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第 89 章
牛娃人小肚子小,望着碟子上面的烤冬至圓,吃了三個就吃不下了,只眼睛圓溜溜地看着小叔小姑還在吃,咬一口冬至圓在嘴裏拉出絲。
他小手一戳:“好吃嗎?”
“嘉嘉你不是吃了三個?”方應禮挑眉。
“嗯呀,但是我忘記是什麽味道了。”牛娃舔舔唇,滿心滿眼地都是想要再試一遍的模樣。
最重要的是,這東西糯叽叽的,蘸上白砂糖後,還會吃出“咯吱咯吱”的聲音。
方巧娥将咬了一半的冬至圓遞過去給他:“是甜的。”
牛娃拿過手吃進嘴裏,那種臨時失憶的記憶又回來了,就是他剛剛吃過的味道。他舔舔手指頭,又舔舔嘴角,這下子是真的完全吃不下了。
方應禮眉眼溫柔地看着他們,嘴角含着笑意。看他們吃得差不多,回廚房裏,點燃熄滅的炭火,在上面的鐵架子上,将其他的也都放上去烤。
他把烤好的冬至圓裝到鐵飯盒中,又裝了一碟子的白砂糖、一碟子的紅糖放進去,交代家裏的小孩不要跑出去玩,帶着飯盒去到店裏。
誰能拒絕得了碳水帶來的快樂。
特別是以前還經常吃不飽飯,甚至沒吃過多少美味的人,在經歷過那段饑寒的年代裏,聞到噴香的糯米散發出來的味道,都會不由自主地撇眼看過來。
周慧岚和阿翠姐兩人挨個地蘸了不同的白糖和紅糖,以前只吃過煮的冬至圓,這烤的竟會這麽好吃。
周慧岚甚至覺得這東西都可以放在店裏賣了。
“應禮,你是怎麽想到這個吃法的?”周慧岚驚喜地說道。
方應禮含蓄地微微笑,說道:“之前在書本裏看到過烤糍粑,我想着冬至圓也是糯米做的,跟糍粑、年糕都是差不多的東西,烤出來味道不會差。”
Advertisement
“應禮你就是厲害。”阿翠姐在旁邊豎起大拇指,另一只手又捏了個冬至圓,蘸上紅糖吃起來。
紅糖獨特的蜜香味道,搭配烤冬至圓的焦香,融合得非常融洽,兩人本來忙得肚子餓了,這會一不留神,把整盒都給吃完了。
周慧岚大腦裏有新的靈感,這會吃完了,正琢磨着怎麽将這冬至圓做成能賣的吃食。
而阿翠姐在旁邊誇了又誇,從手藝上誇到勤奮上,又從勤奮上誇到好男人身上,連連誇得方應禮臉皮紅起來。
他算是知道阿翠姐這張嘴厲害在哪裏了,怕他繼續留下來還要再被誇。
他先帶着空的飯盒回家。
家裏的小孩圍在雞籠前面,商量着怎麽把母雞的窩搬到屋裏,看到方應禮回來了,方同路就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這窩還有其他幾只母雞要下蛋,大哥我們要不要再做一個?”
“可以。”方應禮贊同。
聽到他說可行,方同路轉身告訴小妹:“我們要找軟些的稻草,還要舊的棉布,你那裏有嗎?”
“我有張舊帕子。”方巧娥舉手。
“那我去找軟的稻草,你去把帕子拿出來。”方同路說完,就去到柴火間裏,在堆放着不少幹柴裏面,鑽進到底部,在裏面拖出竹筐。
這竹筐是專門用來放碎的稻草的,他在裏面抓了幾把抱在懷裏出來。看到方應禮還站在那裏望着,希望大哥可以搭把手。
結果方應禮告訴他說這個需要他們自己動手。
方同路愣了一下,什麽都沒問,真的自己去動手做孵蛋的雞窩了。
方應禮覺得,這個時候就可以培養小孩子的動手能力,還有創新的想法,這樣會開發大腦,讓小孩變得更聰明。
見牛娃在張頭張腦地望着,告訴他也要加入做雞窩的行動小組裏。
他一出手,家裏三個小孩忙起來,牛娃抱着稻草噠噠地跑進屋裏,把懷裏的稻草放在地上,又噠噠地跑回來,繼續抓稻草,放下來,繼續抓……
來回幾趟後,牛娃和方同路兩人抓了不少稻草放在地上,屋外的風吹動起來,這地上的稻草幹輕,頓時四處飛起。
兩人又在地上撿了一會兒的稻草幹。
于是,方同路想到辦法,去到屋子裏拿了幾塊老舊的柴板回來,走到方應禮的面前,詢問他的意見:“大哥,我可以用它來做雞窩嗎?”
