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第五十八章

這件事情,最後也确實驚動到了沈興萊。

當李思行哭着告訴沈興萊,自己真的沒有偷錢的時候,沈興萊說,他相信她。

因為,人性是複雜的。

沈興萊告訴李思行,從前的他也是一個窮小子。

窮苦的日子,讓他懂得了一個早該明白的,也最為淺顯的道理。貧窮,便是原罪。

因為窮,錢就應該是你偷的,不需要任何理由。

“思行”,這個名字,是沈興萊給取的。他希望李思行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能夠“三思而後行”。

希望她能夠像男人一樣的果斷殺伐,不被任何女性的視角所束縛和桎梏,不要去理會所謂的貞操和蕩/婦羞辱。

要學會去預判對手的預判,做最充足的準備,讓一切僅在自己的掌控中。

每每陷入困局,便去想想如果自己是男人,會如何做出選擇?同時,作為女人自己的優勢又在哪裏?

要讓萬事萬物皆為自己服務!

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應當處處謹慎,同時又要坦然自若。

永遠不要向命運低頭,亦不要臣服于宿命。

十多歲的李思行聽懂了沈興萊的話,她一步一行,每一步都努力活出沈興萊期待的樣子。

成年之後的李思行,她的身上既有女人的溫柔優雅,又不乏男人般雷厲風行的果斷。

Advertisement

在幾乎一邊倒的男權社會下,她依然能在雄競中脫穎而出,成為佼佼者。

她能夠擁有和男性一樣、甚至更高的社會地位,這本身就是一種強大。

初次聞到李思行身上的香水味時,陳顏是詫異的。

在陳顏的印象中,身居高位的禦姐大多使用的,都是偏中性氣味的香水,借此來凸顯自己的剛強和獨立。

譬如,覃莉身上的烏木味道,再譬如,趙立池身上的檀香木味道。

李思行卻是全然不同的。她用的不是木質的,不是中性的去女性化的香水。

恰恰相反,她身上總是帶着一股淡淡的小白花的香味。她坦蕩的展現自己女性一面的魅力,如此自信。

陳顏問過李思行這樣一個問題,她問:“早知道笨笨是這樣一個人,早知道給她的關心和陪伴,得不到對等的回報,你是否後悔當初遞上的那塊手帕?是否後悔每天抽出時間,為她輕聲誦讀書籍?”

李思行沒有立刻給出答案,她低着頭認真的思考了很久。

最後,她擡起頭直視着陳顏的雙眼:“不後悔。”

很難去用文字形容,那一瞬間李思行臉上的表情。她的眼神中裹着一種看透世事無常的悲憫,但目光卻滿是堅毅和不屈。

那是一種被大量書卷氣包裹着的光澤,細膩而通透。

書籍是李思行最大的避風港。即便已然成年,她依然能夠保持一周一本書的節奏,利用碎片化的,點滴積累起來的時間去閱讀。

很難去想象,每次一個大會議之間短暫的休息時間,大家上廁所,看手機,玩游戲,聊天嬉笑。唯獨只有李思行,她會手持一本書坐在座位上安靜的看着,無比專注,恬靜而平和。

在這個嘈雜的時代,這是難能可貴的品質了。

閱讀,賦予了李思行無與倫比的魅力與沉靜的質感。

正因為讀了萬卷書,她見識過了浩瀚宇宙,也了解到萬物渺小,明白了衆生皆苦。

映襯了儒學大師馬一浮《曠怡亭口占》,筆下的那一句:“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

……

成年之後,不知道怎麽的。當年的班主任潘平,輾轉之下,再次聯系到了李思行。

可能是得知李思行考入清華,又去美國留學,如今在大型廣告公司擔任高管,身居高位。這樣的成就,遠遠不是潘平能夠觸及到的。

在電話裏,潘平對于曾經予以李思行的傷害絕口不提,反倒是對着李思行說起了大道理,她說:“人嘛,年輕的時候,就是應該要吃一些苦頭,才能有所成長。”

而後,潘平一再的表示,李思行是自己最優秀的學生。她以良師益友的身份,試圖與李思行互相稱道。

李思行對此表現的很冷淡,她引用了王小波的一句話,作為對潘平的回答:“人必須吃一些苦,虛擲一些年華,以此來變得高尚,這種想法,不但有害,而且有病。”

随後,毅然決然的挂斷了電話。

誠然,李思行确實已經不在意從前的霸淩了,但她絕對不會原諒。

我們這一生,勢必會遇到挫折坎坷和傷痛。

若是身體上的傷痛,手上的一個口子,摔了一跤的淤青,當下會覺得痛。可這樣的疼痛,它無足挂齒,随着時間的消散,傷口會愈合,傷痛轉眼就被遺忘。

而那些心靈上的創傷,一句別人不經意的或是蓄意的,脫口而出的傷害的言語利刃,來自幼年和少年時期的霸淩和欺辱,諷刺和批評,不公和歧視,這種內在的傷害是難以被治愈的。

如果說,人生如果注定坎坷,那麽至少未成年的日子,應當要快樂且美好。

也許,李思行今後的人生道路上,依舊會遇到僅憑外表,僅憑只言片語,就否定她的人。

但是,她已經不在乎了。

李思行不會感謝那些曾經予以她傷害的人。她只感謝自己,感謝每一次的竭盡全力,感謝靜下心來刻苦學習的自己。

挑燈夜讀的認真和努力,是真的。每天早起的意志和決心,是真的。時間永遠不會忘記。

李思行的人生是她自己咬着牙,通過無數次的努力和奮鬥改變的,不是那些霸淩。

……

……

李思行的學習非常刻苦,她總是很早出現在教室裏。

漸漸的,她發現有個男生到的比她更早,他叫韓揚帆。

而後,李思行的抽屜裏,總會多出一個不屬于自己的三明治,她知道是韓揚帆放的。

李思行有些疑惑的看向韓揚帆,他卻不看她,只是看着窗外依舊灰蒙蒙的天色。

于是,李思行拿着那個三明治放到了講臺上,她沒有吃。

不多會兒,韓揚帆便從後排一路走到講臺前,直接将三明治拆開來。當着李思行的面,将三明治狼吞虎咽的,幾口吃完。

第二天,第三天,依舊如此。

直到第四天,韓揚帆從講臺上拿起三明治,直徑走到李思行的面前:“你成績那麽好,幫我講一下這道題目呗。”

