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第 86 章

另一邊,謝畢卿回到家中看到正在生着悶氣的朱姚。

“聽說你最近天天跟着一幫專員指導員的在一起,連方應禮也從泊山鎮過來了?”朱姚的語氣有點冷。

謝畢卿一頓,乖順地在她的面前坐下來,聽她把話說完之後,才臉帶抱歉地表情看向她。

“挺忙的,就忘記了。”謝畢卿說。

朱姚冷笑了起來,說道:“你就是沒記住我說的話,明知道我很想見一見人,你就是不讓我見。”

“這話誰說的,肯定沒那回事!”謝畢卿訝然。

這兩天他日日早出晚歸,都沒時間回家吃飯,兩個晚上都是在辦公點那邊草率地簡單吃完飯之後,還要在辦公點加班兩個小時才回來。

縣裏不比鄉下,不會那麽早睡。但他回來的時候已經九點,如今沒什麽娛樂的活動,朱姚又不喜歡去迪斯科,更不喜歡跟着一樣年紀相仿的人去廣場裏跳什麽時興的交際舞,自然是很早就進屋裏睡覺。

謝畢卿都沒機會跟朱姚解釋,他為什麽不帶方應禮回家一趟。

可……情況好像跟他想的不同,朱姚知道了方應禮過來縣裏出差兩天這件事。

唯一能想到的嫌疑人,只有婁懷。

謝畢卿皺起眉:“小婁這孩子年紀小說話沒把門,他倒是沒我這麽忙,要不然我也不會派他過來拿資料。”

他臉上露出疲憊的神色,擡手捏了捏起褶子的眉間,輕嘆了聲,“你知道我忙起來總會忘記交代好的事。”

“哼。”朱姚知道會聽到這個解釋。

卻還是有點無端地生氣。

Advertisement

“你這輩子就和工作過吧。”她咬咬唇,扭頭就進屋去了。

謝畢卿稍稍愕然了一會兒,從善如流地跟着進了屋。

這一夜平平淡淡地過去。

次日朝晖拂進屋裏,方應禮蹲坐在凳子上燒火,他丢了兩根柴火在竈口裏,剛将蒸桶裏的糯米飯煮熟,端着搬下來時,外面來了個熟客。

熟客正是前兩天跟周慧岚聊關于租房問題的租房介紹人。

“快進來坐。”周慧岚招待他進來。

方應禮連忙起身請他坐下來。

這位介紹人一坐下來,當即表明來意,笑着說:“上次跟你們說的那套房子,已經有兩家來問價了,不過我想着你們之前是最先提的,就過來跟你們說一聲,要的話,這兩天可有空,跟着我過去看房子?”

不等方應禮問,他接着一五一十地說:“這房子位置不錯,就在離你們店面不到兩條街,這房主是在部隊裏當差的,人家舉家搬遷到縣裏去住了,這房子空下來容易壞,才想着租出去。

而且他們提的這房租實在不高,一個月二十塊錢,可比其他同地段的要便宜五塊錢呢。碰上這機會不多,我也是實在喜歡你家的飯團,要不然也不會急着過來問了。”

聽到這裏,方應禮聽明白他說的了,這房子香饽饽得很,再晚下手就沒機會了。

不過他有句話是說對了,兩層樓的小房子一個月只要二十塊錢的房租,确實不貴。他覺得房租沒什麽問題,便道:“行,我今天就有空。”

介紹人笑道:“那行,兩點後我們就在街頭碰面。”

方應禮颔首挑眉地看他,算是答應了下來。

介紹人說完了工作上的事情,臨走前還在店裏買了兩個飯團帶走。店裏生意逐漸熱鬧起來,方應禮放空了一下大腦,跟着幫忙做起打下手的活。

現在糧食局的同事們都知道方應禮家在這邊開了一家飯團的小食店,上班的時候,他們會叫方應禮給他們帶過來,但現在他休假,就把準備好的飯團裝到籃子裏,他騎着自行車親自送過去。

提前一天預定,每次都會要個二三十個飯團。

要的量雖不算多,攢下來也是筆不錯的收入,再加上現在還沒有幾家做送食的,他能親自送過來,還不需要另外付錢,他們更加樂于點繪糖坊的飯團。

而他作為是糧食局裏的指導員,這不拘一格的表現,令之前幾個想跟他好的同事更是目瞪口呆。

方應禮就不怕被笑話嗎?

