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第 81 章

外面剁菜板的聲音響着,又停了,不久後又繼續響起來。

伴随着這樣的背景音,方同路坐在一邊,安靜地打開手中書籍看着,他還在監督着方巧娥寫數學題。

能不能出去玩,就要看她寫題的速度了。

很快,方巧娥深刻地意識到她跟小哥的差別。方同路給她寫的這幾道數學題,按照他的意思來說,是最簡單不過的三年紀第二學期的題目,他都不需要用大腦思考,能看一眼就得出答案的那種簡單。

方巧娥卻是用了十幾分鐘,才琢磨透其中第一條,等寫完四道題,外面的太陽挂到天空中間,轉眼間,晌午到了。

“小哥,為什麽數學題那麽難?”方巧娥沒有因為寫完這幾道題而高興起來,瞧着更加沮喪。

上次跟周慧岚說,不管小哥再厲害,她都不會在意的。但她還是在意了,要是離小哥太遠了,小哥抛下她,她想要追上簡直不可能。

方同路認真道:“喜歡就不會難。”

方巧娥:“你就沒有不會的數學題嗎?”

“會,很多高年級的數學題我還看不懂。”方同路說,“看不懂不是因為它難,而是我還不知道,等我知道怎麽解答出來,它就不難了。”

“好有道理哦,雖然我聽不明白。”方巧娥眉頭皺得更深。

本來她對數學就沒什麽喜歡的,覺得考試的成績能及格也就行了,但現在方巧娥想要學得更多一些。

“小哥,你以後還會教我數學題嗎?”方巧娥問。

“沒問題啊。”方同路點頭。

“那你剛才在看什麽?”方巧娥又問。

Advertisement

方同路眼神露出意外,不過還是把書本拿了過去遞給她看,說道:“我在研究這道題,大哥說他沒想到思路,我也還沒想到。”

“它看起來真難。”

方同路沉默了。

雖然他沒覺得這有多難,卻也是超過他目前學到的知識範圍外的題目了,他沒什麽好反駁的。

“你們別聊了,趕緊把桌子收拾起來。”方應禮看着他們讨論起數學題,心情不錯地喊他們,“不一定每道題都要會,不過會肯定比不會強。”

“巧娥,再過兩年就要小升中了,到時候數學考試拿到高分的話,我們就去鎮上讀書。”

“咦?不是去農場中學讀的嗎?”方巧娥頓了一下。

他們學校的學生,五年級畢業後就會去農場的路東中學讀書,裏面設有初中一年級到三年級,每年會收來自周邊自然村的小學考生。

八零年代的時候還不重視英語,小考只有數學跟語文,考題會比平時的題目要難一點。鎮上的話還會增加體育、美術課跟自然課的考試,但不會納入到考試成績裏。

小孩子們的學習課程負擔并不重,家長對孩子的學習問題也不太重視。目前,紅湖村唯一為小孩子們操心未來的,也就只有楊老師一人了。

其他老師都沒有這個耐心,專門去搞什麽補習課。

當然了,方應禮也不是提倡什麽補習課就都是好的,而是他去參觀過方同路他們的學習環境,實在是差了些。

大部分帶課老師的水平,說好聽點的是普普通通,說難聽一些,那就是比他還要差,根本不是什麽正規老師,有些才初中學歷,連正式的教師證都沒有。

方應禮不知道路東那邊的情況會不會好一點,可想着,再好會好到哪裏去呢。

連楊欣都說了,若是以後有機會,還是去鎮上讀書比較有出路。農場裏每年都不一定能出幾個高中生來呢。

想到這裏,方應禮更加堅定要讓方同路兄妹兩去鎮上讀書的決心。

方應禮突然笑了起來:“按理是要去路東讀書,不過只要你們成績好的話,咱們就可以去鎮上讀書。”

“可是去鎮上讀書很貴吧。”方同路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成績能不能去鎮上讀書,而是錢的問題。

這多好的孩子啊,方應禮長長地籲出一口氣:“同路,其實你不用擔心家裏缺不缺錢的問題,我跟小慧都會好好掙錢的。”

“可是你們……”方同路想說,他還不會掙錢。

但方應禮打斷了他,揉揉他們倆的腦袋,又各自敲了一下:“你這腦袋瓜子要是天天想這些,長不大怎麽辦。”

