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第 46 章

第六天,周隊長仍然沒見到方應禮,這天來查看紅薯苗情況的還是陳彬。他跑去問陳彬,問方指導員什麽時候會過來,陳彬抛給他一個“不清楚”。

到第七天的時候,周隊長想着今天方應禮總歸要來看下田地情況吧,結果等半天,別說方應禮了,這天連陳彬都沒過來。他差遣社員去糧食局一打聽,才知道方應禮帶着陳彬去浦林村了。

好吧,浦林村前陣子遭遇水災他們都是知道的,方應禮帶着人去訪問也是應該的。

等吧等吧,等到田裏的紅薯苗長得老好了,活力十足地撐開第二片葉子,綠油油中帶着抹鮮豔的酒紅色,嫩得能掐出水來。

這明明不過是普通的紅薯苗,底下的社員們想不通,自家隊長怎麽就那麽喜愛了,還在他們面前誇了一遍又一遍。

漸漸地這些話都傳到了周隊長的耳朵裏:“……”

他扯扯嘴角,你們懂個屁,有誰見過七八天的就能長出這麽漂亮的紅薯苗來的?有的話他照樣使勁誇。

時間來到第八天。

周隊長一早醒來,一仍舊貫地來到公社裏,前腳剛到,他立即抓來個人吩咐道:“你去趟糧食局,問方指導員今天過來不。”

“好的隊長。”被吩咐的人拔腿就跑,積極程度頗高。

周隊長看着他的人這麽有勁頭,滿意地回到辦公室裏,打算先把手頭上的文活給幹完。

半個小時後,他忙完手頭上的工作,帶着人在公社外空地集合,派出一隊、二隊跟三隊。一隊的人負責水田施肥,二隊巡視周圍田地,三隊的人跟着他去到紅薯地。

吩咐完,跑去糧食局的社員回來了。

他氣喘籲籲地喊:“隊長,方指導員不過來了,今天浦林村的生産大隊長過來局裏找他,方指導員要跟着人去浦林村。”

周隊長愣住:“……”

Advertisement

這浦林村是跟他有仇吧。

另一邊,還沒出門的方應禮,辦公室的門被敲響,林菲站在門外問道:“方同志,樓下浦林村的生産隊大隊長要來見你,讓他上來嗎?”

“林隊長過來了?”方應禮詫異。

連忙讓林菲叫人過來。

不一會,林菲就帶着林澤鸫過來辦公室裏了,他是一個人過來的,身邊其他人都沒有帶,看到方應禮的瞬間,有點拘謹。

方應禮先開口問:“是出什麽事了?”

“不是出事了。”林澤鸫搖搖頭,他糾結了一天一夜,二十幾個小時都沒有睡着,深更半夜去敲響浦林村村委家門。

村長大半夜的被吵醒也不生氣,連忙問了他發生什麽重要的事情,聽了林澤鸫的解釋,才知道是怎麽一回事。

林澤鸫年輕拿不定主意,就想村長這邊怎麽想的。

浦林村的村長今年都五十六了,再過幾年就到退休年齡,他見多識廣,吃過的鹽比林澤鸫走過的路還多,很快就從這裏面分析出利弊關系。

二話不說就讓林澤鸫來找方應禮:“這是個好機會,若是你擔心,咱們可以不全部用這法子,就聽那方指導員的,劃分區域噴灑。”

只要能增加産量,延遲幾天采摘又算得了什麽。

村長的話提醒了林澤鸫,他下定決心,第二天天還沒亮就出發,騎着自行車剛到泊山鎮糧食分局。

在前臺确定方應禮今天還沒出門,他就知道這一切都來得及。

方應禮給他倒了杯茶,淡淡地問他:“想好了?”

“确定想好了。”林澤鸫沉聲道,“不試一下就放棄,總覺得以後會後悔。”

說着,他不好意思地問,“方指導員,我現在來得及嗎?”

