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第 77 章

周慧岚數過手裏圖畫書的本數,一共四本,每本的厚度都适中,背面上的定價都不是很貴。方巧娥已經是九歲的姑娘,正處在非懂似懂的年紀,很多事情都想得很清楚,思緒也豐富,既然好不容易來一趟縣城,自然是要給她買一點喜歡的東西回去。

畢竟他們現在不差這點錢。

“嫂嫂,我們快回去找大哥他們。”方巧娥晶瑩的雙眸亮閃閃,她似乎是想到周慧岚以前不看圖畫書的,這些書最後肯定也是給他們看。

“行。”周慧岚也覺得先買四本回去夠了,等家裏的小孩看完,以後就讓方應禮買舊書回來。

舊書的價格便宜,一本新的圖畫書的價格,都能買回來三四本舊書籍。

“我們去看下應禮他們都選了什麽。”周慧岚垂下眉眼,看向紮着兩條小辮子的方巧娥,今日她為了出門這事,特意換上最新做好的衣服,橙紅色的布料看起來格外亮眼好看。

周慧岚問她:“巧娥,你有沒有想買的練習冊?”

方巧娥連忙搖頭地說:“嫂嫂,我沒小哥那個實力,他寫的那些練習題我一道都不會,你要是給我買的話,肯定會被我浪費掉的,還不如多買兩本故事書給我看。”

說到後面,她的話變得調皮起來,像是故意想要逗周慧岚開心。

周慧岚莞爾一笑,拍了拍她的頭頂,也不拆穿她這點小心思:“你呀,再不好好努力,就更趕不上你小哥咯。”

“不會,小哥厲害他的,我讀我的。”方巧娥翹起嘴角,小手拉着周慧岚,兩人回到物理區。

那邊,方應禮和方同路也挑選好奧數題,正打算去找周慧岚她們倆。見到她們過來,便用眼神示意她。

方應禮輕聲地說:“噓,牛娃睡着了。”

周慧岚聞言有些詫異地看了趴在方應禮身上的牛娃一眼,牛娃半張臉抵在肩膀上,雙眉舒展,睡得很甜。

“我們挑着的時候就睡着了,看來早上起太早。”方應禮補充一句,“下午回去得讓他補下覺。”

Advertisement

小孩子們都是坐了三個多小時的班車來到縣城裏,又走了一大段路程,牛娃年紀還是太小,精力有限。再怎麽活潑,這會也抵不住困意,被抱着走出新華書店,都還是沒任何的反應,繼續香甜的睡着。

周慧岚手裏提着一袋子書,左手牽着方巧娥,方巧娥又牽着方同路的手。

分成兩行,一前一後地走在街道邊上。

周圍時不時有其他的人擦身而過,方巧娥腳步輕快地晃着手臂,對方同路道:“小哥,你剛才看到了嗎,嫂嫂給我買了好幾本圖畫書。”

“看得到。”付款的時候,他就在旁邊。

親耳聽到櫃臺裏面的收銀員嘴裏說出一個令他震驚住的價格,他跟方應禮挑的那幾本奧數題,竟然要二十多塊錢。而方巧娥那幾本也沒便宜到哪裏去,算下來也要十來塊。

方同路微微皺着眉:“小妹,以後還是多買一些學習有關的書比較好。”

他們還都太小,根本沒有掙錢的能力,現在的吃穿用度都是大哥和大嫂辛苦掙來的,作為家裏唯三不能掙錢的兩人,他覺得自己應該更省一些才對。

方巧娥翹起的嘴角頓時往下撇去,她抿着嘴角低着腦袋,她沒想要買的,但嫂嫂說她想看。這話方巧娥沒說出口,因為她知道,這是嫂嫂的借口。

忽然,前方傳來大哥方應禮的聲音:“讀一些課外書也挺好的。”

兄妹倆聞言都是猛地一擡頭看過去。

方應禮補充地繼續道:“你們年紀還小,現在不要想那麽多,該讀書的讀書,該看的就看,別給自己太大壓力。”

他一只手還抱着牛娃,騰出來的另外一只手,輕輕地在兩人的額頭彈了一下。

警告道,“特別是你同路,你可別太逼自己。”