“哎呀,大哥這話又不是我說的。”方巧娥痛呼地抱住自己的腦袋,一臉委屈地瞅着他說。

說完就要跑去找周慧岚告狀,被方應禮連忙給抓住不讓她跑。

“跑之前,你先把桌子給收拾好了。”

“啊啊啊啊,嫂嫂,大哥要打小孩子啦。”方巧娥大聲地喊出來,感受到方應禮抱住她的手臂一頓,快速地找機會溜出去。

回頭朝着他做了個鬼臉的動作。

方應禮大喊一聲“大膽”,起身跑去追人。

方同路:“……”好幼稚。

大哥越來越不像以前了,以前的大哥才不會這麽童心未泯的跟他們玩,每天從生産隊回來,基本都不會說什麽話,偶爾會關心一下他們的學習情況,卻也只是偶爾,不會跟他們說這些話。

不知道為何……方同路覺得心裏暖暖的,他很喜歡這樣的大哥。

周慧岚挺忙的,回來之後看到方應禮把午飯準備好了,她就跟阿翠姐清點今天在農場賣出去的飯團有多少。清點完,先把幾個空籃子洗幹淨,甚至還把早上泡着的糯米給煮上。

不過聽到方巧娥的呼救聲,她與阿翠姐兩人都是相視而笑,阿翠姐直呼方應禮怎麽會那麽幼稚,但眼裏的羨慕一點都沒少。

周慧岚聽着忍不住地微微彎起嘴角,身心放松下來:“他就那樣,有空就喜歡逗孩子們玩。”

“看來我得要習慣才行。”阿翠姐打趣地笑說。

中午,阿翠姐留下來吃飯,她們吃完還要各自去不同的村裏擺攤。

這半個月,她賺到的錢大部分都被她家男人給拿走了,開始時她是全交上的,後來開始留了個心眼,每次都是少報賺到的錢。

有時候賺到兩塊錢,就說一塊,賺到兩塊五,就說一塊二三,若是賺得比較少只有一塊五多,那就統統按一塊來說。

她不敢說太少,到現在她男人都沒懷疑過。

現在她都要攢到十塊錢了,或許對別人來說這十塊錢不算什麽,但對于常年手頭錢不超過五塊錢的阿翠姐來說。這十塊錢是一筆巨款,可以購買不少柴米油鹽了。

她打算等攢到錢,就去鎮上買一輛二手三輪車,騎着車子去賣飯團,比靠兩條腿走路更省事。

好在,每次出門周慧岚都會載她一段路程,等到分叉路口兩人才分開。

阿翠姐在猶豫着等下出門的時候要不要她來載周慧岚,卻突然聽有牛娃喊:“爸爸,我要豆腐湯。”

“行。”方應禮點點頭,給他盛了一碗野茼蒿煮的豆腐湯給他,看着其他幾個人說,“這野菜煮湯味道不錯,你們等會都喝一碗。”

阿翠姐好奇:“這是什麽野菜?”

她因為是嫁過來這邊的,很少在這邊挖野菜吃,而且家裏的兩個小孩不吃野菜,再加上菜地裏那麽多菜呢,不至于去挖野菜吃。

但沒想到方應禮會去挖野菜回來。

“野茼蒿。”方應禮道,“就長在山腳下,不過它跟一點紅還有一些別的野菜有點像,得分辨好。”

話音落下,周慧岚夾起一筷子涼拌,看着他:“所以這個是一點紅嗎?”

“都有,我還加了一把野茼蒿進去,這樣味道就不會太沖,你們應該也喜歡吃。”方應禮說。

“确實有點味道。”周慧岚吃了一筷子,覺得味道還能接受,就快速地開始扒飯。

跟方應禮吃相不同,她雖然沒那麽斯文,卻也不粗魯,只是偏愛吃肉跟比較有油水的食物。

這樣一頓下來,幾個小時都不會察覺到餓。

方應禮知道這是在以前餓到的緣故,每天都只有紅薯粥搭配各種鹹菜之類的小菜,別說油水了,連葷腥都很少見。

一個月能吃上一次肉就不錯了,而且也不是敞開了吃,每人每天一塊肉片,簡單用醬油炒下就成,還會放不少鹽,吃着有味會更加下飯。

現在他家條件好起來,方同路兄妹兩和周慧岚,他們幾個的習慣一直保持着。

連阿翠姐都是這樣。

光挑肉吃。

這一鍋豆腐湯和一盤涼菜,他們都只是淺淺嘗上幾口,其餘都被方應禮掃光。

方應禮暗中失笑,其實他知道現在随着條件好起來後,大家都不想吃這些味道不好的野菜了。他們更喜歡自家種的蔬菜,還有盼着家裏的豬賣出去後能掙到更多的錢,去買一些肥肉回來。

