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01公主

第29章 01公主

春寒料峭, 乍暖還寒時候,姜國的皇宮裏,卻發生了一件大事。

積着薄雪的宮道上, 兩位衣着精細的宮女帶領着一人走進鳳儀宮的殿門。

身後那人看着是個十三四歲的少女, 穿着不合身的華麗宮裝,枯黃幹燥的頭發梳成兩個揪, 一張巴掌大的小臉又黃又黑,若不是那身衣裳太金貴,實在像個乞讨的小乞丐。

宮女走路脊背挺直,目不斜視,步伐悄無聲息, 有禮有矩。

少女卻一路瑟縮着脖子,兩手攏在一起,似乎身上的衣裳無法避寒, 竟叫她冷得面色發白。

一進殿門, 屋外的寒風被驅逐在外,輕柔的暖香撲面而來,叫人骨頭都忍不住酥了。

少女跨進門檻,舒适的暖意讓她放松了心神, 一雙烏黑黝亮的眼珠不自覺打量起四周。

這一幕落在上首端坐的一對錦衣華裳的夫妻眼中, 男子面無表情,其中女子卻是不經意蹙起了眉, 面上隐約閃過一絲失望。

“陛下, 娘娘, 姑娘帶來了。”

兩位宮女齊齊福身, 恭敬道。

面黃肌瘦的少女陡然被拉回注意力,轉臉看到上首坐着的兩人, 連忙低下頭,神色惴惴。

哪怕她出身鄉野,也知道皇帝和皇後,是一個國家最至高無上的兩個人。可從來沒人教過她規矩,她自然不懂如何應對這樣的貴人。

事實上,今天之前,姜絨還生活在貧困的鄉村。

冬天她剛送走年邁的爺爺,家裏只剩一條大黃狗與自己相依為命。家中還有兩畝薄田,只要她勤快,倒也不怕餓死。

爺爺曾是鄉裏的赤腳大夫,懂得一點草藥醫理,時常給村人看病。姜絨跟爺爺學了不少,也不怕一個孤身少女會被人欺負。

Advertisement

在村子裏,只要有本事,別人自會敬着你。

原以為日子會繼續這樣平平淡淡走下去,卻不想昨日小村莊突然來了一隊官兵,徑直到了姜絨家,不顧她的掙紮将她帶走。

姜絨看似年紀小,實則已經滿了十六,不是不懂事的孩子,看那些人來勢洶洶,也不敢太過反抗。

然後就這麽一路來到京城,進了皇宮,入宮前還被渾身上下洗刷了一遍,換上了新衣裳,像是唯恐她污了貴人的眼。

姜絨望着上首的皇帝皇後,對方也在打量她。

躊躇一瞬後,少女慢半拍地屈膝,準備下跪。

遇上貴人,下跪她總是知道的。雖然不知道他們帶她一個小孤女來這做什麽,但總歸跪一跪不出錯。

然而還不等她跪下去,皇後便出聲道:“好孩子,過來給本宮瞧瞧。”

姜國皇後已四十餘歲,生了四個孩子,最大的孫子都快十歲了。保養卻很好,常年養尊處優,看着比村莊裏還未出嫁的農家女都年輕貌美。

姜絨觑她神情,見她臉色和藹面上帶笑,心情卻并不能放松。

她從小對人情緒敏感,姜皇後看似溫和,姜絨卻總覺得她并不喜歡自己。

不僅是姜皇後,皇帝看她的眼神也很冷漠。

姜絨內心更加忐忑,不明白這些人的用意。

她小心翼翼上前,來到姜皇後跟前,姜皇後親昵地握住她的手,溫聲問:“你是叫姜絨?”

姜絨點點頭。

姜皇後又說:“孩子,我是你母親,你是我的女兒。”

姜絨瞪大眼。

姜皇後眼眶立刻就紅了,一邊用帕子拭淚,一邊啜泣着講述了一段往事。

大概意思是,當年她懷姜絨時,處罰了一位奴婢,卻不料那奴婢懷恨在心,在姜皇後生産後,私自将小公主與一位奶娘的孩子調換,然後又把剛出生的小公主丢出了宮。

奶娘孩子丢失,傷心欲絕,過不了多久也被遣出宮,從此這條線索就斷了。

如此十幾年過去,調換的假公主越長與姜皇後越不像,反而像極了當年的那位奶娘,又恰逢太後病重,去城外廟裏求佛,廟中主持法師測算天機,說宮中有位明珠流落在外,找回明珠可保太後安康,于是這件陳年舊事便被挖了出來。

其實很多事都有跡可循,不找則已,一找所有蛛絲馬跡都浮于表面。

姜絨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被重新認了回來。

姜皇後說完,皇帝才沉聲開口:“你流落在外多年,十分受苦,待你祖母安康,朕便封你為帝姬,到時便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接下來你要好好為你祖母祈福,盼她痊愈。”

皇帝這話只是通知,并非征求她的意見。

姜絨聽懂了,她不知該作何表情,這一日沖擊太大,她只好輕聲應道:“是。”

即便她才十六,也見多了村裏的人情世故,世上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恨。哪怕是父母,也不一定愛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從未相處過、如同陌生人的孩子。

他們找她回來,根本不是因為血緣親情,而是為了讓她去照顧太後。

當今皇帝是一位孝子,當年他還是皇子時,并非最被看好的那位,甚至十分默默無聞。他的母親份位低下,不受寵愛,也沒有外家助力,大多時候,只有母子倆在這偌大的宮室裏相依為命。

