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傳胪
傳胪
“要辦的宴席一個接一個,這附近的酒樓茶館可是得了寵幸。”楚君陽搖扇看着街兩側,“好在狀元文會不邀官人。”
這裏是龍侯大街,全忞都最繁華的地方。
今日傳胪,金榜一大早被貼在了各地告示欄,楚君陽去看過,起碼狀元不是世家子弟,這說明科舉變法還是有用的。這狀元名叫蘇齊,是黎州人氏,只待他去皇宮面聖,随後一切美滿。
“這個叫蘇齊的,文筆甚佳。”錢山陽近來跟楚君陽搭上了話,逐漸混熟了,“尤是詩賦,當作此番科舉的魁首。不想他竟來自一個偏遠山村,那樣的地方居然能有比肩國子監的學生。”
楚君陽微微擡目,看見在不遠處茶樓窗邊的陸懷瑾。他将頭轉回來,說道:“你們謝老有心拉攏他嗎。”
今日他耳邊挂了宋竹臨送的玉珠,晶瑩剔透誠非凡品。
“肯定有心。”錢山陽道,“國子監現在的有識之士中,連願意接受祭酒之位的少之又少,其他的謝老又不放心,今年的狀元再怎麽年輕,也可以試一把。”
“你們國子監在朝廷裏還真是獨一份,放着祭酒的位置都沒人要。”楚君陽走了幾步,當作飯後消食,“我們都察院,我這破椅子還有無數雙眼睛虎視眈眈。可惜,左都禦史我還沒當夠,不能下去。”
錢山陽看着街上行人,說:“薛千與如何了?”
“他嘛,”楚君陽念道,“去了川州巡查地方,還要半個月才能回來。謝老等急了?”
錢山陽卻還沒吃飽,早膳時一心想着金榜題名了,現在又在一邊吃着時興花餅:“你說他怎麽會想到去做一個八品小官?”
“我一介草莽便罷了,錢大人身居國子監,也猜不透文人想法?”
錢山陽低低一笑,那頭有人從轎子上下來了。
錢博安一揮拂塵,面上堆了些笑意:“楚大人,皇上傳召,有事關科舉要事要談。”
錢山陽慢了嘴上動作,楚君陽作揖,準備随他去了。錢博安看了眼錢山陽,沒說話便拎着笑意一同上了轎。
楚君陽現在官拜三品禦史,又是帝師汲元正的次徒,只要不涉及世家,朝堂上還是有不少人是想要讨好的。錢博安提前透了些口風,也算是讓楚君陽安心。
一路無言行至皇宮,馬蹄聲在朱雀門前停下。
錢博安在楚君陽前引路,說道:“陛下還需主持傳胪大典,科考的三甲都要過目,楚大人先來這邊候一會兒。”
楚君陽走在側前,看見一位清瘦書生離開大殿,想來就是蘇齊了。
先帝病喪那幾日吏部拟了一份官選名單,此外皇宮內部也被上上下下調換了人手,以至于這方官員裏多了許多楚君陽不熟的面孔。他找了個座位坐下眯眼,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半個時辰。
錢博安又來傳話,請楚君陽移步。
今年進士似乎格外讨皇帝開心,沈居宜面上笑意難掩,說道:“楚卿,近來安否?”
楚君陽先是一拜,随後坐下下首:“謝皇上挂念,臣感激不盡。”
“你我何須客套,此地無人,不必多行君臣之禮。”沈居宜說道,“今日傳胪,朕才發覺我大景還有許多能人志士。大景國運未盡,反是興盛的前夕!”
楚君陽跟着他笑:“都是陛下治國有方。”
沈居宜背靠龍椅,平複了心情說道:“今日将你召來,自是要賞的。”
楚君陽從中聽出點不尋常來,起身說:“臣不過微言一二,不必挂齒。”
“坐。”沈居宜揮手示意,“不僅是你,謝老,周老也都是要賞的。文人乃是大景國運之本,你們立下的無異于從龍之功。你想要什麽,盡管提。”
“皇上要賞,微臣不甚惶恐,可确實沒什麽欲求。”楚君陽還是沒坐,合袖行揖,“陛下心系蒼生,便無需多慮我等臣子賞賜,如此才能辨清誰是為天下,誰是為自己。”
沈居宜聽了覺得有理,說道:“那便先擱一擱,來日同你們一道用膳。”
“謝皇上。”楚君陽終于坐下,因為他知道沈居宜要準備講正事了。
“昨日唐王進殿,過些日子就要去宣和都尉府了。”沈居宜說道,“朕已找了個道士求一個黃道吉日,可如此一來,唐王在南陽的兵權就成了無主之物。”
楚君陽還記得沈居宜曾說,是唐王在危及時将兵權交給沈居宜的,若沒有唐王,他就已死在了奪儲之戰上。他面上沒露憾色,只道:“現在奪權并不合适,大景外患未除,若是先內部消耗,勢必會讓人有機可乘。”
查爾達部位于大景北邊,是游牧大國。他們往常只有秋季時才會南下,為從大景奪取過冬的糧草,入了冬便不會有動作了。這回他們趕着冬季南下,就是看見新帝登基,想要趁虛而入。強大的北護軍和朔西軍沒給他們這個機會,但難保每一次都能如此。
“可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沈居宜說,“只要奪得南陽兵權,就有更多力氣抵擋入侵。”
“戰争不是只看人數,陛下奪得兵權卻不一定能奪得人心,在這個關頭賭一把并非上策。”
“朕憂心……南陽軍一日無主,他們會對朝廷有所不滿。”
“唐王去了宣和都尉府,就是落在了陛下手中,他們不會輕舉妄動。唐王現下挂上了差,就得任憑陛下差使,想叫他不回南陽還不簡單?日後有的是機會,此事萬不能急。”
沈居宜沉思一陣,沒有否認。
楚君陽說道:“陛下,陸家二公子去錦衣衛當值了。”
沈居宜似乎将離津王進宮那天的前後回憶了一遍,點點頭說:“好。”
這一字足夠表面沈居宜的意思,楚君陽接着往下說:“王爺是在向陛下表忠心,北護軍如今勢大,二公子就是抵押在忞都的手牌。查爾達部退兵的原因有待考察,還得讓蕭成去套話。”
“離津那便朕倒是不急,”沈居宜問,“變法已成。”
楚君陽說:“變法任重道遠,若不能将今日科舉的狀況延展保持,并不算成。”
“好。”沈居宜站起身,“朕允你在變法一事上能夠代行皇權,只要不太過分,朕皆能幫你。你要錢,戶部就得給,他們給不了,國庫可以給。”
楚君陽吞咽了唾沫,起身在地上一拜:“謝皇上龍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