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第 67 章
當天麥芽糖的生意火爆,七八個小朋友圍了上來,每個兩分、五分、一角的,加起來,不到半個小時,便入賬了四角三分錢。圍着的孩子們散開,周慧岚趁着這空檔,繼續用金屬糖錘,敲出大差不大的麥芽糖塊下來。
然後這些麥芽糖塊,周慧岚繼續用提前裁剪好的紅紙包成四角形,放在邊上另外放稱的籃子裏。
這法子,還是上次那大客戶給她的靈感,這一包糖需要五分錢,半個巴掌多些。路東農場這邊的小孩子,有零錢來買糖的,都是職工家的孩子。家裏有穩定的收入,孩子們有固定的零花錢,他們買糖果,一般都是五分錢起步。
至于一分兩分的,周慧岚就沒有用紅紙包,畢竟這紅紙也是要錢的。
當初她把這個想法告訴方應禮的時候,方應禮告訴她,這個叫做包裝營銷。
周慧岚想要拉住這些“穩定客戶”,就需要想個不一樣的法子,裏面的糖少放一點,但價格還是五分錢。只有購買五分錢以上的客戶,才會用紅紙包。
果不其然,這個營銷是正确的,好幾個小孩看到五分錢的就有紅紙包好的麥芽糖,本只買二三分錢的,都換成了五分錢一包的麥芽糖。
暑假期間的小孩子們消息靈通,在家裏做手工的婦人們也不遑多讓,她們很快也收到了紅湖村某家媳婦來路東賣麥芽糖的消息。
這邊,幾個鄰舍的婦人們坐在門口小凳縫着衣服。
其中一個人看着兒子拿着錢跑出了家門,就知道去幹了什麽,厭煩道:“這女人又來了,幾天不來,我還以為不會來農場了。”
“你家孩子怎麽還吃不膩?”另一個人似笑非笑地瞥了她一眼,心想着,瞧着嫉妒呢,自家孩子的零錢,幾乎都被對方給霍霍沒了,想想都來氣吧。
她的話還沒落,這衆人裏有人放下了手中的籃子,拍拍褲子上的皺褶:“別說,她做的麥芽糖還不錯,沒摻水分,吃着還挺香的嘞。”
第一個開口的那婦人皺起眉,忍着心裏的不愉快問:“你也要去買?”
“嗯嘞,我家阿仔好陣子沒吃了,這兩天一直念叨,我想去買兩次路過都沒見着人,今天她過來了,想着買幾分錢回來。”
“你等會我,幫我買一份回來。”說話的人起身回屋,出來時手裏拿了張五毛的票子,“我明天去我哥家,帶點糖過去。”
Advertisement
“你倒是大方,一出手就是五角錢。”
“我哥家裏六個小孩,買少了小孩子們不夠吃。”
周慧岚這邊,陸陸續續地有人過來買麥芽糖,這麥芽糖比白砂糖便宜,比起水果糖就更便宜了,來買麥芽糖的大人也不少。
不過大家過來一瞅,發現周慧岚今天是騎着三輪車來的,還有人問她這三輪車花了多少錢買的這樣的問題。她沒有全都回答這些問題,有些問題都是笑笑地含糊過去,既不得罪人,也不會把什麽事都說給別人聽。
就是……
麥芽糖生意不錯,帶過來的蔬菜卻沒有幾個人問。
周慧岚帶過來的蔬菜有白茄子、油菜心和春菜,每捆都有兩斤,賣得便宜,一捆只要三分錢。
但問價的人不多,買的就更少了。帶來的二十多斤蔬菜,兩個小時就賣了三捆。
“難道是哪裏出問題了?”周慧岚輕聲嘀咕。
她心裏估計了一下,這次擺攤她特意選的靠近農場職工居民區,後面的居住房裏,有兩條職工平房,住了上百戶職工家庭。這麽多戶人家,往少了說怎麽也有幾百口人,怎麽就沒人買菜呢?
難道是她來得太晚了?
周慧岚還沒想明白,有個穿戴整潔的婦人過來了,說要買兩份麥芽糖,一份一角錢,一份五角錢的。
是個大客戶。
周慧岚眼神微亮,熱誠地笑着給她敲糖打稱:“阿姐我給你兩包包好的麥芽糖,還是給你重新敲一份?”
