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過繼
過繼
洲渚廢了很大的口舌才将池不故給哄住。
對此習以為常的杜佳雲心裏只記挂着她們未完成的事業,她看着一堆椰子發愁:“三嫂回家了,我們怎麽辦?”
“只能再辛苦一下你們了。”洲渚道。
杜佳雲的臉上的神情垮了,讓她來,只會浪費材料,這些可都是錢,黃橙橙的銅錢!
她不太甘心讓自家三嫂就這麽回去了,倒不是因為沒人幫她幹活,她才想自私地留下三嫂,而是杜三嫂在杜家的時候沉默寡言毫無存在感,幹着最髒最累的活,然後永遠是最後一個上桌吃飯的,只有在夏館研究制作糕點的日子,她的臉上才會洋溢着笑容,才會有說不完的話題,才像個鮮活的人。
第二天,杜佳雲又跑回杜家,然後險些沒被杜段給趕出來:“你還回來做什麽?那夏館才是你的家,池不故才是你的父母,我們還有關系嗎?”
這兩年他算是看清了,杜佳雲前十五年的人生裏一直被馮佑民、梁姻養着,跟他毫無父女之情,而這兩年又一直在夏館,被池不故與洲渚這兩個離經叛道、不守婦道的壞女人影響,心中無父無母,就算她的骨子裏留着他的血液,也絕對不會乖乖地當他的女兒,受他支配。既然如此,他為什麽還要顧念他們的骨肉之情?
無奈之下,杜佳雲只好去找自己的姨父姨母,希望他們能幫忙說服她的爹娘。
馮佑民與梁姻靠着當中間商而大賺了一筆後,決定将這份事業好好經營下去,他們考慮到洲渚今年的蔗田翻了一倍,糖的産量必然會增加,光靠他們兩個有些忙不過來,于是收了兩個學徒回來幫忙。
馮佑民被杜佳雲請來的時候,就把兩個學徒帶了出來見世面,杜家人一看,馮佑民衣鮮亮麗,駕着馬車,還有兩個仆役(學徒),來勢洶洶,不像當初那麽好招惹了。對上他,杜家人的氣勢立馬就弱了三分。
“連襟來幹什麽?”杜段問。
馮佑民其實不想幹涉杜家的家事,但被杜佳雲央求着,就心軟了。
當然,他考慮的更多是給杜段和杜佳雲說和,緩和一下他們父女的矛盾,将來杜佳雲到了說親的年紀,杜段才能給她找一門好的親事。
至于杜三嫂的事,他一個大男人,貿然提及對方,只怕會影響彼此的名聲,所以還是等杜佳雲自己來說吧!
馮佑民一番勸解,杜佳雲則趁他吸引了全家人的注意力,跑去找杜三嫂。她開門見山:“三嫂,你與我說真心話,你想結束這樣的日子嗎?你想不想開糕餅鋪,做你想做的事?”
Advertisement
杜三嫂愕然,這麽直接,她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好在她也沒有猶豫,道:“我自然是想的,但是我如何能做到?”
身為杜家的兒媳,即便已經守了寡,即便想要改嫁,但是沒有夫家的首肯,又沒有娘家人的幫襯,鄉裏誰會幫她?更別說開糕餅鋪,她有一點嫁妝,卻不足以開糕餅鋪,若想要得到杜家人的支持,無異于天方夜譚。
杜佳雲道:“沒關系,阿池姐姐和阿洲姐姐聰明能耐,我已經找她們支過招了。她們說,你若當真下定了決心要開糕餅鋪做買賣,那就得自己立起來,否則就算你開了糕餅鋪,也很容易因為他人的左右而難以為繼。”
杜三嫂凝視着她,良久,才鄭重地點點頭。
杜佳雲這才繼續往下說:“其實三嫂未嘗不能跟大嫂、二嫂合作,爹娘不是想給三哥過繼一個子嗣嗎?三嫂便可以跟她們說,若是她們能說服大哥、二哥過繼一個子嗣給你,那将來你開的糕餅鋪,就會讓嗣子繼承,不管他們會過繼哪個孩子給你,将來收益的都是那個孩子……”
杜家人看着杜三嫂的原因不就是怕她跑了?一旦杜三嫂表現出順從,還打從心底裏将自己當成了杜家的一份子,那杜家人對她的惡意就沒那麽明顯了。
那要如何才能表現出順從,令杜家人放下防備?自然是接受杜段過繼子嗣的提議,再拿出自己的絕活,說服杜家人允許她開糕餅鋪,到時候她有錢養活那個孩子,又能代替杜三郎孝敬家裏,将來還能讓那個孩子繼承糕餅鋪。
面對如此誘惑,很難有人不動心。杜家只是小有資産,但誰會嫌錢多?況且,杜三郎死後,大郎、兒郎兩房可都開始在暗中較勁,每個人都想等杜段死後,自己能多分一點家産。
當然,說讓孩子繼承糕餅鋪這都只是權宜之計,等将來杜三嫂徹底站穩腳跟了,她的家業要不要留給這個孩子,還得她自己說了算。要是那個孩子不孝順,她就再多養幾個孩子,将家業都分出去。
杜三嫂聽完杜佳雲的話,目瞪口呆。
這想法太離經叛道了,但……她好心動!
