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第 48 章
“局長,這個方指導員膽子也太大了,他竟敢在這個時候給蒲林村的白蘿蔔地用‘九二零’,他也不怕出事啊。”秘書在說這話的時候,內心是帶着一種看好戲的僥幸心理的。
這個蒲林村的生産大隊長也是個病急亂投醫的家夥,都這個時候還敢信方應禮的法子。要是他知道方應禮連初中都沒讀過,現在不知道後不後悔。
當時他拿到推遲白蘿蔔采摘日期的時候吓一大跳,甚至懷疑林澤鸫腦子是不是被門擠了,結果一看……
好家夥。
原來是因為方應禮呀。
這人來到他們局裏後可沒消停過,時不時就搞出一些話題來,現在辦公室外面幾乎每天都有人在議論方應禮。
看完報告,他立馬直奔局長辦公室,給局長打了個預防針。
秘書道:“局長,您說要不叫方指導員過來一趟?畢竟這種事激進不好,要是真的出事,可就是幾噸白蘿蔔的産量。”
林局長沉思片刻,問:“蒲林村的生産報告你都過目了?”
秘書立馬道:“都看了,确實延長到下周三收。”
不是每個公社分社都有運輸車的,譬如像蒲林村這種幾千人的自然村就沒有。他們日常運輸都靠人力三輪車,或者柴油發動機三輪車。
遇到需要大産量運輸的時候,會向鎮上總公社申請。一般情況,公社那邊直接批了就好,不至于發到糧食局這邊來。
但今天情況不一樣,蒲林村之前申請過了,又臨時退了重新申請。一看申請理由,竟是這種情況,那自然是要報備到糧食局這邊。
“我看下。”林局長道。
秘書即刻将橫在臂彎處的文件夾遞過去給林局長。
Advertisement
林局長沒有任何表示,沉着臉翻閱。他內心可不像表面那般平靜,這個方應禮比他想的更加大膽先進。
報告裏雖沒有明确寫了使用方法,可是從蒲林村生産大隊長的字裏行間,他能讀出來對方的堅信。
——這位大隊長深信方應禮能給他帶來更好的産量。
這是林局長疑惑又好奇的點。
林局長看向秘書道:“你去叫方指導員過來一趟。”
方應禮在辦公室拆了這封來自蒲林村的信。
這是一個落筆叫林天樹的人寫給他的,打開信紙的剎那,看着那句“尊敬的方指導員”,方應禮便猜中了七七八八。
在信裏,林天樹向他發出請求,希望方應禮能去蒲林村給他們家看自有田。至于咨詢費的事,林天樹表示不會虧待了自己,會按照目前市面上最高規格的咨詢費給到他。
這點上他寫的就要比明叔有誠心不知道多少倍。
翻開到另一頁,他仔細地描寫出來他們家田地越耕越貧瘠的問題,這點上他們深深不理解。而最近三年,每年高昂的基肥花費已經給他們造成負擔。
最後心裏詢問了方應禮能不能給他回信,無論願不願意受邀過來,他都想知道個答案。
有外快賺方應禮哪會不答應。
當即從抽屜裏找出幹淨的信紙,刷刷地給林天樹寫回信。
剛寫完折疊好,門口忽然傳來敲門聲,秘書站在門口,表情微妙地看着他:“局長找你。”
“哦,我這就去。”方應禮把信紙放回到抽屜關上。
帶着方應禮到局長辦公室的秘書卻是樂于看好戲的表情。
局長辦公室的門敞開着,林局長坐在辦公桌後面,隐約傳出紙張翻動的聲響。
方應禮走進去的時候,細微聲音消失,林局長喊他過來坐下,開門見山地問他這次在蒲林村的舉動,是有什麽不一樣的想法。
見是這事,方應禮自若道:“白蘿蔔在前期肉根生長的時候,不提倡使用生長劑是因為怕影響到肉根空心,品質就不好了。現在用,雖然晚了一點,但在進入成熟期使用,能促進肉根生長,還不容易出現空心問題。”
林局長聽後緘默點頭,他身上自帶上位者的威嚴,不動聲色看着人時,目光銳利深邃,仿佛能将人的內心看穿。
但……方應禮并不怕他。
他沒有任何心虛的接受了林局長對他的視覺審視。
“這對用量要求應該很高吧。”林局長突然開口問。
方應禮道:“對,所以我讓林隊長務必按我給出的噴灑比例來使用,不可用多了。”
林局長:“挺好的,你提交一份具體的方案給我,我這邊也好跟公社那邊交代。”
方應禮:“好的,局長。”
說完他起身将要離開,從容的把椅子拉回原位。
林局長正眼看向他,緩緩開口道:“對了,你下午就不要出門了,縣城今天要把拖拉機運過來,到時候你跟農業機械公司那邊的負責人交接一下。”
方應禮問:“在哪裏交接?”