“我的那份用包好的就成。那五角錢的,你重新敲一份。”那位阿姐說道。
等着周慧岚給她敲糖的過程裏,瞅了瞅周慧岚騎過來的三輪車,在農場這樣的人力三輪車不少,有些還比這輛大很多,她不是很在意,只是瞥到了車後座還有其他的東西。
她算是老客戶了,不是每次都來,隔三差五地來一趟,每次都是按角的份額來買。周慧岚敲得認真,沒注意到她走近到了擺放蔬菜的那邊,伸出手在裏面挑了挑。
“我記得你以前沒帶菜過來賣的?”她忽然開口問。
周慧岚笑着說:“家裏田裏種得多了,吃不完。”
“多少錢?”
“一把只要三分錢。”周慧岚連忙說,“價格都一樣的。”
她“哦”了一聲,輕聲道:“這價格倒是不貴,比供銷社那邊便宜,就是你這麽晚過來,我今天的菜都買齊了。”
說着她手中動作沒停,要了一把白茄子。
等她走了,周慧岚便知道為什麽沒人過來買菜了。
看來以她這麽晚才能過來農場擺攤,想要在農場裏賣菜是不可能了,帶回來的菜還剩下不少,留着到明天也是能吃。就是太多了,等她把麥芽糖都賣完了,還剩下五六把。
晚上多炒兩個菜好了,周慧岚看着那曬了幾個小時太陽,蔫吧下來的蔬菜。她擡手碰了碰牛娃的臉頰,告訴他,要回家了。
牛娃伸出手要她抱着上車,乖巧地抓着擋板,高興地喊:“回家!”
現在有了三輪車,周慧岚踩着腳踏板騎得很快,他們回到紅湖村的時候,還沒到下午四點半。
最近地裏的莊稼收割了,新的秋稻插秧還沒開始,村裏的老人、十來歲的少年們都不用下地幹活了。老榕樹下坐滿了人,他們喝着高山茶,搖着蒲扇納涼,難得閑一把。
有熟悉的村裏人看到周慧岚,他們都知道周慧岚去農場做生意,随意地打招呼:“忙完回來了?”
“嗯,忙完了。”周慧岚騎着三輪車快速到家,把三輪車鎖在了走道外面。
“嫂子你們回來了?”方同路和方巧娥在前堂的桌子前寫作業,看到周慧岚抱着牛娃進來,兩人主動跑去屋外幫忙搬東西。
周慧岚:“你們餓不餓,要不要我做些面餅給你們吃?”
她剛說完,懷裏的牛娃就先開口喊:“姨姨,我餓了。”
牛娃今天出門帶了五分之一塊的青糖餅,喝了一壺水,但小孩子新陳代謝快,這點東西很快就消化完了。
方同路跟方巧娥兩人也餓了,但他們還能忍,只是說不急,等大哥回來再吃。
“先給你們烙點菜餅子。”周慧岚道。
要等方應禮回家,得要晚上七點半了,現在又不像之前,家裏還存放了不少吃的。
說是要給他們烙菜餅子吃,周慧岚還是先給他們塞了一小塊的青糖餅,讓他們先墊下肚子。她先是去柴火間裏挑了幾根柴回來,放在竈臺邊,然後去洗菜,剁菜碎,混在加了水的面糊裏面。
不知什麽時候,牛娃跑到她的跟前,舉着手裏一小塊青糖餅:“姨姨,吃。”
“姨姨不吃,牛娃你自己吃就好。”周慧岚笑着揉揉他的腦袋,這還是跟方應禮學的,學完後發現,小孩子的頭發真軟,摸着會上瘾。
她抱着牛娃離火源遠一些,讓他坐在小木凳上面。
牛娃一手抱住木凳的背靠板咿咿呀呀地唱着歌,小嘴還時不時地咬一口手中的青糖餅,全身都閑不下來。
玩了一會,他就犯困沒精神,趴在靠背上睡着了,手裏的餅子都沒吃完。
周慧岚看到他睡着了,擔心他睡熟了摔下來,擦着手想要把他抱回屋裏睡,結果一抱起來,牛娃就睜開眼醒了。
嘴裏下意識地喊了聲“姨姨”,迷迷瞪瞪的小眼神沒聚焦起來,不是真的醒了。