“可以。”方應禮沒問他選了就不後悔嗎。

“不差這一天。”

他讓林澤鸫稍等一下,他起身去隔壁辦公室找陳彬過來,陳彬一聽林澤鸫過來了,比方應禮還更加激動,馬不停蹄地跑過來,高興地拍着林澤鸫的肩膀。

“你這麽想實在太好了。”

“我昨天就整理出來的數據,你看下怎麽樣。”離開浦林村回到局裏的陳彬,他并沒有直接放棄,而是問了方應禮要是真的噴灑赤黴素該怎麽做。

讨論過後,他還自己做了個表格給方應禮看,得到方應禮的贊許。他本以為這份數據報告會沒有用武之地,沒想到不過是一天時間,就出現轉機,林澤鸫後悔了,他要聽取方應禮的意見,給白蘿蔔地噴灑赤黴素。

林澤鸫不知道陳彬的想法。

他接過眼前的數據報告表的時候,人還有些恍惚。

在私底下他也曾經獨自研究過如何把田種得更好,還買過這方面的資料,可惜資料寫的東西過于表面死板。讓他幹苦力活倒沒問題,讓他專研怎麽靈活使用這些肥料、農藥這種東西,他覺得比幹活更辛苦。

林澤鸫翻開數據沒看出多少所以然來,他大腦很亂,基本沒看進去,接着他就被打斷了。

方應禮告訴他想看的話到車上去看,他們現在要出發去往浦林村。今天出門得晚一點,等他們一行人到達地點時,已經上午十點半。

在到飯點前,倉庫那邊終于把方應禮想要的赤黴素帶過來,根據他寫給林澤鸫的配比方法,把東西稀釋出來。

到十二點,現在回去泊山鎮吃午飯不現實,林澤鸫邀請他們去到公社食堂吃飯。村裏的公社只提供大米飯,沒有配菜。

林澤鸫自己出錢去村民手裏買了豬肉、雞蛋跟大白菜,帶回到公社食堂讓食堂師傅幫忙做菜。

食堂的師傅知道今天過來吃飯的是鎮上來的指導員,沒有任何推托就把兩菜一湯做好。

吃完時間不早了,林澤鸫帶着社員們還有事情要做,方應禮跟陳彬等人只幹等着也無聊,不過他們帶過來的三名臨時工加入了幫忙的行列,只好在辦公室裏等着他們回來。

這麽一等,方應禮便拿出紅軍包裏的另一本筆記本。

原先他給新一社區的水田設計新的排灌水渠道的設計圖是在原來的筆記本上,但那筆記本經常要帶着出門記錄各地水田、旱田的田地情況,不好直接着用。

于是他後面就把這設定圖搬到新的筆記本上面,現在他打開筆記本,翻到的自然就是這一頁。

上面的設計圖還不是完整形态,還差了部分高低排水口的定點。

他在上面寫寫畫畫,時間流失得飛快,還沒畫完三分之一的排口定點,去幫忙的三人流着汗地回到辦公室。

陳彬早幹等百無聊賴快要淡出鳥來,看到他們回來立即問:“完事了?”

“嗯,還差收尾就可以了。”李壯實回道。

方應禮看着他們:“你們曬了這麽久的太陽,先去喝杯涼茶。”

今天林澤鸫專門給他們準備了解暑的涼茶,李壯實三人聽到有涼茶喝,都不客氣地拿着塑料杯喝了兩大杯才停下來。

方應禮把本子合上放回到包裏,沒過多久,林澤鸫帶着人回來,他們每個人的皮膚都被曬得通紅,帶着熱氣擠滿辦公室,排着隊去倒涼茶喝。

林澤鸫沒去喝涼茶,他來到方應禮這邊把剛才忙的事說了說,咨詢并商榷出下次噴灑的時間就在第五天之後,到時候方應禮會安排陳彬過來。

“方指導員你不過來?”林澤鸫問。

方應禮道:“那天要去新一社區,撞日子了。”

新一社區那邊移栽的紅薯苗,正巧到第一波施肥時間,他要親自過去确定下施肥數量。

林澤鸫沒能留方應禮多待一會,他們一行人坐上過來的小客車走了。

接下來的日子裏,浦林村的生産隊恢複到平時的忙碌時間,不過大家心中多了盼頭,都想着看本來産量降低的白蘿蔔地,折騰着能不能出現新花樣。

這裏面大有不信的人在。

也有人私底下罵林澤鸫腦子糊塗了,這樣的話都能信。

但有的人是選擇相信的,他們有空就聚在陰涼的空地聊天,席地坐在草地上,迎着熱乎乎的夏風,聊得起勁。

“你們是沒看到,三天時間,我就覺得那蘿蔔變大了。”

“老斌你在吹牛吧。”

“三天就變大,現在又不是剛熟那會。”

“是真的,我也覺得變大了。”