“嗯,可以。”方應禮道。
他想看看方同路是怎麽做的。
很快他就知道答案,方同路讓方巧娥抓住其中一邊,他用鋸子把柴板一分為二,割成兩部分。之後,其餘的也都照辦地分成兩部分,再去櫃子裏,拉開其中放工具的抽屜,在裏面找到釘子。
拿着釘子,方同路再次不确定可不可以用了。
這釘子價格不便宜,他拿的是生鏽的,可即使生鏽了周慧岚都不會丢,還是好好地放在櫃子裏面。
他若是拿來用,到時候周慧岚要用到怎麽辦?
方同路擡眼去看方應禮,只見方應禮對着他點了點頭:“我會跟你們嫂子解釋的。”
方應禮的認同給了方同路很大的鼓舞,他不再畏手畏腳,拿着鐵釘和錘子,讓牛娃站遠一些,只留方巧娥給他打下手。
鋸開的柴板用釘子固定地釘好,底部也用了相同的辦法,接着再把拿進屋子裏的稻草幹,一層壓着一層地放到裏面,中間還用帕子壓實,再放上更多的稻草幹。
這樣,又蓬松,又暖和的雞窩就做好了。
“不錯。”方應禮勾起眉眼,眼中帶着柔和的誇贊。
這下子,受精蛋成功地挪到新窩裏面,母雞一身油亮的羽毛,姿态優雅,雙眼有神地走進來,窩進裏面,拱了拱裏面的雞蛋。
方應禮把沒有受精的雞蛋拿了出來,現在裏面的五顆雞蛋都是快要孵化的。他跟小孩子們一樣地期待,自己親手孵化出來的小雞苗是怎麽樣的。
幾天後,五顆雞蛋成功的孵化出小雞苗,雞苗太小,不适合放在外面養,依舊被養在屋裏的雞窩中,由家裏小孩每天照看着。
南方的深冬,傍晚太陽下山後天氣冷得厲害,屋裏沒有暖氣,只要人不動地坐着,雙腳就會凍得冰寒。
方應禮不雅觀地抖了抖雙腿,卻沒有關窗戶,屋裏窄空氣流通不暢,比冷還要令人難受。
他坐在靠窗的書桌前,聽着後面小孩子嬉鬧的笑聲,還有噔噔噔跑動的聲響。
深有做家長的那種微妙的思緒湧上來,不到一年的時間,他已經完全地融入現在這個身份,在努力地扮演着一個合格的父親、丈夫和兄長。
外面巷子傳來車轱辘的聲音,下班的人都回家了,周慧岚還沒關店,這會正是忙的時候。
他起身,看了看裏面玩鬧的小孩,走過去道:“我要出去店裏,你們在家乖一點。”
“大哥,要先做飯嗎?”方同路立馬停下嬉鬧的動作,問他。
方應禮點點頭。
小樓房的廚房裏的竈臺比家裏走道的要低,方同路長個子後,已經超過方應禮的胸口,有一米二多了。現在他做飯,方應禮還是比較放心的。
他直接去店裏找周慧岚,見到他來,周慧岚很高興,喊阿翠姐在店前頭收尾,她拉着方應禮進到裏面的屋子裏。
“這是給你留的,你吃下味道怎麽樣?”周慧岚拿出一碟吃食,遞過去給他。
方應禮看到碟子裏的東西,微微驚訝了一瞬:“這是你自己想出來的?”
