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邊疆歲月(五零年代19)
邊疆歲月(五零年代19)
丁玲的媽媽叫邵紅,那張臉看着是真年輕,暖暖每次叫人邵阿姨的時候都心裏發虛。
這位阿姨是個少見的通透人,不但對自己的美貌有着清醒的認識,也沒有因為外人對自己和自家女兒的觊觎,就糟蹋自己女兒,而是教他們怎麽保養自己,怎麽保護自己,怎麽選擇自己的人生伴侶,所以盡管母女四人曾經生活的辛苦,可是曾經的堅持,讓他們有了如今安穩生活的資本。
以丁玲的說法,如果不是她爸爸因為族人不靠譜導致遭遇意外身亡,他媽媽依然是被他爸爸疼愛的女人,怎麽會遭遇這些年的苦難。
對于邵阿姨的過往,丁玲偶爾會提提,暖暖卻從來不主動去問起,人家現在的日子也過得不錯啊。
這次的聚會,在暖暖家辦的,主要是他們這邊重新裝修過,看起來就敞亮,舒服,丁玲和朱明遠家出一部分糧食蔬菜,還有兩只雞,兩條魚,雞是自家養的,魚是上游水庫抓的,母女兩還負責掌勺,過來的時候還帶着自家桌椅板凳碗筷啥的。
其他的,暖暖全給補齊了。
她特地走了點關系,買了兩條五花肉,四個豬蹄,兩個豬耳朵,幾根排骨,幾根大筒骨,雖然這時代人人都愛吃的大肥肉少了點,也可以看出他們的誠意了。
男人那邊一桌,陽陽和甜甜兩人招待着孩子們一桌,擺在阿寬那邊的房間,女人這邊一桌,就擺在暖暖家這邊的客廳。
有點尴尬的是,暖暖和這邊的嫂子們都不熟,這些大嫂子小媳婦的還很實誠,全都在他們做好飯之後才來的,都沒機會相互熟識一下。她作為女主人還不能只和丁玲,邵阿姨說話。偏偏,大家聊的話題很有些葷素不忌。
暖暖也算見識了邊疆這邊的女人,那是真的彪悍。
比如她跟前這位大嫂,是歐陽以前下屬建築隊小隊長的老婆,大家叫她錢大嫂,在建築隊幫工人們做飯的。她大笑着說她們幾個嫂子一起和誰誰開玩笑,對方玩輸了,她們一群娘們光天化日之下把對方扒光了,那啥啥都露出來了,讓大家猜那人是誰,然後哈哈大笑……
暖暖吞了吞口水,能說些啥?現在這年代真的能開這種玩笑嗎?只能尴尬的陪着笑了兩聲。
顯然丁玲也覺得有些覺得招架不住,醫院裏的工作環境還算單純,同事都是有知識有文化的文明人,就是職工過來看病,也是下意識的保持安靜,讓自己看着文明些。
可現在這情況……這邊錢大嫂才笑停了,另一大嫂也說起誰誰走路一搖一擺,笑起來也是嘎嘎的,說着還學着人家是怎麽笑的,那嘎嘎的笑聲加上呼扇呼扇的兩條手臂,弄得周圍的人都沒辦法伸筷子夾菜,被那人旁邊的以為嫂子一巴掌呼到手臂上,結果那嫂子用力沒個數,勁大了點,把那嫂子的膀子拍到了別人身上……暖暖頓時滿臉黑線。那位嫂子說話還習慣性噴口水,暖暖眼神好,就見到她的口水都噴到菜裏面了,一下子就沒有了胃口。
唯有邵阿姨,那是一點不适也沒有,笑呵呵的融入了進去,也許她不會說個什麽好笑的事情出來逗大家開心,可是卻能說出被哪位嫂子笑話的人是誰,接一句那被笑話的是誰誰鬧得吧,這事我也知道之類的,該笑笑,該吃吃,就算瞧見飯菜被噴上了口水也是照吃不誤,面不改色。
Advertisement
後面,暖暖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自己也不吃了,她笑呵呵的給大家夾菜,喊大家吃,給大家倒水,有時候也随大流的說一說養孩子之類的話題,只是這年代大家孩子都養的糙,有的人家,家裏沒有老人,兩口子還都是職工,天天都要上工,年紀小的背在背上跟他們一起去,稍微懂事點了,直接鎖在家裏,只給留些食物和水,每天下工回來就要收拾孩子的臭臭,導致這話題說着說着就帶着點味兒了。
暖暖真的佩服這些女人了,都不知道他們是怎麽能的,可以一邊說着收拾自家娃的臭臭,一邊往自己嘴裏塞吃的,還吃的噴香,笑呵呵的誇邵阿姨和丁玲的手藝好。
男人們那桌如何,暖暖不知道,孩子們那桌肯定很開心,那開心的笑鬧聲遠遠的就傳過來了。他們這邊的氣氛也是很好的,盡管暖暖有些不适應,但也笑臉迎人,對他們的話題不感興趣也盡量不去得罪人,知道什麽說什麽,不知道就誠實的說她不是很了解,很是樂意和這些嫂子們請教。
她漸漸了解到這些嫂子真的是很好的女人,他們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喝,舍不得給自己做衣服,身上都是唯一一身可以做客的衣服,平時都舍不得穿。可是對待孩子盡管養的糙,可那不是家裏條件在那裏擺着嗎?
