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一個冬
第一個冬
在老屋待着是惬意的,段楠星偏偏喜歡這樣沒有掙紮,沒有期盼的日子,與時光和諧相處。
又完全不會無事可做。
深秋季節,每天為院子清掃落葉,坐在破舊的“搖搖樂”上聽風,看看書,也偶爾偷聽爺爺那邊播放的戲。
不得不說以前的物件真的十分耐用,都快四年過去了,這個搖搖樂除了破舊也沒其他毛病。
電視裏最近播放一部叫《士兵突擊》的電視劇,段楠星癡迷其中。每天晚上蹲在大炕的一角,在一片昏暗裏追劇,奶奶則很早就睡在另一邊。
老人家原本就聽不太懂普通話,不識得字,從來不看太複雜的電視劇,也是偶爾随着爺爺聽一段戲。但也不知道戲文裏講什麽。
爺爺則不同。爺爺可能屬于他們那個時代文化水平出彩的人,據說年輕的時候被征召去過朝鮮戰場。
但又據說,因為戰争結束了,爺爺其實并沒有到過朝鮮戰場。但如今的爺爺真實領着一份退伍軍人的補貼工資,雖然不高,但就憑這點工資,這二老在村子裏都是“富有”的生活。
爺爺識字也喜歡閱讀,書架上還能找到破爛的《隋唐演義》《武松打虎》這樣的小說。還有一些看不清畫面的連環畫。
段楠星翻開這些書看的時候,還覺得有些文字語言生澀的很。
年輕一些時候的爺爺,就愛嘗試新事物,段永興帶着爺爺周游過全國各地,坐過飛機。
就這些經歷,爺爺都能在村子裏随處吹好大個“牛”,簡直十分任性。
當然,奶奶也坐過飛機。
說回段楠星。她被這個電視劇裏的情節吸引,在不同的頻道來回反複看這部電視劇,奶奶半夜醒來催道:“星星娃,你咋還不睡?”
段楠星才關掉電視,卻有些失眠。
Advertisement
整個人悵然,仿佛白天的人和夜晚不是同一人,她又開始思考接下來人生,何去何從?
冬天或許很快就會來臨,繼續留下去就得在老屋經歷寒冬,她真的完全不想在這裏過冬。
鄉下根本沒有人家裝取暖設備,就連爐子也很少人家架,唯一取暖的東西就是熱炕。寒冷使人痛苦。留下肯定不是什麽好的選擇,段楠星本身不似在這裏待習慣的了人們。
可是不留在這裏,去哪好呢?
回家,或者找一個溫暖的地方……段楠星不知道。
沒什麽事,又經過兩位老人同意的時候,段楠星會經常開車帶上他們去遠一些的地方游玩一遭。
這天就帶着二老去X市,只因為段楠星想吃甜點、火鍋。
一天下來,趕回老屋的舊愛老人家會累,晚上在酒店訂了兩間房住了下來。
現下城市裏到處新樓盤,段楠星居然開始想着要不就在這裏買間大房子,自己生活,還可以時常接老人一起住。接下來去哪兒的問題,就一勞永逸的解決了。
這麽一想,頓時就很熱血,段楠星問奶奶:“奶奶,我讓爸爸在這裏買一間樓房,冬天我就不走了,你們來陪我住吧?”
奶奶想都沒想,就說:“沒錯,買間房子,以後都不走了,離我們進。”
段楠星心裏美滋滋的:“那我現在就和爸爸說。”
她可真是個地道廢物,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畢業不但不工作,說要房子就要。
別說,電話打過去,段永永居然也毫無二話就同意了。
接着段楠星同二老又在此待了兩天,到處看了看樓盤。
她着急住,當然要關注現房,但不太想在市中心,想在二三環的地界找處現房。
裝房什麽的還是很件啰嗦的事情,頭疼了,先送爺爺奶奶回了老屋,老人家離開老屋時間久了不适應。
最終,段楠星将自己的決定和父親商量。
買一套現房,在附近租房對新房進行裝修,明年下半年後入住。
段永興同意,和劉彩榮共同來到了X市。三人都看好的樓盤,買下了上下兩層的兩間,最後一起選地磚,牆紙等基礎裝修的材料。
劉彩榮提議找謝天幫忙找人裝修房子。段楠星內心震蕩,卻不能反駁。
最終找了個理由——北京時候的室友要搬住所,還有很多物品要去搬回來,一個月時間才能回來。
劉彩榮無奈,最終是選了謝天裝修房子,兩人便也離開了,全權交給謝天操持前期裝修事項。
後來聽說他親自帶工人,親自監工裝修好前期。
段楠星一概不知,開車一路上了北京。
倒也确實是想把以前用過的一些東西帶回來——衣物和一些平時生活的痕跡。再返回到x市已經是初冬。
一早聯系好了租房事項,便真的在新房附近租了間房子,就此住了下來。又玩玩鬧鬧住到年根回到父母身邊,過完年,又再次回到了這裏。
段楠星就開始為自己的新房子選家具和電氣,另外一間房子空置,等今後段永興返鄉自己住。
所有家具按照自己的喜好安置好,就等通風散味後入住。
這一年的五月份後,天氣熱了起來,段楠星又選擇退掉出租的房子,回到老屋繼續當廢物。
這個時候老屋院裏的杏花開得正盛,躲在樹下的搖搖樂上,等新一季的果子。
這天,已經入學了的段鵬濤跑來叫段楠星:“姐,你不是老師麽?來我們學校教書吧,我聽老師說學校缺老師。”
段楠星看這個黑、瘦、髒兮兮的小孩,笑他:“不懂別瞎說,我哪裏是什麽老師。”
段鵬濤很堅持:“村口的人都說,說你是個老師,不想教書,到鄉下來躲。”
段楠星有些挂不住,自己這廢物,村口的人都看不下去了麽?