“哪有,你上次拿來的烤冬至圓,我覺得都可以烤了,那油炸肯定也行,剛好咱們每天都開油鍋,我就試着做了圓子放到裏面炸,沒想到還挺成功的。”周慧岚笑着說。
她把之前用來蘸的紅糖,熬成紅糖水,淋在這炸好的圓子上面,味道并不比烤的差。
周慧岚今天把炸的圓子都送給了經常過來買牛奶麻花糯米飯團的老顧客,這些顧客吃完後,都誇贊這圓子好吃。
剩下的小碟還是她專門留的,要不然都被那群顧客給搶光了。
“确實很不錯。”
方應禮吃完,想到上輩子吃的包着各種餡料的湯圓,這個時候在這邊還不流行,只有省城那邊才會吃包了餡的湯圓,而這邊還是喜歡吃沒有加餡的,在冬至、元宵這樣的節日裏煮來吃。
像周慧岚用來油炸,也沒幾戶人家會這樣的吃法。
這還要感謝如今的傳播能力沒那麽強,每個地區不同的吃法,讓他跟周慧岚找到新的商機。
“小慧,省城那邊的湯圓裏面會包芝麻餡、花生餡,你要不試下這種做法,或許比純湯圓更好吃。”方應禮對她說。
周慧岚的眼睛微眯起:“行,我再想想。”
她這一想就是好幾天,這期間有吃過炸湯圓的顧客來問她,店裏賣不賣上次做的那種炸湯圓。
有些顧客家裏還留有冬至圓沒吃,在家裏試過油炸,但不知道是心裏作用還是別的,總覺得沒有周慧岚店裏做的好吃。
好似普通的食材,在周慧岚的手中總會做出不一樣的味道來。
這點上,方應禮比其他人先發現了,以前的她沒做過好吃的食物,用簡單的做法都能做出不錯的味道,後來在方應禮的開發下,現在比方應禮點子還要多,做出來的飯菜比他更香。
有種教會徒弟餓死師父的既視感。
“暫時不賣,新品還要等幾天才會有。”周慧岚跟過來詢問的老顧客說道。
來問的人有點遺憾,買了其他的東西離開。
過了兩天,方應禮在知道周慧岚把芝麻餡調出來後,就不再關注這邊的情況,照舊每天去糧食局打卡。
有事就留下來工作,沒事就帶着人四處溜達。
這天,方書朋高興地過來找他,說他爸媽同意他來鎮上這邊住了,只是有個要求,不能離方應禮租的房子太遠,想讓他這邊能有個熟人照應一下。
作為表哥,方應禮自然是願意的,帶着他去聯系上次的租房介紹人。
介紹人卻滿臉糾結地看着他們,猶豫地說:“你是一個人住,那房子可不好找,這邊都是獨棟的樓房出租,每個月最低都不會便宜到15塊錢以下。”
對于單身的人來說,這每個月超過15塊錢的房租,确實有很大的壓力。
“如果不住這邊的話,我倒是還有幾個房源,在新一社區那邊,有個單層出租的,一房一廳,每個月只要8塊錢,就是位置比較偏。”介紹人又道。
方應禮問:“書朋,你怎麽說?”
方書朋短時間內也想不到主意,只好道:“要不我們先去看下房子?”
“行吶,現在有空的話我可以帶你們過去。”介紹人道。
花了點時間,介紹人說的那幾個房源他們都去看過了,要麽太偏,周圍都沒什麽小食店,對于不會做飯的方書朋來說,并不适合。要麽就太貴,有的月租都超過12塊錢了,還是一房一廳的戶型。
後面,介紹人又只好帶着他去聯系他師兄那邊,說他師兄目前也是在做房租介紹的,他那裏應該還有其他的房源可以選擇。
果不其然,在見到師兄人之後,兩人很快就找到合适的房子。
離西街不遠,又離方應禮的家只有四條街的距離,去糧食局上班也近,剛好在三角區裏。而且房租适合,兩房一廳,只要10塊錢,就是沒有廁所,只有去樓下的公共衛生間。但對于村裏只有旱廁的來說,這房子已經很不錯了。
“哥,我要住這裏。”方書朋很滿意,當即就要跟那師兄簽合同。
方應禮挑眉看他:“不需要再轉一轉?”