聽到韓揚帆的言語,李思行不免感到幾分意外。自從那件事情以後,已經很久沒有人和她說過話了。

擡頭看向韓揚帆,他臉上挂着不羁,眼神卻是坦然和純粹。

接過韓揚帆手中的書本,李思行看清題目之後,認真的為他講解起來。

“我說的明白嗎?”李思行問道。她說話的時候,語調平淡,聲音輕柔,擡起頭時眼睛亮亮的。

“嗯,淺顯易懂。這個給你吧!”韓揚帆扔下三明治,便又獨自回到了座位上坐了下來。

之後的日子,韓揚帆總是理直氣壯的,拿着一堆問題讓李思行幫他講解。而後又是順理成章的,留下一個三明治作為感謝。

兩個人誰都沒有言明,但好像形成了一種默契。一個負責答題,另一個負責早飯。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一年多。

韓揚帆的成績從倒數幾名,慢慢往中上的位置靠近。而李思行則成為了妥妥的學霸,長期占據年級前三的位置。

初三開學,韓揚帆沒有出現在課堂裏,這個人好似憑空消失了一般。

有人說他轉學去了其他城市,有人說他出國留學,還有人說他生病了。衆說紛纭,卻始終沒有一個定論。對于忙碌的初三,韓揚帆的消失不過激起了一點小小浪花,便是再沒了波瀾。

春節以後,老師們突然發起了一次募捐活動。募捐的對象是韓揚帆,據說他得了白血病,已經找到了匹配骨髓。韓揚帆的家境不算太差,可需要一下拿出兩百多萬也着實費勁。

韓揚帆的媽媽找學校,說韓楊帆想見李思行一面。

于是,李思行在學校的安排下,帶着所有人的善意和善款,跟着學校領導一同去到了醫院。

韓揚帆的精神狀态不錯,但是肉眼可見的瘦脫了相,剃了個小光頭。

看見李思行的時候,他的眼睛亮了起來,盯着她看了好久,似乎想要将她刻進記憶裏。

最後,他伸手指了指李思行手中拿着的一小袋千紙鶴,問道:“你疊的?”

見李思行點頭,韓揚帆繼續說道:“疊一個給我看看。”

又是這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李思行沒有拒絕,她拿起了一張彩紙,在手中細細的摩挲了幾下,不多時一只千紙鶴出現在了她的手中。

韓揚帆接過千紙鶴,小心翼翼的将它捧在手中,他說:“我會好好配合治療,你也要好好讀書!”

李思行離開的時候,韓揚帆叫住了她:“喂,下次再見到的你時候,我會告訴你一件事情,很重要的事情!我們下次再見!”

聽到韓揚帆的聲音,李思行轉頭去看,看他正坐在陽光灑到的窗邊。

在寒冬裏,這份陽光的暖意,将他身上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芒。他擡眼看着李思行的眼神,清澄而明亮。

中考結束,李思行以成績的優異,考入一所北京數一數二的高中。

韓揚帆的母親,再次找到了李思行,同時還帶來了一本日記本。女人看起來老了許多,兩鬓的發被歲月染得斑白。

她對李思行說,家裏東拼西湊借了兩百多萬,完成了手術。

只可惜,因為術後的不良反應,韓揚帆最後還是走了。

躺在病床上的時候,兒子嘴裏一直念叨着李思行的名字。

女人覺得應當來看一眼李思行,她想看看兒子喜歡的姑娘的模樣。

李思行打開那本日記本,一開始裏面大多是一些小男生天馬行空的想象。漸漸的,小小的日記本裏出現了自己的名字。

“她将手帕遞給笨笨的時候,好溫柔!”

“我看了她的數學考卷,最後一大題做對了,全班只有她一個人是對的。”

“前面那麽簡單的填空題,她卻空着。好奇怪的人。”

“一天就吃一頓飯,她不餓嗎?”

“那麽冷的天,她不冷嗎?只穿了一件單衫。”

“大家為什麽不相信她,是因為她窮嗎?”

“如果他們看到過,她是如何捧着一本書為笨笨溫柔的輕聲誦讀,如果他們聽到過,她如同溪澗清水那般清冽聲音的話,便會相信,她有一顆金子般的心!”

“所有人都不相信她,但是我相信!”

“後悔,沒有勇氣站出來為她說上一句話。真的好後悔!”

“今天,特意早到了教室,沒想到她到的更早,看來明天還要更早一些。”

今天,倒是比她早到了教室,偷偷在她抽屜裏放了三明治,可她為什麽不吃呢?不喜歡這個味道?下次換一個試試。”

“她是個聰明的姑娘,總能快速的找到解題思路。我想變得和她一樣優秀。”

“一定要好起來!韓揚帆,你要加油!”

“想要告訴她,好想告訴她,我喜歡她!”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