也只有他這種從現代裏過來的人,才會癡迷于挖挖野菜這樣的樂趣。

見她們不愛吃,方應禮也沒有就此打住放棄,他吃完飯就去給周慧岚和阿翠姐熬涼茶。将今天挖回來的車前草,還有燈籠草一起放在鍋裏,再抓把黑豆放進去煮。

煮出來的涼茶分給她們,讓她們帶着出門喝,解暑。

“你們不用出去也要喝。”每個人都不放過,都要喝上一碗方應禮才滿意。

“爸爸,我喝完了,想吃糖。”牛蛙喊。

方巧娥眯着眼把帶着苦味的涼茶喝完,用手臂擦拭嘴角,把碗放下:“大哥,我也要。”

“你要嗎?”方應禮問安靜喝着涼茶的小弟。

方同路點點頭,他也想吃。

方應禮沒再說話,他起身去屋裏,把周慧岚放起來的鐵盒子打開,從裏面拿出四顆大白兔奶糖,每人一顆,拆了糖紙就丢進嘴裏含着。

他們不舍得嚼着吃完,但方應禮卻嚼吧嚼吧地吃着挺歡,一下子就吃完。

他猶豫了一下,沒有重新再拿一顆。

做大哥真難,還要做到一視同仁,小孩子不能吃太多糖,他也不能。

下午周慧岚去掙錢,他在家裏也要找事情忙。先是把碗筷洗好,再拖地,手洗被單,拿着梯子爬到屋檐上方,站在平地處,那裏有個竹子做成的晾衣架,可以用來晾曬被子。

房頂的平地,面積不大,只有幾平方,卻可以用來晾曬東西。

方應禮空着手下來,去到內屋儲藏糧食的缸裏提出兩大袋稻谷,拿着去鋪着曬一遍,防止糧食發潮發黴。

接着,他又把晾曬好的橘皮放到陶罐裏,用一張巴掌大的布蓋到罐口,再拿塞子擰緊。

忙完這些,他累得在屋檐下拿着蒲扇吹風,懷念着宿舍裏的電風扇、家裏的空調。

啊,還有雪糕。

他擰着眉頭扭頭去看前堂裏在教方巧娥寫數學題的方同路,又去瞅了瞅一個人在玩新玩具的牛娃。

再過幾天就是牛娃生日了,要不然……

他來想想牛娃的名字。

都這麽大的小孩,總是“牛娃”“牛娃”地叫着,還是有個大名比較好聽。

說幹就幹,方應禮連忙爬起來,跑去屋裏拿紙跟筆,又去櫃子裏拿那本翻邊的老字典,抓耳撓腮地開始想名字。

一個小時……

兩個小時……

三個小時……

方應禮長長地舒出一口氣,發自內心地笑道:“終于想出來了。”

三個多小時裏,他想到三個名字,每個名字都覺得不錯,現在就等周慧岚回來,當着牛娃的面,問一問他喜歡哪個。

這種完成人生名字大事的體感真的不錯。

他躺在後座上,心情舒暢,姿态自然慵懶地靠着椅背眯起眼打盹。

沒過多久,他緩緩睜開眼睛。

因為他聽到周慧岚和阿翠姐笑盈盈說話的聲音了。

家裏其他小孩也都聽到聲音,牛娃跑了出去,他的速度沒有超過雙腿更長的方巧娥,方巧娥人未到聲音先至。

“嫂嫂!嫂嫂!”