“不用不用,我覺得這地方就很好。”走了大半天,他不好意思讓方應禮再陪他繼續逛下去。
于是,他成功地租到房子,打算第二天就把家裏的東西收拾搬過來。
方應禮把家裏的三輪車借給他,下班的時候被他騎走了。
這邊三輪車被騎走,另一邊,周慧岚把新品湯圓研究出來,她舉一列三,不僅把芝麻餡和花生餡的做出來,還自己想到了鹹甜口的蛋黃餡、豬肉餡。
四種口味的湯圓油炸出來,擺在不同的盤子裏,周慧岚神色緊張地盯着桌前的一大三小,等着他們吃完發表感言。
“唔……我覺得這蛋黃餡的最好吃。”方巧娥首先發言。
“我喜歡芝麻餡和花生餡的,這兩個蘸糖水最好吃。”方同路更加喜歡甜口的。
“我都喜歡!”牛娃作為吃貨,不管甜口的還是鹹甜口的都愛,就是肚子小,吃不了多少就吃不下了。
現在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盤子裏的炸湯圓,不舍得挪開。
周慧岚聽完,眼睛落到了方應禮的身上,等着他是如何說的。
“我覺得都不錯,都可以試着賣。”方應禮道。
有喜歡甜口的,就有喜歡鹹口的,只要做出來,總會有人喜歡。
“好。”周慧岚深呼吸。
她決定明天就先試着将新品放出來,看看效果怎麽樣。
不過在這之前,還需要方應禮寫出招牌來,她早準備好硬紙板,現在就可以拿出來給方應禮。
方應禮把四種不同的餡料都寫下來,想了想,又在下面畫出放在碗裏飄着熱氣的湯圓卡通圖案,接着在旁邊寫上“超好吃!!!”
“怎麽樣?”方應禮一臉求誇的表情。
周慧岚在忙碌中瞥上一眼,點點頭:“不錯。”
簡簡單單的兩個字,讓方應禮心情登時美妙起來,趁着有空,他還重新設計了牛奶麻花和糯米飯團的招牌。
繪糖坊已經不是簡單賣糖的小店了,在整條街巷裏獨處一份,裏面賣的吃食和別人的都不太相同。
雖算不上稀奇,可平日裏都很少見,有些還是外地來的小吃,吸引來不是這邊的居民,都會特意地跑一趟買回家嘗鮮。
今日挂出來新品湯圓,之前吃過的試用裝的都很高興,今天能吃到不同口味的了,一共五種,除花生、芝麻、豬肉、鹹蛋黃,還有原味沒有包餡的。
每顆都是現搓,一份有八顆,不多不少,吃完不會膩。
它不比可以吃飽的主食,過來買的反而都是年輕的婦人,買回去給家裏的小孩吃。上工的人買的少,這炸湯圓的生意沒有之前牛奶麻花那樣受歡迎。
饒是如此,買的人加起來并不算少。
周慧岚用來試水的三斤糯米粉,全都賣完了。
晚上關店數錢的時候。
阿翠姐感嘆:“還是小慧你的辦法多,總會變着法子掙到錢,要是我啊,肯定什麽都想不出來。”
她現在拿整月的工資,每天數錢的時候依舊心情激動,仿佛這些錢就都是她的,每張整鈔都要摸了摸。
“比起別的人來還是差遠了。”周慧岚笑笑。
她現在每天掙的越來越多,野心卻大起來,總覺得掙到的錢還是太慢了,要等到什麽時候才能在鎮上買房子。
将成本錢算出來,剩下的錢被她裝到錢袋子裏,周慧岚起身去到櫃子邊上,拿把鑰匙打開抽屜。裏面用橡皮筋紮着一捆捆錢,都是散的,分的、毛的、整鈔的都有,其中毛錢最多,她打算這些攢到兩百後,就放到銀行裏存起來。
她把錢放好,又在其中抽出三十塊錢,還有一張五塊錢的,拿給阿翠姐。
阿翠姐激動地接過錢,看到裏面還多出五塊錢有點吃驚:“小慧,你是不是拿錯了?”