馮佑民和杜佳雲離開杜家後,杜三嫂一個人沉思了幾天,将各種拉攏妯娌的措辭反複斟酌,同時,她也在等一個恰當的時機。
終于,杜三嫂安分在家幹活了好幾天後,杜大郎和杜二郎的幾個孩子有些饞她之前帶回來的糕點了,他們天天圍着她,問:“三嬸,你怎麽不帶糕點回來了啊?”
杜三嫂道:“我沒去夏館,沒有糕點了。”
幾個孩子又問她為什麽不去夏館了,甚至還想拽着她去夏館,好在梁氏看見了,喝止了他們。
幾個孩子平日被家裏驕縱慣了,開始嚷着要吃糕點。
梁氏無奈,只能問杜三嫂那些糕點都是怎麽做的。
杜三嫂說出了馬蹄糕所需的材料後,梁氏才意識到,原來洲渚讓杜三嫂做的那些糕點真的很貴,光是糖這一部分用料就得十幾文錢了,更別說還有荸荠粉這些東西。一斤荸荠出不了多少粉,做一塊巴掌大的馬蹄糕得十幾斤荸荠,饒是杜家這樣的資産,吃上幾頓,也能把杜家吃窮了。
其實杜三嫂是故意挑成本最高的馬蹄糕來說的,就是要讓杜家人意識到她去夏館幹活并不是洲渚在占她的便宜。
梁氏臉色難堪,把孫子孫女們罵了一通。
杜大嫂和杜二嫂心疼孩子,又想讓杜三嫂繼續去夏館占便宜,就說服了梁氏。
杜三嫂得以繼續在閑暇的時候去夏館幫忙。
杜家人抱着反正不用他們出食材,還能吃到好吃的點心的心态,放任杜三嫂在夏館“占便宜”。然後杜三嫂回來後,在杜大嫂和二嫂面前故作無意地說她除了馬蹄糕之外,還會很多種糖果糕餅的做法,如果能開鋪子的話,一定會大受歡迎的。
二人不以為意,受歡迎又怎麽樣,糕點的成本那麽高,家底再厚也不是這麽敗的呀!
杜三嫂又說了幾種成本低的糕點,二人為了哄孩子,慫恿梁氏讓杜三嫂試一試。
梁氏只好按杜三嫂的單子去買了些芝麻、面粉、糯米粉和糖回來,然後做了一蒸屜的芝麻糕。
那芝麻香氣直接從廚房鑽出,彌漫到鄰居的家裏去,不停地有人探頭探腦,詢問杜家做什麽好吃的了。
梁氏還記恨鄰居說杜家盯上了杜三嫂嫁妝之類的壞話,沒有搭理他們。
而杜家人吃過這芝麻糕,立馬就被甜甜糯糯的口感征服。
杜大嫂突然想到,這麽貴的糕點,鄉裏人吃不起,但城裏的人一定吃得起,而且和省吃儉用的鄉裏人不同的是,城裏人一天會吃四頓。
時人一天只吃兩頓飯,但并不是說其餘時間段就不吃東西了,中午的時候,基本會吃些糕點,晚上又會到酒肆喝酒,吃些小吃。如果讓杜三嫂去城裏賣糕餅,說不準真的大受歡迎。
杜三嫂見時機已到,就分別找杜大嫂和杜二嫂嘀咕了過繼孩子,然後開糕餅鋪,将來讓孩子繼承糕餅鋪的事。
其實比起杜大嫂,洲渚和池不故認為說服杜二嫂成功的概率比較大,因為一旦杜段去世,那大部分家産肯定會由長子繼承,次子能繼承三成已經算多了。所以杜二嫂肯定會不甘心,但一旦杜三嫂的糕餅鋪開了起來,又掙了錢,那這錢最終不還是他們二房的?
抱着這樣的心思,杜二郎和杜二嫂就提出将自己三歲的次子過繼給已逝的杜三郎。
杜大郎和杜大嫂一聽,立馬就知道他們打的什麽主意,于是也提出将自己剛滿周歲的小兒子過繼出去。
到了七月中旬,過繼的事也有了結果。
“三嫂過繼了二哥的次子小松。”杜佳雲說。
有了這個嗣子,杜三嫂終于在杜家立足了,雖然她提出開糕餅鋪的事沒能得到杜家人的資金支持,但她若是能找到人一起開鋪子,杜家人也不會太反對了。
洲渚點點頭,有了決斷:“差不多了,現在可以把鋪子開起來了,然後趁機營銷我們的中秋月餅……”
杜佳雲有一絲絲苦惱:“距離中秋只剩一個月,來得及麽?”
“鋪子還沒開起來不打緊,先租借馮家的鋪子,在那裏設一個攤位,就賣各種糕點,然後讓人記住我們紫霜園的招牌。等鋪子開起來了,也不擔心沒人來買了。”
杜佳雲恍然大悟:“阿洲姐姐,你可真會做買賣!”
洲渚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這都是跟超市學的,适不适應這個時代還兩說呢!
杜三嫂開糕餅鋪自然需要別人投資,不過洲渚、池不故和杜佳雲是真實的投資人這件事不能讓杜家知曉,不然杜家得知杜三嫂其實股份很少,即便她老去,她的嗣子也得不到多少遺産,肯定會阻止她經營糕餅鋪。
所以,她們依舊需要梁姻來當幌子,杜家人才能放心地讓杜三嫂帶着嗣子去城裏。
洲大小姐:為了賣糖,培養出了面點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