皇帝與太後感情深厚,太後教導他韬光養晦,教導他争取賢名。果然等到衆皇子養成,其他人鬥得天翻地覆,只有當今皇帝獨善其身,沒人将他放在眼裏。

直到最後,大家鬥紅了眼,一衆皇子不是被發配就是被震怒的老皇帝處死,只剩當今皇帝和幾個歪瓜裂棗。

老皇帝死時,沒得選擇,就把皇位傳給了當今聖上。

所有人都說,當今聖上是撿了漏,結果等他上位,處事嚴明勵精圖治,将姜國上下治理地井井有條,所有人才反應過來,原來他是在扮豬吃虎。

總之,因為種種緣故,皇帝非常尊敬自己的母親,這也是姜絨被認回來的最終原因。

皇帝沒說兩句話,便起身離開了,對這個親生女兒态度相當冷淡。

皇後倒還做了做表面工作,讓人給姜絨準備了住處,就在鳳儀宮偏殿。又叫人上晚膳,還吩咐喊她其他的幾個孩子過來,一起認認妹妹。

從田間地頭一朝飛上枝頭,常人早就飄起來了,姜絨卻一直很安靜。

她是姜皇後最小的孩子,上面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還有一位假公主姐姐。

沒錯,哪怕她被認回來,對外的說辭卻是皇帝經由大師指點,認了一個幹女兒公主為太後祈福。那位名叫姜嫣然的少女仍然是皇帝皇後掌心的寶貝,是所有人豔羨的姜國小公主。

皇帝與姜皇後恩愛,晚膳一大家子坐一起,宴席上,姜絨安安靜靜地埋頭吃飯,桌上全都是山珍海味,她卻食不知味。

她是被爺爺撿回家的,因為在皇宮邊上,這才姓了姜。

爺爺說,她被丢棄時襁褓華貴,她的家人很可能并非有意抛棄她,等以後也許還有再見家人的一天。

這麽多年下來,姜絨始終沒看到家人到來,要問她對家人難道沒有期待?

怎麽可能,她也才是個十六歲的小姑娘。

她也向往着家人團聚、父母疼愛的親情。

身形瘦弱的小姑娘悄悄從碗裏擡眼,只看到那和睦相處的一家人,姜嫣然依偎在姜皇後身邊,時不時撒嬌賣癡,逗得父母哈哈大笑,幾個兄姐看向她的眼神也都寵溺有加。

姜嫣然長相不算精致,但她從小金尊玉貴地養着,皮膚白嫩,珠圓玉潤,像個白白軟軟的小糖包,偏偏她還愛笑,誰見了都忍不住疼一疼。

看着看着,姜絨又悄悄垂下眼睫。如果她們沒有被調換,現在坐在姜嫣然位置上的,應該就是自己了吧?

可惜世上沒有如果。

有萬衆寵愛的姜嫣然對比,她好像個不被注意的透明人。

按時間算,姜絨比姜嫣然小幾天。姜絨來到皇宮後,小公主的身份便落到了她身上,姜嫣然成了嫣然公主。

嫣然公主突然看向姜絨,笑吟吟對她說:“這位就是妹妹吧?妹妹要為皇祖母祈福,一定很是辛苦,我在這裏敬妹妹一杯。”

這時,人們才想起今天宴席還多了個人。

姜絨愣了愣,手忙腳亂地拿起杯子,伸出手時才留意到,那盛着酒的白玉水晶杯,與她做慣了農活的手映襯在一起,越發顯得那手猶如雞爪般醜陋。

瞥見這一幕,姜皇後忍不住蹙眉,又飛快掩飾下來。

幾位皇子公主表情卻難以遮掩,眼底閃過嫌惡與不屑,大公主甚至微微偏頭,用帕子捂住了口鼻。

所有人都覺得,嫣然公主這舉動,是向姜絨表達友善。

只有姜絨感知到對方身上直直沖她而來的惡意,藏在少女甜蜜的笑容下,好似美麗花朵裏的毒汁。

她動作僵在原地,對面的少女立馬委屈地撇嘴:“妹妹是不喜歡我嗎?怎麽不動?”

此言一出,衆人都看過來,每個人的眼裏都寫滿了“她不知好歹”的含義。

姜絨緊緊抿唇,倉惶搖了搖頭,仰頭将一杯酒一飲而盡,而後就被那難得一見的烈酒嗆地不住咳嗽,咳得臉頰通紅。

她咳個不停,眼淚都被嗆出來,形容狼狽不堪,一時驚呆了衆人。

皇帝皺眉沉聲道:“還不快給公主端茶來!”

旁邊一位宮女立刻上前,歉疚道:“公主恕罪,是奴婢倒錯了酒,請公主責罰!”

姜絨一邊咳,一邊擺手。

姜皇後道:“這孩子,快扶她去偏殿歇歇,別叫她醉了。”

姜蓉渾身發軟地被扶着往外走,走出門時,還能聽到身後重新響起來的笑鬧聲,少女的笑聲清脆如銀鈴,直直鑽進耳膜。

與此同時,耳邊傳來宮女壓低的話語聲,滿含警告。

“嫣然公主說了,你最好安分守己,別肖想不屬于自己的東西,不然她有的是辦法處置你。”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