林局長道:“公社,你兩點半過去。”
方應禮了然地點頭說知道了,轉過身淡淡笑着與門口站着的秘書擦肩而過。
就這樣沒事了?
看着這一切的秘書,秘書納悶了,神色就像便秘了一樣差勁。
他走出局長辦公室,結果就聽到有人又在議論方應禮:他也是真厲害,這“九二零”還能這樣使,咱們近水樓臺,以後有問題可以找他了。
秘書:“……”
讨厭一個人不需要任何理由,聽到別人誇方應禮,他便秘的面色更甚,冷冰冰着難看的臉路過辦公區。
後面議論的人哪裏還有人注意到他。
“我們以前都不跟他說話,不知道他願不願意幫咱們。”
“問問不就知道?”
“給咨詢費不就行,難不成你們還想白嫖啊?”
似乎被戳中心底的想法,讨論聲戛然而止。
走出辦公區的秘書沒有再聽到後面的議論了。
回到辦公室裏的方應禮快速把寫給林澤鸫的噴灑配方寫了出來。在最後一行标注了注意事項,若是使用的話,需根據實際田地情況來調整比例。
他拿着報告給了林局長,接着則是拿着寫好的信來到前臺。
方應禮:“這邊有信封跟郵票嗎?”
“你要給那人回信?”林菲敏銳的問。
方應禮點了點頭。
林菲好奇問:“他是來問你田地問題的嗎?”
方應禮再度點頭。
林菲漂亮的眼瞳微微眯起,故意揶揄道:“方同志你可以呀,你來局裏還不到兩個月,就有人要請你去看田了。”
說着,她靈機一動地問,“你會看花嗎?”
“嗯?你的花?”方應禮微愣。
林菲吐槽道:“對呀,我家前院種了一些玫瑰花,可是不知道什麽情況,最近總是半死不活的,連花都不開了。”
方應禮笑起來:“這個我倒是也能看,但我可是會收咨詢費的。”
林菲撇嘴:“我還不知道啊,放心少不了你的咨詢費。”
兩人約定了這周的周末在糧食局彙合,到時候林菲會帶着他去到家裏看玫瑰花出什麽問題。
意外接到新兼職的方應禮很高興,找林菲拿了信封跟郵票,寫了地址等聯系方式,而後交給她處理。
這也是前臺的工作,負責接待各種瑣碎的雜事,收信送信都包含在裏面。
另一邊的紅湖村,明叔清晨就出了門,他騎着三輪車趕到農場供銷社。
進去之後,就将方應禮寫給他的紙條遞過去給櫃臺裏的服務員:“麻煩這位同志了。”
“稍等。”拿到紙條的服務員看了眼上面的東西。
他把紙條遞回去給明叔,戴上手套跟口罩進入到櫃臺的後面,從裏面搬出兩大袋有機複合肥,又取了幾袋巴掌大的磷肥,以及另外兩包白綠相間包裝的農藥。
交了錢,明叔扛着肥料搬到三輪車上。
出來的時候碰巧遇到了方大力,不過是一天時間,明叔找方應禮看田地情況的事就在紅湖村傳開。
方大力自然也是聽說了。
對于方應禮的本事,他比村裏任何人都清楚,這會見到明叔,樂呵呵地過去聊天。
說着幾句沒有營養的廢話之後,方大力問到點子上:“這些都是應禮交代你買的肥料?”
複合肥……
磷肥……
芸苔素……
村裏哪家哪戶都有多少田地,方大力了如指掌,他所知道的明叔家裏就有三畝水田。對于個戶來講,家裏有三畝水田可不少了,用這點肥料夠?
難不成方應禮還給明叔支了什麽招?
一問才知道,方應禮為了給明叔省錢,之前用的草木灰這次也沒有落下,好在明叔之前囤了不少,都能派上用場。
方大力問:“怎麽不讓你兒子過來幫忙?”