不,他一點都不,不僅不怕被笑話,在拿到錢是更是樂開花,美滋滋地跟糧食局的同事們道別後,騎着自行車返回店裏。

将收到的錢交給周慧岚,方應禮帶上牛娃,騎着自行車去跟介紹人碰面。

介紹人如約而至,在路上交代了幾句後,兩人騎着自行車抵達這棟小二層的樓房。

這棟小樓房是這條巷子裏面的第三戶,整棟樓都是砌的青泥磚外加白色水泥牆,兩人的自行車停在一面防盜門外面,在門的左邊有扇老式的玻璃窗,窗口也有一道防盜網。

因為建了沒幾年,現在看起來一切都很新的模樣,不過在方應禮看來,這棟小房子的格局充滿濃濃的歷史氣息。

介紹人打開防盜門,推開裏面的紅色木門入內,一邊跟方應禮介紹道:“這走進之後就是個前院,雖然面積不大,但可以停放兩輛自行車,哦我想起來你們還有一輛三輪車,也是夠停的。”

他說的沒錯,這前院面積挺小,但比起紅湖村的家那窄小的走道,還是綽綽有餘。左手邊是間矮小的衛生間,嚴密性很好,只有一扇小小的透風窗,因為現在縣城裏還沒有設下水道,這邊的房屋都是用的化糞池,需要定期清理。

右手邊就是周慧岚很心動的柴火間,比起方應禮用竹竿做的簡陋柴火間,這間全石磚水泥的柴火間哪怕小,也足夠放一家五口用的柴火,還不用擔心漏水泡水的問題。

從柴火間出來就是壓水井,離廚房位置只有幾步遠。

但令方應禮意外的是,這小樓房最好的地方不是這些,而是二樓上面的房頂,還支着個遮陽遮雨棚,上面還養了幾盆仙人掌。而一側的屋頂延用的是青色瓦片,連着下方的小陽臺。

“平日裏可以在陽臺裏曬東西,要是下雨了還可以到樓頂上曬,不用擔心沒地方用。”介紹人順着他的目光看向樓頂,若有所思地介紹。

“爸爸,爸爸,這是樓梯。”牛娃進屋後,很快找到了上二樓的樓梯口。

他在村委大樓裏見到過樓梯,這會看到了,蹦蹦跳跳地又跑回來,拉住方應禮的手,想要讓他跟着一起去樓梯口那裏。

屋裏的陳設搬走得差不多,小小的客廳到樓梯口這邊,方應禮沒見到任何家具,他很輕松地環視一圈,把屋子裏的結構都看完,還算滿意地微微颔首。

抱着牛娃上了樓梯,他們來到二樓,二樓也沒有什麽家具,房間裏也沒有床榻,可以說,這已經是一棟空樓房。

方應禮撇眼看向跟着上來的介紹人。

介紹人被他這眼神看得有點措愣,但很快就想到關鍵原因,解釋道:“因為房主不打算回來了,這家具自然就被帶走。不過這個價格的房租,能租到這麽好的房子很不錯了,沒有家具可以自己添嘛。”