被安排去噴灑赤黴素的社員紛紛站出來表示,他們真的覺得那白蘿蔔長大了一些,哪怕就長大一點,他們還是覺得這非常厲害。

不信的人也不多說,起身連帽子都沒帶便跑着去田裏看情況。

很快去看的人就回來了,一臉震驚的模樣:“他們說的是真的,你們快去看……”

到第五天。

除被安排去噴灑赤黴素的社員外,白蘿蔔地的菜畦還站了幾個過來看情況的社員們。前兩天去看的時候,他們覺得這地裏的白蘿蔔頂多長大一點,現在過來一瞧,發現完全不一樣了。

之前被水淹過的白蘿蔔,緩過來勁後表皮還是帶着皺,現在哪裏還有皺的情況出現,露在土壤外面的肉根,看起來白白胖胖的,像是吉祥娃娃。

這方指導員是真神奇。

他們不是沒用過“九二零”,這兩年裏他們用的次數可不少,生産隊裏用着,自家田裏也用。誰會想到,在這個時候給菜地噴灑“九二零”啊,當即就有人表示,要不要給自己家裏的菜苗噴一噴。

“你沒聽方指導員說嗎,這東西不能随便亂用。”有人連忙攔住他這個瘋狂的想法。

“這‘九二零’不是想怎麽用就怎麽用的,方指導員說亂用的話蔬菜會爛在菜地裏。”另外的人也附和道。

他們在方應禮過來時就跑去問過了,結果方應禮并不推薦他們使用,說如果把握不好,不止沒能增大産量,還可以導致本來的産量給搞沒了。

這麽一聽,他們立馬打消了給家裏的田使用“九二零”的想法。

幾個人說着說着,他們對方應禮給他們的白蘿蔔地增大産量的事誇了又誇,有的人還打算等下次見到方指導員,要向他請教問題,問他們的菜田怎麽增大産量。還有的已經打起其他的念頭。

林天樹家裏以前殷實,在改革開放前他們家裏買了十六畝地,當時鎮上面過來量地,他們手頭上有購買田地的正規手續跟全部資料,只交了錢不需要回收田地。

但因為他們地多,不能跟其他的自有田比,每年都是要上繳百分之三十的糧稅,跟在生産隊裏交的是一致的。

他們都是雇人來幫忙看田地,這幾年的水稻産量明顯降低,他們之前找過陸專員了,陸專員告訴他,水田長期種植,土壤變得貧瘠,土壤裏的養分不足,再施多少肥,也會導致産量降低。

要他家從三年一深耕,改成每年深耕一次,再用有機質為主的有機複混肥來補充田地養分。可是這樣的話,每年所産生的成本增加,對他家來說,也是筆肉疼的開銷。

林天樹今天從公社離開,回到家裏後吃完飯,他就去到屋裏跟他爸說話。

他不覺得自己能憑靠着那點種田的經驗就可以将家裏這個重要問題給解決了。可是現在……不是有那位方指導員嗎?

聽說他人很好說話,只要有誰找他問問題,他都很樂意解答。

林天樹不認為自己能免費就請人家到家裏來看田地問題,當初去請陸專員時,他們是給足咨詢費的。

這次他也想給方指導員咨詢費,唯一的問題是說服他爸。

“爸,這位方指導員比起陸專員可厲害多了,這次我們生産隊的白蘿蔔地不是被水淹了嘛,結果人家只用了‘九二零’就把産量給救回來了,現在社裏都在誇這件事。”林天樹道。

他爸聽到這話,抽着煙的手頓住,幾秒後看着兒子,沒說話。

林天樹吞吞口水,又繼續說:“我想着他若是能幫我們看下田,看能不能有個更省錢的辦法……”

這次他沒說完,就被林爸給厲聲打斷了話:“什麽辦法?這陸專員給的辦法就是唯一的辦法!你還想要更省錢的,那好啊,直接把地給租出去不就更省錢了。”

不僅省錢了,還沒得賺了。

把地租出去能掙幾個錢啊,當然是自家雇人種地更加劃算得來。

林天樹:“……”

他深吸口氣,硬着頭皮說:“那就這樣放棄了?爸,你也知道請一名專員過來,咨詢費也就十幾塊錢,但要是真的能解決田地的問題,多省一點錢,算起來省的就不是十幾塊錢的事了。”

