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古鎮
古鎮
話說太子與太子妃回到東臨城後,沒消停多久,便開始四處游山玩水,過着神仙般快活的日子。
兩人喬裝打扮,隐姓埋名,到了環境獨好的古鎮便歇歇腳,留些時日。
顧泠下樓采辦時,偶然聽客棧的掌櫃的說起鎮子上的習俗,于是多問了幾句。
掌櫃的是個自來熟,嘚吧嘚吧地廢話說了一堆,才拐到正題。
古鎮名喚臨溪鎮,因鎮子上河流橋梁衆多聞名于世。
當年長寧國先祖初立業,捉摸不透治國之法,愁得寝食難安,眼看着形容枯槁,精神不濟,身邊的大臣們紛紛出主意,勸先祖出來游山玩水散散心。
于是隊伍一路南下,偶然路過臨溪鎮時,先祖被古鎮內的風光吸引,剛要進鎮,便見一白發老翁獨坐巨石旁吟詩。
內容晦澀難懂,非常人能夠明了。
先祖素來酷愛詩詞,心中好奇,便上前與老翁攀談。
兩人竟格外投緣,聊着聊着,便從詩詞歌賦扯到了國家大事上。
老翁對天下局勢獨有一番見解,令先祖受益匪淺,不惜降低身份屢次來此邀請。
最後老翁被先祖感動,答應入宮為官。
“您說的可是宰相孫氏的故事?”柳依依不知何時下樓,坐在桌邊聽得自在。
掌櫃的颔首,誇贊:“姑娘好見識。”
在北疆時,她曾聽教書先生講過,先祖借着宰相孫氏的幫扶,統治期間,長寧國上下一片繁榮,可謂是迄今為止最鼎盛的時期。
Advertisement
柳依依撐着下巴瞧顧泠,道:“夫君不是說去買糕點,怎的跑到這兒跟人唠嗑了?”
“自然是買了才敢偷懶。”
顧泠問掌櫃的要了壺熱茶,坐在她左側擋着晌午的烈烈陽光,将牛皮紙中包裹着的白糯糯的糕點一一擺在盤子裏。
道:“方才出去,為夫瞧見街巷中處處張燈結彩,似乎在籌備什麽節日,這才來問問。”
柳依依張了張嘴巴,咬住他遞來的小塊糕點,腮幫子鼓鼓的,嬌憨十分。
“夫君說的是惜緣節罷。”
“夫人知道?”
柳依依搖搖手指,故作高深:“初春以來,北方都會舉辦這個節日,俗稱‘女兒節’,是專門給女子辦的節日。”
聽她這麽一說,顧泠倒有了點印象。
話說當年,先祖娶了宰相之女為後,大臣紛紛上書勸誡,唯恐孫氏手握大權禍害朝綱。
皇後是個識大體的女子,為了不讓丈夫和父親兩難,便主動向先祖進谏,分設內宮女官,以此來牽制自己的皇後之權。
如此這般,才算平息前朝大臣們的怒火。
先祖念此功德,特下旨在孫氏故鄉臨溪鎮舉辦惜緣節。一是為了紀念帝後情緣,二是為了教天下女子向皇後學習。
經過數十年,惜緣節逐漸演變成了北方的傳統節日。
在這日,女子們不受規矩束縛,如果在街上遇見心儀的男子,也不必害羞,大膽地去表明心意即可。
長輩們也會格外珍視在惜緣節促成的有情男女,認為這是神明庇佑才得來的天賜良緣。
柳依依愛熱鬧,聽說惜緣節這般有意思,立刻提議要去參加。顧泠本另有安排,但扛不住她撒嬌,只好同意。
盛會等到天色漸晚時開始,鵲橋上男女成雙成對,戴着各式各樣的面具。
柳依依詢問路邊擺攤的商販,那人和藹道:“姑娘是外鄉人罷。一會兒鎮上要舉辦大會,這面具大有講究呢。”
可更詳細的,她又不肯說。
到底是顧泠心細,懂得入鄉随俗的規矩,提前買好了面具。
“街上人多,戴的面具相差無幾,一會兒夫人務必要跟緊……”
柳依依懶洋洋地打斷他:“千萬不要走丢。這句話夫君念叨百八十遍了,我又不是小孩子,就算走散了也認得路回去嘛。”
顧泠揉揉她的發頂,不啰嗦了。
可一眨眼的功夫,柳依依就被擠進人潮中,真的尋不到顧泠的影子了。
她被夾雜着湧上橋梁,兩旁挂滿了紅綢,視線盡數被遮擋,難以尋覓。
待遠處的鐘樓敲響後,橋上頓時安靜下來。
有道蒼老的女聲遙遙傳來,道:“吉時已到,請衆人分男女排列,各自牽住紅繩的一端到橋頭去,若執一繩者,便是自己的天定良緣了。”
話畢,有着紅衣的女子走到橋上來,将繩端露出,分別交由他們選擇。
柳依依急着尋找顧泠,根本顧不得這什麽“尋緣游戲”,胡亂抓了一端便跑下橋。
她跑得快,一不小心跟幾個姑娘的繩子纏在一起,身形一晃,直接從石階上跌下去。
幸虧有好心人自背後托了一把,才不至于教她當衆出醜。
柳依依緩口氣,正要道謝,突然聽見身後那道熟悉的寵溺口吻。
“總是一轉頭就瞧不見你,怎的這般貪玩。”
“子衿!”柳依依驚喜地撲進他懷裏,嘴角一抿,欲哭道:“剛剛找不到你,吓死我了。”
做錯事先道歉,這樣顧泠便舍不得責罵了。柳依依試探地掀起眼睑,裝作委屈地抽泣,直到确認他沒在生氣,才放肆地伸個懶腰,突然想起自己手腕上還綁着紅繩。
這繩子的長度驚人,從橋梁中央的木盒中一直延伸到橋下有餘。
顧泠怕她綁着疼,剛要伸手去解,突然聽見橋上的婦人大喊:“有了!有了!頭一對兒有了!”