方應禮聞言,淡淡笑了一下,沒接話。

他沒說話,牛娃卻很喜歡這裏,上了二樓就跑去陽臺那邊,墊着小腳尖趴在兩條柱子的中間,往樓下張望着。

小孩子沒見過這樣的房子,什麽東西都是新奇的。

來來回回地在屋裏屋外地跑着,摸摸這裏,摸摸那裏……什麽都很好,什麽都喜歡,後面竟是拉着方應禮,說他想要這樣的房子。

方應禮啞然失笑,如果是方巧娥過來,指不定已經過來求他租下這房子。

這房子也是真心的不錯。

方應禮在問了介紹人幾個關鍵問題後,确定沒什麽大問題,就答應下來租房子的事。談妥後,介紹人帶着方應禮去往他們的房屋介紹所,在裏面簽署了正式的合同。

一個月二十塊錢的房租,一次性繳費半年,也就是一百二十塊錢。

交了錢,方應禮開啓了買買買的流程,盡可能地把這棟小樓房軟裝成溫馨的家庭氛圍。

住的地方不能像店裏的裏屋那般随便,難得租到合心意的房子,方應禮甚至想要買家電回家,但一去供銷社問了那些家電的價格,很快就被那逆天的價格給勸退了。

靠靠靠,一個電冰箱就要大幾百上千,比他們家現在全部的家産都要貴。不僅電冰箱買不了,電飯煲、洗衣機和電視,更是全都不是現在的他能剁手的。

後面他看到一個臺式的電風扇,只要兩百五十八塊錢,可方應禮想了想,還是忍住了沒買。

不能因為一時的享受,就把家裏的積蓄給花費精光,他還有很多家具要買。

周慧岚沒空管新房的事,加上方應禮正好休假,她便撥了整整兩百大洋給方應禮,讓他全權安排。

方應禮拿到錢,第一筆就是買床和床墊,用稻草做的床墊雖然不錯,可說到底容易爛,不如棕榈墊耐用。

一樓的房間給他、周慧岚和牛娃住,他買的是一米五的床,二樓的兩個房間,則是買一米二的單人床。

老家的家具都是原身爸媽當年結婚時候買的,已經有二三十的年頭,不适合搬來新租的房子了。

所以買了床和床墊,還要買衣櫃,每個房間都要有,方應禮選的都是松實木的,價格不貴,還耐用。其他木質家具,能買到榉木的就買榉木的,買不到就買松木。

松木的衣櫃重量輕些,他都是獨自杠上來,沒有雇用幫工。

這年頭買地基建房子、或是買現成的房子,盤下來都要好幾千,而現在人們手頭上能掙錢的渠道卻很少。

會投資的,也是那部分上層的商圈人士,離底層基民有着壁一樣的距離。方應禮家裏現在的收入渠道就他的工資,和周慧岚的小食店。

滿打滿算,每個月也不到一百的純收入,想要攢幾千不容易,但錢在手裏會持續地貶值,方應禮在購買家具上就沒怎麽省。客廳選的是柔軟的布藝沙發,除了家電沒錢買,其他的能想到的他都買了。

縣城是供電區域,方應禮買了黃銅的挂燈、壁燈、玄關燈和陽臺燈。

他自己不會安裝燈飾,只好請的安裝師傅過來幫忙安裝,花了一天的時間在新房這邊監督。

剩下的幾天,他買的家具有點多,家具商那邊陸陸續續的到貨。光靠他一人是搬不過來了,便請了兩個幫工,而他則是在旁邊盯着,防止這些新家具磕碰到。

忙完這些,方應禮的休假差不多要結束了,他期間回了兩趟局裏,林局長知道他最近在搬家,也沒讓他各地亂跑,還給他送了喬遷禮。

一臺方應禮不舍得買的臺式電風扇。

方應禮收到電風扇那刻整個人都有點懵,直到過來送貨的人催促他簽字,他人都是飄忽忽的,連人走了都沒緩過來。

“怎麽了?”周慧岚在屋裏清理搬貨後的包裝垃圾,看到他手裏抱着個紙箱子進來,問道。

方應禮深吸氣:“是局長送來的喬遷禮。”

“嗯?”周慧岚應了一聲。

“什麽喬遷禮。”

方應禮什麽都沒說,把箱子遞過去給她看,周慧岚接過箱子後發現這箱子挺重,打開就看到裏面還有泡沫,拿出泡沫,就看到裏面裝這個一臺鮮綠色的嶄新電風扇。

“!!!”周慧岚眸孔微縮。

“這是……好貴重的禮物。”她聲音都不是自己的了。

秋天的風微涼,透過窗戶吹進來。

方應禮一臉懊惱地撓着後腦勺,他驚訝過後,先想到的是後悔跟林局長說起搬新家的事情了。

作為社畜一員,哪裏有上司給下屬送這麽貴重禮物的。

那他到時候回禮不就要送比電風扇更加貴的禮物了嗎……嗯,他倒不是舍不得,可是錢力不允許啊。

“要不然我們還是送回去吧。”周慧岚也想到了這點上。

這臺電風扇他們不能收。

方應禮搖搖頭:“都簽收了,這個時候還回去不好,還是拿着吧,反正是林局的一片心意。現在我們沒能力回禮,不代表以後沒有。”