說到兒子,明叔忍不住念叨:“別提那小子了,昨天被我罵了一頓,今天醒來人跑了,也不知道去哪裏鬼混。”還拿走了家裏兩塊錢,這小子一定是去鎮上了。
上次就聽他說鎮上的國營飯店,說在裏面吃飯,味道特別好,價格也不貴。他問了下,一碟炒菜都要三毛錢,還說不貴,這個該死的敗家子。
方大力打哈哈地略過這個話題。
明叔還有很多事要忙,他繼續跟方大力說了幾句廢話,急忙地踩着三輪車離開了。
方大力也是過來領肥料的,他看明叔離開了,轉身進到供銷社裏。
将帶過來的票遞過去給櫃臺的小哥,小哥見人是生産隊隊長方應禮,臉上露出笑容。
“剛也有人過來買肥料,我還沒有見過那樣配比的,啥情況呀用這樣施肥。瞧着還是個不認識字的,給我看的那字條應該是別人寫的。”
服務員說着露出個鄙夷的神色,“怎麽看都是被騙了,給他寫字條的人沒安好心。”
方大力道:“買東西的人我認識,給他寫字條的是我好兄弟。”
服務員身形一僵:“……”
他尴尬地幹笑兩聲,加快速度的把方大力要的肥料給調過來。這期間氣氛微妙,沒人再開口說話。
方大力要的是粒肥,方子是謝畢卿寫的,規規矩矩沒有出格的地方。
他批了條子就過來,賬記在公社的頭上,到時候公社財務部那邊會跟供銷社那邊核對報銷。
用大貨車運過來的肥料來到農場,方大力喊上六名社員過來搬到三輪車上。一畝水田用80公斤,兩百多畝就是将近20噸肥料。
輪流幾輛三輪車運着回公社的倉庫,車輪都跑出火來。
忙碌三個多小時,這麽多的肥料才全部運完。
這才剛開始,搬回來的将近20噸肥料,需要在兩天內全部施到田裏,方大力從生産隊裏調出十幾名身強力壯的年輕社員,吆喝着他們來到倉庫門口,把運回來的肥料扛到田埂邊上。
時間來到下午兩點半左右。
在浦林村吃過午飯的陳彬終于坐着小客車趕回到局裏,他屁股還沒落座,就被即将要出門的方應禮給拉走了。
陳彬困惑地跟着他出門:“指導員,我們要去哪裏?”
他好像記得今天下午他們沒有批出外勤的條子,正常這個時候就是在辦公室裏各忙各的,互不打擾。
“去公社。”方應禮道。
這裏說的公社自然是泊山鎮生産隊公社總局,方應禮跟陳彬來到糧食局的停車場,騎着自行車來到城西的生産隊公社。
把自行車停靠在公社門前,門口處站着的兩名武裝民兵目光審視地看向了方應禮。說來好笑,方應禮來到泊山鎮工作這麽久,這還是第一天過來這邊。
值守的民兵是認識陳彬的,但他們不認識跟着陳彬過來的方應禮,從而将他們兩人給攔截了下來。
其中一名民兵問陳彬:“這位是……”
不怪他看不出來方應禮的身份,實在是方應禮的穿着跟陳彬對比起來還要差不少,他至今依舊穿着他那套洗得發白老舊的的确良套裝,腳下是新編的草涼鞋。
來上班這些日子,他磨破了五雙草鞋,達成了另一種驚人的成就。
“這位是我們最近新上任的方指導員,我們今天過來是來交接拖拉機的。”陳彬對着他介紹道。
民兵:“!”
兩人震驚地看着面色淡淡的方應禮。
接着向他行了個禮,方應禮勾唇朝着他們致意,并回了一個标準的行禮。
兩人順利進入到公社裏,路過大堂走到前臺,前臺的同志看到他們,拿出登記本讓他們登記簽名,而他也是第一次見到方應禮。
路上陳彬逢是遇到個人,都要仔細地介紹一遍方應禮的身份,他樂此不疲,一點都沒有不耐煩。
直到兩人走到二樓的接待室。
公社總隊大隊長親自過來接待他們,鄭高建早在林國慶的口中聽過這位方指導員了,今天見到真人,熱情地招待他們喝了純正的大紅袍。
鄭高建沏着茶道:“方指導員先坐會,我已經派社員去汽車站那邊接人了,現在才剛出門,最快也要半個小時回來。”
“早在十幾天前我們就很重視這件事了,沒想到拖這麽久,豐收-35才送到咱們這裏來。”
他說着,時不時地看一眼坐在他對面的方應禮。
方應禮問:“鄭隊長是有事想問我?”
