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第 84 章
接下來的幾天,方應禮将營業執照辦了下來。
周慧岚和阿翠姐她們也沒有閑着,在店面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簡單的整修,不止挪動牆櫃,在原來斑駁的老牆上,還用鐵釘挂了一張篇幅很長的油紙畫,畫上是一棵柿子樹,挂着幾個橙豔豔的柿子。
并且把家裏那張新買回來的木桌擺放在了上面,旁邊還有兩條長凳,可以供自家人吃飯。
本來周慧岚以為搬做買賣的工具就成,她和阿翠姐兩人騎着三輪車多搬幾次便可以搞定。但後來看到家裏兩個泡麥芽的水缸,發現還是得找個人幫忙。
後來阿翠姐推薦了阿龜過來幫忙,一天一塊五的報酬,阿龜那天正好不用過來鎮上賣菜,聽到這消息,很快答應幫忙。
兩個大水缸被擺放到店面裏側靠房門的位置,一擺上去,周慧岚就泡了十斤小麥在裏面。小麥要三四天才發芽,現在天氣漸漸沒有之前燥熱,遇到不太熱的天,還要五天左右才生出麥芽。
裏屋裏,方應禮和阿龜兩人搬回來兩張床,一大一小地相隔抵在牆邊。床上面鋪上厚實編織過的稻草床墊,再上面再鋪一層草席,考慮到天氣漸涼,周慧岚還打算用舊衣服拆開,縫補成床罩,但因為忙,這事還沒落實下來。
雖說這不過是一間小小的店面,但周慧岚的主意很大,她讓方應禮幫忙聯系這邊的木匠,她要做個牌匾,上面刻上“繪糖坊”這個招牌。
他們選的是最普通的松木雕刻,挂在店面右邊的石牆上面,再用油漆把雕刻出來的繪糖坊三個字塗抹成黑色。做完這些,整個店面的整修到此結束,店面随時可以開張。
因為要來鎮上做買賣,以後周慧岚中午便不能及時回家給方同路兄妹倆準備午飯。
這是方應禮最放心不下的事情。
殊不知,方同路兄妹倆表現出極強的自理能力,當着方應禮的面,做了一菜一肉的午飯,還會給自己燒火做紅薯飯。由此來告訴他,即使他們白天不能回家,他們也能自己照顧好自己。
這讓方應禮倏然放心不少,不過他之前與周慧岚做的那些打算,最後還是産生很大的變化。
原先他想着,等周慧岚在鎮上的買賣穩定下來後,他将帶上三只小朋友們去“投奔”店裏,以後就在店裏的屋子裏住下來。
但等一切安排就緒,他們恍然發現,泊山鎮不是路東農場,沒法等他們在家裏準備好出發再去鎮上開店。
Advertisement
周慧岚她們每天都要早早地過來開張,要不然做出來的糯米飯團恐怕來不及在早晨賣出去。
一想到這裏,周慧岚當即改變主意,她和牛娃在店裏住下來,睡在那張大些的床上,阿翠姐也住,要不然早上趕不過來。
且過來一趟就要花費兩角的車票錢,阿翠姐家的男人聽到來回跑每個月就要花掉一大筆車票錢,恨不得立馬讓阿翠姐直接搬去住。
這讓周慧岚嗤之以鼻了很久,在方應禮的面前說了不下幾次那男人哪哪都不行的話。
見周慧岚在罵別人的時候對他并沒有多少改觀,方應禮稍稍地舒出一口氣,還好那個不行的男人不是他。
要不然他要哭死。
然後這天一個普通的早晨,方應禮一如既往地在固定時間點清醒起身,刷牙洗臉後,他望了望內屋的方向,沒聽到裏面傳來的動靜,後知後覺地想起來——周慧岚和牛娃提前一天去鎮上住下了。
方同路兄妹倆還沒到起床的時間,整個走道安靜得可以聽到呼吸聲,令方應禮一時半會有點不太習慣。
他先洗了幾個雞蛋放到小竈爐上面煮着,又在燒飯的時候,在竈口裏丢了幾個形狀端正的紅薯。
半小時,竈口裏飄出烤紅薯的香甜味,方應禮用鐵鉗在裏面翻了翻,挾出來到外面降溫。