周慧岚盯着手裏的箱子,她這輩子都還沒用過電風扇呢,現在天氣逐漸轉涼,已經不需要用電風扇了。可這東西放着又不會壞,明年大夏天就可以插上電使用。

一想到這裏,她情不自禁地吞咽着唾沫。

方應禮上手摸了摸,既然決定接受,他就安心了下來,想着以後的夏天裏熱了就有電風扇吹,心情頓時好了不少。

不過,雖然現在用不上電風扇了,方應禮還是在三只小朋友期待而好奇的眼神下,把這臺電風扇從箱子裏拿出來。

他插上客廳的電,把它放在茶幾上面,這電風扇有兩檔風,方應禮扭的一檔,驟然“嗡嗡”地傳出電流聲。

緊接着,一道涼爽的風“呼呼呼”地迎面吹了過來。

“啊,大哥這風好涼!”

“爸爸。”

牛娃有點害怕,下意識地躲到方應禮的懷裏,過了幾秒他沒察覺到有危險,才露出小半張地往電風扇的方向望。

見小叔和小姑湊近地吹着這奇怪的風,他磨磨蹭蹭許久,在方應禮的懷裏溜下來,湊到方同路的身邊,抓着他的胳膊往更近的方向探頭。

最後發現沒危險,牛娃也跟着湊近,眯着眼“呼呼呼”地吹風。

可惜現在已經不是大熱天,吹着一檔的風還是有點冷,方應禮沒讓他們吹太久。讓他們知道了風扇的好處後,把它收起來,放到了一樓房間的衣櫃上面。

“大哥,明年的夏天我們就可以用這風扇吹風了嗎?”方巧娥高興地問。

“對,明年再用。”方應禮道。

“那我可以每天都用嗎,只吹半個小時。”方巧娥貪心地想着,要是每個夏天都能吹到電風扇就好了。

方應禮摸摸她的腦袋:“你想用多久都可以,只要不一直對着腦袋吹。”

“爸爸,我也可以嗎?”牛娃湊來,貼着他也問。

方應禮抱起他轉圈圈,現在他又重了幾斤,方應禮舉着抱了一會就把他放下來:“當然,我們一家人都可以用。”

轉眼,時間來到農歷十月十六。

這天宜會親友、搬家、搬新房、打掃、安床等,是個搬新居的好日子。

方應禮将他們搬家的日子定在這一天,他提前跟局裏幾個人透露過搬家的消息,其中包括有方書朋、陳彬和林菲。

村裏人則是好友方富強,生産大隊長方大力,以及方二伯一家。邀請他們這天到新居裏聚一聚,參加他們的喬遷宴。

之前前幾天,方應禮購買的家具陸陸續續地都搬了進來,老家裏一些能用的家具也雇了阿龜一起搬到鎮上。

這天家裏已經沒有要搬的東西了,周慧岚把生意交給了阿翠姐打理,她今天清晨醒來,就跟方應禮一起在家裏準備今天的宴席。

因為沒有發正式的請帖,這天方應禮打算做的事普通的家常便飯。

提前十五那天他就在鎮上的集貿市場裏定了兩條青石斑,一條就有兩斤多,用來做潑油清蒸。還另外買了一籃子小黃魚,周慧岚做出來了林天樹他媽媽的味道,這會油炸的香味飄到左鄰右舍。

對于接下來要處很長時間的鄰居關系,早在一天前,方應禮和周慧岚兩人便挨家挨戶地送了準備的花生糖和麥芽糖。

鄰居們早在他們進出的時候就知道這新鄰居了,這會收到對方的小禮,也都是很高興,都是很客氣地回送了紅雞蛋。

紅雞蛋有送子送福的吉祥寓意,但除此外還有祝福、喜慶、旺財這樣的美好寓意。于是收到的這些紅雞蛋,都被周慧岚用心地放在另外的籃子裏面,打算接下來的日子裏,每天煮了給家裏人吃。

