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籌備

籌備

杜佳雲的姨父名馮佑民,年少的時候只是一個賣雜貨的貨郎,因常年走街串巷,跟津口的外地商賈搭上了關系,于是憑着自己對南康州的了解,成了替外地商賈采購物資的代辦。後來娶了杜佳雲的姨母,夫妻倆一起把代辦的事業做大了,還發展了不少下線,如今已是南康州城裏有名的代辦。

趁着還沒開始春耕,洲渚找杜佳雲,請她幫忙帶她去見馮佑民。

杜佳雲二話不說就應下了。池不故見狀,也跟了上來。

杜佳雲嘆氣:“阿池姐姐,你是怕我将阿洲姐姐拐走了嗎?她這麽厲害,不能能保護自己,還能保護我呢!”

池不故面不改色:“沒什麽,我就是想去州城見識一下。”

杜佳雲:“……”

洲渚笑了下,道:“人多熱鬧,走吧,就當春游了。”

杜佳雲撇撇嘴,跟在她們身後當陪襯。

到了州城,杜佳雲領着二人直奔馮家。

馮家在金雷巷,周圍的建築都是“前面商鋪,後面居所”的格局,馮家自然也不例外,前面是一個賣雜貨的鋪子,有一十五六歲的少年坐在櫃臺看店。

“一保!”杜佳雲在門外看到少年就喊了一嗓子。

少年被吓了一跳,擡眼看到她,興奮地叫了聲:“阿姊!”

“怎麽只有你在看鋪子,姨父跟姨母呢?”杜佳雲問。

“爹出門去了,阿娘在後院。”馮一保小跑着進後院喊,“阿娘,阿姊回來了!”

聽到他的話,杜佳雲心中熨帖。

Advertisement

她比馮一保大兩三歲,一歲以後又到了馮家生活,是看着馮一保出生的,又是一起長大的,直到兩年半以前,她回到杜家。

本來馮家這裏已經不再是她的家,沒想到在馮一保的心中,她的到來不是以客人的身份“來訪”,而是以家人的身份“回家”。

杜佳雲的姨母梁姻從後院快步走出來,看到杜佳雲,既驚又喜:“佳雲,你怎麽、怎麽回來了?”

杜家還在治喪,杜佳雲會跑回來,着實令人驚訝。

杜佳雲道:“是阿洲姐姐找姨父有事相商,我便領她們過來了。”

梁姻這才看到洲渚與池不故。

雙方打過招呼,梁姻道:“佳雲她姨父在外頭忙,估計得傍晚才能回來,你們的事要緊麽?若是要緊,我去找他。”

“不要緊,我們晚上會在州城的腳店落腳,今日見不着,那就明日。”洲渚道,“又或者我們與您談,您再轉述也行。”

梁姻便邀請她們入內坐下喝口糖水。

馮一保見有糖水,便也跑進來,讨一碗喝了才慢吞吞地出去看店。

洲渚拿出當做見面禮的糖冰,道:“這次我們來帶了點禮物,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梁姻微微吃驚,這一大團糖冰得有兩斤多了。她心中掂量,帶這麽貴重的禮物,只怕她們想談的事也不簡單呀!

“這太貴重了。”梁姻道。

“實不相瞞,我們這次過來,其實也跟這糖冰有關。”洲渚微微一笑,進入正題,“您跟馮姨父都是南康州人,又在此摸爬滾打幾十載,認識的商賈、農人、工匠數不勝數,目光也看得比一般人長遠,所以我想請你們幫忙出個主意——你們覺得,外地的商賈收這些糖冰嗎?”

梁姻沒有立馬回答,而是經過了深思熟慮,才道:“說實話,我們接觸的多是走海運的商賈,他們喜歡将甲地盛産的東西賣到另一個沒有或者稀缺這樣東西的乙地去,再從乙地買甲地沒有的東西帶回甲地去。就以廣州為例,廣州盛産糖冰比較多,所以商賈喜歡從廣州運糖來南康州賣,而南康州因稻谷一年能兩熟,所以運到廣州賣的米比較多。所以,外地的商賈會不會收糖冰,還真說不好。”

洲渚嘆氣。

池不故問:“倘若是能提供大量品質這麽好的糖冰呢?”