把紅薯和雞蛋吃完,他留了紙條給方同路,讓他們下午回來時候可以直接炒菜吃飯。
這樣不冷不熱的天氣不适合放生豬肉在家,前兩天周慧岚就去農場裏買了兩條鹹帶魚,一條五花肉回家腌制,可以吃幾天不會壞。
想要改善夥食,就要等晚上方應禮回家,從食堂帶飯菜回來。
村裏人都知道周慧岚在鎮上開了一家小店,以後就在鎮上做買賣,經常過來關顧的老客戶很是遺憾,以後不能經常吃到周慧岚做的糯米飯團。
這倒是讓村裏其他做飯團買賣的人高興不已,她們最近這幾天生意好了不少,比以往多掙了不少錢。每日笑盈盈,都在說多虧周慧岚去鎮上了,要不然還不知道什麽時候能一天掙到這麽些錢。
另一邊,住在店裏的周慧岚輕手輕腳地起床,喚了兩聲還在睡覺的阿翠姐,兩人摸出還沒天亮的屋子。
簡單地打理完自己後,周慧岚打開旁側的小門,将外面門店的木板條敞開,回到裏面開始準備食材。
糯米是昨晚泡上的,燒開竈子搬上蒸飯桶,将糯米倒進到裏面便可以燒火蒸熟。阿翠姐在旁邊看着火,周慧岚則是在另外一個竈臺邊上炒小料。
老漢把店面租出去這件事早在街巷裏傳開了,一些不知道的人,最近幾天看着這店關了門又重新打開,見裏面的人忙忙碌碌地,也知道了這店盤了出去,有新的老板來做新的生意。
路過的行人迎着晨曦看到這家挂着“繪糖坊”的小店裏飄出濃郁的香味,有的人不由地側目看向裏面,見裏面有兩個婦人在忙活。
便有人開口問裏面是賣什麽的。
不是賣糖的嗎,怎麽好像還做熟食的買賣。
“賣糖果的,我們家有做麥芽糖和花生糖,花生糖跟其他的糖餅鋪不一樣,價格是一包五角錢。”周慧岚見有人詢問,熱情的笑盈盈地解釋,“早上跟中午還會做糯米飯團,裏面可以随便加料,一個只要一角錢。”
“一角錢可不便宜。”
“我知道一家賣飯團的,人家是按碗的來算,上面還加兩勺肉沫,也才一角錢。”
周慧岚臉上的笑意沒有減少,莞爾道:“我知道,但我家的糯米飯團跟其他家的不同,光是包的小料就有七八種多,還可以自己挑選喜歡的小料。”
說罷,她把炒好的小料一盆盆地端上石臺上面,這條石臺有三米多長,幾乎與整個店面的寬度平齊。
周慧岚把小料都端上來後,還剩下很大的空間。
于是阿翠姐把裝着煮熟的糯米飯的木桶搬上來,包飯團的竹葉和疊放着的碗筷也都擺放上去,而後問站在外面好奇觀望着的人群:“各位同志,你們想吃什麽,我這就給你們包。”
人群裏有臉皮薄的,聽到阿翠姐這麽問,便不好意思繼續杵着不買東西,他見這上面琳琅滿目的小料,下意識地吞咽着口水,問道:“老板,這小料都可以全加?”
“可以的。”周慧岚笑着應道。
他一聽,立即道:“那我要全加,給我來一個。”
“好嘞,同志你稍等。”
不一會兒,阿翠姐把做好的飯團遞過去給她,周慧岚收了錢放到下飯的塑料桶裏,蓋上蓋子後繼續做生意。
有了第一筆開張,後面陸續地開始有人喊着要飯團。
買飯團的人不急着走,等飯團拿到手當場握着竹葉包着的飯團啃起來,在場都能聞到誘惑人的香味,這麽多不同的小料包在一起,那味道竟是比聞着還要好吃。
“老板,你這飯團也太好吃了。”啃飯團的人吃得頭也不擡。
周慧岚一臉高興:“你們喜歡吃就好。”
另外幾個人見這人吃得那麽歡的模樣,瞧着不像是作假的,都很是驚訝地看了看店裏的食物,紛紛露出想要嘗試的表情。
“真有這麽好吃?”
“那我也來一個嘗下。”
“反正只要一角錢,要是不好吃的話我下次不會再過來買了。”
有喜歡吃肉的人,看着周慧岚問:“老板,你這小料可以全加成豬肉嗎?”