這會聞到香味,左鄰右舍不由地透過門窗往他家的方向打量。

沒辦法,實在是這香味太濃郁了。

他們有的家裏條件好,舍得用油,對此并不感覺到意外,但他們做不出來這麽香的味道。要不是因為不熟,都想過來敲門,問一問這到底做的什麽。

不過也有人知道這家人是在隔壁幾條街裏開小食店的,會做出什麽好聞的吃食,也沒覺得太意外。

不僅準備了魚,方應禮還買了十幾斤肉回來,五花肉和排骨都下鹵,這次花了些心思,買的是最好的調料包,裏面有十幾種香料。

除了肉,方應禮還買了蘑菇幹、腐竹、豆幹等素菜。

鹵出來的味道,竟是比油炸小黃魚還要香。

家裏小孩聞着聞着就忍不住地流口水,方應禮夾了幾塊鹵排骨給他們嘗鮮。

周慧岚在旁邊忙着,見狀有點嗔怪地瞪了他一眼:“你就是這樣慣着他們,要是以後吃不到這味,可就要挑食了。”

“不會。”方應禮自信道。

今天的事情很多,兩人也沒說什麽閑話,他們各自忙了兩個小時,才把這些菜品給處理好。

很快,陸陸續續地有客人到了。

方同路和方巧娥站在門口等人,見到熟悉的人就興奮地喊着。

“二伯二嬸。”

“大力叔叔,楊老師沒跟你一起來嗎?”

“書朋哥,你帶了好多東西,這些都是什麽呀。”

“我搬不動,你跟我來,我帶你進去裏面。”

兄妹倆人接待起客人來有模有樣,過來的人看到方應禮租的小樓房,都覺得這房子不錯,瞧着比鄉裏的氣派,還是兩層的,雖然面積不大,但裏面雖小五髒俱全,上廁所洗澡用水什麽的,都比村裏方便太多。

不由的,他們也想要來鎮上住了。

方二嬸瞧了瞧屋裏的裝修,滿意地過來廚房這邊打下手:“你們現在是越來越會過日子了,這次搬家花了不少錢吧,若是有什麽急要的可以找二嬸拿。”

“不用的二嬸,我們現在夠用。”周慧岚甜甜地笑道。

“也是。”方二嬸也笑着點頭,“鎮上買賣比農場的好做,你是個有主意的,應禮娶了你真是好運氣,不知道木沐以後能不能娶到像你這麽能幹的老婆。”

旁側,方應禮打趣道:“二嬸,木沐還太小你就想當婆婆了?”

“去一邊的,我怎麽就不能想了。”方二嬸瞪了他一眼,惡狠狠地說要不是今天是大好日子,放在平日裏,肯定要捏他耳朵,讓他話最多。

聽到這話,方應禮急忙溜了。

他來到客廳接待其他人,客廳裏擺放着的沙發不夠人坐,他讓同路搬來幾張折疊實木椅,給大家煮水泡茶。

在這邊他用的依舊是家裏那個小竈爐,用鐵鍋煮水嘎嘎快,比用煤氣竈或者電用燒水壺快多了。

當時他本來是想要買的電用燒水壺,但現在的電用燒水壺功率小,速度慢,聲音還大,很快就被他帕斯掉了。

再加上家裏的小孩子都還沒用過電器,買回來用着不安全。

喝茶談話間,方應禮知道了一些事情。村裏人也都知道方應禮以後不再村裏住了,但他們不舍得坐班車過來恭喜他們喬遷禮。有的關系親近的,就讓過來的人捎些雞蛋、蔬菜和幹貨過來。

“我不收又覺得不好,就都給你帶過來了。”方二伯道。

方應禮點點頭,對他說:“等會你們回去,幫我帶回禮給他們。”