在別人家做客,看到桌子上一堆好吃的,大家卻沒有可着勁吃,都是跟着主人家,她下筷子,其他人才跟着下筷子,她不動,大家就找話題聊天,雖說說話粗陋了一點,但是不管話題多尴尬,人家那樸實的熱情和體貼,她卻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
暖暖投桃報李,在邵阿姨的幫助下,她和丁玲與大家漸漸融洽起來。慢慢的她摸着了大家的脈,氣氛越來越好,那種隔離感也消失了。大家聊天也不那麽漫無邊際了,說說家長裏短,自家煩惱,別家八卦啥的,這可是丁玲擅長的領域,很是秀了一把“一手消息”。
散席了,大家也沒有甩手就走,而是一起動手,幫忙收拾殘局,人多力量大,很快就收拾幹淨了,有勤快的大嫂還快速的幫暖暖家把水缸給挑滿了水,家裏也被小小的進行了一次掃除,弄得暖暖很是不好意思。把家裏的風幹肉,幹菜之類的分成幾份打包好,每家人走的時候都送了一小包。
那次聚會過後,暖暖漸漸的和那些嫂子們有了交集,有時候互通一下有無,幫個小忙,聚個小會,盡管大家時間經常湊不到一起,可是相互了解之後,都覺得對方不錯,交際圈也沒有那麽封閉了。盡管和丁玲的關系最好,對其他人的友誼回應的也熱情了不少。
暖暖的身上漸漸多了煙火氣息,少了一些深藏在靈魂當中的高傲和目下無塵,心境仿佛被拭去了一層塵埃,一下子提高了很多,剛剛晉級不久的修為又再次境界松動,有了要突破的意思。
歐陽廣為人知的在基建,設計,和規劃方面的特長,在工作分工的時候就分到了分管基建,交通等方面并與之相關的工作,分工确認之後,歐陽再次忙碌了起來。
辦公室他很少待,多數時候他都帶着隊伍在各個工地上轉悠,騎着團裏新分配給他的自行車。
傍晚的時候,就有個小夥子來和暖暖說,歐陽今天要晚點回來,暖暖就讓孩子們先吃。
這幾年,團裏面的挖渠工作依然沒能竣工。他們先是挖通了通往庫市和阿塔市自己團負責的那部分大渠和排堿渠,後面随着團裏逐漸開荒,一片片的田地被開辟出來,大渠和排堿渠的工程開始貫通全團主要的大田。
歐陽回來之後就對大渠和排堿渠進行了小部分調整,減輕了一些工作量,然後又開始規劃溝通水渠和小排堿渠,小排水渠建設的準備工作。這些小渠,最深的貫通水渠,深一米。小排堿渠和小排水渠只需半米即可。
于是歐陽就對全團的開荒大田和待開荒的荒地進行了一次摸排。按理說天晚了可是什麽都看不清,他們打算摸排些啥。
問了來傳話的小夥子,暖暖才知道歐陽去師部接又一批支邊青年了。
這本也不是他的工作,只是挖大渠的工作如今也漸漸接近尾聲了,要走的路也越來越遠,後面甚至需要用車子拉着職工過去,因為今天職工們上工的位置已經比較接近庫市,歐陽剛好要到那邊去檢查工程質量,就順便被甩了個工作,去接那些支邊青年過來。