“沒問題。”周慧岚道。
今日是新店開張,住在這邊的人不少,看到這店新開張了,圍着過來詢問的人不少。周慧岚忙到後面不止光收錢,也跟着阿翠姐一起忙碌地包着飯團。
饒是如此,她們倆人還是忙得腳不沾地,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
之前擔心生意一般,周慧岚只泡了十斤的糯米,現在想來,竟是不夠賣,不到一個多小時的功夫,整桶糯米快要見底。
阿翠姐擔憂地問:“小慧,這不夠賣啊?”
“現在再煮糯米來不及了,等這十幾個飯團做完,我們就先歇業。”周慧岚皺着眉,小料也差不多要沒了,重新準備小料恐怕得中午才能準備好。
“行行行,我這就去告訴後面排隊的人。”阿翠姐擦拭幹淨雙手,腆着臉不好意思地跟過來排隊買飯團的人道歉。
離得遠,耳邊又是叽叽喳喳地要買飯團的聲音,周慧岚不知道阿翠姐都跟那些顧客說了什麽,只見那幾個人臉色不太好,但也是什麽都沒說地離開。
左邊賣吃食的老板娘今天生意很是一般,之前關顧他家店的顧客都跑去了隔壁家,她人無所事事地倚在旁邊看熱鬧,這會揶揄地調侃:“老板你們這生意是真好啊,忙到趕客戶離開了呢。”
周慧岚笑笑:“沒辦法,這都賣光了,讓顧客們白白排隊也不好。”
隔壁老板娘心裏冷笑,雙手抱胸地回到自家店面裏。
在見到自家男人百無聊賴地坐在店裏休息,氣不打一處來的埋怨道:“這農村來的村婦不知道哪裏學來的手藝,那飯團的小料炒出來味道很不一樣,你看看,有她在呀,今天咱們這幾家小店都不用做生意了。”
“唉,這也是別人家的本事。”
“那咱們是不用吃飯了是吧,你別在這裏呆坐着,趕緊想想辦法,把去別人家買東西的顧客給拉回來。”老板娘臉色陰沉得快要滴出墨水。
忽而,外面有人問東西怎麽賣。
她臉色極快轉變,笑容燦爛地起身去做生意了,只是那人問了價格後,眼神一直往旁邊的店面瞅,還過來問她:“那家是賣什麽的,怎麽味道那麽香?”
老板娘笑臉一頓:“……”
不過這人到底沒買成飯團,問了一遍過來說那邊僅剩的飯團被排隊的人買走了,他就只好過來這邊要了一碗湯面。
老板娘氣得生意都不想幹了,喚來丈夫讓他替自己下面條,自己氣呼呼地回到裏屋。
這條街巷長達幾百米,左右兩邊十數條小巷,住着幾百戶人家,若是從高處一眼望過去,便可以看到周邊都是高低不一的平房,裏面夾雜着幾戶面積不小的古典老房子。
人一多,這邊開吃食的小店便不少。
不妨有別人家生意紅火的情況,周邊開店的老板看到新開的小食店頭天生意如此火爆,眼紅歸眼紅,還不至于到嫉妒恨的程度。
而且人家現在店面這麽小,生意再怎麽好也不至于把生意全都搶光。不過是覺得這飯團新奇,之前都沒吃過,這會碰到了,嘗鮮而已。
等這風頭一過,就會恢複到正常的情況。
周慧岚的想法跟這些老板一致,第二天她沒有特意多泡很多糯米,只比第一天多泡了三斤。十三斤糯米蒸出來的糯米飯不少了,做成飯團,就有三百多個。
再加上店裏還做麥芽糖和花生糖的生意,這兩者賣的不多,但也是一筆收入。
果不其然,次日的生意雖然紅火,但比起頭天排成長隊的情況,已經減了不少,沒再出現那種忙不過來的情況。
牛娃年紀小,喜歡睡懶覺,裏屋關上門,外面熱熱鬧鬧的嘈雜聲就被隔絕在外面,他睡到日上三竿才醒。
醒來時迷迷糊糊地瞪着黑溜溜的眼睛看這不熟悉的環境,撇着嘴快要哭出來的時候,恍然地想起來這是他跟姨姨住的新家。
牛娃把淚水憋回去,爬下床打開沒鎖上的門,外面的聲響如同潮水一般地湧了過來,安靜的環境瞬間活過來。他頓時沒再害怕,跑出來看到周慧岚和阿翠姐在忙,便乖巧地爬到桌前的木凳子上,晃着兩條小短腿地坐在那裏等着。