他特意熬了十幾斤的鹵肉,今天肯定是吃不完的,為了就是送些回去給他們帶回家。不僅如此,他還在裏面加了一百顆鹵雞蛋。

鹵過的雞蛋味道特別香,送過去給村裏人,也拿得出手。

沒有閑聊多久,時間差不多了,方應禮去店裏借了一張木桌回來,在小廳裏擺放了兩桌。

不一會兒,方應禮、周慧岚和方二嬸三人依次地将準備好的菜肴端上來,有油潑石斑魚、油酥小黃魚、鹵蛋鹵肉、紫菜肉丸、幹筍豆豉肉沫、蝦仁淮山片、豆醬油菜、酒釀甜丸子。

過來的人看到這麽多菜肴,情不自禁地微亮起雙眼,他們都是吃過不少美味的人,通常很難被打動。但今天方應禮和周慧岚兩人準備的這些菜肴,一道道地看着都是那麽的誘人。

可惜林菲沒過來,要不然她看到的應該也是走不動道的地步。

不過她讓陳司機給她送來了喬遷禮,一個鮮花盆,還是她親自手工插花做出來的 ,精致的花盆裏紮着數種鮮豔欲滴的花卉,其中還用心地剪了花園裏十二朵紅色玫瑰花。

大家送過來的這些禮物裏,周慧岚最喜歡這個,覺得放在茶幾上特別地好看。

不僅如此,她也送了更加實用的東西,一條周慧岚碼數的連衣裙,看到這裙子的時候,方應禮偷偷地生氣了一會。

——買給周慧岚的第一條裙子,竟是被林菲給搶了!

“這……”周慧岚又驚又喜。

驚的是她至今也只見過兩次林菲,結果對方送了她裙子,喜的是這條裙子真的好看。材質摸起來非常絲滑,整條裙子都是淺色系的幹枯玫瑰色,高收腰的設計,紮邊的娃娃領,過膝到小腿肚的長度。

“這裙子好看,小慧你進屋試一下。”方應禮笑着說。

周慧岚羞澀地瞥了他一眼,咬着唇地想了片刻,還是沒忍住地進了屋。

幾分鐘後,她穿着這條裙子走出來,停到方應禮的面前。

轉過身的那刻,方應禮眼神猛地一亮,劃過驚豔的神色,不動神色地從頭到尾輕輕打量。

生氣歸生氣,但不得不說,女孩子更加地了解女孩子,林菲送過來的這條連衣裙,無論是從款式來說,還是從顏色上講,都無不适合周慧岚。

方應禮不加任何地修辭道:“真好看。”

周慧岚臉噗嗤一紅:“……”

“哪有。”她小聲地反駁。

“真的很好看,這條裙子真适合你,要是我給你買的話,肯定沒有林同志這樣的眼光。”方應禮輕嘆。

這點上,他不得不服林菲。

周慧岚點點頭,豔羨地說:“是啊,林同志的眼光真的好,她每次穿的裙子都非常的漂亮。”

不僅裙子漂亮,人也是她見過的最好看的女孩。

她長這麽大,唯一見過這麽好看的女孩就是林菲了,連電影上的女明星都沒有她好看。

“這條裙子就留下來吧。”方應禮道。

“這真的可以嗎?”周慧岚捏着裙子,心裏有點舍不得,卻覺得這裙子肯定價格不便宜,她按理不應該收人家這樣的禮物。

方應禮:“你要是覺得不好意思,明天做好吃的讓我帶過去給她,當做謝禮。”

周慧岚:“……”

她咬咬唇,“會不會太便宜了?”

“多做幾次?”方應禮道。

“有道理。”周慧岚同意了。

她回到屋裏把身上的裙子脫下來,整齊折疊好放回到包裝袋裏,放進衣櫃後出來,直接進入到廚房,開始準備做吃的。

方應禮見狀無奈,卻也無可奈何,畢竟他們表達謝意的方式實在太少了,若不讓周慧岚多做一些吃食送過去,她這些禮物收得不安心。

果不其然,喬遷禮上送的東西,周慧岚後面以各種各樣的吃食做了回禮。

随着搬家之後,周慧岚每天晚上關了店就會直接回家住,現在店裏的裏屋就阿翠姐在住着,她偶爾周末的時候會帶着她兒子過來,周慧岚都沒說什麽。

她最近開始在家裏研究新的吃食,把方應禮跟她說的油條和薄脆做了出來,油條需要的面粉跟普通的中筋面粉不同,裏面還要加其他的東西,周慧岚研究了半個月才研究出來。

這期間做出來的所有失敗品,都成為了他們家的早餐。

失敗品味道、模樣雖然差了一點點,可油炸食品哪裏有不好吃的,每次都是光盤行動。方應禮吃膩了,家裏三只小朋友卻一點都吃不膩。

為了營養均勻,方應禮每天早晨醒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熬煮豆漿,沒有豆漿機,他就用最原始的磨豆漿的手法,用石磨的。