“我沒有。”被彈額頭的方同路下意識地否認。

方應禮笑了笑,不打算再說什麽。

走出這條街,一直到拐進另外一條街道裏面,這邊做吃食的不少,現在又是到飯點的時候,方應禮問他們想吃什麽。

“大哥,你讓我們吃什麽我們就吃什麽。”

“應禮你做決定就好,我也不知道要吃什麽了。”

周慧岚兩眼看不過來,這邊吃的東西實在太多,有些熟悉的有些也不熟悉,令她莫名多出一絲拘謹。

見他們都沒有主意,方應禮左右四處張望一圈,忽然看到了什麽眼睛微亮起來:“我們吃海鮮去。”

沿海地區啊。

來到這裏這麽久了,他都還沒正正經經地吃過一頓海鮮呢。

見他突然想要吃海鮮,其他幾個人都有點意外,覺得海鮮有什麽可以吃的,聞着還那麽腥,魚刺還多,要麽就是硬殼沒什麽肉。

對他們來說,他們更想吃大米飯配豬肉。

方應禮帶着他們走進這條巷子裏唯一一家做海鮮的店面,這家小店面積很小,前廳裏面只放了兩張四方折疊木桌,還有幾條木凳。進到裏面,站在裏面無所事事的老板見到有人來,過來熱情地打招呼。

“各位想吃些什麽?”

“老板,你們店裏有什麽不錯的貨?”

“馬鲛魚、龍舌魚、泥猛魚還有剝皮魚,這些都是今天早上趕上來的貨,可新鮮了。”老板極力推銷,帶着方應禮去到後面。

在店鋪的後面,有幾個泡沫箱,裏面裝着厚厚的冰塊,上面鋪着一層魚,老板嘴裏說的馬鲛魚只剩下半條了,還是剩的頭部帶魚肚的位置。

“這龍舌魚也很大,都比我手掌要大了,這位同志你要是想要,我一斤三角錢賣給你,外加五分錢的加工費。”

這邊雖是沿海地區,但有的人喜歡吃海鮮卻不會處理,做出來的魚腥味太重,于是就有了這樣的小店,一邊賣魚,還一邊給你處理做好。如果可以,也能買了帶回家自己做。

不過,方應禮想吃的是別的。他目光移到旁邊另外幾個泡沫箱,那裏裝着海水,養着不少活海鮮。

他湊近一看,就看到了他很想嘗試的小青龍。

方應禮問:“老板,這龍蝦怎麽賣?”

“這個啊……”老板露出意外的神色,沒想到有人想吃殼硬還重,又沒有多少肉的龍蝦,“一只兩角錢,加工費五分錢。”

聽到這個價格,方應禮眸孔一怔,豪爽地喊:“麻煩給我來五只。”

這價格也太便宜了吧!!!!

不僅龍蝦的價格便宜,其他的螃蟹、蛤蜊、鮑魚,還有很多在現代都很貴的魚類,在這裏都很便宜,問了一圈下來,就沒有超過一塊錢的。

“你們吃鮑魚嗎?”方應禮問,“這鮑魚看着還挺大,煮出來應該不會太小,你們要吃的話,我就點五個。”

“按你說的來。”周慧岚道。

她和三個小朋友進到店裏,就不知道該說什麽了。牛娃睡了一個多小時終于醒來,醒來就看到了在水裏游來游去的小青龍,嚷着要下來。

對于方同路兄妹兩也是如此,很好奇地趴在泡沫箱邊,一瞬不瞬地盯着裏面的活海鮮看。

她雖沒表現的太過,但在見到這裏的海鮮後,也是沉默了許久。畢竟上田村沒臨海,路東農場離海邊也有幾十公裏,周慧岚基本沒吃過多少新鮮的鹹水海鮮。

最終,方應禮讓老板加工了小青龍還有鮑魚,要老板多加一些姜絲,然後再上一盆白米飯。等了一個多小時,兩道海鮮做好,飄着熱氣地端上桌。

店裏加工沒什麽新花樣,都是普通的加料蒸熟,小青龍從背部開殼,撒上一圈姜絲、蔥花、紅辣椒絲,再淋一勺醬油。

鮑魚亦是如此的做法。龍蝦、鮑魚都是鮮活的,蒸出來後盤底挂了一圈原汁原味的湯汁,用湯匙舀一口淋到米飯上,吃着鮮味十足。

方應禮連續扒了幾口米飯,将目不轉睛盯着小青龍的眼睛拔出來,忍着口水給牛娃夾一只去殼,用力地夾成小塊的蝦肉,蓋到米飯上面,接着再夾一塊鮑魚,讓他們吃一吃這鮮活的海鮮味道如何。

方巧娥試探問:“大哥,這味道怎麽樣的啊?”