“我不知道這道理?”林爸抽搭着煙,吐着煙霧,面目陰晴不定,“我是怕白用功,就算是這位方指導員過來,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這下次,林天樹沉默了。

他也是擔心最後還是這個問題,方指導員不能給出更省錢的方法。

屋裏的氛圍僵凝,林天樹暗暗嘆氣,心想着要不然就算了。

結果,他還沒開口離開,他爸忽然松口了,同意林天樹去請方應禮過來看家裏的田。

“唉,我老了。但我不是糊塗。”常年在太陽底下作業,林爸看起來要比實際年紀更加蒼老,他黑黝黝的皮膚布滿歲月的皺紋,老舊的紋路填滿他這輩子的心酸,他抽着煙的手擡了擡,又吸了一口大前門。

“這兩天有機會就去請人家過來吧。”

林天樹看着他爸逐漸衰老的容貌,低頭說了聲“好”。

方應禮這邊,終于在周隊長的期盼中出現在了下府路的公社門前。這次,周隊長以為方應禮不會過來了,然而剛踏出公社門,就看到方應禮跟陳彬出現在眼前。

周隊長:“……”他出現幻覺了?

“周隊長早啊。”就在他以為自己眼睛出問題時,方應禮上前打了個招呼。

還真的過來了啊,周隊長深吸口氣,回過神來地請方應禮他們進到辦公室裏,端茶倒水地伺候好。

周隊長神色幽幽地看着他,問:“方指導員是想起來這裏還有一百二十畝地歸你管了嗎?”

方應禮無辜地眨眨眼。

他倒是想來啊,可是最近要忙的事情實在太多了。

七月初旬正是水稻生長的重要時期,周隊長這邊的水稻田不多,而且打理得很好,他肯定優先選擇那些主要負責水田的生産隊。還有新一社區那邊不止水田,那邊的紅薯地也是他一手在負責。

且,每次派陳彬過來下府路,陳彬帶回去給他的數據都很不錯,不需要他勞心勞肺地親自過來跑一趟。

今天過來,純粹還是其他田暫時都處理完了,他空出時間,想到這裏還有一百二十畝紅薯苗。

方應禮他們稍稍在辦公室裏坐了一會就離開前往到紅薯地裏,他們一行人出現在田地裏,周圍忙碌的社員們丢下手裏的活,都朝着他們圍了過來。

“方指導員,能教教我們怎麽育苗的嗎?”

“這苗長得實在太好了,我們以前一周都才剛發芽,現在不到兩周,紅薯苗都這麽高了。”

“方指導員,那個,能、能跟我們說泡的那水是怎麽兌的嗎?”

“我……方指導員你看看我啊……”

後面的人擠上來,大家都想跟方應禮說話,恨不得方應禮能第一時間看到自己。實在是方應禮當初讓社員們兌的那浸泡紅薯塊的水太驚奇了,短短幾天就生根發芽長出葉子,他們以前聞所未聞。

可是他們當初光顧着聽方應禮怎麽安排的,好多人都不清楚這裏面究竟用了什麽。

今天好不容易盼到方應禮過來,連那點對“指導員”的尊敬跟害怕都抛到腦後,蜂擁而上地把方應禮他們等人圍得水洩不通。

方應禮被周圍群衆的反應給吓住,好幾秒才緩過神來,他提高聲量地喊:“大家安靜!安靜!”

“有什麽問題,都可以等我忙完正事。”

“可以的話,等會到辦公室裏來找我,只要是我知道的,都可以替你們解惑。”方應禮喊完這句話,用眼神示意旁邊也被場景給震驚住的周隊長,讓周隊長趕緊驅散他的人。

周隊長接收到方應禮的眼神,當即心領神會,立馬站出來地大聲嚷嚷着社員不要圍着。他自己都有好多問題想要問方應禮,更何況是其他人。但他沒表現得那麽急躁,梳理完人,就屁颠颠地回來了。

“不好意思啊方指導員,讓你看笑話了。”周隊長嘿嘿地腆着臉說。

方應禮搖頭說沒事。

周隊長道:“他們就是散漫慣了,以為來個指導員就可以問東問西,你要是覺得不妥,你直接跟我說,我讓他們不來打擾你。”