“沒有,這個月生意不錯,這是獎金。”周慧岚道。
“我還有獎金啊?”阿翠姐更加意外了。
周慧岚點頭,說道:“是啊,應禮說你每天跟着我這麽忙,生意好了總要有獎勵才有動力,這個月的生意好,該給你獎金。”
“替我謝謝應禮了。”阿翠姐激動之餘,感激地對周慧岚說。
她把錢仔細地分成兩份,打算一份自己攢着,一份帶回去給她家男人。
今天發工資明天她可以休假回家一趟,這錢拿給她家男人後,她打算帶兒子過來鎮上,量尺寸做一套衣服。
“是該孩子做衣服。”周慧岚說。
今年的冬天比往年還要冷,昨天夜裏還下了霜,早上起來前院的雜草都挂了一層薄薄的冰霜。
阿翠姐家的兩個小孩,上次過來的時候還穿着打補丁的舊棉衣,特別是大兒子方偉,褲腿都短了一截,露出瘦瘦黑黑的腳踝,而小兒子方永言穿的是哥哥的舊衣服,寬大了些,又舊,看着很不合身。
周慧岚想到家裏還有一塊用剩下的棉布,剛好有五尺,可以做一件成人的上衣。阿翠姐身上的衣服戳洗得發白,她肯定不會給自己做衣服。
第二天阿翠姐天沒亮就出門,坐上去農場的班車,到家把每個月的錢交給她男人。
那男人看到手裏的二十塊錢,不是很滿意地嘀咕:“怎麽到現在都不給你漲工資?”
“每個月這麽多錢還嫌不夠嗎?”阿翠姐沒忍住地翻了個白眼,“你看看村裏面有幾個女人跟我一樣,能一個月掙20塊錢回家的,你要是不滿意,你自己去鎮上找工作,看能不能找到。”
她男人頓時被怼得啞口無言,讪讪地拿着二十塊錢回屋。
阿翠姐看着他那沒出息的樣子,想到了在鎮上的方應禮,心裏生出一團更加猛烈的火,攥緊拳頭地不再搭理他。
她一刻都不想繼續待下去了,給孩子們收拾了兩件衣服裝上,帶着兒子立即離開。
回到店裏,她看到方應禮過來給周慧岚打下手,立馬洗了手就要過來幫忙,卻被方應禮給攔了下來。
“阿翠姐,你今天休假就不要幫忙了,帶着小孩去逛一逛鎮上。”方應禮笑眯眯地說。
周慧岚在旁邊附和:“是啊,今天難得放假,我也不好壓榨着你,而且你不是說要給小孩扯布料做衣服,趕緊去吧。”
“行,那我就走了啊。”阿翠姐心裏感動。
“等會,我給你拿個東西。”說完,周慧岚進到屋裏,把今天從家裏帶過來的棉布拿給她,“這是我上次扯的布料做完剩下的,我想着還能做一件上衣,這顏色也合适你,不能浪費了。”
阿翠姐急忙擺手:“不行不行哦,我怎麽能要。”
方應禮道:“不是貴的東西,拿着吧。”
昨晚周慧岚回到家裏,跟他說過這事。
對于阿翠姐的勤勞能幹,方應禮是看在眼裏的,他不介意周慧岚對待員工亦或者是朋友好,畢竟對于善良友好的人,需要摯誠以待。
見到阿翠姐身上的衣服老舊得補着不少補丁,是他,他也會看不下去,想要讓她做新的衣服。
夫妻二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說得阿翠姐不好意思推托下去,只好把這紅條紋的格子棉布收下來。周慧岚擔心她收後放着,還特意地告訴她,自己想要看到她穿上新衣服。
等阿翠姐帶着孩子離開,方應禮輕嘆:“碰上那樣的男人,阿翠姐也是運氣不好。”
寒假如期到來,紅湖村小學一放假,他騎着三輪車去村裏接方同路兄妹倆。
離開前,他先去了一趟方大力家,現在是休耕期,但其他旱田都還在忙着,到他家時,方應禮沒有見到方大力,只見到了楊老師。
楊欣請他們進來,外面天氣冷,進到屋裏溫暖不少,看了眼才知道楊欣在家的客廳裏放了個煮水的爐子,一直溫着火,他們過來,就可以直接泡茶喝。
方應禮說明來意:“楊老師,下學期同路巧娥就要轉學去鎮上了,今年的寒假恐怕沒法過來補習。”
“這是好事。”楊欣之前就聽過這事,現在親耳聽到,依舊為方同路方巧娥兩人感到高興,“鎮上的學校比村裏的好,教育資源更多,你們倆去鎮上讀書,可要比在村裏認真,知道嗎?”