他本能地依戀着這個柔軟的懷抱,在周慧岚的懷裏蹭了蹭,又繼續睡過去。
回到走道,周慧岚看到方同路踮着腳尖在翻着鍋裏的面餅,她“哎呀”地喊了聲,竟然忘記鍋裏有面餅這事了。
好在方同路把烙好的面餅及時地翻了面,只有小部分黑糊了,其他都是好的。
周慧岚沒舍得把糊的地方丢了,烙好全部的面餅,她吃掉了這張糊的,留了張好的給牛娃。等牛娃醒來,就開始撕着面餅吃。
看着牛娃吃着面餅,方同路兄妹倆還在寫作業,周慧岚自己則是去清理竈口裏的草木灰。這東西不能丢了,有着很大的好處,撿一半幹淨的,倒進到儲存紅薯的水泥缸裏。
裏面一層紅薯,一層草木灰,這樣紅薯可以吃到九、十月份秋收的時候都不會發芽。
這天,一忙就忙到了天擦黑兒,方應禮從鎮上回來了。
等吃完了晚飯,之前忙的時候沒感覺,現在閑了坐下來,忙碌過後的疲憊感上來了,才感覺到身體都是累得發酸。方應禮靠着椅子,捏了捏大腿內側的肌肉,聽着周慧岚說起今天在農場裏的事情。
“我還想着拉菜去農場裏賣,結果人家跟我說我去太晚了,他們早買齊菜了。”周慧岚惆悵,“我要是能清晨過去農場就好了,今天帶過的菜肯定能賣完。”
方應禮道:“那太早了,你得四點多就要去收菜。”
“可是咱們買三輪車回來不就是要做生意嘛,光賣麥芽糖掙不到幾個錢,什麽時候才把本錢掙回來。”周慧岚道。
“那要不我去?”方應禮笑着看向周慧岚,“我提前半個小時出門,順道把菜賣給供銷社。”
“不行,我問過了,那邊量太少的不收,而且去收的都是有人介紹的,咱們沒這人脈,想要賣給供銷社都不行。”周慧岚搖了搖頭。
方應禮道:“就咱們那點田,種的菜也不多,不賣也沒大問題。”
不過他們家種得勤,方應禮時不時地過去菜田裏看苗,偶爾在鎮上會帶來些肥料過來,噴灑農藥的事情也是他在做。
這三個月,種出來的菜,比以前多了不少,最近越來越明顯,他們家就吃不完了。每次熟的菜有幾十斤,他們就算再怎麽能吃,也要吃個好些天吃完。
所以周慧岚才愈發想要去做賣菜的生意。
周慧岚還是不想輕易地放棄:“你不是給了我不少紫皮茄子的種子,現在長得很高了,有些快要打花苞了,我就覺得後面肯定會更多菜能賣,現在得好好想下怎麽賣才行。”
在做生意方面,周慧岚有着屬于她的執着。
方應禮不好在這面上反駁她,而且之前他就覺得周慧岚做生意是好事,他頂多出出主意。
一般來說,農村裏不缺菜吃,在紅湖村是賣不成的,農場倒是個不錯的選擇,那邊不少職工家庭,家裏是居民戶口沒有田地的。
就是他們離得農場有點遠了,現在周慧岚顧着家裏就很辛苦了,他不想周慧岚每天如此起早貪黑地忙碌。
很快,他就想到了主意。
“我上班前去田裏收菜,你跟我一起出門,這樣你八九點應該就能回家。”方應禮道。
周慧岚沒反對,很快就被方應禮催促着去睡覺:“你明天要跟着我早起出門,我們現在得九點睡覺了。”
吃了晚飯一個小時就要睡,這是他以前從未過過的日子。
方應禮看着冷寂下來的前堂,前堂裏只有煤油燈陪着他,他莫名地覺得有點無聊,若不是時間不對,他還想拉着周慧岚繼續聊一會。
躺在草席上面,方應禮心情不太好。
穿越到這裏來已經三個多月了,前幾天林局長來找他,說他不需要進行考核,有幾個專員給他寫了聯名信,都推薦他提供的紅薯新種植方法。這對他來說是件好事,這樣下個月他拿的就是二級薪資了。