年邁的長者拖着并不靈活的雙腿走過來,看見他們站在橋頭時,樂不可支,嘴裏連道恭喜。
柳依依納悶:“老婆婆,不知喜從何來啊?”
“老身在鎮子裏待了這麽些年,見證無數對良緣誕生,其中必然經歷曲折磨難才能走到彼此身邊。還從未有一次見到如此快便能尋到的,這定是前世姻緣未了啊。”
聞此言,柳依依才意識到顧泠手腕上竟然也綁着一端紅線,後者無奈地聳聳肩,耳語道:“入鄉随俗嘛。”
女子将木盒中的紅線抖落出來,順着柳依依那端捋直,另一頭竟真的是顧泠。
柳依依萬分驚訝:“難道真是前世姻緣未結?”
顧泠是不信這些的,但若這麽說,那他與依依上輩子還是夫妻,倒也不錯,于是坦然接受。
盛節難得出了對良緣夫妻,真是鎮子上莫大的福氣。老婆婆一激動,喊人将自己的傳家寶拿來相贈。
柳依依看這對玉鈴铛的成色,應當是上品,說什麽也不肯收下。
最後見兩人推來推去不知何時是頭,顧泠便替她做主謝了好意。
一路上,柳依依都捧着裝鈴铛的盒子,寶貝得緊。
顧泠笑道:“往日在府裏什麽樣兒的稀罕物沒見過,怎的就偏偏珍貴這對玉鈴铛?”
“你不懂。剛剛那位老婆婆說了,此物能保姻緣,自然得珍視。”
與其将姻緣寄托在一對破鈴铛上,還不如求自己夫君來得管用。顧泠心裏這般嘀咕着,進客棧時與掌櫃的遞了個眼神,方安心的跟着柳依依往樓上去。
“明日啓程,便不再往南走了,叫車夫繞近路回東臨城罷。春棠來信說繡坊生意忙,她又懷着身孕,實在照顧不來,便……”
聲音戛然而止。
柳依依推開門,呆愣地站在原處。
風透過微敞的門帶起屋內的紅羅帳,四角的鈴铛發出脆響。床榻斜對面的梳妝臺挪了個位置,換成面偌大的銅鏡,木桌上整潔幹淨,只擺了節竹子。
一切都與她在漁村居住的竹屋相差無幾。
顧泠看她眼眶紅了一圈,不由得驕傲地挺起胸丨脯,等待誇獎。
乞料,柳依依開口便問:“你把盤纏都花在布置房間上了,我們回去路上怎麽辦?”
顧泠:“......”
果然,跟事業心的夫人玩情丨趣,還是有些難度的。
他掙紮道:“你不覺得這屋子的擺設似曾相識,有種莫名的感動嗎?”
柳依依走進去,環視四周,贊同地颔首:“悶熱夏日還能找來竹子,真是難為夫君了。”
顧泠:“……”
計劃此事時,他還美滋滋地想象過柳依依感動到語無倫次,撲在自己懷裏撒嬌獻身的場面。
乞料——
罷了,他放棄了。
顧泠垂頭喪氣的要去喊小厮準備沐浴水,手剛拉上門框,突然被她攬着腰猛地拽回去。
兩人到底是有些身高差距,柳依依墊着腳,将他摁在牆壁上,趁着他驚訝時微微張口的瞬間吻住。
顧泠的雙唇比吃過的糯米糕還滑嫩,咬着甜滋滋的。
柳依依眨眨眼睛,心滿意足地喟嘆道:“夫君既然心裏想,怎的不做出來?非等着妾身主動。”
只愣了這麽一瞬,顧泠便清醒,鉗着她的腰肢反客為主。
萬萬沒料到有朝一日會被夫人調丨戲的太子殿下竟然無比開心,甚至還有沖動想被夫人再輕丨薄一次,于是身子微微用勁,倒在榻上時,兩人雙雙換了位置。
柳依依撐着頭,随手撥了下被褥上灑滿的玫瑰花瓣,笑道:“夫君這是尋謀已久啊。”
顧泠撫着她漸松的衣帶,也笑:“那夫人還甘願掉進圈套裏來。”
兩人對視一眼,猶如勾動天雷地火,一發不可收拾。
紗簾四角的鈴铛迎合着榻上的聲音。當真是美妙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