“哈哈哈,确實有好奇的事。”鄭高建爽朗笑起來,而後,他疑惑不解地問,“前不久我們這些生産隊長就在林國慶的口裏聽過你了,但是你這麽久怎麽不過來總社這邊?”
他們總社這邊也是有管轄的種植區的,分布在城西周邊郊野,多多少少的算起來也有個兩三百畝地,因為分布比較散,他們這邊種植的都是只供給本鎮供銷社的新鮮蔬菜,譬如最近他們的旱地多種了一些當季蔬菜。
比如,茄子、絲瓜、圓包菜、黃瓜、四季豆跟苦瓜等等,這些蔬菜都是混合着田地來種,每批次産量都差不多。
但這次不是聽說方應禮有更有趣的播種育苗方法嘛,他就想着他那些當季蔬菜有沒有這個命,用上這些新播種方法。
“總社這邊每次報回來的數據都很好,不需要我這邊另外費心。”方應禮直言道。
他當然知道鄭高建心裏是什麽想法。
不過是想要親眼見識一下林國慶吹噓到生産隊群裏的辦法有多神奇。方應禮知道卻不一定要答應對方的要求,他目前精力沒有那麽旺盛,做不到每天跑三四個地方。
“那就不管我這了?”聽到方應禮這麽說,鄭高建不免打趣,“方指導員啊,我這可是總社耶,你就這麽放手不管?”
方應禮哭笑不得:“沒說不管。”
鄭高建樂起來:“既然管,那麽今天難得過來,要不然等會你交接完了拖拉機,我就帶你去田壟那邊轉一圈?”
似乎看出方應禮的猶豫。
鄭高建立馬補充道:“不用你廢腳力,我這邊有遮棚的三輪車,到時候讓人拉着你過去。”
見方應禮越來越松動的表情,他又添了一把火,“我都說到這份上了,方指導員你就給哥一個面子。”
“行。”方應禮妥協了。
反正下午沒有其他的事急着要忙,格外再去趟田壟,并不礙事。
鄭高建見好就收,他殷勤地給方應禮續了茶:“這茶不錯吧,等會方指導員你離開前,我讓小孟給你裝上一盒。”
小孟是他的文助,在方應禮他們過來的時候,人家打聲招呼就離開接待室去忙了。
方應禮沒有拒絕這份好意。
而陳彬剛好在場,自然也得到一份大紅袍。
沒過多久,小孟拿着兩盒未拆封的大紅袍過來,順便給鄭高建帶來了消息:“他們接到農業機械公司的人了,正拉着拖拉機回來。”
公社總局離汽車站不遠,過來的話,十幾分鐘就能到。
“行,你先下去,我跟方指導員等會就過去。”鄭高建吩咐小孟,“你請他們去一樓的會客廳。”
小孟領了任務,行動快速地離開。
方應禮道:“既然人家要過來了,鄭隊長還是盡快安排人員學習吧。”
他過來可不止簡單地交接,主要原因還是要教生産隊的社員們能開這新的豐收—35型拖拉機。
現在人家都要把拖拉機運過來了,方應禮想着盡量不要太浪費時間。
鄭高建的想法卻跟他不同:“不是要去田壟嗎?這拖拉機明天練也是一樣,放一天不礙事。”
方應禮:“……”
鄭高建興致高漲,很快就能見到這傳說中的豐收—35型拖拉機了,他也是學開拖拉機的人選之一,嘴裏說着不急,心底依然激動。
這豐收-35型拖拉機,造型跟紅衛-40比起來不知道會怎麽樣。
暗戳戳地摩擦着手掌,鄭高建領着方應禮他們離開接待室,往走廊走去,下了樓梯,他們繞過大堂,停在一扇挂着“會客廳”的門前。
鄭高建推門而入,裏面等候着的人齊刷刷地回頭看過來,其中兩位見到鄭高建後面跟着進來的方應禮,大家之前在岐江縣就已經打過照面,這次見到,都齊刷刷地起身。
“鄭隊長。”
“方指導員。”
“幸會幸會,真是辛苦你們跑一趟了,來的路上很累吧,咱們這鎮上的水泥路還沒修,路啊都不好走。”鄭高建滿面春風地笑着寒敘。
帶頭的負責人立馬笑着回應:“不辛苦,為人民服務這都是我們應該的。”
“你們生産隊才是真的不容易吶。”兩人互相地恭維一陣,負責人目光落到方應禮的身上,他走過去,鄭重伸出手握了握,“方指導員好久不見。”