“很鮮,你也快吃。”方應禮道。

“我還是想吃肉。”方巧娥撇撇嘴,不過還是老實地夾着龍蝦咬着吃,原汁原味的龍蝦吃着帶着一絲甜味,蝦肉也很有嚼勁,但她還是覺得豬肉香,特別是上次大哥帶回來的鹵豬肉。

很快,方應禮就發現他們都不怎麽喜歡吃海鮮。

都光顧着扒飯。

等把一大盆白米飯吃完,還留了一個龍蝦兩個鮑魚給方應禮。

“你們不吃?”

“不吃,你自己吃。”周慧岚搖頭,她就吃了一個龍蝦,吃完就不太想吃那鮑魚了,看着奇奇怪怪的。

但沒想到方同路兄妹兩,也不想吃鮑魚,最後剩下的就都進入到方應禮的肚子裏。

從店裏出來,方應禮感慨:“你們怎麽都不喜歡吃海鮮。”

“我喜歡吃肉。”

“我也喜歡。”

牛娃抱緊爸爸的脖子,跟着湊熱鬧道:“爸爸,我們下次吃肉肉好不好?”

“好。”應完,方應禮便感覺到一陣挫敗,大家都不吃的話,那下次他有機會就自己做海鮮好了。

多吃幾次,也許他們就愛上海鮮也說不定。

晌午很快過去,一家人沒在見街道繼續逛下去,想買的東西也買了,他們打算回去了。

坐上回家的班車,到家已經夕陽西斜,方應禮去洗手做飯,旁邊的方同路在竈口邊燒火。牛娃手裏吃着周慧岚塞給他的曲奇餅幹,方巧娥則是去整理內屋可以放書籍的書櫃。

這面書櫃是個二十多年的老古董,方媽當初嫁過來的陪嫁,上下三層,第一層原本是面鏡子,後面鏡子破了,只剩下後面的木牆,櫃面上疊放着一些衣物。第二層是個抽屜,被鎖上了,放着周慧岚攢錢的餅幹盒,還有家裏一些地契、房契跟七七八八的證書。

最底層有兩扇門,一扇放着冬天蓋的被子,外面的被單已經很久,有幾處縫縫補補過,打着十幾個補丁。另外一扇,則是被用來放置方同路兄妹兩人的書籍。

以前只放着幾本課本,後來方應禮給他們買了舊書籍,又堆放了一些。現在,方巧娥整齊地将新買回家的圖畫本放在最上面。

她不舍得摸摸上面的封膜,過了一會,高高興興地跳着出屋。

假期結束後,方應禮開始忙起來。

下府路這邊的紅薯地,已經到成熟期,雖然現在還沒到收獲的時間,但不出意外的話,再過幾天也就可以收獲。

不過它哪怕遲了大半個月才收獲,其實對紅薯的産量并不影響。

已經有不少人在期待這次下府路的紅薯地能收到多少公斤紅薯了,特別是這兩天,都有人打電話過來詢問方應禮,問他那邊能估算出多少公斤來。

方應禮很想告訴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啊。

但他也沒這麽直白地将這話說出來,而是讓他們到時候可以關注下這次的紅薯收獲記錄的數據,他不介意讓方書朋多發幾次傳真,給他們看下真實的數據。

就是沒想到,連謝畢卿也打電話過來詢問了。

“下府路那邊紅薯地,确定什麽時間收了嗎?”電話那頭,謝畢卿在問。

“兩天後。”

“時間還挺急,我打算這次收獲的時候過去一趟。”