躲?
其實可能說得沒錯。一聲嘆息,對着段鵬濤說:“我是幼師,幼兒園老師,教不了書!”
段鵬濤很執拗:“怎麽不行?你要來,我去和老師說。”
段楠星無語:“回頭我開個幼兒園,你來。”
段鵬濤:“好!”他其實沒經歷過幼兒園,根本不了解那是什麽,就覺得反正都是老師。
段楠星想結束對話:“那你先好好讀書,我開好了你再來。”
誰知就是這句話,最後竟成了真。
段楠星見到了任偉的兒子,三歲多了,找不到合适的幼兒園,原本計劃去縣上找幼兒園,同媳婦二人還得考慮租房。
正焦頭爛額的時候,說要把兒子送到段楠星處讓她帶,可以交學費,他們村裏也還有幾個孩子都送過來,一起讓段楠星試着帶。
理由是段楠星專業。自己根本不知道怎麽對孩子進行學年教育。他們也不希望将來孩子們走不出這鄉下。
老屋的院子大,帶一群孩子倒是不成問題,但段楠星沒有過帶孩子的經驗,想拒絕,又有着躍躍欲試的感覺。
掙紮一番,決定試試。
畢竟再廢物下去,村口的話題大概就更離譜,再不胫而走,大約自己就要待不下去了。
從最初的一兩個孩子,由村口傳播,附近村子有差不多大的孩子都給送到老屋。
段楠星成了孩子王,老屋的院子可熱鬧,都快有二十個孩子的時候,段楠星才下定決心,要在鎮上經營幼兒園。
去鎮上找到合适的位置,辦理相關經營手續,招幼師等問題解決完都是兩個多月後的事情。
“一顆星”幼兒園在鎮上就這樣開了起來。
段楠星在任偉和孫雨霏的幫助下找到了附近村子一些有學歷和學識的女子來學校當幼師,幼兒園項目還有一些扶持,城府推薦了兩位有經驗的幼師,請了2位年長的做飯師傅。
就這樣,九月份的時候,幼兒園迎來了第一批學生。段楠星莫名奇妙當上了園長。剛開起來的幼兒園,其實也有很多問題,段楠星着實為此奔走付出。
痛并快樂着。
鎮上有個初中校園,比之前在村裏見過那個小學大一些,鮮亮一些。
平時段楠星還喜歡去那裏走走,因為每天那裏比較熱鬧,孩子們的身影總讓人感覺到希望。
鎮上除了有早集市的時候熱鬧意外,平時都是十分冷清的,幾乎沒有人。
這鎮上平時就開着幾家小賣部、小藥店、理發店、小郵局和一個很小的信合銀行。再無其他,所有店,平時都是冷清的很。
這天,段楠星又開始想,冬天要來臨了,該怎麽辦?
幼兒園其實也就有五十來個孩子,按年齡分了大中小班,也就三個教室和一個沒老屋院子大的操場。
冬天冷,孩子們都習慣了那樣的氣候,不知道是不是能安裝空調,或者撘爐子?
和所有老師商量過,覺得其實孩子習慣的話,學校也不太适合太熱,這樣容易感冒。
段楠星還想在操場上采購一些游樂設備。
熱心的家長送來板子,搭了一個跷跷板,是這個幼兒園裏唯一的游樂設備。
這批孩子的父母,大多與楠星差不多大年齡。孩子們也都比段鵬濤那類“散養”長大的孩子出色一些,真是後浪推前浪的情景。
這個階段的父母都有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宏大期盼,對孩子給予的希望大約也是沉重的。
總之開了幼兒園,段楠星就再也沒有了那種廢物一樣的閑散日子,整日愁孩子吃什麽,天冷了怎麽辦,學校裏缺這缺那……
段楠星還得顧自己在城裏的那套房子,周末來回走動。
總之,這間小小的幼兒園,原本是一時興起的念頭,現在真成了段楠星的責任。
這個冬天,她就要在這裏度過。是她第一個在鄉下度過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