等啊等,肚子不争氣地咕嚕嚕叫起來。
牛娃揉揉扁下來的肚子,好餓好餓啊,聞着飯團香噴噴的味道,更餓啦。
“咦,嘉嘉醒啦?”周慧岚似有所感地回頭,見到坐在凳子上的牛娃,笑得眯起雙眼地往他招手。
牛娃跳下凳子,小短腿跑到她跟前,可憐兮兮地喊:“姨姨,我餓了。”
周慧岚在做早飯的時候就給牛娃留了一碗蛋粥,溫在竈上面,掀開蓋子拿出來的時候裏面的粥還是溫溫熱的。
小孩子剛醒來不适合吃太油膩的東西,她夾了幾種不油膩的小料給牛娃配粥,至于糯米飯,就沒讓小孩吃。
牛娃沒吃到糯米飯也不難過,小口小口地仔細将碗裏的蛋粥吃完。
店裏沒有其他人陪着他玩游戲,牛娃過來店裏住了兩天便開始想念隔壁家的靜靜,吃完抱着懷裏小汽車悶悶地在旁邊玩着。
周慧岚瞥了一眼,輕輕嘆了口氣。
她也不想把牛娃帶過來,但方同路兄妹倆白天要去上學,沒人在家陪着牛娃,她更加的不放心。
好在這天已經是周四,再過一天,她就可以去村裏把方同路和方巧娥兩人接過來鎮上住兩天。一方面可以順道陪牛娃玩,另一方面,這兩個小家夥在家裏吃飯肯定不如她做的飯菜好,得在周末這兩天補回來。
在周慧岚的生意如火如荼地忙起來時,各大生産隊也進入了焦灼的農忙裏。
今年上半年雨水多,早稻收割晚了一步,晚稻播種自然也是晚上一些時候,這會正值十一月份初旬,陸續的生産隊進入到新的割稻農忙中。
一到農忙,方應禮作為糧食局裏的指導員,跟着一起的方書朋和陳彬,就要開始放“農忙假”,簡單來說,便是讓這人家裏有田地的人,盡快地回家忙收割的事情。
方應禮今年種的是小麥,他們提前收割,但是田卻是需要休眠養回養分,剩餘的幾個月,是不再種植水稻的。
等到初春,在進行過短暫的閑置後,新的一波播種育苗插秧才會開始。
這段時間,各大生産隊會忙于其他的農作物,像泊山鎮這邊,在忙完了晚稻收割後,大部分的田地都會閑置養肥,埋入更多的草木灰,養一養,明年春播的時候,才能有更好的收獲。
而有的田肥沃,在進行将近半個多月的排水幹田後,吸收完稻禾等草木灰後,會播種冬小麥。
南方的冬天短暫,小麥播種後會在二十多天後逐漸發芽生長,在長達幾個月的種植後,會趕在春播前進行收獲。
不過現在這麽做的生産隊很少,其一是田地确實需要休養生息,不能因為想要多收一些糧食,就把田地霍霍了。要是田地養分不足,出現退化的問題,那哭都沒地方哭去。
其二則是,冬小麥種植期長,慢的話長達一百五十多天,要是趕不上春播,那一年兩熟,變成兩年三熟,好像更虧了。
于是,鄭高建作為泊山鎮總公社的生産大隊長,在多次開會之後決定,今年的泊山鎮在秋收結束後,全體田地進行深耕,之後修生養息到第二年的春播。
在農忙期間,農民會忙于耕地、播種、施肥、澆灌、除草等等,這些活全都幹完,就是長達十幾天的收割忙。
而方應禮作為泊山鎮唯一的指導員,卻沒那麽幸運地放這麽長的假期,做不成真正的甩手掌櫃。林局長交代他,隔幾天就要過來局裏一趟,關注水稻收割的情況,跟着他一起加班的還有陳彬和方書朋。
這天他剛收到放假回家的消息,就接到謝畢卿的電話,問他這幾天有沒有空,去一趟岐江縣找他,他那邊有事要跟他商榷。
方應禮表示自己有時間,會過幾天去一趟。
挂了電話,方應禮收拾好東西出門去街巷那邊找周慧岚她們。
午後三點半,周慧岚和阿翠姐剛忙完一波活,方應禮過來的時候,她們倆在清洗鍋碗瓢盆,牛娃在旁邊打下手——玩水。
看到爸爸回來了,牛娃立即跑過來要抱抱:“爸爸,爸爸!”