走出家門,右拐三十米,再左拐再走五十米的路,便可以看到一個公用石磨。這石磨在這家古典古色的四點金老宅子面前空地上,是這大戶人家的,後來一直免費給鄰居們使用。

方應禮平日裏過來,只能見到門檻上坐着個白發蒼蒼的老婆婆。

他每次借用了石磨後,都會送一小盆生豆漿給老婆婆。

這老婆婆也不客氣,每次都會眯着眼把豆漿收下來,但時間久了,她也不像之前那般沉默寡言,也會跟方應禮聊天兩句。

久而久之,方應禮就跟老婆婆的關系好起來,有時候家裏做的吃食太多,有不費牙口的,方應禮都會送一份過來。

吃了一陣豆漿油條,在周慧岚做出成功品後,就不常在家裏給孩子們做油條了。因此方應禮改成做小饅頭,他去供銷社裏買發酵粉回來,用自己種的小麥做了幾款不同的饅頭。

其中全麥饅頭除了他吃以外,其他小朋友都很嫌棄地表示這饅頭不好吃,不如周慧岚做的蔬菜烙餅。

方應禮:“……”被完敗。

他已經不是家裏做飯最好吃的那個人了,随着時間的推移,周慧岚做飯技能仿佛被點滿,學得又快,做得還特別好吃。

那本買回來用來給自己裝逼的《八大菜系》,不再是方應禮的口頭禪,現在成為周慧岚的專屬。

只要有空,周慧岚就會打開這本書籍,研究裏面其他地方的不同名菜,還能從中研發出來新的菜式。

而這些新鮮研究出爐的菜品,周慧岚每次都會貼心地做上好幾份,讓方應禮送過去給林菲和方書朋等人。若是有回村一趟,還會特意準備不少耐放的吃食,譬如油炸小黃魚之類的,讓方應禮一起帶回去。

這天,周慧岚在家裏油炸了兩大鍋牛奶麻花。

小麥粉加上鮮牛奶、雞蛋、白砂糖,揉成柔軟的面團,搓成長條卷成麻花的形狀,再下油鍋炸成金黃色。

撕開後,會飄出一陣濃濃的奶香味,吃着口感軟綿緊密,吃到後面又有不同的嚼頭,竟是比方應禮以前買的面包還要更加的好吃。

這是周慧岚研究了幾次後,才做出來的味道。

她很滿意地裝了一盤給家裏期待許久的小朋友嘗試,也給眼巴巴看着的方應禮夾了一根。

這一根牛奶麻花有嬰兒手臂那麽大,剛出鍋還熱氣騰騰的,沒有加一滴水,炸後不會回彈,還是蓬松好看的模樣。

“好吃好吃。”

“嘶——好燙啊,但好好吃。”

“我可以吃三個!”

方同路點點頭,他也能吃三個,不過等一根牛奶麻花下肚後,小孩子們胃口已經裝了半飽,別說三個了,兩個吃完都有點撐。

“這東西還挺飽腹。”方應禮吃了兩個之後,也吃不下了。

周慧岚點頭,問他:“我要是把這個挂在店裏賣,你說什麽價格比較好?”

“裏面有牛奶,還加了這麽多的雞蛋和白砂糖,價格不比飯團便宜,我覺得可以按飯團的價格來算。”方應禮道。

周慧岚若有所思了片刻,道:“一角兩分錢。”

說着,她就去到二樓的陽臺,在裏面找了幹淨的硬紙板下來,要方應禮幫忙寫下牛奶麻花的名字和用料。

“你字比我好看。”周慧岚道。

方應禮詳細地在紙板上介紹了這牛奶麻花,周慧岚拿過來滿意地看了看,而後讓他帶着多出來的部分,送去給林菲他們。

“這份是給林同志的,這兩份是給書朋和陳助理的。”周慧岚安排得明明白白,“我一直沒有機會當面謝過林局長,這份是給林局長的。”