建設兵團這邊的支邊青年,來自五湖四海,其中尤以海市來的最多,他們操着不熟練的普通話,帶着濃重的海市口音,艱難的适應着兵團這邊繁重的勞動,很多人堅持不了幾天就鬧着要回海市,甚至有人為了回去不擇手段,鬧出了不少難看的事情,有人成功回城了,也有人被調離了兵團,下到民族鄉或者去了地方上更加艱苦的地方,從此再也沒有消息。
同樣也有表現很好的支邊青年,熬過了初期繁重的體力勞動,被安排去了學校等單位,成為了幹部身份,有的人教書教的好,或者寫的一手好文章,或者擅長行政工作等等,漸漸走進了機關,或者基層連隊,或者醫院等事業單位,從事管理工作。
支邊青年他們這裏每年都會來一些,十個八個不等,可是今年來的尤其多,足足三十五個,而且年齡還都不大,十五歲到十八歲不等,最大的才十八歲,可以說青年下鄉的年齡逐步放小了。最重要的是,一個更壞的消息傳來了,高考停了,大學開始實行推薦制。
而這件事顯然是一個很不好的标志。
外面的風波漸漸的也開始波及到了團場,人們開始熱衷于開展批評活動,下工吃了飯就喜歡聚集在一起,對一些他們認為不是他們隊伍裏的人進行批評,特別是那些知識青年,對此尤其熱衷。
團裏對此反應飛快,這股子風剛剛刮起來,原本集中安置在團部的知青,只要沒能進入體制內工作的,因此被全部打散,分流到下面連隊。就是已經在體制內了,有那乘風而起動作的,也被調離了崗位,下放到了更加艱苦的崗位上。
可是這股子風潮已經被帶了起來,一些人嘗到了甜頭,情況也不知道會不會朝着不好的方向發展,還需要觀望一陣子。
“這是……風力發電裝置?”暖暖拿起歐陽畫的圖紙,很有些詫異,“你弄這個做什麽?風力發電裝置以現在的技術水平,根本沒辦法制備吧?”
“我打算開始在團裏進行通電通自來水通排污的工程,和樓房一體修建,一次性到位。
說實話,我們現在這邊喝的全都是髒水。雖然這裏是因為塔河這條內陸河而形成的盆地平原,但是整體來看,我們這裏的地形是個漏鬥形,而我們的位置就處在漏鬥的最下面的邊緣位置,什麽髒的臭的都往往這個地方彙集。所以,就算我們這裏的地下水,其實都是髒水。
所以,我準備建立一家自來水廠,由此,我需要對水資源淨化設備進行設計制造,所以可以建一座自來水淨化設備制造廠。
這邊現在的發電廠都是火力發電,可是這種發電污染太過嚴重,也太消耗煤炭資源,偏偏我們這邊缺乏煤炭資源,光是每年的取暖用的煤炭,都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內地運。而風口那裏的風力資源卻非常豐富,不利用也太可惜了。那建一座風力發電設備制造廠也勢在必行。”
而團場這地方明顯不會符合上面的要求,這兩座廠最重可能會在阿塔市修建。
暖暖挑眉,“你想讓所有人都忙起來?”