“你要過來?”方應禮平淡的口吻有了一絲微蕩,他們很久沒湊一起讨論話題,現在聽到謝畢卿要來,他還挺高興。

“是啊。”謝畢卿很久之前就想好好地跟方應禮聊一次了,但一直忙着,都沒什麽機會。

這次好不容易放假,結果去了一趟省城出意外,剛到那邊,那邊就刮風下雨,他們一家三口被滞留在省城兩天半,什麽都沒去,只在親戚家裏住着。好在天公作美,第三天天晴起來,他們才能坐上回家的班車。

岐江縣離其下的泊山鎮不算遠,二十來公裏路,但平日裏想要見一面卻不容易。

謝畢卿手頭上也有在研究紅薯新種植技術,他可以以此為理由,去一趟泊山鎮糧食分局,找方應禮開一場“會議”,到時候還會帶上婁懷,這小子也很想念方應禮。

作為下一代的指導員,他也需要歷練歷練。

兩人不懷好意地把善被蒙在鼓裏的婁懷安排了一頓,至于他們,到時候就看婁懷怎麽處理這些事情了。

晚上回家,周慧岚這兩天琢磨出來飯團小料怎麽炒制了,炒出來的味道嘗着跟方應禮做出來的已經沒吃出任何差別。

看着炒出來的小料,方應禮就知道今天的晚飯就是糯米飯團了。

好在,周慧岚只做了一點,又只煮了小半盆糯米,加上方應禮帶回家的飯菜,一家人足夠吃得飽飽的。

說起來,周慧岚的做菜天賦要比他強得多,當年他讀大一學做飯的時候,霍霍掉了不少食材,報廢兩個不粘鍋,一個電飯煲跟兩個不鏽鋼盆。犧牲了這麽多工具,他才掌握住做飯的用法用量。

但做出來的飯菜,味道終究是一般。

這次能做出這麽好吃的糯米飯團,全靠那本買回來的大八菜系,雖是八大菜系,但裏面還附贈幾頁各色小吃。

他做的糯米飯團就是粢飯的改良版,沒想到做出來的味道不僅好吃,還很受這邊人的喜歡。

這晚上,方應禮吃得很飽,睡到第二天天色微晞,他被一陣彌漫整個屋子的香味熏醒。

睜開眼的剎那,方應禮看到走道邊有道晃動的身影,周慧岚天還沒亮就起來準備糯米飯團的小料。

空氣中不止有小料炒熟後散發出來的濃郁香味,還夾雜着一陣陣誘惑人的糯米香。

“好香吶。”方應禮起身。

困意全無,精神百倍地起來去到走道。

明明昨天才剛吃過這糯米飯團,但現在聞着,他竟是又餓了。

“你醒來了,快去洗漱,等會出門的時候帶幾個去路上吃。”周慧岚見他杵在邊上不動,立馬催促他。

“嗯嗯。”

方應禮含糊地應着,人跑去刷牙。

不止他,半條巷子的鄰居,都被這不可言喻的香味給饞醒了。村裏人早上肚子沒吃多少油水,突然聞到這樣的味道,空扁扁的肚子聞着就更餓了。不一會,就有四五家人打開門,走出來聞這味道是哪一家飄出來的。

很快,就有人聞出來這味道是誰家。

“是應禮家的啊,他婆娘不是要賣飯團,就是這味?”

那也太香了吧。

“好香好香,麻了,這味道是怎麽做出來的?”又有人嘀咕地說了下,喊道,“你們誰吃過他婆娘的飯團了?”

“沒,沒吃過。”

“我就遠遠地看過,當時覺得人太多就沒過去。”回話的那人,沒好意思說是看着價格太貴,才沒下手買。

但這次聞着,味道比在農場裏聞到的還要香。

之前幾次,都是他們不在家的時候炒的小料,現在大清早的,家家戶戶都有人在,沒過多久,就有幾個人結伴過來敲響方應禮家的門。

“哪位?”

方應禮去開門,見到過來的都是鄉裏鄉親。

“應禮,你們家是不是在做飯團?”

“這味道好香,賣不賣啊?”