“不用。”方應禮直接地拒絕周隊長的好意。

他還挺高興這些社員們能大着膽子跑過來問他問題的,農民有了求知的欲.望,才能種出更好的産量來。

他是給糧食局打工,服務的不就是這些社員嗎。

哪怕他們問的都是私人問題。

方應禮不想浪費時間,他處理完田裏的問題直接回到辦公室,喊來陳彬人,讓他去外面集結下人數,先問下他們想要了解的是什麽問題,統一問題的站一起,分批進來詢問。

陳彬欣然去找周隊長了,把方應禮這個想法告訴了他。周隊長一拍大腿,表示這件事交給他處理就可以。

很快,周隊長就帶着幾個人回來。

他沒在外面候着,跟着人群進來聽方應禮說話。先進來的人都想知道方應禮給他們兌的那浸泡紅薯塊的水怎麽做的,方應禮給他們寫了方子,交給其中一個人,讓其他人抄寫就好。

他還回答了其中幾個不懂怎麽用的人,把他們教會後,周隊長興致勃勃地帶着人離開。接着,辦公室裏又進來幾個新面孔的社員。

花費一個多小時,方應禮總算是把社員們提出來的各種問題給解決了。

眨眼,時間來到周末。

這天方應禮終于不用去泊山鎮上班了。

他難得睡了個懶覺,等到天大亮才晃悠悠地醒過來,睜開眼的剎那,眼前出現一個小毛頭,牛娃瞪大着眼睛,滴溜溜的漂亮黑眼珠子瞅着他。

看到他醒來,牛娃喊:“爸爸,醒來啦。”

“你怎麽這麽早……”方應禮想要爬起來,可牛娃撲身到他的胸口,把他壓回到草席上。

他恍惚了幾瞬,扭過頭去看外面,透過外面的日光,他看到正在忙碌着的周慧岚……

看來不是牛娃醒太早,是他睡得有點過頭。

“咳咳,牛娃讓爸爸起來。”方應禮不好意思地喊牛娃。

牛娃慢吞吞地從他的身上爬起來,但沒有走,而是乖乖地坐在旁邊的草席上等着他。看到方應禮起身了,牛娃伸出手要爸爸拉手。

方應禮拉着他起來,他身上就穿了棉背心跟短褲,轉過身就去換了條長褲出來,也不曉得早上起來的時候,周慧岚有沒有看到他大大咧咧地穿着短褲躺在地上。

一想到這樣的場景,他臉沒出息地紅起來。

太丢臉了。

方應禮捂着臉狠勁地搓了搓,正巧周慧岚過來,看到他想要撞牆的譴責模樣,呆了呆。

周慧岚納悶地問:“怎麽剛醒就打自己?”

方應禮:“……”

他赧然地放下手,看着周慧岚臉上沒有多餘的表情,松開口氣地問,“牛娃今天起得是不是早了點?”

“對啊,他六點多就醒來了,吵着要去隔壁找靜靜。”周慧岚無奈地說着,眼裏卻挂上了笑意,“不過啊,我帶着他過去的時候,隔壁的房門還關着呢。”

方應禮立即道:“你可不能縱容他。”

周慧岚道:“沒有,牛娃乖着呢。”

站在方應禮跟周慧岚中間的牛娃昂着頭,時不時地看看方應禮,又扭着脖子看看周慧岚,聽到周慧岚誇他,立馬喊道:“牛娃最乖!”

“對,牛娃最乖。”方應禮刮了下牛娃的鼻子。

他抱起牛娃轉圈圈,旁邊的周慧岚看得直搖頭,見兩人還在打着圈轉着,趕緊提醒不要玩了。

再踩下去,草席都要被踩爛了。

要是真踩爛也是好事,這樣方應禮就能回屋裏睡了。可惜方應禮至今都不提一句,上次提完被拒絕後的周慧岚心情郁悶地想着。

她沒談過戀愛,這是她第一次跟陌生的男人直接相處,她不知道別人的新婚夫妻是怎麽過的,可她見過她堂哥表哥他們婚後的生活,誰不是住一屋?