“嗯嗯。”方應禮只有點頭的份。

方應禮騎着自行車去送牛奶麻花,周慧岚則是騎着三輪車,載着家裏的三只小朋友,拿上炸好的牛奶麻花去店裏找阿翠姐。

回到店裏,阿翠姐在嘗到這牛奶麻花的時候也覺得這東西格外好吃,而且吃着還不膩,還想再吃一根。

另一邊,方應禮帶着牛奶麻花來到糧食局。

前臺裏坐着的林菲,瞧着比之前兩個月還要微微肥嫩了一點,之前瘦瘦小小的巴掌大的小臉,現在看着有了一些肉。

不過她本身就很瘦,現在多了一點肉看起來也不難看,反而瞧着令人眼前一亮,比之前還好看起來。

但林菲一摸肚子裏多出來的一圈肉,怎麽都覺得這不算好事。

“林同志。”

聽到叫聲,林菲擡起眼看向大門的方向,就見方應禮提着盒子進來。

林菲嘴角微微一抽:“……你這是又帶了什麽吃的?”

“小慧做的牛奶麻花。”方應禮笑眯眯地說。

林菲輕嘆,她已經決定要減肥了,再也不吃周慧岚送過來的東西,可一聽這名字,肚子裏的饞蟲忍不住地勾了勾,令她忍不住地吞咽着唾沫。

“這又是新做了好吃的?”她情不自禁的問。

“對,這份是給你的。”方應禮見狀也不拆穿她,把她的那份留下來,拿着其他幾份上了二樓,送過去給方書朋和林局長等人。

不過現在的牛奶麻花還是試用品,不适合直接挂出來賣,周慧岚繼續研究了兩天,把這牛奶麻花做得更加精致好看,還教阿翠姐怎麽油炸。

折騰一番之後,周慧岚終于将這寫着“新品——牛奶麻花”的挂牌挂了出去。

而店裏也架起了新的油鍋,周慧岚開了一罐新的大豆油,将這油鍋裝到三分之二滿,下面燒着小火,等熱油冒出煙氣,開始下鍋油炸牛奶麻花。

第一鍋牛奶麻花起鍋的時候,已經有熟客在旁邊等着,在聽到這麻花一根要一角二分錢的價格,他們還是紛紛掏了錢買了一根嘗試。

“你家的東西每次都很好,這上面寫的配料也不錯,一角二分錢花得值。”買了牛奶麻花的人,臉上洋溢着笑容,撕了一塊吃到嘴裏,那笑容更加地燦爛起來。

“呦,你這樣的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托兒。”另一個人過來,朝着周慧岚喊,“妹兒,給我來三根。”

“噗,你就不像了?”

這次過來的是左鄰右舍的人,他們前兩天就吃過了還沒改良版的牛奶麻花,今天聽到她們開張的時候會挂出來賣,也跟着過來。

其他店主目光時不時地往他家的店看過來,羨慕不已:“這小慧妹子手可真的巧,開店沒兩個月呢,就搞出這麽多新花樣。”

“這次賣的那麻花聞着真香,她是敢舍得用料,竟用的牛奶。”有店主倒抽了一口氣。

牛奶在供銷社的價格可不便宜,還需要提前預定,一桶兩升的鮮牛奶,就要七八塊錢了。這牛奶麻花賣這個價,不貴!

這麽想着,其他幾家店主都想過來買一根嘗嘗鮮。

結果還沒等他們過來排隊呢,周慧岚準備的五斤麻花面團已經賣完了,根本就沒有他們的份。

沒有買到的人都一臉饞的看着其他買到的人。

“你怎麽就買了這麽多,要不均一個給我?”

“不行不行,我家裏人口多,這點都不夠吃的,均一個給你,那不得塞牙縫。”

“我出兩倍的價格,這麻花看着就賊好吃,老子以前都沒吃過這玩意呢。”

“我吃過,以前去東北那邊,那邊的人就會做這種麻花,不過好像沒加這麽多,這個是沒加任何水的,全靠牛奶和雞蛋和面,味道比我在東北那邊吃過的還要香多了。”人群裏有去過東北,還吃過麻花的人解釋。

聽他這麽說,其他沒買到的人更加羨慕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