梁姻自然知道世人對糖冰的品級劃分,紫色為上,深琥珀色次之,淺黃色又次之,淺白為下。①洲渚這次拿來的糖冰接近紫色,為深琥珀色,當屬佳品。這樣的糖冰,便是讓廣州那邊的大糖寮來炮制都未必能炮制出來。

而且,別看廣州、福州等地種甘蔗的人家占了三五成,其實掌握制糖工藝的人還是太少了,尤其是糖冰的制作工藝,那都是秘方,因此糖冰賣得特別貴。

南康州若真能提供這麽好品質的糖冰,未必沒有商賈願意将它運到別的地方賣,畢竟往來南康州的津口的并不只是廣州、福州等地的商賈。

“你們直說吧!”梁姻是知道洲渚參與了李青瓷的糖寮,并且南康州近些年有更多糖冰面世,這是因為洲渚拿出了糖冰的制作方法來,但她不懂洲渚的來意。

洲渚道:“我想自立門戶制作糖冰,但我并不想跟李郎君争奪南康州這點地盤,所以有意擴寬糖冰的銷售渠道——也就是,想賣到別的地方去。但我并不認識什麽外地的商賈,也沒機會到外地去,就想跟你們合作。”

“你想讓我們替你将糖冰推薦給外地的商賈?”梁姻問。

洲渚一開始确實是有這麽個想法的,但是後來她一琢磨,她完全可以只做生産商,讓別人做采購及分銷商。這樣,她只負責原材料種植與糖冰生産這一塊就足夠了,至于銷售,那都是分銷商和零售商的事。

“不,這樣你們只能掙一點手續費,太吃虧了。”洲渚道,“我想,你們可以從我這兒采購糖冰,然後賣給外地的商賈。”

梁姻不懂:“這跟我們現在幹的有什麽區別呢?”

洲渚道:“區別可大了,若只是通過你們将糖冰賣給收購糖冰的商賈,那你們得到的只有固定的代辦費。而你們若從我這兒直接收購糖冰,再轉手賣給外地的商賈,那這中間賺多賺少,全看你們如何定價。”

其實她的這個提議就是将風險嫁接到了采購商的身上,畢竟糖冰已經批發給了他們,那之後糖冰要賣到哪裏去、怎麽賣,以多少錢的價格賣出去,那都是他們的事,自負盈虧。

雖然她從中掙得的利潤會少一些,但只要擴大生産,提高産量,薄利多銷也是一條出路。

梁姻道:“從你那兒收購了糖冰,那也可以在南康州賣不是嗎?”

“當然可以,不過李郎君的糖寮已經擴大了糖冰的制作和生産,很快就會搶占南康州的市場,你們到時候再賣糖冰,只怕會争不過他。”

梁姻認為這件事她無法做主,于是等到馮佑民回來,便與他商議了一番。

馮佑民看出了這個合作模式下的優缺點,優點是掙得多,缺點是,萬一糖冰賣不出去,就只能砸手裏。

洲渚第二天來跟他談時,他沒有立即答應,洲渚也道:“我只是在做籌備,還未正式生産糖冰,所以您可以慢慢考慮。”

回鄉裏後,洲渚就開始新一輪甘蔗栽種了,同時,她物色了一塊地,近着南渡河,離她的甘蔗田也不遠。若是能在那裏建造糖寮,到時候走水路運輸糖冰就方便多了。不過這片地都屬于乾山村,很多人都不願意賣,要麽就是聽說洲渚有錢後,提出了極高的價格。

洲渚:“……”

都當她冤大頭呢!

後來,她改變了想法,近南渡河确實是方便,但也會帶來一個問題——濕度大,這不利于糖冰的結晶。

所以找來找去,在杜佳雲的幫忙下,在距離南渡河兩裏的林子邊找到了一塊空地。

地有了,接下來就是準備搭建房屋,還有準備工具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