不過,縣裏目前還沒打算将他的紅薯新種植方法進行推廣,也有幾個農業方面的專員堅持這個方法不确定因素太大,他們依舊堅持用整塊紅薯育種,再以扡插的方式育苗。
這些對他來說,并不是很重要。
他只是覺得這樣忙碌的生活,壓得他有些喘不過氣。
在他沒來之前,原身每天早出晚歸一直在生産隊裏上工,家裏的兩老忙着田裏的活,忙着勤儉生活的點滴,幾歲的孩子就會在家裏喂雞喂豬,打掃衛生,再長大一點,就可以去放牛,上山割豬草了。
如果不出意外,這樣的生活還會持續很多年。直到方同路長大到十六歲,繼承大哥的生活軌跡,那個時候的生産隊肯定是解散了,不讀書的話就要去找小工上班。
紅湖村地理位置太差,是發展不起來的小山村。
哪怕幾十年後,依然只能靠田、靠山,唯一的出路就是去鎮上縣上,頭腦好的還能做個小本生意,頭腦不行的,只能幹最累的活……
只要是想一想,方應禮就覺得自己快要喘不過氣了。
在他看來,方同路跟方巧娥兩人都有獨屬于他們的天賦,這樣的孩子是那麽的乖巧,聰慧,也許是原身帶給他的濾鏡,但他一點都不在乎。
他想要給他們更好的生活,接受更好的教育……不,準确的來說,方應禮想給自己更好的生活。他不想繼續過這種每天起早貪黑,出門上個班都要走好幾公裏路去搭車的日子。
人都是會自私的,這個念頭冒出來後,如何都回不去了。方應禮在黑暗中翻個身,夜裏風有點涼,他卷着涼被子将四肢埋在裏面,賺錢的事情不能只靠周慧岚,他也要想辦法。
方應禮想得有點多了,醒來時發現一夜無夢。
這天還是暗的,黎明前夕,摸着黑刷了牙,背着竹簍出了門。
路過周圍的菜田,已經有不少人在忙了,方應禮一點都沒感覺到意外,村裏人,多的是四點左右醒來忙的。
這些人天還沒黑就來田裏收菜,兩大筐,一筐就有上百斤,兩筐最少也有兩百斤左右。他們挑着筐到農場裏,把這些菜賣給供銷社。
方應禮不止一次地想,這些人到底哪裏來的力氣,能挑着這麽重的擔子走幾公裏路。
他們的忍耐力,是方應禮無法想象的。
“應禮?”有道熟悉的聲音傳來。
方應禮看了過去,是方二伯,他騎着輛三輪車,後面還放着幾捆麻繩,跟兩把手臂長的鋒利砍刀。
“二伯,你要上山去了?”方應禮問。
“接了個單子,要兩車木柴,我帶家夥過去一趟。”方二伯道,“說是要蓋祠堂,是個大戶人家。”
方應禮随口問:“哪裏的?”
因為紅湖村沒有祠堂,他們這邊只有祖宅供奉香火。
“鎮上的。跟我聊的那個好像姓林,不知道是哪個本家。”方二伯道。
林姓在泊山鎮是大姓,有好幾萬人口,方二伯說這家的祠堂沒那麽大,應該不是鎮上本家的,不過誰知道呢。
方應禮對此不是很感興趣,他急着要去田裏收菜,沒再跟方二伯閑聊。
昨天周慧岚在田裏收了一波白茄子,今天還剩下不少,方應禮二話不說全都收了,用手抱着掂了掂,應該有六七斤。
他先收了圓包菜在竹簍底部,然後才是放白茄子,油菜心、春菜這兩種收完了,方應禮看了看,把剩餘的大芥菜也都收了。
做完這些,天邊彌漫飄蕩的晨霧緩緩散開,露出遠處後山裏碧青的野竹林,周圍都是人踩踏松軟土壤的腳步聲,方應禮暗嘆一口氣,彎腰背起竹簍。
他回來的時候,周慧岚在家裏煮好了粥,看到他累着滿頭汗回家,連忙拿了毛巾給他擦頭發。
“怎麽收這麽多回來了?”周慧岚看着裝得頂出來的竹簍,詫異問。
方應禮道:“太多了嗎?”
