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三十五章

秦佑寧示意青娟起身, 坐在對面的椅子上,才繼續說道:“其實不管哪位皇子登基,于我楚南王府都無關系。”

青娟覺得秦佑寧既然誤會了她的身份, 她索性就假冒趙貴妃的人:“若是楚南王府願意助六皇子,事成之後必有重謝。”

秦佑寧直接被逗笑了,說道:“你這空口白牙的就想尋了好處,若是我真想參與到這些事中,何不直接選了三皇子,起碼皇後給了明碼标價的承諾。”

青娟已經猜到青桃是皇後的人,此時聽了也不覺得奇怪,只是聽秦佑寧的意思, 好似并沒有與皇後合作,那青桃這次離開秦府是做什麽?

秦佑寧也沒有過多透露的意思, 繼續說道:“你們在我這裏使力并無用處, 若是我楚南王府還有餘力, 如何能讓我入京為質?如今我所求也不過是自保而已。”

這話青娟是不信的,她問道:“姑娘孤身入京, 着實可憐, 奴婢聽聞姑娘還有三位兄弟, 當時秦二公子也與姑娘一并入京, 只是中途就回了楚南, 姑娘為何不一起離去?”

秦佑寧神色一凝, 像是不願回答這個問題,只是許久自嘲地笑了下說道:“自古打仗輸了和親的是女子,為了家族子弟前程送入宮的是女子, 男子死了妻子會被無數人勸着再娶,而女子死了丈夫想要再嫁就被千夫所指, 更是無人敢要。”

青娟分辨不出秦佑寧話是幾分真幾分假,卻能感覺到秦佑寧話中的不滿,她好似也不願意來京城,其實仔細想來,哪裏會有人願意離開家中來陌生的地方為質,明明家中還有三位兄弟,卻偏偏只送了一個姑娘,不僅如此,秦佑寧是和秦二公子一并出來的,可是半路秦二公子就被楚南王府的人接走,只留下秦佑寧一人面對京中的局勢和太元帝的怒火,換做是青娟自己,她也是不滿的。

秦佑寧冷笑了下說道:“就連你們拿出來的條件,也不外乎是事成後,許我後位,許太子從我腹中所出,與你們而言這已是榮耀,與我又有什麽意義?你們要的不過是秦家女,而非秦佑寧。”

青娟覺得秦佑寧是故意說給她聽的,或者是故意說給趙貴妃聽的,秦佑寧的話,想來就是張皇後給出的條件,不過已經被秦佑寧拒絕了,秦佑寧必有所圖,卻并非這些。

秦佑寧看向青娟說道:“若只是這些條件,你就與趙家說無需再提,或者你們也可以直接越過我與楚南王府聯系。”

說到最後秦佑寧神色間露出些許諷刺,不過很快就收斂了情緒,說道:“沒事就下去吧。”

青娟不敢再留,當即行禮退下了。

秦佑寧在書房坐了一會,也不讓人跟着,穿上披風起身前往小祠堂,她看着自己祖父和祖母的牌位,輕聲說道:“祖父,若是你還活着就好了。”

其實這也是秦佑寧的真心話,她很想念自己的祖父,祖父在的時候,就好像一顆大樹為他們遮住了所有風雨,哪怕祖父不在了,也為他們鋪好了前路。

過了一會,玉珍才悄無聲息的進來,說道:“主子,青娟走了。”

秦佑寧嗯了聲,她卻沒有離開,而是繼續坐在祠堂中:“讓人給張嘉忠送個消息,說趙家來找我尋求合作。”

玉珍恭聲說道:“是。”

至于為什麽不直接讓青桃送信給張皇後?自然是要讓趙家和太元帝的人看到,要不然接下來的戲就不好唱下去了。

等玉瓊過來後,秦佑寧把披風遞給了她,自己就朝着小祠堂後面的密道走去,在裏面有早已準備好的包袱,她換了衣服後就通過密道離開了秦府。

秦佑寧是去見楚淮舟的,雖然秦佑寧可以讓下屬去,可是他們兩個也許久未見了,心中難免是有些想念的。

楚淮舟提前收到了消息,一直在等着秦佑寧的到來,等見到人後,燭光下那種純然的喜悅,更襯得他面如冠玉:“寧寧。”

因為院中還有小厮,楚淮舟這次是壓低了聲音,秦佑寧聞言眉眼一彎就笑了起來。

楚淮舟取出特意買來備着的糕點,說道:“我記得你最喜這家的豆糕。”

秦佑寧也沒有辜負楚淮舟的心意,拿了一塊嘗了口:“尤婆婆家的。”

楚淮舟點頭,坐在秦佑寧的身邊,仔細說起了這些日子在太元帝身邊的事情。

秦佑寧認真聽着,可是随着楚淮舟的話,她吃東西的動作不自覺慢了起來,到後來吃完手上的那塊索性不再拿新的,等楚淮舟說完,她才蹙眉道:“既然五皇子廢了,那就只剩下七皇子,只是以眼下的形式,他要如何去保七皇子?”