“我也想買,你們現在賣不賣。”

看到方應禮出來,圍過來的幾個人便迫不及待地詢問起來。

方應禮挑起眉:“等下。”

他退後一步回到走道,去找在裏面忙的周慧岚,圍在門口的那幾個人沒有得到方應禮的允許,哪怕很想進來瞅個明白,卻也不敢自作主地踏進大門。

“小慧,有人要來買飯團。”方應禮對周慧岚道。

周慧岚在他們過來敲門就知道動靜,但她還在炒最後一道小料,現在剛把小料裝進碗裏,聞言立即道:“賣的,問他們都要多少。”

“好。”

方應禮折返回去。

“賣的,你們誰要?”方應禮目光略過他們問道。

“我要一個。”第一個開口的人立即道,他就是那個上次在農場裏見過的,知道價格,立馬掏出來一角錢。

其餘人一看,也紛紛道:“我要兩個飯團,麻煩幫我打包帶走。”

“我要一個。”

“我要一個。”

“一個。”

“兩個吧,一個不夠吃。”

幾個過來詢問的人都想要,方應禮記下來,把他們的錢拿好,回到走道跟周慧岚說了個數。

周慧岚一口氣就包了十幾個糯米飯團,每個飯團都用新鮮的竹葉繞着圈一半,這樣就可以拿着吃。

她把包好竹葉的飯團放到籃子裏,遞過去給方應禮,讓方應禮拿過去分。

分完,還剩下幾個,這是留給方應禮自己吃的。

“我還給你裝了幾個,你等會出門就可以帶過去給書朋跟富強吃。”周慧岚想得很周到,裝到飯盒後,才開始清點剛才收到的零錢。

還沒出去擺攤,她就掙到八毛錢,去掉成本也能掙到兩角四分錢,真是不錯的好兆頭。

方應禮吃着周慧岚給他做的飯團,心裏很是滿足,覺得自己的好日子終于要來了,醒來就能吃到這麽好吃的食物。

剛穿過來的時候,天天吃番薯粥,吃得他都快要懷疑人生了。

現在偶爾吃一頓番薯粥,竟是覺得還不賴。

“小慧,你這手藝比我還好。”方應禮吃完兩個,對着她豎起大拇指。

周慧岚面帶微笑:“我也在努力學着。”

自從她開始學着做其他的買賣之後,周慧岚每日越發的有信心。她知道想要讓自己過得好起來,首先就要勤奮,努力去學從前不會的東西,好在她遇上的是方應禮,在很大程度上,是方應禮給足她的底氣。

方應禮不像阿翠姐的男人,她男人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之前那麽排斥阿翠姐跟她有接觸,現在卻又總是催着阿翠姐過來她家。

不過這又能怎麽樣,阿翠姐不甘心一直這樣過下去,那她家男人總有一天會變得無可奈何。

想到這點,周慧岚更加麻溜地做起糯米飯團。

她心裏打算好了,等會就去找阿翠姐,跟她商量着後面的活要不要一起幹,如果合的來,那就一起幹,不行她也可以自己單幹。

“我今天準備的食材比較多,應禮你說我要是找阿翠姐過來幫忙,一天給她多少工錢比較合适?”周慧岚還是第一次雇傭人,對此不是很熟。

方應禮微挑眉:“你心裏有沒有個數?”

周慧岚不太确定地點了點頭:“我之前是打算按一天一塊錢的工錢開的,但我又怕到時候掙不到那麽多。”

現在光是騎着三輪車去賣飯團,還不知道能賣多少錢呢,要是一開口就是一塊錢的工錢,若是掙到的錢就這麽多,豈不是她白忙活了?

感受到她的顧慮,方應禮思來想去,片刻後道:“要是按績效來算呢?”

“績效?”

“對,就跟記工分一樣,你給自己保底個數,在這個數之後,開始按賣出去多少個來提成,打個比方按一個賺兩分錢來算,若是一天能賣出去100個,從第101個開始績效,賣出一個就算五厘錢,兩個就是一分錢。”

“那沒有賣出100個呢?”