方應禮笑着迎上去:“好久不見。上次分別之後我就在想着我們什麽時候能再見。”
他早期待着豐收-35型拖拉機能運回泊山鎮了,結果左等右等,竟是等了半個多月才有消息過來。
也不知道岐江縣那邊,用這六臺拖拉機都幹了什麽。
不過運回來的豐收-35型到他們鎮上的就2臺,其他四臺并不屬于他們泊山鎮。
想到岐江縣,方應禮便想起幾天前謝畢卿忽然打電話過來分局,當時他正好在辦公室裏,林菲跑上來跟他說謝畢卿找他時,他還愣了好幾秒。跑下樓去接電話的時候,他內心焦急着想,難道是謝畢卿那裏出了什麽問題。
謝畢卿得到他給方大力寫的噴灑葉面肥的配方了?在接起電話時,電話那頭的謝畢卿簡短地說了他打電話過來的原因。
謝畢卿很有原則,他得到方子的第一時間并沒有找婁懷商讨這個方子的優異之處,而是來問方應禮,他能不能用這個方子繼續研究。
方應禮哪裏有不答應的道理,當即就同意了下來。
挂掉電話前,謝畢卿還在電話裏吐槽聯系方應禮太麻煩了,問他為什麽沒有給自己的辦公室配聯系的電話。
方應禮:“……”他沒想過這個問題啊。
思緒漸漸拉回,方應禮摸摸鼻梁,幾天過去了他還是沒想到要問局長能不能給他的辦公室配電話。
看來等會回局裏的時候,他要找局長聊聊。
方應禮跟負責人寒暄一番,鄭高建湊身過來打斷了他們的對話。
“方指導員、負責人,時間不早了,我們要不先去交接下拖拉機再回來聊?”鄭高建恰有其事地說。
負責人咳咳兩聲,連忙說好。
他走在前頭,帶着他們出門左拐,繞過大廳的另一端,往後方小門的方向走過去。他們剛才就是被小孟帶着過來的。
等到這裏,帶頭的便換成了小孟。
小孟打開門側過身,讓後方跟着過來的全部人先進去。
進入小門,眼前的視野豁然開朗,這裏俨然是一片平坦寬敞的空地,周圍都被三層高的樓房環繞着,形成不規則形狀的空缺。
泊山鎮這邊的事業單位的辦公樓外,都喜歡種植楊桃樹,糧食局的後方,方應禮辦公室開窗時就可以看到楊桃樹。這裏也有,方應禮眼睛投向不遠處,那裏有一棵足足三層那般高的楊桃樹。
“這楊桃樹年份看着不小了?”方應禮問。
鄭高建道:“是有十幾年了,一直種在這邊,現在每年結果都不咋滴,酸得很,不好吃嘞。”
“方指導員想吃?”他反問。
方應禮搖頭,這倒沒有。
鄭高建笑着對他說:“方指導員若是哪天想吃的話,我推薦你去下府路的公社,他後面就有一棵,那棵是甜楊桃。”
哦?方應禮微微愣了下,他去過那麽多次下府路,竟是沒去過後方,也不知道後面還有一棵楊桃樹。
這空地不僅有楊桃樹,還有其他人心存目想的豐收-35型拖拉機。
龐大的身軀立馬吸引住全部人的注意力,它的後輪高大威猛,靜止地停靠在空地上,都快要到人的胸前那麽高了。
後面的鐵皮蓋更是漂亮,在濃濃日光下迸射出一道刺目的光芒。
跟着過來的陳彬旁若無人地飛奔過去,他伸出手撫摸着拖拉機的前輪,前輪上的黑色橡膠皮硬度厚實,摸着就能想象到這臺拖拉機在啓動時有多麽威猛。
“指導員,我想先試試!”陳彬激動道。
方應禮笑着沒攔着,卻還是叮囑:“你先适應下各個操作部位,別先急着啓動。”
“我知道的。”
陳彬不是魯莽的小夥子了,他活了四十來年,自然要比那些二十來歲的小年輕穩重不少。可是即使這樣,在面對這麽新型的拖拉機時,依然激動不已。
在場的人裏,就小孟的年紀跟方應禮相仿,他眼睛炯炯有神地羨慕盯着爬上拖拉機的陳彬,他很想嘗試,卻也知道自己在這些人的身份中,實在拿不出口。
況且自家隊長還沒開口呢,他總不能越過自家隊長先爬上拖拉機吧。
如此想着,他旁邊走過來個人,小孟猛地驚醒一扭頭,就看到方指導員微微笑地看着他,并且問道:“你在這次學開拖拉機的人選裏?”
