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等把新娘迎進了屋,夏家幾個女人都去了後廚忙活,除了李慧作為主事人,在外面招待客人。
後廚還專門請了兩三個手腳麻利的嬸子媳婦來幫忙,夏菊花是有掌大勺的經驗的,怎麽燒起來均勻入味好吃,這些都有說法。
幾個媳婦擇菜切肉洗菜,夏菊花在邊上指揮,有些大菜得提前腌制,肉得炖久點,再一道一道上去。
夏家今兒個準備了八個肉菜,兩個湯,兩個素菜。
豬肚豬小腸都加了白蘿蔔炖了湯,撒上胡椒粉最是美味。
肉菜有紅燒肉,炖豬蹄加了香菇,炖得爛爛的香菇的味滲進去,比啥都香,院子的芹菜切陳塊炒豬肝,和夏家最拿手的麻辣兔丁,還有清蒸魚,炸魚塊,炸丸子,這些都是難得的大菜。
随個兩斤白面紅糖的,吃得滿嘴流油,菜一上來那手快的,先往碗裏兜些給孩子吃,自己拿着筷子使勁夾,這種時候哪怕打個盹回個神就沒菜吃了。
夏家上菜是一道一道上的,吃完一道上一道,開頭先上了炒米粉和豬肚湯,完了之後後面菜菜上來,最後是一道湯圓甜點,湯圓是家裏白面自己搓的,放了白糖和紅棗,吃起來甜滋滋的。
吃到一半的時候,吃飽的小孩們滿院子亂串,夏家人多院子大,都直接拉了棚子,借了桌椅擺院子,小孩子們手裏抓着瓜果或肉塊,邊吃邊玩。
新婚的小倆口子在爸媽的帶領下,和每個桌子的親戚鄉親都認認人,算是過個臉熟。
女方沒喝酒,杯子裏倒的是汽水,白色瞧着倒像是白酒,一桌桌地敬過去。
這些樸實熱情地鄉下人,沒啥文化,會誇人的就那麽幾個詞彙,翻來覆去地誇,這個說好那個說有福氣,倒是把董麗一開始緊張的心給弄沒了。
婚禮後的第二天,徐父徐母就回去了,夏東兩口子要在家裏住滿七天,兩人婚嫁連帶請假時間倒也夠用。
夏小夏準備第三天回學校,因為她要服用鍛體藥劑和智力丸。
她跟之前兩次一樣,選在半夜大家都睡着的時間,照例付了星石讓系統屏蔽痛覺,這一次比之前那次是來得更長,之前兩次都是半個小時左右,這一次有一個多小時。
夏小夏出了一身污垢,洗完澡頓時覺得耳清目明,她緊接着就服用了智力丸,藥丸沒啥味道,就水服用,很快就感覺睡衣來襲,夏小夏只來得及把自己扔進床上,一秒見周公。
那種大半個村子的動靜都籠罩在自己聽覺內的感覺。
之前夏小夏有想象過高級藥劑加智力丸是個什麽效果,然而想像終歸是局限了。
她成功把自己的大腦變成電腦,除了擁有電腦的處理和記憶優勢外,還能夠擁有人的思維優勢,更靈活更敏捷地處理信息。
通俗講,腦海裏的記憶比以前更清晰更深刻,如果之前是比普通天才更聰敏的大腦,那麽現在大概類似于電腦處理器,所有的記憶自動分類歸檔,以前模糊的小細節,統統浮現出來,腦神經反應敏捷,處理速度極快。
這實在讓夏小夏驚喜不已,她覺得有這個腦子比啥金手指都管用,還能有什麽比自己擁有的知識更牢靠?夏小夏想學醫,對數學也感興趣,有時候不去做一無所知,但是一旦深入接觸就會充滿奧妙和興趣,這是夏小夏自己的理解。
有了這個大腦,她相信沒什麽做不到的。
夏小夏起床的好心情維持了一整天,她把準備送給大堂哥和堂嫂的禮物拿了出來,一塊表一支鋼筆,自己買了漂亮的紙包了起來,寫了卡片祝福。
夏東和徐小玲收到禮物都很驚喜,只是禮物略貴重,妹妹還在上學,他們收這個禮物有點不好意思,但怎能辜負妹妹的心意?
