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雲禪
雲禪
雲禪寺位于東平縣南郊的一座矮山上,矮山之下有一條河流,将此山與不遠處的縣城隔開。
“原先此處是沒有橋的,大約在三十年前,有一得道高僧雲游至此,又在雲禪寺內圓寂,傳說那日雲禪寺內百花齊盛,院內忽生一幼苗,倏而長成參天大樹,衆人一看,竟是菩提樹,天又降甘霖,洗盡寺內塵土,皆以為是神跡。”
“此神跡不胫而走,縣內的士紳富戶紛紛來雲禪寺大捐香火,順帶也出資修了這座橋,方便後來人來雲禪寺參拜。”
遠看橫橋不過是一道半拱灰線,上有一白一黑兩粒人,在青山綠水的映襯下,格外顯眼。
近觀才知,這白粒是步故知,而黑粒則是祝教谕。
祝教谕領着步故知在橋上走着,興致來了還說了說雲禪寺的神跡與此橋的來源,但步故知聽了後卻沒有接話,而是若有所思地擡頭望了望面前的矮山。
山不算高,可意外的是,竟能隐約見雲岚缥缈其間,但這并不符合常理,六月炎熱,又值正午,雲岚早該散去。
走得近了,就能看見藏在半山之中的雲禪寺一角,飛檐斜出,輕盈靈動,形如鳥翼展翅,雖還看不清具體模樣,但風過鈴響陣陣,想來寺檐之下,挂了不少的驚鳥鈴。
步故知的腳步頓住了,他站在原地仔細辨認着半山上露出的飛檐,可除了能辨出飛檐大致的形狀外,根本看不清其他的什麽。
——那麽,按照這個距離,他也不該聽見驚鳥鈴之聲。
祝教谕注意到了步故知的駐足,也停了下來,回身問道:“怎麽了?”
又是一陣風過,鈴響由遠及近,仿佛就在耳邊。
步故知收回了眼,對着祝教谕搖了搖頭。
祝教谕順着步故知方才所望的方向看了一眼,陡然明了了什麽:“可是聽到了風鈴之聲?”
步故知忍不住問道:“教谕也聽見了嗎?”
Advertisement
祝教谕朗笑一聲,捋着長須:“未曾,但在老夫歸鄉那日,于南城門處聽見了。”
說完便繼續往山中走去:“那日百種思緒煩擾,老夫遲遲未進城門,忽而聞鈴響之聲,遍詢身邊人,卻無人聽得。”話到此,故意留了個懸頭。
步故知跟在後面,覺祝教谕話頓突兀,但他本就不喜對旁人之事尋根問底,也就沒有接話之意,不多時,卻聽得祝教谕悶悶一聲:“你怎麽不繼續問?”
步故知被祝教谕問得一愣,瞬即明白祝教谕講話時喜歡有個捧哏,便也很識趣:“那後來呢?”
祝教谕順了意,又繼續道:“後來啊,老夫意識到,這風鈴之聲不似尋常,而是介于普通銅鈴與銅鐘之間,像是寺廟裏的驚鳥鈴,問了守城之人,才知這雲禪寺。”
“雲禪寺之名遠揚,不僅因三十年前的那場神跡,還因那得道高僧之徒,也留在了雲禪寺清修,雖不預寺廟俗事,但也會為機緣之人解惑,甚至...”
祝教谕意味深長:“也會主動引機緣之人來這雲禪寺。”
步故知的手藏在袖中微蜷,他本不信神佛之說,可現在身處異世的一切,又好似在告訴他,或許真有其道。
他心神晃動:“那學生,也是機緣之人嗎?”
可應答他的不是祝教谕,而是又一陣的鈴響。
祝教谕了然,只笑了笑,沒有說話。
一縷清風過,又似萦繞兩人之間,微微吹動長袖,鑽入步故知微蜷的掌心。
景随人動,兩人來到山門前。
雲禪寺就建在半山上,因此山道并不長,擡頭便能見莊重威嚴的寺廟殿宇。兩人拾階而上,剛至寺前開闊之地,就有一小沙彌前來,稍躬身行一合十禮:“不空法師在後山禪院等候已久,還請兩位施主随我來。”
祝教谕并不奇怪,步故知卻稍顯遲疑,他擡頭環視而尋,可卻未曾看到有懸驚鳥鈴之飛檐。
小沙彌一笑,聲音略顯稚嫩:“後山之處鳥多花盛,才有懸鈴之必要。”
步故知這才收回眼,與祝教谕一道,跟随小沙彌往後山去了。
路越行越狹,就在步故知以為将要走到盡頭之時,折步複開朗,別有洞天。
入眼便是參天巨樹,盤根錯節的黃褐枝幹互相纏繞而上,樹葉濃綠葳蕤,又有懸着紅絲帶的銅鈴錯落其間,風過時樹葉沙沙又混着清脆鈴聲,竟似梵音。
樹後小徑延伸,通往更遠處,在蓊郁叢掩下,似有白牆黑頂。
小沙彌就停在此處,對着祝教谕一禮:“還請祝施主就停留在此。”
祝教谕卻在此時有些猶豫,他眼含擔憂地看向步故知,欲言又止。
步故知對着祝教谕一揖:“既已至此,學生不畏不懼。”
祝教谕一怔,随即愁容散去,拍了拍步故知的肩:“且去,老夫就在這兒等你。”
小沙彌斂眸未視,默默轉身引着步故知往更深處去。
其深處并不清幽,反倒鳥鳴啁啾,流水叮咚,可忽有一振铎之聲傳來,四下俱靜。
“既得出長羅,住此無所住。若能映斯照,萬象無來去。*”
此聲似從混沌中來,又似破開了混沌,如鐘磬,如木魚。
步故知的神思不由自主地被牽引着,等他回過神來,小沙彌不知在何時已不見了。但他不敢貿然而進禪房,思索了一會兒,學着小沙彌行禮的模樣,向禪房處朗聲:“弟子清河村步故知,拜見不空法師。”
卻半天沒得應答,就在步故知欲開口再言之時,一只灰雀撲棱棱朝他飛來,喙中銜有一物,步故知似有所感,展手于前,灰雀舒然斂翅落在步故知的掌心,吐出了喙中之物。
——是一片枯黃的葉。
瞬間冷意從脊背傳至四肢,眼前枯葉漸漸地似與前世窗外的那片落葉重合,窒息感無端而生,就在他神思恍惚之際,掌心的灰雀啄痛了他,令他清醒過來,然後又展翅飛入禪房之中。
步故知合起了掌心,陡然頓悟了什麽,他再次向禪房之處行禮:“弟子...步故知,拜見不空法師。”
佛教十喻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