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玻璃窗子
玻璃窗子
唐西妗若是知道小蠻這麽想,定要給她講講玻璃的物理性質。
她此時也很期待,玻璃退火後她特地去教打磨工如何打磨,整整磨了一天才走上正軌,把她累得手都有些擡不起來。
四舍五入這批玻璃就是她親自磨出來的,意義重大。
看玻璃終于被框好,唐西妗将紙窗卸下來給玻璃騰位置,翹首以盼新的窗子。
魯鈞将木銷打進窗縫,确定不會晃動後開口道:“公子進去看看?這塊已經裝好了,若是漏風還是要糊些紙。”
唐西妗走進屋子,這塊玻璃正好對着書桌,以後伏案不必再找透光的位置。她伸出手試了試,确定沒什麽錯處後點頭道:“這塊可以,裝個大塊的試試。”
她已經征得崔祎安的同意,随便她對這屋子改造。這次是靠西邊的一扇窗戶,本就不大,恰好能裝下老式窗戶。
先用木頭做出框架,小塊玻璃由上往下排,中間再設木條阻擋,在兩旁打下銷釘防止玻璃脫落,也防止玻璃碎後砸到人。
若是大塊玻璃,直接放進去就好,不過以這玻璃的質量,她總怕沒出一年就被震碎。
左右已經得了許可,唐西妗讓人将這窗子整個拆下,一左一右裝上兩扇不同形制的窗戶。成品十分不錯,唐西妗摸了摸下巴,領着人到崔祎安的書房去送溫暖。
寅二跑得快,早早将情況告訴公子,等唐西妗到時,他已出了房門候着。
唐西妗笑道:“我給你開個小窗子,能讓屋裏亮堂些,你要不要試試?”
“裏面已經收拾好了,随時可以做。”崔祎安拱手,眼眸漸彎,“某謝過西荀好心了,待到來天在屋中讀書,看到日光就想到西荀的好意。”
唐西妗舞了舞拳頭,“閉嘴,真誇張。”
留崔祎安在原地,她進屋看哪處适合放玻璃。
敲定位置後,魯鈞迅速開工,他一連做了好幾個框好的玻璃片,現下直接往上裝便是。刨出木頭,他将窗子卸下。崔府的窗子形制都差不多,他手熟不少,速度很快,不一會兒就開好兩扇窗戶。
唐西妗讓幾人先去觀俗堂那邊裝玻璃,她等會兒再過去。待人走了,她走進書房,看窗戶采光如何。寅三已将木屑掃走,重新放上紙筆。
“我前幾天去了家玻璃坊,這玻璃便是他們燒的,你覺得怎麽樣?”
崔祎安敲了敲玻璃,又評估了屋內的明亮程度,問道:“質量我不了解,成本多高?”
唐西妗嘆氣,伸出右手,平展開,“這麽一塊算下來就要五兩銀子,造多了可能會好些。”
從大食商人手中高價收購原料,再找車隊從東洲運來,算上加進去的鉛黃石灰等輔料,最後再加上人工成本,其中花費巨大,到了寒門負擔不起的程度。
崔祎安點頭,心中并不意外,琉璃制品本就難得,要價巨高,以這玻璃的成色,成本還算能接受。“王家決定玻璃銷處?”
唐西妗搖頭,“這方法是我提出來的,王珣讓我來決定,他認為玻璃不愁賣,不着急。”
這種稀罕東西,裝來能使屋子有排面,若有實力承擔,定有人願意将家中所有窗戶都換成玻璃制的,甚至想方設法将門也換了。
“确實,你若需要,我能幫你找到售處。依你所說,這玻璃不會輕易炸裂,那墊些幹草或布料,運往遠處賣,假借薩珊名頭,百兩也有人買。”
話裏的遠處正是京城,王孫貴族聚集之地,他們的錢最好坑,最願意在華麗無用的裝飾上下功夫。至于薩珊,與大食地理位置相近,同樣在西域,它與大食不對付,與大景交好,大景常送匠人到此地學習玻璃制法。
大食近年與大景頗有摩擦,影響了兩地商人交流,大食的商品也受到些抵抗。
唐西妗抿嘴,沒說照玻璃坊的速度,平均下來一天只能磨二十塊大玻璃,切成小塊勉強夠用。就這産量,短時間內走不出梁州。
出于某些心思,唐西妗與崔祎安一同到觀俗堂圍觀。今天正是新一期梁州小報上架的日子,能引來大量圍觀。
等兩人到時,觀俗堂已經開好了窗戶,一扇開在常有人駐足讀書的後堂,一處開在門旁,正照着櫃臺,能讓人看清結賬的人多少。
後堂那扇窗尤其大,貼心照顧讀書人的眼睛。景朝的窗戶很透光,沒有采光問題,但在通透鑒人的玻璃窗前,管紙窗是否有缺陷,都是要被比下去的。
店裏也沒人付錢了,都圍在窗戶前張望,連掌櫃也跟衆人湊在一起,從玻璃中瞧他的身影。看掌櫃照的不亦樂乎,唐西妗沒打斷他,徑直走向裏堂,真不知道外面的玻璃有什麽好,她可是挑了最大的一塊安在後堂,結果這些人都聚在門口。