“今天怎麽這麽早回來了?”周慧岚擡眼看了一下他,問道。
方應禮回:“局裏放農忙假了,我見沒事就先過來一趟,跟你商量着明天帶同路他們過來一趟,不過我還有其他事情忙,白天恐怕不能留下來幫你。”
“沒事,你要有什麽事就盡快去做。”周慧岚搖搖頭。
她做的是小本生意,有阿翠姐幫忙已經夠了,雖然累點,但分下來阿翠姐能掙得更多,不用再雇一個人幹活。
方應禮抱着牛娃坐在旁側的凳子上面,捏捏牛娃養肥了的臉頰,看着他現在膚色沒之前那麽黑了,不由地勾起嘴角笑了笑。
原身本來的皮膚并不黑,要不是長期在田裏幹活,他應該還會更白一點。不過現在這健康的麥膚色,方應禮也挺喜歡的,并不是很崇尚白皮膚。
他對自身的顏值要求不高,不過家裏的小孩要是能長成白白胖胖的模樣,肯定比現在更加讨喜。
“嘉嘉在這邊都吃重了,再過不久恐怕就抱不動了。”方應禮打趣。
牛娃一聽,連忙搖頭:“不重不重,爸爸可以繼續抱我。”說着,害怕方應禮真的不想繼續抱着他,吓得他趕緊貼上來,伸着小短手環住方應禮的脖子。
周慧岚道:“你別吓他。”
方應禮無辜地聳了聳肩:“我沒有,嘉嘉現在長大不少,明年就可以去讀幼兒園咯。”
牛娃聽到“幼兒園”三個字,眼睛亮亮地問道:“爸爸,什麽是幼兒園啊?”
“就是小孩子讀書的地方,你之前不是說想要讀書嗎,那嘉嘉你想不想去讀幼兒園?”方應禮揉着他的腦袋,柔聲地問道。
牛娃想到小叔小姑每天背着書包去上學的場面,覺得自己也很想要書包,想要去上學,便認真地點點頭:“想讀幼兒園。”
方應禮哈哈哈地大笑起來。
“好好好,等明年我們嘉嘉就要上幼兒園咯,到時候可不許哭鼻子哦。”
“不會的。”牛娃很有自信地說。
在店裏逗了牛娃玩了一會兒,方應禮放下他,騎上三輪車先回去村裏一趟,等他到家,方同路兄妹倆也放學回到家裏。
村裏有個不好的情況便是,在農忙時期,連小學都跟着一起放假。
家家戶戶半大不小的孩子都要跟着下地幹農活割水稻,哪怕不放假,這期間能去學校讀書的學生也寥寥無幾。
所以這次,紅湖村小學跟往常一樣也是連續放假了十天。
楊欣知道學生們放假後不會真的待在家裏無所事事,而是真的會被家長叫去田裏幫忙幹活,她雖有心想要改變村裏的教育現狀,卻也知道只靠她一個人并不能改變什麽。
每逢農忙,她能做到的,只有幹睜眼看着。
不過想到不需要特意請假就可以帶方同路他們倆去鎮上,方應禮心情還算不錯,讓他們裝上幾件過去穿的衣服。而他去了趟田裏,把成熟的蔬菜全都收完,剩下的還沒熟的,他去了趟二伯家,讓方二伯去菜地裏澆水時,順帶給他們家也澆一下。
交代完這些,他帶着兩個小孩,還有兩筐蔬菜出發,趁着天黑之前,趕回到鎮上。
他們一家要在這邊居住,阿翠姐不好繼續留下來住,而且農忙來了,她也要回家收割水稻。
這十幾天是沒法過來鎮上幫忙了。
知道她不能過來,周慧岚雖然心裏惋惜,但一家人又可以住在一起,她心情比想象的要好上不少。
當天晚上,方應禮和周慧岚兩人一起就準備了一大桌豐盛的晚飯。
方巧娥有好幾天沒過來鎮上,今天一到這邊就能吃到這麽多道菜,差點熱淚盈眶,嗚嗚嗚地口齒不清地說話:“好想一直待着這裏不回去了。”
那裏是她生活了九年的家,但這麽短時間相處下來,方巧娥發現家裏只有她和小哥的時候,竟是莫名的害怕。
她想牛娃了,更想周慧岚。
每天都盼着周末能盡快地到來。
即使晚上方應禮會回來睡覺,也不睡前堂,跟着他們睡在裏屋,可是他們睡的時候方應禮還沒上床,他們醒來的時候,方應禮又出門上班了。
每天相處的時間不超過四個小時,這對于以前從沒跟家裏人分開這麽久的方巧娥來說,實在難熬。
見她咬着唇,忍着不哭的可憐兮兮模樣,方應禮止不住地心疼,上手揉揉她的腦袋:“等今年放寒假,我們就一起住在鎮上。”
“嗯?”方同路心裏也難受,但聽到這話,愣愣地沒反應過來。
方巧娥更是傻愣愣地看着他,緩了好久才開口:“大哥,我們要一起住在鎮上了嗎?”
