這麽大的時候推着車從鄉下走到縣城裏賣玉米棒子……”說起他的過去,這個家夥可以滔滔不絕。
段楠星及時打斷他:“謝謝爸爸!”高興地拿着錢準備走。
“啥時候去啊?告訴媽媽了嗎?”段永興最後問了句。
“還沒……”
劉彩榮最近都是失魂落魄被遺棄了的模樣,怎麽看去都是要觸黴頭。兵馬俑其實離得還算近。所以段楠星不打算告訴她。
段永興皺了皺眉,大概也是理解這其中晦澀,便搖了搖手讓女兒離開。
他其實自從有了公司就挺忙的,很少顧及家裏的事。總覺得有老婆劉彩榮頂着自己用不着操心……
孩子們也都大了,作為父親,他的教育就方式是——錢管夠,不要做傷天害理的事,什麽都會支持。“十四五”歲的年齡的孩子,過了那種出門會被騙的年紀,總不能永遠護在胳膊底下,能闖就支持。
段楠星剛走出爸爸房間門,又調回頭說:“爸,我後天走?”
段永興看着這個女兒,從小就對她放心,在他們眼裏段楠星一直是個懂事、乖巧的孩子。這樣反而不好。
在段永興眼裏“強将手下無弱兵”,他手裏孩子得是勇敢、堅強且獨立的。甚至為了鍛煉孩子們的闖勁還專門帶着段楠星和段楠浩到工地上體驗工人搬磚;帶他們認識中國地圖,講他自己出行旅途中的故事,親自實踐——假期就帶一家人出個近一些的門,周邊城市短暫游什麽的。
愛旅游、亂跑這個事,段楠星絕對是遺傳老爸的基因,段永興沒事約三五好友去全國各地游玩,現在都玩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
終于輪到孩子手裏了,段永興反而很高興。沖閨女一點頭,表示對她的能力完全認可和放心。
段楠星拿了錢就立馬到火車站買了經過華陰縣的火車票,買了個小的行李箱,收拾上行囊,兩天後出發走了。
果真她一走,家裏父母又吵開了鍋。好在她不用知道,也不想知道。
到了華陰縣,當天在縣城找好了賓館,第二日早,坐線路車到了華山腳下。一個人爬上了華山。
一路上很多游客都表示驚詫,說她一個姑娘家這麽勇猛……
段楠星不太在乎,最後坐索道到山下,立馬回到縣城住了一晚,第二天原本是要買回去的票,結果又在售票窗口看到了去西安的車票,算了一下錢也是夠的。
結果買票去西安又玩了三天,看了鐘樓,碑林,城牆,博物館等。
回到家老媽抱着段楠星差點哭斷氣,一個禮拜沒見到孩子,要不是老爸撐着,她差點認定孩子丢了要報警。
老爸偷偷給她豎了大拇指,說:“有你老爸當年的風範。”
這以後每年放假,假期老爸都會贊助給她旅游經費,她還去了北京□□廣場,桂林陽朔等地方。
打算高考完要去杭州看西湖。
段楠星這就回到了老家,雖然很小的時候到過這裏,但真的早就忘了路,一路摩挲着回來的。
這個時候也是寒假,還很冷,一直和奶奶在炕上熬到了開學。
農村孩子上高中都是要去很遠的縣城裏,而且得住校。
段楠星真的是有些抵觸,好在大姑家的閨女在縣城讀高一,這樣大姑就把段楠星接到她家,到時候她負責兩個孩子到校開學。
剛到學校宿舍段楠星就蒙了,一個宿舍住六個人,擠到只剩過道了。再看那些學生沒一個認識的,她就不幹了。
“我不住宿舍!”
姑姑沒轍,給段永興打了個電話彙報了一聲,就得到了——批準校外租房的命令。
于是段楠星和姑姑家閨女張萍在校外合租了農家的一間小平房。
高三第二學期就這樣開始了。
每周天下午坐長途大巴車到縣上學校,同時還要背上幹糧。農村孩子為了省錢,要背幹糧上學的,為減少住校費用。
于是入鄉随俗,段楠星也得如此。老姑會做兩個人的幹糧,張萍和她的。
周一上課,幹糧最多吃到周二,時間長了吃不完也就壞了。到周三開始就要用到錢,在學校附近吃。
學校附近都是饅頭,各種粥,水煮蛋,面條等一次吃下來一頓飯不超過兩塊錢,一天不超五塊錢。包子連個肉餡的都沒有。
一周加上六元的通勤費一個人只有二十元的生活費。周五剩三元要搭大巴車回家。
段楠星的錢在老姑手裏,一開始她沒要求過多要。但這種生活過了兩個禮拜她就有些受不住。
每天餓的眼冒金星,特別想吃肉。除了可憐這些農村的孩子,她可真的不想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畢竟從小衣食不缺,不僅不缺,還都是上等的。
餓到眼冒金星這種經歷前所未有。
她跟張萍說:“萍萍咱去吃頓好的吧,我好餓。”
張萍萍聽了“哈哈”大笑道:“姐,你終于露出了馬腳!”
段楠星決定不管不顧了,反正她是來學習的不是來體驗生活的,等畢業她還是會回到城市去過她富足美好的生活,為什麽要體驗這些?
張萍帶着她到縣上好一些的餐館,點了一碗肉炒面,還加了一個煎蛋,一份飯最後五塊錢。
好麽一頓飯吃了人家一天的費用。
“以後每周我們都來吃這個炒面吧?”段楠星問張萍。
這要是放到在爸、媽身邊,炒面什麽的都不放在眼裏的東西,現在覺得還怪好吃的。
“不用,”張萍完全理解這個城裏來的表姐,“你想吃咱就來,啥好吃咱吃啥。”
段楠星反而不好意思了。這樣不就太特立獨行了?她也不是非常願意。但是沒表示反對。
其實班裏的人對她這個城裏來的姑娘也感到好奇。
同桌是個叫任偉的男生,不太會說普通話。說的都是當地方言。見到段楠星就很開心的笑:“從小到大我還是第一次見到城裏來的女娃。”
這一口流利的方言,聽得段楠星真的是瞠目結舌。她接受的義務教育裏就沒有方言形式的。頭一回在同學當中聽到。
段楠星其實聽父母說這些方言,多少能懂一些,但這個“流利”程度就提高了她聽懂的難度。可倒也确實聽懂了。
卻裝不懂:“你能用普通話說麽?”
結果任偉更加激動了:“我的神,你這普通話咋這流利的?長這麽大我都沒聽過這麽流利的普通話。”
段楠星簡直崩潰了。其實多數話她都是能聽懂的,只要不用方言講文言文,可是讓她講這種方言就很困難了。
但其實這都不算什麽,更嚴重的問題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