“姨姨!!”牛娃的聲音在後面不甘示弱。

兩人争先恐後地扒住周慧岚停下來的三輪車,阿翠姐跳下來,手腳麻利地快速抱起牛娃,将他放了上去。

方巧娥不需要人抱,她自己輕盈地跳了上去,不過她不是上去玩,而是在幫忙搬東西。

方應禮啧了一聲,這麽熱烈的迎接比他下班回家還要誇張,不由地讓他有點酸。

跟周慧岚比起來,确實是她在家裏陪着小孩子的時間更長,反而是他這個做大哥跟爸爸的人,每天早早出門,又到晚上才回來。

中午那段時間,他只周末在家,其他時候都是在鎮上度過的。

小孩子們跟周慧岚說了一會兒話,就輪到阿翠姐,阿翠姐需要清點好今天的生意賺到的錢,分到錢後才會回家。等吃完飯,她還會過來,幫周慧岚準備明天要的小料配料。

方應禮等啊等。

終于等到周慧岚得空閑可以坐下來喝杯水,方應禮熱切地給她泡了杯龍井,看着她端着茶喝起來。

被他這麽盯着看,周慧岚心跳砰砰地加速,茶都沒法喝了,只好放下來,視線對上方應禮灼灼的眼神:“應禮你有什麽話想說?”

“有。”方應禮應了一句。

把提前準備好寫下來的名字遞到她的面前,再喊牛娃過來。

牛娃屁颠颠地跑過來貼到他的懷裏,方應禮抱起他坐到腿上,指着上面的三個名字。

上面寫着“方臺”“方星闌”“方元嘉”

“你說哪個名字好聽?”方應禮問。

“是給牛娃取的名字嗎?”周慧岚頓了一下,而後莞爾地笑起來。

她目光柔和地看向這三個名字,覺得哪個名字都很好聽,是她想不出來的那種好聽程度。

“前陣子就想給牛娃取名字了,但一直忙着就給忘記了,正好今天興致起來,便想到了三個。”方應禮捏捏懷裏的牛娃,碰了碰他嫩滑的臉頰。

“牛娃,你喜歡哪個名字?”

“這個是方臺,我是想到筆墨紙硯就想到這個臺字,覺得也适合用來取名。”

“這個方星闌呢,也簡單,就是咱們農村裏的夜晚,夜幕上都是星星,看着可好看了,咱們牛娃這麽好看,當然可以取這個名字。”

“剩下的這個是方元嘉,嗯……其實沒太大意義,就是拼起來好聽,咳咳咳……”

說到後面,方應禮都不好意思起來。

他想湊齊三個名字,但最後一個名字實在想不出來,然後随手翻字典,翻到的字記下來,組成的名字怎麽好聽,就用哪個。

最後組成這個“方元嘉”,方應禮覺得這名字還不賴,就記下來。

“方元嘉?嘉嘉?”周慧岚輕聲地呼喚了一下。

哪想到,貼在方應禮懷裏的牛娃有了反應,緩緩擡起腦袋,朝着周慧岚看過去,眼睛似乎不理解地眨了眨。

“嘉嘉?”方應禮心神一動,跟着喊了一聲。

然後牛娃擡着的頭昂起來,倒着去看身後的方應禮,口裏“咿呀”地叫了兩聲,奶呼呼地問:“爸爸,你在叫我嗎?”

“你喜歡嘉嘉這個名字?”方應禮問。

牛娃歪頭:“喜歡。”

方應禮稍微頓了一下,“方元嘉,這個名字真的喜歡嗎?”他問。

牛娃眨眨眼,雖然不明白爸爸為什麽這麽問他,但他還是點了點頭,小小聲地回答:“爸爸,喜歡的。”

“那牛娃以後就叫方元嘉啦,小名就叫嘉嘉。”方應禮愉快地說。

關于牛娃突然有了名字,還是個很好聽的名字這件事,作為家裏其他兩個“長輩”,方同路和方巧娥兩人都格外地高興。

特別是方巧娥,她用鉛筆寫出“方元嘉”這個名字,在“嘉”字犯了難,寫出來有點醜,卻不妨礙小孩子們打心眼裏高興着。

開始歡歡喜喜地喊着牛娃的新名字。

“嘉嘉。”

“嘉嘉。”

“嘉嘉……”

每次有人喊他名字,牛娃先是一愣,接着反應遲緩地回應着:“是我,是我。”