兩口子商量了下,徐小玲包了一百塊紅包給夏小夏,算是新大嫂的心意,夏小夏欣然收下,親人之間也沒啥需要客氣的,有來有往。
下面的幾個各個都有紅包,只是折了半,家裏孩子多,除了夏小夏這個女孩,其他的都是男孩,因此紅包各個收的都是五十。
要夏小夏說,這個大嫂算是土豪了,這個五十可是實打實的,半點沒打折扣,夏小夏在學校半個月可能才花五十,對鄉下的消費來說,這個足夠他們一年的零花錢了。
夏至和王珍王吉讀的一個班,明年正好上初一,而夏鳴明年該參加中考了。
夏小夏把初中用過的課本資料,都收拾給了自個兒大哥和弟弟,他倆讀書都不差,都是腦子活絡的,成績常年排前一二,夏小夏覺得自己要不是占了重生和系統的便利,不定能比他們厲害。
夏家的基因也是夠了,要麽就是紮堆幾個很會讀書,名列前茅,就比如夏東夏鳴夏至夏小夏,要麽就是幾個分數都不及格,十來分那種,就是咬牙奮進也就剛好及格,比如夏陽夏西夏北,至于兩個小的夏歡夏喜還看不出來,都還小沒上學。
夏偉業照例把閨女到車站後,就回去開家庭會議。
他出來的時候,他媽特地叮囑了讓早些回去,有事商量。
夏偉業這兩天在籌備建個廠子,他之前靠着水果生意,認識了不少人,後來跟着運送水果的車,拉了些南方來的電器自行車倒賣,單單黑白電視機,自行車這些,就賺了個盆滿,這些少見的電器淨利潤能高達好幾倍,轉手就賺個幾百塊,還供不應求,所以賣水果的錢還了貸款,加上倒賣的,很是存了一大筆錢。
夏偉業想利用這筆錢開個廠子,然後貸些款子,有名目又有之前合作的基礎,夏偉業預估了這個攤子應該能下來。他最近忙得腳不停蹄地,就是在跑這些事。
當然做這些的同時,夏偉業并不盲目地相信自己的判斷,他打算做兩手計劃,一邊開店賣電器賺錢周轉,一遍籌備建廠,如果長的項目失敗好歹還能有錢周轉還款。
夏偉業到家的時候,家裏幾個已經讨論開了。
“偉業,過來,我和你大哥三哥都說了,咱家另外批了三塊宅基地,這夏東都成婚了,咱家也該分家各過各的了。”
“這老宅這塊就留給老大,以後我們老兩口跟着老大過,你們三兄弟另外起房子住,三塊地面積都差不多,你們自己選。”
之前夏東結婚前夏老頭就提過這回事,畢竟家裏孩子大了,住着擠人。
現在條件寬裕了,夏老頭和夏菊花覺得是時候分家了,都啥時代了,沒道理抓着幾個兒子不放。
讨論的結果,夏偉國占了老宅,夏偉民夏偉慶夏偉業三房各分了塊宅基地,至于種田的地還是按之前的,夏菊花之前管着家裏的財政大權,除了老兩口留的養老錢,還有二房夏偉民寄來的錢,夏菊花每月添了十塊進家庭花用,剩下的都給他存起來了,這筆錢要給他留在建房子。
剩下的就是公用的錢,夏菊花把錢用布包裹着,一層層揭開。
“你們老娘沒啥嫁妝,也沒個金子銀子的給你們分,就這麽幾個錢,大家夥分一分,添着點建房子用。”
她打開舊布,數了數,“總共九百五十六塊零六毛,零頭抹掉,每房分239塊,你們建好房子之前還住一塊,建好房子再搬出去。”
“媽,我現在手頭上有錢,這筆您留着自己花用,我要塊地就行了。”
夏偉業擺擺手讓當媽的把錢收回去。
“那哪成,該分還得分,親兄弟明算賬,這九百塊錢還是你做了生意多貼補家用才有剩的,家裏小子那麽多,往年哪裏剩什麽錢了。”
夏菊花白了眼兒子,一臉堅決的分了錢,寫上分家契書,什麽時間什麽地點,分得了啥都在上面寫了個清清楚楚,這個契書各房幾個兄弟簽完了字,還得給隔房的大爺簽字,然後保存起來。
夏偉業只聯系了磚廠的送了紅磚,又聯系了水泥,他打算着建個敞亮漂亮的紅磚房,好看又好住,這些材料都送來了之後,就沒再管了,只是偶爾會去看看。
夏偉業要忙着生意的事,沒空盯着建房子,拜托了大哥幫忙盯着處理,那廂夏偉國分家的時候,占了幾分便宜,又歷來兄弟之間關系融洽,自然樂意。
夏偉業家還在打地基的地上,堆了一堆的紅磚頭,和一袋袋水泥,夏偉國幹脆在邊上搭了個棚子,晚上就擱這睡覺了,這年頭紅磚水泥多金貴,被人摸了去,他會心痛死的,夏偉業勸了幾次無果,只好包了大紅包給自個兒大哥,算是監工費。
白天的時候,村裏人稀罕地過來圍觀,對着紅磚又瞧又摸,之前哪見過紅磚房啊,這大家夥都住的土房,最差的還有房頂木頭搭草棚的,所以這些村民沒事幹的時候,就喜歡圍過來看熱鬧。
“瞧瞧,這紅的,又石更邦邦的,想想這下雨天也不怕漏水,這房子能不暖和?”
“就是,也不知道這夏家房子建好了,要不要暖房,咱們給他暖房去,住他幾天紅磚房,也算過把瘾。”
幾個小媳婦大嬸子圍在一起嗑瓜子看熱鬧,旁邊那些請來的漢子都在打地基,哼哧哼哧地幹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