他瞧着也剩下不多了,還不如全收割了回來。
“也不是很多,就是我擔心賣完時間太久了。”周慧岚擔心地看了下內屋,“如果太晚,牛娃醒來看不到我怎麽辦。”
“那小子又不是第一次醒來沒見到大人了,我去把同路叫醒吧,跟他說今天晚點過去楊老師家裏。”方應禮給她出主意。
最近,牛娃越發的親近周慧岚,雖然一直叫她做“姨姨”,但周慧岚是真心地喜歡這個聽話的孩子。
這麽可愛的小孩,又跟她親近,周慧岚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聽到方應禮這麽說,也只能是這樣了。
“我去叫他們起來,等會讓他們在家裏陪牛娃。”方應禮說完,進到屋裏去喊兩個小朋友。
方同路跟方巧娥雙雙被叫醒,坐起來人還是懵的,就聽大哥要他們穿上衣服出來。
兩人乖乖照做。
出來就聽到方應禮說讓他們在家裏看着牛娃,若是牛娃醒來了,就喂牛娃吃飯。
方巧娥還在發呆,方同路卻已經徹底清醒了,當即答應:“大哥,嫂子你們去忙,家裏有我們呢。”
“你們可以出去玩,但不可以去河邊,知道嗎?”方應禮特意叮囑。
方同路搖頭,說他們不去河邊,今天是收柴火的日子,他們等會吃完粥,要帶牛娃去荔枝林裏撿柴火回家。
方應禮給他們留了家裏的備用鑰匙,騎着三輪車帶着周慧岚出門。
因為是臨時決定,他昨晚并沒有跟方富強說這件事,他們先去村頭跟方富強碰頭,然後再一起出發。
等他們到分叉口的時候,方應禮停下三輪車,換周慧岚來騎,他坐上了方富強的自行車後座,叫周慧岚自己注意安全。
三人分成了兩路,開始了新的一天的忙碌。
方應禮這邊工作進展得很順利,每天帶着陳彬和方書朋四處地跑,方書朋一開始還有些吃不消,每次路過前臺都會好一陣的失神。
在經過方應禮幾次毒打後,他就沒時間失神了,他不懂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每天還要接觸不少的資料,忙得兩腳起飛,走路都帶了風。
不到幾天,局裏就知道了新來的指導員助理,是個非常有心機,還愛表現的人,每次過來找陳助理,都是靠跑的。
他體格健碩,跑的時候地板都帶顫,咚咚咚地吵人。
大家在心裏罵他是不是傻子,想要表現自己也不用做得這麽誇張,來表現他們是真的忙。
沒幾個人知道,他去找陳彬不是因為表現,是真的有事。
“陳大哥,快快快,你幫我解釋下這個是什麽意思,我沒讀懂?”
“陳大哥,應禮哥讓我把這分析報告給你,說裏面有幾個數據他畫出來了,讓你好好地注意一下。”
“陳大哥,這裏我哥說不明白的話讓我來問你。”
“程大哥,我又來了……”
陳彬被他打擾得煩死,覺得自己的工作效率都降低了,然後他把自己的工作崗位搬到了方應禮的辦公室。
方應禮當然歡迎,這樣他有事找陳彬就不需要跑一趟了。
不過陳彬這次失策了,即使來方應禮的辦公室辦公,他依舊沒有逃過方書朋的魔音。
而且他發現,不止自己被魔音困擾,方應禮也不能幸免。
兩人相視一眼,都無奈地苦笑出來。
方書朋身上确實有一些不好的缺陷,這點上方應禮在工作中接觸了幾天就知道了。不過既然答應了他好好地教,方應禮就沒打算食言,每次都會認真地跟他講解“為什麽這麽做,這樣做有什麽含義”
開始時,方書朋需要用很長的時間才能吸收這樣的問題,到後面的幾天,他接收得快起來。
後面,纏繞他們的魔音終于有所減少,方書朋學會自己琢磨問題了。
這不由地令方應禮和陳彬兩人都松開了一口氣。
只是方書朋說到底是個新人,他聽到的跟真的實驗下來還是有差距,方應禮依舊讓他做記錄報告的工作,這點上他沒有絲毫怨言。
此外,陳嬸子直到這天,才知道兒子丢掉巡邏隊的工作。
得知兒子竟然不在巡邏隊工作之後,陳嬸子專程跑到農場巡邏隊,去問那邊到底是什麽情況。她兒子是什麽樣的人,她是最清楚的,可能偶爾會偷點小懶,但本性絕對不壞,定不會做出什麽違法違紀,導致被開除這樣嚴重的事情。
跟她說這事的是某個遠方親戚,他也是聽別人說的這事,然後急忙忙地就過來告訴陳嬸子。
兩人都不知道裏面究竟有什麽原因在,等到巡邏隊,一打聽方書朋之前的隊友們,才知道是方書朋主動提出來的辭職。
他也不是無緣無故辭職的,是巡邏隊的隊長故意刁難,放話出來要辭掉方書朋。哪裏想到,還沒辭退呢,方書朋硬氣地先辭職了。陳嬸子還問他們,知道她兒子辭職後去做了什麽嗎
結果他們都是搖頭說不清楚。
陳嬸子聽到這話,整個人險些暈過去,她兒子最近每天都早早出門,很晚才回來,竟是不知道躲哪裏去了?