名字定下來之後,方應禮帶着飯團去請教了一趟叔公,叔公還是老樣子,每天清晨都會泡上一壺濃茶,喝了幾十年,他的身體依舊健朗。

叔公精神抖擻地抽着旱煙,聽着方應禮給牛娃取的新名字:“不錯,是個好名字。”他誇了一聲,還給牛娃的名字包了個利是包。

“這個是給元嘉的,以後啊,元嘉都會順順歲歲,平平安安地長大。”叔公說。

方應禮敬重地謝過叔公。

當初牛娃是在農場的衛生所出生的,衛生所不像鎮裏的醫院,小孩子出生沒法開出生證明。

在這邊入戶口時并不需要依據國家規定的《出生醫學證明》才能入戶口,這倒是給方應禮省了去補開出生證明的麻煩。

現在要給牛娃辦理戶口,方應禮拿出家裏的戶口本——一張紙板小卡片,上面用手工寫着家庭成員的信息,包括出生年月日,還有名字,還有村委的蓋章。

方應禮記得,這個時候還沒有進行新的戶口本變遷,等到八幾年後,應該會有新的戶口本誕生。

他見過爸媽的舊戶口本,是深紫色的橫向反頁的小本子,依舊是手工書寫內容,再有公安局派出所的蓋章證明。

時間太過久遠,他印象不是很清楚,只記得這麽多了。

不過,現在周慧岚的戶口還沒移到他們家裏,方應禮打算在給牛娃辦理戶口的時候,去趟上田村,把周慧岚的戶口移過來。

他将這事跟周慧岚商量了一下,周慧岚沒什麽表現地同意了,還說她去上田村拿就成,不用他跑一趟。

方應禮沒同意,作為周慧岚的丈夫,這件事怎麽說都要他來辦。

兩人沒有因誰去辦而掙起來,周慧岚很忙,既然方應禮要去就沒再說,都沒時間跟他聊幾句,帶着阿翠姐出門做生意去了。

中午方應禮帶着東西去了趟上田村,很順利的在周永豐的手裏拿到周慧岚的戶口,立馬返回到紅湖村,花費十幾分鐘就把兩人的戶口給辦理好。

現在他們家的新戶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身爸媽的戶口銷戶了,新的戶口本裏,就只有一家五口的名字。

方應禮作為戶主在第一排,出生日期、地址和婚配情況都一目了然。接着就是周慧岚,周慧岚的生日在十一月二十三號的農歷,再過幾個月就要是她的生日了。

方同路和方巧娥兩人的生日早過了,那天他們都在忙,誰也沒想起來生日。好在小孩子們以前沒過過生日,并沒有什麽失望不失望的場面發生。但方應禮卻把這件事記了下來,打算明年補償下他們。

接着就是牛娃了。

哦不,現在不能叫牛娃了。

該叫方元嘉這個名字。

但方應禮私底下還是喜歡叫他“嘉嘉”,這樣比較好記一下,只有在外人面前,才會鄭重地跟他們介紹。

這個是我的兒子,大名方元嘉,小名叫嘉嘉。

哈哈哈哈。方應禮拿着戶口本,笑得合不攏嘴,那模樣,不知情的還以為是撿到寶。

牛娃和靜靜一塊坐在石墩上面,他們手裏捏着稻草做成的螞蚱,小手捏着螞蚱的尾巴,舉起來晃了晃,螞蚱就再空中搖呀搖。

一邊玩着,牛娃一邊對身旁的靜靜說道:“我有新名字了,以後就叫嘉嘉。”

“嗯?”靜靜困惑地歪着頭看向他那邊,小孩子的腦海裏裝不了太多東西,她緩了好久才出聲地問,“你不是叫牛娃嗎?”

“爸爸說,牛娃是小名。”方元嘉說。

他出生的時候,親生母親血崩去世,爺爺擔心他養不活,就給他取了這麽一個賤名,這樣他才能健健康康的成長。現在他要三周歲了,該取新的名字。不過他對這些都不知道,他只知道,爸爸告訴他,他有新的名字。

牛娃問:“不好聽嗎?”