哪有像她跟方應禮的,到現在還是分房睡。

周慧岚想着這幾天方二嬸問她跟方應禮兩人過得怎麽樣,問她什麽時候再打算要個孩子,家裏雖然還有九歲的弟弟妹妹,可牛娃終究是三歲了,是時候該要個孩子。

聽着方二嬸的話,她羞得不知道怎麽回話……

在她胡思亂想的時候,方應禮出聲問她今天的早飯吃什麽。

周慧岚情緒不高:“紅薯粥配鹽焗麻葉。”

方應禮聞言,肯定道:“蒸些雞蛋,同路巧娥最近補習需要多攝入蛋白質,牛娃沒有喝牛奶,也要多吃一點雞蛋。”

“家裏沒剩幾個雞蛋了。”周慧岚抿了抿唇。

家裏人口多,三十顆雞蛋算下來,每個人也就吃幾顆。

他們省着吃很快也會吃完。

周慧岚沒有抱怨,只是說着實話:“前兩天我又進了一批小麥糯米,手頭的錢有點緊,聽陳嬸子說雞蛋又漲價了,現在三分錢一顆。”

“我手裏還有錢。”方應禮道。

他去泊山鎮工作,主要開銷就只有來回的車票錢,周慧岚是有給他備早餐錢的,畢竟家裏吃的那點粥,頂多是墊墊肚子,等到泊山鎮,那點東西早就消化了。

不過他很少買早餐,除非是餓極了,才會買個饅頭啃。倒不是他很喜歡吃饅頭,純粹是饅頭頂餓,兩個饅頭能撐三四個小時。

他也想每天開小竈啊,但一想到家裏的小朋友連每天吃一顆雞蛋都沒有,看到早餐鋪時,內心會莫名地內疚,而後轉身離開。

這麽一個多月下來,他硬生生的從這麽點錢裏,節省出來兩塊多幾毛錢。

今天難得周日,方應禮想着要不要帶牛娃跟方同路兄妹倆去農場供銷社裏買點好吃的回來。

周慧岚皺起眉:“那是給你的早餐錢,你還留着,沒在鎮上吃早飯?”

方應禮輕咳一聲說:“小慧,我不餓嘛,餓的話我就買早飯吃,不餓吃了撐着肚子也難受。你放心,我沒餓着肚子。”

周慧岚皺着的眉沒有松開,卻也無可奈何。

她叮囑道:“別省着這幾毛錢,該吃還是要吃的。”

她是看着她爸每次去打小工為了省點錢不吃飯,總是把早餐錢攢着去買煙抽,結果現在年紀大了,人老有了胃病,看胃病吃藥都要花好多錢,人還遭罪。

周慧岚可不想看到方應禮走她爸的路。

不過令她滿意的是,方應禮省着錢不是為了買煙抽,而是想着家裏,這讓她心裏多了些感觸。

“你要帶着孩子去農場,那我喊同路他們起來。”周慧岚道。

方應禮見周慧岚同意他帶孩子們去農場,不用麻煩周慧岚,立刻走去內屋,喊在裏面睡覺的方同路跟方巧娥起床。

兩人迷迷瞪瞪地起來,聽到要去農場,飛快地跳下床。

“嫂嫂!”

“嫂嫂!”

跑出內屋,兩人撞見端着粥的周慧岚,異口同聲地喊。

周慧岚應聲後,看着兩人速度地跑去刷牙洗臉,朝走出來的方應禮道:“你們要去,得吃完再去。”