觀俗堂後面種着梧桐,此時很是光禿,正好将後面的店擋了去,從這玻璃看去,萬分清淨。這玻璃前也圍着人,唐西妗應景地上前摸了摸,跟着大流打量了眼她的倒影,自覺退到了後面找個椅子坐下。
“你說這東西是什麽?”一書生一邊小心撫摸,生怕力氣大了給這寶貝撞碎,一邊與同伴感嘆,“這要是放在門上,我能直直撞進去。”
另一書生應道:“那人不是說了這是琉璃?不,他說這事琉璃之一,名叫玻璃。”
“我可見過玻璃,都是些瓶瓶罐罐,特別脆,哪能做成這樣的平板。”這書生家中富貴,分得清玻璃與琉璃的關系,他家房上有明瓦,玻璃材質,哪有這個透亮。
同伴無話可說,只喃喃道:“真想給我屋子上也裝一個啊,咱們這有這麽多新奇東西,也不知道京城會是什麽樣。”
在他心中,梁州最近的新奇東西都是從京城傳來的,這觀俗堂定是京城的貴人好心來幫梁州的學子。
蘇運帶着他弟弟來觀俗堂買報,順帶來看父親提前幾天就與他們說的新奇物。蘇父正是玻璃坊的師父,他做工時間長平日只用負責學堂難以吹制的器具。
玻璃坊被王家買下後,又派來了名管事專管打磨工與輔助的夥計,這六天一直在燒制平板玻璃,将做琉璃的單子全退了。
起初蘇父還有些擔心,自從知道加工資,又見識到新配方燒出的玻璃質量,他也樂觀起來,更為他的工作驕傲。知道燒制的玻璃今天就要展示,他第一次催着兒子去買報紙,做工時還想着這事,他沒見過那些玻璃做窗子的效果,還要兒子回來給他講。
蘇靈沒擠到門口的窗子站位,便往裏面走去,瞧見那日講課的公子,他瞬間将玻璃的事抛在腦後,在唐西妗旁邊停下,恭敬詢問道:“公子會去州學講畫法嗎?我那日聽了公子講學,回去做了許多功課,還想着将作業交給公子看看。”
唐西妗驚訝,看蘇靈年齡,放緩了神色,溫和道:“我不去州學講課,但學堂随時歡迎你來,若你想,可以将畫作送到崔府,我看到後會附信一同給你寄回去。”
蘇靈點頭,被兄長叫了過去,他心中決定,回去就将這兩天畫的整理一遍。
“學堂就要閉館了,我明年再去講學,給學生與夫子一同講,等夫子學會了,我就不去了。”
裏堂人愈發多,唐西妗嫌擠的慌,拉着人往外走,她還記得崔祎安說要帶她去南方看看,便說了她最近的安排。
倒不是說她一個人走不了,她每月分紅不少,觀俗堂的進賬十分好看,随意找個商隊都行。只是覺着有熟人一起方便些,若齊利順路,她也願意跟着。
多竹崗最近又擴了規模,現在竹料堪堪夠用,但不夠下次擴張。她想着往南方看看,若能在南邊設紙坊更好。
崔祎安應道:“恰好最近要去揚州一回,順帶把紙的事解決了。等安排下來我再知會你。”
唐西妗同意,往萬圖閣走去。觀俗堂裝了兩扇玻璃窗,跟萬圖閣比起來差得遠。
玻璃是自家做出來的,王珣用起來毫不心疼,能裝上玻璃的地方全敲了換玻璃。
因着法子是唐西妗給的,王珣長兄另給她拟了份契約,利潤給得很足,也是念着自家弟弟想與她交好。
王珣已經将造玻璃的業務納進了萬圖閣,要價奇高,還限制玻璃數量。
但想想這些錢一部分為了成本,一部分要保障匠人健康,又不坑窮人的錢,唐西妗便沒說什麽。
王珣看唐西妗過來,跑過來将人請進去,“唐兄來了,我試了那些瓶子,很好用,能看到書中所載的現象。”
“不錯,”唐西妗轉頭看了圈店裏,許多本沒窗子的地方也被開了窗,店中還有王家的木匠在忙活,“你可悠着點,放太多玻璃可不安全,換的時候有你頭痛的。”
王珣沒這個煩惱,“無事,找人來換就好,實在不行我請我兄長來。這樣很亮,能讓客人更清晰看到我的石版畫的質量。”
他連門上也想裝玻璃,但這次玻璃量不太夠,只能再等幾天。
看他這麽理直氣壯,唐西妗無奈,有錢就是好,還能把麻煩轉移給別人。
觀俗堂裝上玻璃窗的事沒一個時辰就傳遍了梁州,唐西妗在觀俗堂坐了不久,看到一個接一個的仆從過來問價。
王珣給她端來了幹果,崔祎安在一旁給她說每家的趣事,半個小時不到就見齊了菊賞上一天才遇完的家族。
“以後梁州的大家怕是要比誰家窗子安得多了。”崔祎安打趣道,他沒想到這些家族竟然這麽着急,一個兩個都不願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