靜靜搖了搖頭,說:“好聽的。”

“那我以後就叫你嘉嘉啦。”靜靜說着,把另外一只手裏的螞蚱遞過去給他,“這個好看的送給你。”

小孩子們的友誼純粹、潔白、不參合任何的雜質。他們會分享着自己的好東西,也開心地在一起玩。遇到新的小夥伴加入,都可以歡歡喜喜地拉着轉圈圈。

很快,不止靜靜,其他兩個年齡相仿的小孩,也都接受牛娃的新名字。

在往後的日子裏,很少有人再叫牛娃的這個名字了,大家都改成叫他“嘉嘉”,甚至到後來牛娃長大,大家依舊喜歡叫他嘉嘉,而不是大名方元嘉。

時間一點點過去。

幾天後,迎來牛娃人生中第一個生日慶祝。

這天方應禮正好不用上班,他清晨天還沒亮就醒來準備今天的慶祝,騎着自行車去往農場買食材回來。

回到家裏,周慧岚起來準備做飯團,而他則是開始刷洗買回來的豬蹄。

兩人互相不打擾,各自忙各自的,等到周慧岚用完家裏的竈臺,開始輪到方應禮站在竈臺前。

先煮一鍋水把刷洗幹淨的豬蹄放到裏面焯水。

然後加入适量的陳皮、八角、香果等香料,再倒老抽、生抽,等熬煮了半個小時,方應禮改成小火,在另外的小竈裏煮白砂糖熬糖色。

熬好的糖色淋到豬蹄裏,繼續蓋蓋子讓它焖煮半小時。

過生日怎麽能沒有蛋糕呢,農場沒有蛋糕買,他可以自己做。

于是,方應禮開始發揮起他的麒麟臂,手動打蛋清,用家裏的盆子敲十顆雞蛋,分離出來蛋黃,剩下的蛋清順着一個方向打發,一直打發到變成蓬松的乳白色。

接着他将蛋黃攪拌均勻,再将面粉撒入裏面,攪拌成黏糊糊的形狀,再一點點地加入到打發好的蛋清裏面,攪拌均勻,再倒一點,等全部的蛋清和蛋黃融合完成。

這個時候就可以烤蛋糕胚了。

方應禮擦拭幹鐵鍋,在竈口裏點上小火,等小火将鍋底烤到手伸到上面能感覺到發燙,他立馬把蒸籠放上去,将拌好的面糊倒進刷上油的鐵盆裏。

蓋上竹蓋,幹蒸十分鐘。

等聞到一股焦焦的味道,方應禮再打開蓋子,看着裏面的面糊鼓起來,表面已經凝結好之後,立馬手快地用幹蒸布蓋緊,然後在底部加水。

是的,再不加水,這鍋底就要被燒穿了!

“滋啦”一聲,鍋裏冒出滾滾白煙,白煙朝天沖去,頓時朝整個走道,以及天井都蔓延開來。

若不是沒聞到燒焦的味道,其他屋的村裏人還以為方應禮家着火。

饒是如此,依舊有人來家裏敲門詢問情況,在得知這不過是方應禮在家做吃食引起來的,那人臉色一變,怪異地多看了方應禮幾眼。

沒有工具什麽的就是不方便,光是做個蛋糕胚都能引起別人的懷疑。

接下來,方應禮就等這蛋糕胚做好,還需要準備其他的食材。

農場開始有人賣柑橘,柑橘便宜,一斤八分錢,方應禮今天過去的時候順手買了十斤回來。

方同路和方巧娥兩人也醒來了。

見到大哥要剝橘子,立馬加入進來,沒過一會兒,就剝了滿滿一盆子橘子肉。

“行了行了,這些你們暫時不要吃,等中午我們再吃。”方應禮說完,把這一盆子橘子肉都拿走,一瓣都沒給他們留。

兄妹倆:“……”嘤嘤嘤。

他們還以為能吃到橘子肉呢。

結果方應禮不止不給他們吃,還讓他們立馬刷牙洗臉吃粥,還是白粥配小菜。

“我聞到好香的味道,很像上次大哥買回家的面包。”方巧娥偷偷地跟方同路小聲說話。

“嗯。”他也聞到了。

但屋裏煙霧缭繞,視線比平時還要模糊,他們倆互相對視一下,立馬起身跑去走道,眼見着要把木蓋子打開,就統統地挨到打。

方應禮敲完他們的腦袋,不客氣地把他們請出走道,讓他們去天井那邊刷牙:“沒我允許,不許過來。”