“我?不不不,我不是。”小孟臉刷地一下漲紅起來,趕緊否認,“我就是個文職,平時是不下地的。”
方應禮卻道:“這跟職業無關,你要是想學,我可以在教鄭隊長的時候,你過來旁聽學習操作。”
小孟聞言,目瞪口呆。
幾秒後他終于找回自己的聲音:“我、我真的可以學?”
“為什麽不行?”方應禮納悶,“你也是生産隊的人,你學會怎麽開拖拉機并沒有壞處,當遇到緊急情況沒有師傅開的時候,你就可以上場了。”
想想,作為一個文職,竟然深不可測地會開拖拉機,是件多麽有意思的事情。
小孟的情緒洶湧澎湃,他認識的人裏,目前還沒有人會開這臺新的拖拉機,要是他真的學會了,這是可以吹一輩子的事情。
小孟立馬道:“好,方指導員我要學!”
“行啊,你先看零件圖冊,後面有什麽不懂的可以問我。”方應禮被他如此忽然的熱血給驚訝到,不過很快他便明白這裏面的原由。
用上一世的想法來概括:哪個男孩子不想要有一輛超酷的摩托車?
而這句話便可以用在小孟的身上,哪個身處文職的生産隊社員,不想親自開一次型拖拉機?
方應禮跟農業機械公司的負責人雙方成功地進行了簽署交接,完成今天過來的任務之一後,他拿着另一本《豐收-35型拖拉機零件圖冊》給鄭高建。
方應禮道:“鄭隊長你先看着,明天我過來的時候,你們哪裏有不清楚的地方都可以問我。”後面那句,也是對旁邊的小孟說的。
這會,陳彬體驗完拖拉機下來,他意猶未盡地說:“要是現在能開兩圈就好了。”
“還是先認全零件更好。”方應禮道。
總共就兩本零件圖冊,一本在小孟手裏,一本在鄭高建手中,方應禮只好手把手地教陳彬認識零件。
他記憶力不錯,零件圖冊上面印出來的零件他基本都還記得,解說的時候會加上一些他自己的想法。
說着說着,他發現小孟跟鄭高建都不看手裏的零件圖冊了,反而圍了過來聽他講解。
面對字面上的解釋,顯然方應禮的講解更加吸引人,且令人更加容易地領會。
“這裏是可以手動升降,要是你們身高不夠,可以上去之後,再用腳試着踩一下,如果高度剛好就不用管,如果不行,你們就這樣一拉……”方應禮親自走到拖拉機前,上前跨步地跳上操作臺,當着衆人的面,他一步步操作地說着。
講到後面,他直接啓動了拖拉機。
“噗噗噗——”
拖拉機巨大的聲音闖入每個人的耳膜裏。
方應禮提高聲音地喊道:“大家先散開!”