歐陽并不驚訝暖暖猜到他的心思。
他提出來這所有的工程,看起來是為了提高國家的裝備制造能力,甚至是建設團場的基礎設施,實際上,他唯一目的是讓所有他能影響的人都忙碌起來,這樣也就不會閑得蛋疼去搞什麽亂七八糟的事情。如果還有精力,那一定是他安排的工作不夠多,不夠累,他可以在想想辦法,一定保證榨幹他們每一份精力。
“設計的部分其實我已經完成了,從我進入黨校開始,我就在為這件事做準備工作,在首都的兩年,我和一些欣賞我的領導同志聊過,并争取到了他們的支持,所以我才能一回來就坐到副團長的位置。如果我設計出來的這些設備能夠達到目标,副團長的位置只會是我的一個過渡職位。
同樣我在設計這些東西的時候也認識了一些擅長這些方面的專家,回來的時候,我還邀請了他們,到邊疆來參加設備的設計,研發和制造工作,我不知道願意來的人有多少。
前期的準備工作已經做的差不多了,現在我開始組建設備制造實驗室,通過實驗室出一些實驗性型號産品,七團也将會是我的試驗田。”
明明應該是豪情萬丈的話,可是歐陽說出來的時候,暖暖明顯感覺到了他的失落。
“現在外面的情況一天天的惡化下去,也許你的邀請很快就能派上用場也說不定。你現在的任務就是種好你的梧桐樹,然後等待你的鳳凰來。”
歐陽抱着暖暖,深深吸了一口氣,仿佛在給自己汲取力量。暖暖放軟自己的身體,順着歐陽的力道坐到他的腿上,捧着他的臉,輕輕在他的唇上輕啄了一口。歐陽沒有給暖暖離開的機會,反手抱着她加深這個吻。暖暖平複了一下自己急促的呼吸才說道: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嗯。”雖然只是一個字的回應,可是暖暖明顯感覺到歐陽的心情好了不少。
“先不要去想那些了,我看你之前在調查那天晚上死士的事情,有結果了嗎?”
“嗯,結果就是沒有結果。”
暖暖立刻明白了歐陽的意思,有人讓他不要查了,以後也不會再發生這樣的事情。如果沒有這個保證,歐陽可不會收手,最後他們被歐陽掀翻,牢底坐穿,才會是最終的結果。
“他們很有誠意,不但承諾以後不會再發生類似的事情,還讓龐副院長如願升職,調去了北疆喀依庫勒市職工醫院當院長。”
暖暖……
這誠意确實是足足的。
在今後那段歲月,那樣的時局當中,一家大醫院的院長還真不是那麽好做的。關鍵是龐副院長的根基都在這邊,現在這時節去一個毫無根基的地方做一把手,不是當個吉祥物就是被打成XX派,結果都不會好,妥妥的糊咖。
死士事件,對于為什麽發生這件事情,她沒有深究,不是慘事,就是壞事,她不感興趣。只要知道解決了就好。
“對于犧牲了的小馬和秦源……”歐陽沉默了良久才說道:“小馬他對象到底還沒有和小馬結婚,又是個未婚姑娘,我不打算去管。小馬家裏只剩下他母親一個人了,如今還住在職工家屬安置房,如果你同意的話,我打算把他媽媽接過來照顧,為她養老送終,就住爸爸那房子就好。
秦源的老婆,我原想着私底下照顧一下,給她在機關安排一個輕松一點的工作,既可以照顧好孩子,生活也不會困頓,有我暗地裏照拂,日子總是能過好的,也可以避免一些流言蜚語。
可惜,等我安排好手上的緊急事務,轉頭想要幫忙的時候,人家已經改嫁了,帶着秦源的撫恤金和房子改嫁的,兩個孩子如今沒有人管,團裏只能先安排他們住在幼兒園那裏,讓幼兒園老師先看顧着。”
對于張冬梅改嫁的事情,暖暖是知道的,甚至是第一時間就知道了,最近還經常和丁玲一起去幼兒園看望照顧這兩個孩子,給孩子帶了吃穿用的東西,特別是小寶寶,暖暖每次去都會帶一點奶粉,都是她自制的東西,可以放心使用。
東西不多,多了兩個孩子也守不住。
大的丫頭叫秦雪,今年也才三歲,失去父親之後,母親不要她和弟弟改嫁了,還把她和弟弟趕出了家門,姑姑不願意收留他們,罵他們克死了父親……短短幾天時間,就讓才三歲的小孩子品嘗了世間之最苦。原本的懵懂一下子似乎都消失了,人也成長了,學會的照顧自己,照顧弟弟。