“太奇怪了。”方巧娥說。

“大哥以前都不會這麽防着我們,今天怎麽不讓我們瞧都做了什麽。”方同路贊同。

“還有那橘子肉,他好像拿着去泡在井水裏了。”方巧娥點了點頭,指着方向讓他看。

下一秒,“小哥,要不然你去問問?”方巧娥琢磨不明白,但方同路沒聽她的,她立馬喊,“你別走啊。”

“我不知道。”方同路道。

大哥既然不想他們現在知道,那就等大哥告訴他們吧。

蒸半個小時,這蛋糕胚才算做好。

方應禮把它拿出來,等涼之後,他開始在上面點綴東西。

剝下來的橘子肉,一半裝在盆裏繼續泡在井水裏面,另一半熬煮成橘子醬。

橘子醬需要加大量的白砂糖,方應禮把買回家的白砂糖用了半袋,煮出來的橘子醬,吃着酸甜正好。

他先是在蛋糕胚上面塗抹一層厚厚的橘子醬,再把泡過井水,冰冰涼涼的橘子肉擺成好看的形狀,再點綴上幾片薄荷葉。

然後再用炒熟的黑芝麻,灑出四個字——“生日快樂”

沒有條件便創造條件,沒有奶油就做只有蛋糕胚的蛋糕,現在雖是水果豐收的季節,但方應禮在農場只買到了橘子。

有這些東西就夠了。

就是不知道這蛋糕味道怎麽樣,應該不會差到很遠。

光是用半罐白砂糖熬出來的橘子醬味道就很棒了,純天然不加任何防腐劑,比現代買的果醬還不錯。

方應禮哼着小曲地挖上一勺吃到嘴裏,見到牛娃醒來,朝着他招招手,也給他嘗了一勺。

牛娃好吃到眯起眼睛。

“大哥好偏心哦。”一邊看着的方巧娥陰陽怪氣地說了一句。

方應禮立馬撇眼看過去,走到他們的面前,也喂了他們一勺,然後碎碎念地說他不偏心,讓她把這句話重新咽回肚子裏。

于是,周慧岚一到家,就被先喂上一勺橘子醬。

“嗯?”周慧岚疑惑地舔了舔帶上甜味的嘴角,她還沒吃出來這東西是什麽呢,就覺得這東西有點熟悉,聞着很像是橘子,但吃起來卻一點都不酸。

“你也有份。”方應禮說。

周慧岚:“……”好嘛,她還是沒明白。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事,她知道今天是牛娃生日,為了慶祝生日,方應禮讓她下午不要去擺攤了。

周慧岚聞言欣然地接受,順帶在這樣的日子裏休息半天,還不用做飯。

如今的廚房已經變成方應禮的天下,竈臺上面擺放着各種食材,現在她大部分都能認出來各種調味料是什麽。就是不知道方應禮還想要做什麽。

離中午吃飯還有一個小時。

大家聚集在天井的木墩上面,排排隊地坐着,雙手托着腮,不近不遠地看着方應禮在走道裏忙活。

“吽”的一聲響。

突然一陣火光從鍋裏冒出來。

方應禮手裏還持着白酒瓶子,看到火焰冒出來的瞬間立馬往後跳,而後另外一只拿着炒菜鏟的手急速地翻動鐵鍋裏的食材。

“哇哦~”

“好厲害~”

“大哥這是在表演雜技嗎?”

“應該不是。”周慧岚不确定地搖搖頭,這應該是在做菜,“可能是做以前我們沒吃過的東西。”

後半句,她很篤定地說。

空中飄來又香又沖的味道,還有點辣眼睛,幾個人受不住地把眼睛眯成一條縫,繼續锲而不舍地坐在風口處看着方應禮繼續忙活。

方巧娥轉頭看了一眼面前的周慧岚。

“那我們今天是不是有口福了?”她問。

沒等她繼續說話,方應禮已經拿着盤子将鍋裏的東西鏟出來,盛到盤子裏裝好。

在他們以為就要結束這場精彩的火焰表演可以開吃時,方應禮頭也不擡地再次把切好的作料倒進到鍋裏。

又濃又嗆的香味再度出現。

不過這次他們看清方應禮在做什麽了,等這作料炒出濃郁的香味,他将一盆活潑亂跳的河蝦倒進鍋中,動作熟稔流暢地往鍋裏調配醬油、米醋、和白胡椒。

接着就是一把香菜。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