衆人聞言,紛紛朝着兩邊的空地後退,留出足夠的空間給方應禮發揮。
方應禮不負衆望,在衆人期待的眼神裏,操作着拖拉機做出直線、調轉方向、常規倒退等駕駛規範行為。
幾分鐘後,方應禮将拖拉機停回之前的位置。
接下來的時間裏,鄭高建跟小孟兩人都操作着拖拉機示範了一下。
鄭高建還好,他之前就會開紅衛-40,對于豐收-35型來說,這雖然操作不同,難度不一樣,但至少把控得可以,不至于剛啓動,就差點被拖拉機帶着人飛出去。
至于小孟……他就不行了,這孩子以前完全沒親自接觸過拖拉機,啓動拖拉機的時候,人差點摔到地上出洋相。他臉紅撲撲的羞赧着,被鄭高建打趣了好一會兒,然後又在方應禮的鼓勵之下,嘗試了第二次。
看着他再度差點摔倒,方應禮沉默了一瞬。
于是,方應禮暗自吐了一口氣,讓小孟先不要上手實操,而是認認真真地把拖拉機零件圖冊給吃透了。
他接下來的時間都會過來這邊指導,不差這點時間。
看不下去的人還有鄭高建,鄭高建納悶方應禮為什麽要教一個文職開拖拉機,這學會了要幹嘛?給小孟轉行啊,不做文職了,以後去當拖拉機師傅可還行。
好在他也沒賤到不讓小孟學開拖拉機,只是心裏吐槽着,不看好罷了。
“方指導員,我們先過去田壟那邊。”鄭高建擡手看了眼手表上的時間,催促着兩人,“小孟你就拿着圖冊回辦公室去,有問題我那邊讓社員找你。”
小孟戀戀不舍,卻聽從地拿着圖冊離開了。
方應禮、陳彬跟鄭高建坐上帶遮棚的三輪車,柴油機動,啓動時排氣口噗嗤噗嗤地滾起黑煙。
三輪車“突突突”地往田野方向過去。
路上,他們途徑茄子地,看到茄子地裏面不止結着白茄子,還有外地品種的紫茄子。紫茄子的占地面積不多,似乎是研發新種植的品種,這個時候的紫茄子跟幾十年後的紫茄子形狀不太相似,遠遠看着,應該是老式的紫色皮茄子種。
他的視線沒有多做停留,收回來時,想到自家田裏種植着的白茄子,采摘了幾波後,家裏的白茄子結出來的新果小了不少,質量也有所下降。
要不要換個紫皮茄子種?
方應禮想着,等回家後問下周慧岚的意見,看她喜不喜歡吃紫皮茄子好了。
論及周慧岚,她今天可忙壞了。
清早醒來的周慧岚記挂着方應禮交代的事情,她洗漱穿戴好衣服就提着竹籃子出門,快步地趕到農場供銷社。
這時候不過早上七點半左右,賣豬肉的櫃臺已經排了不少人。
路東農場能天天吃肉的人家可不是小小的紅湖村能比的,這邊光是國營單位就有好幾家,光是醬油廠就有上百名員工,還有制糖廠。
路東制糖廠的規模可不比醬油廠小,那邊也是有宿舍樓跟食堂的,但路東本地人也有回家住的,在家裏住的每個月能有三塊錢住處補貼。
上次方應禮遇上的那位大嬸,便是制糖廠裏的職員,她是廠裏食堂的炒菜師傅,工資跟一級員工差不多。她大兒子還是個當兵的,小兒子在醬油廠裏是名組員,可惜上次評選組長的時候被人給惡意舉報了,要不然肯定也能當組長。
今天她還是早早地就排在了隊伍裏面,依舊是要了一整條豬蹄回家。
她提着師傅剁好的豬蹄從人群裏擠出來時,看到人群裏有個熟悉的臉龐,這位周大嬸不确定地又瞅了瞅,愣是覺得眼前的這位姑娘有點眼熟,好像在哪裏見過。
再一瞅,周大嬸立即想起來這人是誰了。
這不是她小兒子當初相看之後回家死活想要娶的姑娘麽?很好嘛,終于在這裏碰面了。
周慧岚當時跟周明相看時,比沒有直接與周大嬸碰面,當時給他們介紹相親的媒婆是沒有讓雙方家長會面的。周大嬸她覺得自家的小兒子心思單純,要是遇到個妖豔不好的姑娘被騙了怎麽辦,于是偷偷跟着過來。
周大嬸當時對周慧岚的長相還算滿意,覺得這姑娘面貌端正小巧,人看着也是個顧家的,只是這個家境不是很令她滿意,家裏都沒有人在事業單位、國營單位裏上班的,這家人太窮了。
結果她兒子眯眼了,硬是想要娶人家。那就娶呗,結果人家沒看上自己的兒子,轉頭相看了別人結婚了,她哪裏咽的下這口氣,恨不得當場找那家人理論,後面還是她兒子把她攔下來的。
要不是這個姑娘,她兒子至于這麽久了還不想結婚,不過聽說這姑娘後來嫁給別人當後媽了?
周大嬸嘴裏無聲地啐了一口,看不上她兒子,反而看上了給別人當繼母,簡直不要臉的賤.東西。
周大嬸嘴裏罵罵咧咧地從周慧岚的身邊走過。
還故意地用自己圓潤的肩膀撞了一下周慧岚,冷橫着肥胖的身材扭着胯離開。
周慧岚:“……”
這人莫名其妙啊。
她揉着被撞痛的肩膀只認為自己倒黴,遇到了這種喜歡挑剔而不講理的大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