“對啊,我想好了,等今年農忙穩定下來後,我們就在店不遠的地方租套房子,到時候小慧你過來開店也方便,我呢每天也不需要那麽早出門上班。”方應禮道,“還有嘉嘉年紀不小了,想要讀幼兒園只能是來鎮上。”
“太好啦~”
方巧娥歡呼起來。
歡呼完,她冷靜下來地想了想,喊道:“不對,那我跟小哥怎麽辦?”
“大哥,我和小妹還要讀小學,難道也要過來鎮上讀書嗎?”方同路接話地問道。
方應禮點頭:“對,都要來鎮上讀書。”
泊山鎮的入學條件跟紅湖小學差不多,都是需要通過老師的面試,拿到入學資格就可以進入到學校讀書。
不過現在大部分的家長都很喜歡叫“念書”,鄉村的就讀情況不好,一般小一點的村是沒有自己的學校的,得去隔壁的大村裏念書。
毫不誇張的說,上個學走七八裏路都是小問題,有的還要步行十幾公裏,村裏幾個小孩聚在一起每天上學放學。要是遇到這種情況,方應禮也不知道該怎麽辦的好。
好在紅湖村不小,不需要跑去其他的村裏讀書,再加上方同路和方巧娥在村裏讀到三年級,每學期的學習分數都很高,方應禮只要去主任辦公室裏要來每學期的分數情況,然後再去泊山鎮小學報名,拿到面試資格就可以了。
剩下的,就要看方同路和方巧娥兩人的面試情況。
不出意外的話,以兩人的學習成績,肯定能順利通過老師的面試。這點上,方應禮完全沒放在心上。
他猶豫的是哪所學校更好。
泊山鎮哪怕是小小的鄉鎮,但管轄着幾十個自然村,還有幾個社區,總人口那麽多,除了泊山小學,還有府路小學、新一小學、山南小學跟郊東小學這幾個小學。
他忙于工作,目前只知道這幾個學校,但具體哪個學校更好還沒去探聽,打算趁着這次的農忙假,将這些東西都打聽清楚。
一家人吃完飯,小孩子們在後院裏排隊隊洗澡。
方應禮在竈邊給他們燒洗澡水,牛娃不是小娃娃了,他現在跟方同路一起洗澡,還會自己穿衣服,不需要方同路幫忙。
兩人洗好澡,方應禮就給方巧娥倒好洗澡水,把後院的簾子拉上,又将房門關上,其餘等人返回到前面的店裏。
店裏開着鎢絲燈泡,如今鎮上的電費昂貴,除了店裏開着一朵鎢絲燈泡,屋裏還是點着煤油燈。
不過現在小孩要洗澡,方應禮沒有連這點電也省着,給方巧娥開了燈泡後,回來讓周慧岚以後也別不舍得用電。
“光線太暗對眼睛不好,別還沒老呢我們先老花眼了。”方應禮道。
周慧岚身形一頓:“哪有那麽誇張。”
“我騙你做什麽,之前不是跟你說過做紮花的時候多動動脖子,幾個小時不動脖子都要僵住了,難道你不是?”方應禮笑盈盈地看着她。
周慧岚被他看得有些心虛,撇開眼不想跟他說話。
鎮上的電費貴,她每天都是等天快要黑透了才舍得開燈,就是想多攢點錢,早點能在鎮上買房子。但被方應禮這麽拆穿,她想不到反駁的話,便假裝沒聽到。
方應禮不想又被她含糊過去,正色地告訴了她在昏暗的環境下工作的危害,以前在村裏沒電沒有燈泡是一回事,但現在都在鎮上臨時住下了,這次還要住個十天半個月。小孩子們晚上還要看書,若是為了省這麽點錢,不舍的用電,小孩子的眼睛看壞了怎麽辦。
勸人最好的辦法便是危言聳聽,果然,在聽到小孩子眼睛會看壞,周慧岚後面就沒不舍得用電了。