“我來喂牛娃,你自己也去洗漱吧。”周慧岚補充道。

今天的早飯,方應禮沒吃太多,他簡單吃了一碗紅薯粥就沒再盛粥吃,方同路跟方巧娥看大哥只吃了一碗粥,他們心領神會地跟着他只吃了一碗。

出發前,方應禮把自己的草帽跟周慧岚的草帽給兩個小朋友戴上,牛娃戴的是他自己的小帽子。

跟周慧岚告別,他們哼着歌出發。

在這裏帶着小孩逛供銷社還是第一次,但以前他還沒穿過來的時候,有幾次跟着親戚出門,幫忙照看過親戚家的孩子。

親戚家的是熊孩子,調皮搗蛋、古靈精怪,就是個行走的惹事精。方應禮每次遇到這樣的情況,都會表現得不耐煩。

他也不會耍臉子給親戚看,他會無動于衷地站在旁邊冷眼旁觀,直到熊孩子被狠狠地教訓了,方應禮會露出滿意的笑容。

顯然,他今天帶出來的三個小朋友都沒有出現這樣的場景。

方同路跟方巧娥幾乎沒有來過供銷社,牛娃也只跟着周慧岚來過三次,他們一進供銷社的大門,都緊巴巴地黏在方應禮的周圍,大氣都不敢喘。

神色緊張又好奇地打量着周圍,九歲的小孩長期的營養不良,長得才剛一米二左右,就比櫃臺高出一丢丢的高度,他們使勁擡眼看着,頂多看到一截櫃臺。

上面琳琅滿目地擺放着各種各樣的商品,很多都是他們聽說過卻沒見過的,甚至聞所未聞。

“那是什麽啊?”方巧娥拉扯着方同路的衣角,小聲地詢問小哥。

方同路順着她的視線看過去,搖了搖頭,他也沒見過。

方應禮時刻注意着他們,方巧娥的話他也聽到了,他順着目光望過去,就看到方巧娥口裏說的東西是什麽。

“那是音樂盒。”方應禮很肯定地說。

方巧娥瞪大眼睛:“音樂盒?是可以發出聲音的嗎?”

“對。”方應禮介紹完音樂盒,旁邊放着的其他小禮品都一一地跟兄妹兩人介紹起來,“這個是水晶音樂盒,它旁邊是旋轉木馬的音樂盒,後面的櫃子裏還有其他形狀的,不過在旁邊的那個櫃子裏,放的都是布偶娃娃。”

路東農場作為四大農場之一,下面又管轄着多個自然村,它本身面積就很大,加上這些村,人口加起來有二十多萬人。

而這裏是整個路東農場唯一的供銷社,能出現這樣的“奢飾品”玩具,似乎并不奇怪。

只可惜方同路兄妹兩人長到這麽大從沒收到過禮物,他們聽得最多的就是班裏的班長方李濤說的新奇玩意。

方李濤他每年生日都能收到家長送給他的禮物,但方李濤說他不喜歡那些禮物,不符合他作為男子漢的氣質。

方巧娥不懂什麽是男子漢氣質,她只覺得眼前的音樂盒好漂亮,眼前的布偶娃娃好可愛。

她眼巴巴地趴在櫃臺邊上舍不得走。

後面的方同路拉着她的手臂,小聲地喊:“小妹我們別在這裏待着了,那些東西我們買不起。”

“它們都很貴對嗎?”方巧娥抿着嘴問方應禮。

方應禮不想讓他們失望,他摸摸兜裏的兩塊多錢,沉默地不知道如何告訴這個只有九歲的小女孩,這個東西他現在還買不起。

結果他還沒開口,方巧娥乖乖地從櫃臺跑過來,拉住他的手仰着臉道:“大哥我們不是要去買好吃的嗎,快去那邊吧。”

負責賣豬肉的櫃臺遠遠的排着老長的隊伍,出售豬肉的櫃臺是供銷社裏每天顧客光顧最多的臺面,負責出售豬肉的是一個長着絡腮胡的男人,一身蠻狠的腱子肉,頂着肥壯的腰身,每揮動手裏的刀,後面的厚重木板都會發出一陣微顫。

後面排隊的人看得火熱,人群裏發出各種需求的聲音。

方應禮拉扯着小朋友過去排隊,前面站着的是一位四十多歲的大嬸,大嬸嗓門大得很,排隊期間一直在跟前面認識的人說話。

周圍都是嘈雜的聲響,方應禮目光四處打量,最後視線停留在了不遠處的櫃臺前。

排了十幾分鐘,輪到前面的大嬸了,大嬸嗓門一出,要了整條豬蹄,她在等賣肉師傅剁豬蹄的時候,還在跟旁邊的人說話。

“不是我阿仔回來了嘛,他當兵可辛苦了,一年回家不到兩次,這次回來我得好好地給他補補。”

“你是不知道哦,這當兵的吃的苦真多,不過我阿仔他能吃苦耐勞,每次都是幹最多的活,回來都瘦兩圈了。”

“我也是聽說豬蹄補身子好,這不,今天立馬就過來了。”

“師傅你砍大塊一點,碎肉也要給我留着,別眛了!”

好不容易輪到方應禮,方應禮問還有沒有五花肉,賣肉師傅說沒有了,方應禮改成買後腿肉,結果後腿肉也沒有了。

賣肉師傅解釋:“今天周末人多,六點就有人過來排隊了。”

方應禮:“……”看來他來遲好久。

他在板上看了一圈,發現帶肥肉的基本都沒了,剩下的都是瘦肉居多,還有一些豬下水沒人要,散發着濃重的味道。

豬肝跟豬腸便宜,方應禮只花了七毛錢就要了一塊巴掌大的豬肝,還有整副豬大腸。

買完,他帶着三個小朋友到另外的櫃臺走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