陳嬸子是個命不太好的女人,嫁的第一任丈夫年紀輕輕就意外去世,後來二嫁給方書朋他爸,他爸工作性質原因,時常需要出遠門。
方書朋可以說是她一個人養着大的,這孩子很少藏得住話,這點上倒是跟她很像,不過這次卻能瞞着她這麽久。
還是這麽大的事情。
回到家後,陳嬸子坐在前堂沒動。
方書朋回到家時,看到的就是家裏黑燈瞎火的樣子,他愣了一下,在黑暗中喊了聲“媽,在嗎?”,沒人回應他。
難道是出去了?
方書朋心裏困惑,卻也沒多想,打開手電筒一照,照到了一張陰沉沉的臉。
吓得他手電筒“啪”地掉到地上,他驚叫地喊聲才反應過來,這張冷氣十足的臉竟是他媽?
“媽,你怎麽不開燈,吓死我了。”方書朋心有餘悸地彎腰撿起地上的手電筒,走到桌前去點上面的煤油燈。
屋裏逐漸亮了起來,他總算是察覺到不對勁了。
從他進屋到現在,他媽都沒搭理他的話,只兩雙眼睛氣極了瞪着他。方書朋咯噔一下,立馬想到了原因,難道是他媽聽說了什麽。
“媽,你是聽到了什麽嗎?”方書朋不确定的問。
陳嬸子閉了閉眼,重新睜開眼後,眼裏的氣也沒之前那麽深了,只剩下惆悵:“阿仔,媽今天去巡邏隊了,那邊說你辭職不幹了,你到底去做什麽了,這麽大的事情,你竟是一句話都沒回家說一聲。”
“我這不是怕你擔心嘛。”方書朋撓撓頭,知道是這回事後,他就沒那麽擔憂了。
于是,他就把自己為什麽辭職,辭職後去了哪裏工作的事情告訴了陳嬸子,之前不說,是因為他哥說現在還不夠穩定,暫時不要說出去,以免到時候他辭職,被人诟病。但現在他媽都知道了,他就沒有再打算隐瞞下去了。
“應禮哥給我寫了推薦信,我連面試都不用,直接就去工作了。”方書朋說到後面,激動了起來,“我之前還以為我什麽經驗都沒有,人家會不要我。”
“什麽?”
陳嬸子聽後,整個人都震驚住了。
“你去鎮上工作了,還是糧食局這樣的單位?”