一到晚上,店裏兩盞鎢絲燈泡都打開,宛如白晝地亮堂堂起來。
方同路和方巧娥兩人白天在店裏幫忙做生意,晚上空閑下來開始看書做數學題,不再像之前那樣,看不到一會眼睛就泛酸難受。
到這邊住,方應禮不再好意思找借口分床睡,方應禮睡在裏頭,中間睡着牛娃,周慧岚白天要早起做生意睡在外頭,兩人隔着一個牛娃,每次都是相安無事地睡到天亮。
況且隔壁床還睡着方同路兄妹倆,他們就算想要幹什麽,也沒機會啊。
方應禮對自己這種成年人的想法狠狠唾棄了一會,相處久了,他竟然有一點惦記合夥人,這可不是什麽兆頭。
但這念頭一冒出來,就如雨後春筍,唰唰唰地節節高,怎麽壓制都壓制不了。以至于在連着同睡一張床五天,方應禮做了個相當可恥的夢。
醒來飛快地跑去後院,澆了兩桶透心涼的地下水。
他面色不對勁地回到屋裏,在微弱的光線裏看到躺在床邊的周慧岚。周慧岚平日裏綁成長鞭的頭發散開,幾縷蓋住側睡着的小半邊臉頰,緊閉的眼睛下面是小巧的鼻子,順着鼻子一點點地往下移,便是那張帶着粉色的嘴唇……
嗚……
方應禮鼻尖微熱,連忙移開了視線。
他在大腦裏瘋狂地循環幾遍靜心咒,吹出帶着熱氣的呼吸聲,頭也不回地出了裏屋,返回到後院裏。
後院除了壓水井,只有肆意生長着的雜草。近些日子在大家的踩踏之下,雜草長勢衰弱下來,已經被他們踩出一片空地。
周慧岚醒來時,聽到後面傳來一陣“哐哐哐”的聲音。
她皺着眉好奇地起身披上長袖外套,撩起後面的簾子一看,就看到方應禮赤膊揮舞着鋤頭,滿身是汗的在鋤草。
周慧岚問道:“你怎麽忙起來了?”
方應禮聞言,揮舞着的鋤頭一頓,遲疑了兩秒才放下來,轉過身地撇眼看向地面,不太敢去看周慧岚的臉。
畢竟換做別人,在夢裏做那樣的夢,這會再見那張臉,也不會比他淡定多少吧。
周慧岚打了個哈欠,沒發現他的異常,問:“應禮,你是要開地嗎?”
“嗯。”方應禮悶悶地應了聲。
周慧岚道:“可這後院裏的空地太少了,開了也種不了多少,而且我一忙,都不知道有沒有時間澆水。”
店裏的生意在經過一陣紅火之後開始步入正軌,每天的營業額都很不錯,周慧岚現在重新給阿翠姐算工資,按一個月月結,每個月35塊錢的薪資,還包吃包住。
比起一些一級職工工資都要高,阿翠姐想都不想地答應下來,正好她也不想每天回去見那人,簡直是雙喜臨門。
兩人都很忙,住進來到現在,都沒空去管後院那邊地,到現在一直空着。
方應禮道:“可以種些蒜苗、蒜頭跟小蔥,這樣你們以後就不用經常去供銷社買。”
當然,也是因為這些配料的東西用得多,還好種,把根部種下去之後,除去蒜頭以外,其他的不用一個多月就能長出來。
而且蒜頭在成熟之前,還會長出蒜薹、大蒜苗,割了只留下根部在地底下種着,就能自然成熟成蒜頭。
比起種植蔬菜,方應禮更傾向于這些。
聽完方應禮說的話,周慧岚覺得挺有道理的,不過還沒聊幾句,方應禮突然道:“我上午要去一趟縣城,大概兩天回來。”
周慧岚:“嗯?”
好端端的,怎麽要去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