“就拿保底薪水。”

周慧岚之前沒想到過還能這樣來算工錢,但聽方應禮說過之後,她頓時有了眉目,很快就想出來一個貼切實際的記工錢的方法。

她洗完手,跑去屋裏拿出筆記本,開始刷刷地寫下來。

很快就把她想要的計費方法給寫下來後,再打算去找阿翠姐。

看着她風風火火地行動起來,方應禮笑了笑,跟周慧岚說了一聲,背上紅軍包騎着自行車出門。

在他出去沒幾分鐘,周慧岚也出門去到阿翠姐家裏。

阿翠姐在聽到周慧岚過來找她的來意,什麽都沒多問,直接激動地跟着她過來方家。

一過來,她就主動地洗手開始照模照樣的包起飯團。

阿翠姐是非常善談的人,她跟自家的男人沒什麽話題可以聊,但跟同村年齡相差不大的婦人卻有很多話可以聊。

一邊包着飯團,她還一邊對着周慧岚道:“小慧,這飯團我上次吃完後就學着做了兩次,我沒炒什麽料,就放了鹹菜跟肉沫,沒想到也意外的好吃,這呀都要多虧了你,我才能在這裏忙着。”

她幹活速度快,沒幾分鐘就做好十幾個飯團,裏面加的料都是按照周慧岚說的包進去,雖然還不知道周慧岚跟她說的什麽“績效工錢”是什麽,但她已經開始賣力幹起來。

空氣中彌漫着各種香味,阿翠姐吞咽着口水:“等會要是賣不完的,我可不可以買兩個回去?這炒的五花肉實在太香,我包着都沒忍住想吃。”

“阿翠姐你現在就可以先吃。”周慧岚微微笑着說。

“那怎麽好意思,我還沒給你掙到錢呢。”阿翠姐拒絕了周慧岚的好意,她知道自己今天能坐在這裏,全是靠這些日子裏她自己争取得來的機會,她不是不識趣的人,知道現在還沒開始正式幹活,但做人是需要表态的。

哪怕周慧岚不需要她如何表态,但她自己有沒有表态卻很重要。

“阿翠姐,不用這麽嚴肅,我現在就跟你說下剛才沒說完的績效工錢是什麽意思。”周慧岚一邊說,一邊從做好的飯團裏面,挑出個模樣一般地遞過去給她,讓她邊吃邊聽。

阿翠姐拿着飯團,不好意思地笑起來。

“以後幫我一起準備食材,小料我自己炒,但包飯團一起,一天底薪是5角錢,若是能賣出去150個,後面多賣出去一個就按一分錢來給你算錢。”

這是周慧岚算過的,她每天準備八斤到十斤糯米,可以做出兩百多到三百個飯團。按照這個數,如果一天能賣出去200個,那麽阿翠姐算下來一天就可以掙到一塊錢。

一塊錢聽着似乎不多,可是比起時不時才有的小工,還需要有人脈才有機會,而且一年到頭來掙不到幾次,這個一天底薪五角,對村裏婦人來說,可不算少。

果不其然,阿翠姐聽到她光是底薪就有五角錢的時候,便已經心動了。

準備食材跟包飯團可一點都不累,坐着就能把事情給辦完,光是這樣她就能得到五角錢了。接着就是叫賣,阿翠姐覺得她叫賣的話肯定沒問題,一定能招攬來客戶。

見她同意了,周慧岚松開一口氣:“那行,就從今天算起。”

“不行不行,我今天都沒有幫你準備食材。”阿翠姐不好意思道。

“沒事,如果你覺得占便宜了,那今天就暫時沒有績效,按底薪來算。”周慧岚笑了笑。

阿翠姐當即就同意了。

她心情非常的好,以前她在家裏,從天沒亮開始幹家務活,累死累活到天黑,得不到一句好話不說,還覺得她在家裏最清閑。

也不想想,家裏每天要洗兩大盆衣服,還要下地幹活,給菜田裏澆水除草,可是到最後,她分文沒有,什麽都得不到。

後來,村裏有手工活可以幹,先到先得,她搶不過那些有人脈的,但多多少少每天能掙個一兩角錢。

可惜即使這樣,她家男人還是覺得她不行。

說她是一個一無是處的人,只能依附着他活着。在以前,這麽過就過了吧,反正看不到希望了,可現在不一樣了。自從改革後,做買賣不再是投機倒把,不少人看到了商機,紛紛将家裏吃不完的蔬菜跟糧食拿出來賣。