剛剛滿月的小寶寶在大家的照顧下雖然吃的一般,到底養活了,就是瘦弱的很,明顯有些營養不良,一點也沒有小嬰兒的白胖可愛。
“歐陽,我們收養這兩個孩子吧。贍養小馬媽媽的事情,我也同意,可以讓她幫忙照顧這兩個孩子,讓老人家的未來也有個寄托。這場禍事,對這兩家人來講,根本就是一場無妄之災,因為我們才如此,從今以後,他們就是我們的責任。”
“好。”
兩人商量好這件事之後,就迅速行動起來。
歐陽負責和三人溝通,到團裏辦贍養老人和收養小孩的手續。
暖暖負責收拾房間。
一老兩小三個人的生活必需品之類的要準備好,聞人爸爸那邊的房子很多的東西是現成的,可是也不知道老人家是不是介意那是去世不久的人居住過的房子。
不管怎麽樣吧,暖暖先把裏面一些不适合女人或者孩子用的東西挪到了庫房裏,拆掉原來的木板床,重新組裝了一架一米五的竹子床,不算寬敞,卻也不小了。生活用品基本上都是暖暖用竹子做出來的,和牆面同樣的風格,既結實耐用,還美觀大方。
如今暖暖做這些東西又快又好,技術娴熟很多。
桌子,椅子,凳子,盆子,架子,櫃子,碗筷之類的,快速的準備了。廚房用品暖暖基本沒換,而是把裏面的東西添置齊全就好。
聞人爸爸那時候不是帶着外孫外孫女到大食堂混飯吃,就是到他們那裏吃,基本上不自己開火,最多燒個熱水啥的。小馬媽媽過來之後,是跟着他們這邊開火還是自己單獨開火都可以,到時候看情況再說,反正東西都有現成的。
被褥芯子全部抱出去曬曬,被面床單全部清洗一遍,房子才大掃除過,還很幹淨的。小寶寶和秦雪需要的衣服用品之類的,先撿着甜甜和铮兒的用吧,這年代普遍都這樣,暖暖也沒有特立獨行。
直接把兩個孩子小時候用的東西,按照需要,拿出來清洗晾曬。
聞人爸爸的房子原本給阿寬劃拉了一半面積過去,可也剩下四十多近五十個平方,不算小了,設計的也很合理,再在那邊添兩架小床,又添了一些日用品之類的。
弄好以後,暖暖發現房間太擠了,最後幹脆把阿寬這邊的房間利用起來,他去上了軍校,以後回來的時間少的可憐,房子一直這麽放着也不好,讓兩個小孩子住進去也挺好的。
反正當時修的時候,阿寬和聞人爸爸的房子就只是隔了一個門而已。
這麽擺置了一下,看起來舒服多了,老人家照顧孩子也很方便。
暖暖這邊速度很快,歐陽那邊也不慢,小馬媽媽相信了歐陽和小馬關系很鐵,願意把她當親媽,侍奉終老的理由,收拾了一個小包裹就跟歐陽走了。
老人家這麽幹脆,也和她身無長物,什麽都沒有有關,反正她也沒什麽可讓人圖謀的,兒子那點撫恤金,加起來也就兩百塊,死物而已,花完就沒有了,還不至于讓歐陽這麽一個團裏的大領導看得上。
加上家屬安置房這邊房子都是低矮的稻草泥土糊的房子,夏天悶熱,冬天森冷,真不是什麽好住處,加上如今這裏基本上沒人住了,空空蕩蕩的,她老太太一個人住在這裏還真的不舒服。
兩個孩子,歐陽辦好收養手續,也給兩個孩子上了戶口,和幼兒園的老師打了招呼,就抱回來了,基本上都沒什麽東西可收拾的。
暖暖見到三人的時候,看得出來老人家和已經懂事的秦雪都有點忐忑,就露出了醫生職業性的安撫笑容,把他們迎了進來。
暖暖并沒有特別熱情,而是保持了對雙方都有舒适感的距離,平平淡淡的,卻讓他們能夠明顯感覺到她歡迎的态度,也是把他們當做自己的家人的。
小馬媽媽姓王,年輕的時候估計吃了不少苦,早年喪夫,老年喪子,不到五十歲的年紀,就頭發花白,神情還能看出來一些悲傷的痕跡。
暖暖接過歐陽手上的小寶寶,孩子有兩個月了,卻還不到十二斤的樣子,真的太瘦了。摸了摸孩子的身體,除了一些營養不良,倒是沒有別的問題,身上稍微有點異味,倒是可以理解,洗洗就好了。
這孩子肚子裏基本上已經空了,估計是餓習慣了,現在都沒哭。暖暖拿出奶瓶,摸摸溫度,剛剛好,就喂給孩子吃了。