因為這一世已經和楚淮舟記憶裏完全不一樣,他們自然不能按照記憶中事情的發展來算計,不過以他們對太元帝的了解來推測,他更可能把七皇子藏得更深。

秦佑寧沉聲說道:“祖父曾說過,太元帝在戰場上接連死了兩子,原配又因傷勢和兩子的死亡傷心過度而病逝,他性子就有些偏執,越在乎的越不會表現在人前。”

楚淮舟接着秦佑寧的話說道:“怕是會把太子之位推出來,甚至在朝堂上透露以嫡為尊的想法。”

秦佑寧和楚淮舟想到一起,在楚淮舟停下來,就繼續說道:“等到朝堂上争執起來後,讓三皇子、六皇子去平匪患,誰立下軍功,最後封誰為太子。”

平匪這個契機還是秦佑寧給出來的。

楚淮舟沉聲說道:“這兩位皇子怕是都無法平安回京,再查出是楚南王府動手的證據,把所有矛盾集中在楚南王府身上,出兵楚南。”

秦佑寧拿着帕子擦着手指:“等勝利後,順理成章封七皇子為太子。”

楚淮舟看向秦佑寧,沉聲說道:“你得提前離京。”

若是太元帝為了朝堂的安穩,怕是要提前對楚南動手,而且以太元帝的安排,大義是站在太元帝這裏的,楚南王府到時候不僅有口難辯,就算起兵也只會被人唾棄。

民心是很重要的,上輩子楚南王府能取得最後的勝利,也是因為太元帝出兵親征楚南,卻落敗而歸,後來七皇子繼位,他像是被壓制久了,不僅奢侈享樂,加重賦稅,還對世家和勳貴多有折辱。

那時候秦家軍所到之處,甚至有人直接大開城門,并沒有多少抵抗。

而現在秦家要是敢造反,就是另一種結果了。

秦佑寧微微垂眸,說道:“其實最好的結果,依舊是七皇子登基。”

只有七皇子登基,才能做出那些蠢事。

本來秦佑寧是準備和皇後透露魏貴人對五皇子出手的事情,而且皇後當初抓到的汀蘭,這會應該能招的都招了,到時候讓皇後對魏貴人和七皇子出手……不對,她依舊可以這般,只是讓太元帝察覺到皇後和貴妃的意圖,出手去保魏貴人和七皇子就好。

秦佑寧心思翻轉,很快就下了決心:“現在那為就剩下七皇子這個獨苗苗了,自然要好好保護,如果皇後和貴妃對七皇子動手呢?”

楚淮舟瞬間明白了秦佑寧的意思,說道:“我……”

秦佑寧這次沒等楚淮舟說完,就打斷了他的話:“你什麽都不要做,就留在那位身邊。”

楚淮舟神色溫柔,說道:“我會保護好自己的,放心。”

秦佑寧手指輕點:“于公公那邊……”

楚淮舟對于秦佑寧能收買于公公這點也是有些好奇的:“于公公如今地位,為何要幫我們?”

秦佑寧沉默了下說道:“其實于公公一直是祖父的人,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當初那位登基,我祖父提議放前朝所有沒有子嗣的嫔妃出宮。”

楚淮舟是知道這件事的,卻不知道怎麽和于公公扯上關系。

秦佑寧也是從祖父那裏知道的,說道:“于公公曾念過私塾,只是後來父母雙亡家道中落就沒有再讀下去,去酒樓給人當了賬房先生,他的妻子是與他青梅竹馬一并長大的,哪怕他家敗落只剩他一人,依舊願意嫁過去,就連妻子娘家對他也多有幫扶。”

楚淮舟猜到了後面的事情。

秦佑寧嘆了口氣:“前朝末帝昏庸好色,世家勳貴都不願意讓自家姑娘入宮,他又與六皇子一般毛病,就讓人強搶了不少美貌的平民女子入宮,于公公的妻子容貌秀美,就這樣被搶了進去。”

停頓了下,秦佑寧才繼續說道:“于公公是為了妻子才淨身入宮的,兩人雖然痛苦,倒也相互扶持,後來太元帝攻入京城,他妻子不似宮人那般還有機會逃跑,她們這些女子都被關在深宮中,太元帝登基後,于公公本以為自己的妻子能被放出去,他也可以自請出宮。”

秦佑寧又想到後來在冷宮救出來的那些女子,她甚至不知道活着和死去,哪一種對她們而言更輕松一些:“沒曾想太元帝害怕留有後患,把所有被前朝末帝搶來的女子,不管有沒有侍寝過都關在冷宮之中。”秦佑寧其實很無法理解這一點,“于公公當時也沒有本事,別說送些藥了,就是吃的都很難送進去,最後眼睜睜看着妻子病死。”

楚淮舟沉默了下說道:“于公公恨太元帝。”

秦佑寧嗯了聲:“雖然起因在前朝末帝身上,可是他已經死了,于公公是知道我祖父想要放那些女子出宮,還為此和太元帝發生了争執,後來他尋到了我祖父,我祖父只是給他了些幫助,卻沒有再聯系他。”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