他們家也有地,還種了不少蔬菜,可是呢,這些都不是她的。

明明她跟家裏的那幾個妯娌每天累死累活地管理着田地,最後卻什麽都沒有。

這次,要不是她男人主動提出來讓自己多跟周慧岚接觸,她還不知道什麽時候才有這麽好的機會。

“小慧,我會好好幹的。”阿翠姐道。

不多時,她們兩人把半鍋糯米飯做成飯團,剩下的半鍋被周慧岚提着放到三輪車後座,接着就是幾種小料,也都是被周慧岚裝在不鏽鋼盆裏,蓋上竹子做的蓋子,搬上了三輪車。

而後等所有東西都準備就緒,家裏的小孩也該醒了。

周慧岚去叫醒他們上學,給牛娃穿戴好衣服,拿着飯團給他們當早餐,大家夥吃完。方同路兄妹兩去上學,牛娃跟着周慧岚他們一起去農場。

等她們到農場,已經是早上七點四十多分鐘。

周慧岚挑了個人多的地方,在途徑醬油廠跟制糖廠的必經之道的交叉口那邊,将三輪車推到邊上。

接着挂起硬紙板牌子。

“小慧,你挑的這個地方不錯啊,肯定會有很多人過來。”阿翠姐高興道。

周慧岚神情微動,她攥進手心,心裏說不緊張是騙人的,畢竟她一來賣就準備這麽多食材,光是進貨成本就要二十多塊錢。

如果這飯團賣不出去,這二十多塊錢就要砸在自己手裏。

這個時間段正是職工們上班時間,周慧岚跟阿翠姐兩人左右張望,沒幾秒就見到有幾道騎着自行車的人影往交叉口的方向過來。

很快,這些騎着自行車的人從她們的身邊越過,連頭都沒有回一下。

就在她們以為沒人注意到她們這邊的時候,越過她們的幾輛自行車裏,其中一人騎着返回過來。

“這是什麽?”是個年輕小夥子,戴着頂軍綠色的帽子,身上是一套軍綠色的的确良套裝,手臂還挂着一個紅袖套。

他突然問話,令在場的周慧岚和阿翠姐看到了希望。

“是糯米飯團,一個一角錢。”周慧岚道。

話音還沒落,旁邊的阿翠姐見對方因為這個價錢而皺起眉時,立即附和地說:“這位同志你別看這價格是貴了點,但裏面的用料可是非常好的,這邊就有介紹裏面都包了什麽,瑤柱幹鹹蛋黃五花肉……而且味道特別香,你買一個嘗下就知道好不好吃了。”

小夥子有點疑惑:“真的有那麽好吃?”

“不好吃不要錢。”周慧岚也道。

“行,給我來兩個。”小夥子說完,在口袋裏掏出兩枚一角錢的硬幣丢過去。

阿翠姐立馬接住抛過來的硬幣,周慧岚在籃子裏面拿出兩個飯團遞過去給他。

見這飯團上面撒着一層黑芝麻,下面用竹葉包着,小夥子看着還算滿意,接過後就大口地咬起來。

這一咬,就直接的吃到裏面包的餡料。

果然如這位村婦說的一樣,裏面的餡料很多,吃起來特別的香。

小夥子快速地吃完,嘴角挂着油光地喊:“再給我包兩個。”

“好的好的。”

阿翠姐笑得眼睛眯起來。

他這又下一單,後來路過的人見到這裏有賣吃的,跟着停了下來打聽情況。

其中有人認出來周慧岚,面帶驚喜:“是你啊,你不是說周末才過來的嗎,怎麽現在就過來了?”

“既然有買賣做,當然是提前過來。”周慧岚接話。

“那給我來兩個。”

跟着過來的人見狀,連忙問那人:“你們認識?”

“你不知道?”那人口吻裏帶上了驚訝,“上次咱們車間裏傳的那糯米飯團就是她在賣,味道可絕了,不過去晚的人都沒買到。快快快,你也買兩個回去當早飯吃。”

“算了,我帶饅頭了。”聽到這話,同伴還是搖頭。

那人噎住:“……你不買就算了,到時候我吃的時候你別搶我的。”

同伴:“我又不是那種人。”

這話剛說出口,旁邊就有人當着他們的面吃起這飯團來,頓時,一股飄香的味道從對方的嘴裏散發出來。

空氣中,一時間都被這股香味給占據了。

“好香啊。”

“不行,我也要買兩個回去。”同伴立即反口。

更新啦~~~

——————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