這是她在估摸着歐陽應該要帶孩子回來的時候準備好的,她弄了許多奶粉在一個大竹罐裏面,需要的時候舀兩勺奶粉泡上即可。
暖暖抱着孩子一邊喂她,一邊和王阿姨說屋裏的擺設,東西都放在什麽地方。
廚房裏一個大大的竈臺,在靠牆的位置,中間修建了一個寬敞的竹制案臺,下面都是可以放置東西的櫃子,櫃子裏面琳琅滿目的放着各色調料竹罐,米面油等糧食,鍋碗瓢盆也都整整齊齊的擺放在裏面。
客廳和書房是一體的,聞人爸爸不是啥文化人,也看不懂什麽書,只在窗戶下面擺了一張書桌,靠牆擺了一整套的竹制沙發和茶幾,四周擺着一圈花盆,裏面種着各色花草。餐廳靠牆擺着一張餐桌和幾把椅子。衛生間有一個很大的浴桶,洗漱,洗腳,洗衣服用的盆子做的都不一樣大,高度也不同,暖暖講的很清楚,還讓他們看看,分辨清楚這些盆子的用途。
最後是卧室。
卧室不大,放下那張一米五的床以後,剩下的位置只夠安置一套比窗戶稍矮的桌椅櫃子,所以裝衣服和棉被之類東西的櫃子是安裝在牆上的,拿的時候也有那麽一點的不方便。
王阿姨連忙擺手表示,這是她這輩子住過的最好的房子了,她身體還硬朗着呢,沒問題的。
兩個孩子的房間,就在王阿姨卧室的隔壁,穿過一道門就到了,是一間四十多平的大房間,放了兩架一米二的上床下櫃的架子床,依然非常寬敞,暖暖在兩張架子床床頭的位置擺兩張小床,适合五六歲小孩子睡得那種,等秦雪大了一些了,就可以睡架子床,小床收起來就行了。
這樣安排,暖暖也是很用心了。
孩子小的時候,姐姐可以照顧弟弟,年歲大了以後,給房間中間安裝一個隔斷,就是兩個小房間,保證了兩個孩子的隐私。那時候,小寶寶也長到可以自己照顧自己的時候了。
如果王阿姨是對這樣的安排滿意的話,秦雪就是對擁有這樣的房間感到興奮了,就是在自己原來的家裏,她也沒有自己的房間,而是和爸爸媽媽睡在一起。
家裏雖然收拾的很幹淨,卻也同樣很是擁擠,如今有這樣寬敞舒服的房間,她真的很高興。
雜物之類的東西,全都在庫房,比如柴禾,比如一些暫時用不上的東西,都堆在庫房裏面。房前屋後都有菜地,有暖暖這個木系能力者在,菜地的菜長得都很是不錯,雜草卻基本沒有。
在院子靠外面的地方,還有雞棚和兔窩,因為味道比較大,所以離房間的位置就稍微的遠了一點,裏面的雞和兔子養的也不錯,暖暖平時是不喂的,以前是聞人爸爸在喂,後來是甜甜,陽陽和铮兒在打草在養。
把家裏裏裏外外帶着他們看了一遍,暖暖就帶着大家去他們那邊了,今天是大家搬過來的第一天,這頓飯在他們那邊吃,以後他們如果喜歡可以和他們一起開火,如果不喜歡,自己開火也可以,什麽東西都準備的有。
王阿姨對此并沒有立刻表态,顯然是想要相處一段時間再說。暖暖對此也不介意。
兩口子帶着老人孩子過來的時候,三個孩子都到家了,歐陽和暖暖出于某些考慮,甜甜上學晚,雖然八歲了,現在才上一年級,四歲的铮兒也沒有去托兒所,還是請丁玲婆婆幫忙帶着的。
兩個大孩子很早熟,陽陽每天放學先去接甜甜,然後和甜甜一起接弟弟回來,出去玩耍也會帶上弟弟。
铮兒在歐陽不在的日子裏更是把自己當做家裏女人們可以依靠的男子漢,不但學習很努力,更是在一些叔叔們的調侃中想要扛起家裏的生計,學着去種地,結果把家裏的菜地禍禍了個夠嗆,勉強認識了蔬菜和野草之間的區別。
盡管沒少出洋相,可是這兩年時間對铮兒心智的鍛煉是實打實的,這孩子實打實的早熟。
家裏三個孩子見到爸爸媽媽帶着兩個不認識的小孩還有一個老人進來,禮貌的站起來問了一聲好,當知道兩個小孩子以後就是他們的弟弟妹妹之後,陽陽擔心的瞧着甜甜和铮兒,顯然這孩子想歪了。
不但陽陽想歪了,甜甜和铮兒也想歪了,臉上的表情也是一言難盡,都用看負心漢的表情看歐陽。
歐陽……
他完全不想說話。
話說,他離開的時間只有兩年,是怎麽生出三歲的孩子的?想事情都不會用腦子的嗎?