“這麽大的事情,你倒是瞞着我這麽久!”陳嬸子氣得一巴掌拍在了他的後背上。
方書朋“哎呀”地喊了聲疼後,揉着被拍的後背,笑呵呵地說:“我不是沒把握嘛……”
陳嬸子震驚完就是一陣唏噓:“沒想到應禮這小子越來越有出息了,還懂得知恩圖報,我們家之前不是借了十塊錢給同路讀書嘛,前陣子還回來了。我那時就想,這孩子以後走的路跟我們肯定不一樣。”
只是沒想到,她兒子會有這麽好的運氣,能得到方應禮的推薦去糧食局上班了。
陳嬸子想到這工作來之不易,立馬喊:“你可好好地幹,不許給你應禮哥丢人。”
方書朋道:“肯定不會的,我現在學了好多東西,以後家裏的田有什麽問題,都可以直接問我了。”
“呦,上了幾天班就這德行了。”陳嬸子笑罵了一句,心裏想着趕緊打電話給兒子他爸,讓他爸知道這麽好的消息。
“媽,都這麽晚了,村委的公有電話肯定沒人值班,明天再去。”方書朋攔住她。
“行了行了,媽知道不能急。”陳嬸子臉上堆滿笑容,心裏樂開了花。
她坐不住地在屋裏走了走,想了好一陣才記起來問:“兒子,你肚子餓不餓,媽給你做飯。”
“媽,我在局裏吃了。”方書朋見狀無語,他媽這是按捺不住了。
陳嬸子一聽,立即喊:“那行,媽出去一趟。”
說完就不理會方書朋,獨自出了門。
方書朋:“……”
糟糕,要不要先跟他哥通報一聲。
陳嬸子出了門,直接去了妯娌家,見到陳嬸子過來,妯娌也是笑着迎接,問她笑得那麽開心是有什麽好事。
“我兒子換工作了,去鎮上上班了。”陳嬸子滿臉笑容地說。
妯娌等人:“……”
果然,又是來吹她兒子的事了。
之前方書朋去巡邏隊工作的事情,陳嬸子就在她們面前說了不下十次,這次竟然去鎮上工作,她們先是納悶,接着就是好奇。
結果,她們竟然聽到這工作是方應禮介紹的。
她們的兒子怎麽沒有遇到這麽好的事情!
那可是糧食局哦。
誰能不羨慕!
陳嬸子這次誇完,卻一改之前的态度,認真地跟她們說:“這是應禮好不容易給書朋讨來的機會,你們可不要随便亂說出去。”
“知道的,這點上我們嘴巴比你還嚴。”妯娌們心裏吐槽。
不過,第二天,村裏一半的人都知道了方書朋去鎮上糧食局上班的事情了。
方應禮剛出門路過村頭,就被幾個人圍着問東問西,聽他們說完,他才知道是怎麽一回事。
“應禮,你在糧食局是不是吃的很開,都可以給方書朋推薦工作了。”
“他什麽都不會,也能去糧食局工作嗎?”
“應禮你這邊還缺人嗎,我在生産隊幹了十幾年,種田可比方書朋強多了。”
方應禮越聽越不對勁,這些人是想要讓他也推薦去鎮上工作啊。他就算手頭上還有推薦的位置,也不會推薦這些人,自然不會回答他們那些問題,拉上了過來的方富強離開。
周圍的人,沒人敢攔着。
路上,他們就碰到了騎着自行車飛快從他們身邊過去的方書朋。
接着方書朋的自行車強行剎車地停下來,回頭看向他們。
“應禮哥,富強哥。”他大聲地喊。
方應禮看着他這急忙忙的樣,就知道怎麽回事了:“被圍了?”
“唉,別提了,我沒想到會傳得這麽快。”方書朋嘆氣,“我媽就算再能說,也不會挨家挨戶地通知吧。”
“肯定不是。”方富強道。
他說昨晚他就聽到鄰居家在議論這件事了,他媽挺好奇地去詢問,回來告訴他這件事,說是從陳嬸子妯娌家聽到的。然後不知道是哪個大嘴巴,在他們家周圍挨家挨戶地說了一圈,結果那邊的人全都知道了。
村裏老人醒得早,他們喜歡在榕樹下聊八卦,今天的八卦就是方書朋去鎮上工作了,還是方應禮推薦的。
路過的人就聽了個全,逮着兩人激動地問個明白。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去鎮上工作,他們對鎮上有着獨特的向往,覺得能去鎮上工作的人,肯定是有才華能力的。
方應禮的能力他們一些人在明叔那裏見識過了,可是方書朋不是啊,他就是個幹體力活的,每天在農場與村裏來回的巡邏,根本沒有啥本事。
這樣的人都能被方應禮推薦去糧食局工作,他們是不是也可以?
方應禮:“我不是收垃圾的!”
方書朋:“老實做人,努力工作,跟着哥賺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