暖暖輕輕拍了拍幾個孩子,正式引薦了幾人認識,王阿姨是小馬叔叔的母親,讓孩子們叫她姥姥,兩個孩子則是秦叔叔的遺孤,他們家收養了這兩個孩子。
如今雖然形勢有點失控,團裏采取的措施不少,其中就有學習小馬和秦源的英雄事跡,宣傳的轟轟烈烈,暫時轉移了民衆的注意力,學校自然也是學習英雄事跡的重點,孩子們對他們也很是熟悉的。
孩子們瞬間恍然,這是英雄的家人!
誤會瞬間解除。
然後三個小孩子小胸脯一挺,熱情的邀請他們進屋。
而孩子們自有他們自己的交流方式,除了剛剛吃飽現在睡得香甜的小寶寶,被三個哥哥姐姐強勢圍觀,秦雪在三個孩子的帶領下,也慢慢的自在放松起來。
秦雪到底年紀還小,很快就被三個小孩分享的玩具零食收買了,雖然還時不時的分神看顧弟弟,到底開心了起來。
雖然說家裏多了三張嘴,也多了些負擔,不過歐陽和暖暖都是來錢路子不但正而且廣的人,家裏并不缺錢缺糧,加上有暖暖不着痕跡的補貼着,日子過的和以前沒什麽兩樣。王阿姨帶着秦雪和秦昭(小寶寶,上戶口的時候歐陽給起的名字),漸漸的融入了這個家。
王阿姨最終還是決定和暖暖他們一起吃。
她照顧着兩個小孩子,也和他們養出了感情,就多為這兩個孩子想了些。養孩子可不僅僅是要吃要穿,孩子可是一眨眼就會長大的,将來兩個孩子要讀書上學,要嫁人娶妻,需要房子嫁妝,如果和養父母關系不好,這麽大筆的支出,誰還能樂呵呵的給?何況兩個孩子有一個立不起來的媽,胡攪蠻纏的姑姑,将來會怎麽樣,還有的磨呢。
歐陽他們也不是不關心孩子,可是他們兩個也确實很忙,雖然收養了兩個孩子,卻沒有多少時間陪孩子,連他們自己兩個親生的孩子都是晚上的時候能相處一下而已。
為了兩個孩子能和歐陽兩人多相處,增進感情,王阿姨每天晚上帶孩子過來吃飯,暖暖給孩子上課,她就把孩子放在旁邊一起聽。對經常到暖暖家幫忙幹活的丁玲婆婆也是笑臉相迎,一起聊聊天,幹幹活,相處的不錯,大有相見恨晚的意思。
家裏的日子越過越順,歐陽工作上的事情也漸漸順了起來,基建工作是早就做順的事情,手下都是他的熟人,偶有波折,也很快就能解決了。被他殷切期盼着的專家,也終于給了歐陽明确的回信。
“你最近心情似乎出奇的好?”暖暖雙手抱住歐陽的腰,臉靠在他的背上,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