“知道的。”兩人回答。
方應禮又道:“雖然不能過來補習,但我還是希望能拿到補習的資料,楊老師你這邊有沒有備好的,我打算給他們報名補習,回到鎮上的話,我自己來輔導。”
楊老師擡眼看他,确定他不是說着玩,覺得挺有意思的:“你有空?”
“寒假工作量不多,中午都有兩個小時留給他們。”方應禮說。
楊老師:“資料我這邊備好了,這補習費就不用給了,你跟大力是從小長大的好友,這點資料我還找你要錢,不得被他說。”
說完她起身,去到補習用的屋裏,過了幾分鐘拿出一沓紙張出來。
用的是A4紙手寫的學習資料,上面閱讀理解、用詞用語造句等都有,方應禮只看了幾眼,就确定了比新華書店裏賣的小學學習資料還要好。
足以見得楊老師對這件事的上心程度。
“真希望去鎮上能遇到楊老師你這樣的老師。”方應禮感慨。
楊欣笑了笑:“我這樣的老師很普通,沒什麽特別的。”她并不覺得自己是多麽優秀的老師,只是覺得自己的能力實在不足,因此每件事都希望能做得更好一些。
她問:“給他們轉到哪所學校?”
“山南小學。”方應禮說。
“哦?那是民辦小學,我記得每學期的學費要比公立小學貴幾倍,但裏面的老師請的都是專科畢業的老師,去那裏讀書的話,是挺好的。”楊欣感慨。
當年她在鎮上投了兩家小學的簡歷,其中一所就是山南小學,可惜需要有推薦信。她雖然是專科畢業出身,可是在鎮上并沒有多少人脈。
再加上她媽媽因為留在了紅湖村沒回去,跟娘家那邊基本沒怎麽來往,所以當時她并沒有去找她舅舅幫忙。
後來兩家人的關系好起來,她卻不打算再去鎮上工作了。其實留在村裏也不錯,至少每天都能跟家裏人住在一塊。
再加上方大力是個五大三粗的糙漢子,他教育不好兒子讀書,方瓊留在家裏她還是不放心,打算由她自己來教。
現在忽然聽到山南小學,不由地令她想起很多以前的事情。
“我打聽過了,學費并不算太貴,那邊三年級還會有戶外活動課,品德美術歷史這樣的課程都有。”方應禮說。
而且他也問了教導處那邊的工作人員,說是今年的一期學費是25.8塊錢,還要再交20塊錢買兩套統一的校服。
他見過那學生服,藏藍色的,比的确良套裝更好看,還是格子紋的,穿在半大的小孩子身上很可愛。
雖然比起村裏的學校,這學費是貴了不少,可對目前的方應禮來說,這樣的學費他還是供得起的。
方應禮深吸一口氣,詢問了楊欣關于下學期的語文學習課程,暗暗地記下來後,再配合之前蘇醒的小學課程知識,算是鞏固了一番。
接着,他們又聊了一些關于方同路方巧娥兩人的長處和短板。
因他們倆才剛上三年級,學的科目比較少,這個時代小學是不學英文的,他們主要是兩門科目,語文和數學。
品德課是兼修,歷史都沒有,村裏的要五年級才會上歷史課。
所以他們現在最重要的是把歷史這門功課給撿起來,以免去了鎮上讀書,跟不上其他學生的腳步。
楊欣家裏沒有小學的歷史課本,她建議方應禮回去的時候能不能找關系借到三年級上冊的,好在寒假這段時間能接觸了解。
說到後面,楊欣對兄妹倆說道:“你們不用慌,用平常心去學習就好,如果有不懂的,有空可以回來問老師,老師都會給你們解答。”
“嗯嗯,謝謝楊老師。”兩人點點頭,表示會努力學習的。
讀書的機會難得,方同路和方巧娥看過村裏很多同年齡的小孩都沒去讀書了,只學會了寫自己的名字,家裏的長輩就讓他們去田裏幹活。
他們倆能繼續讀書,都要靠大哥方應禮,自然是要好好地學習,學出好的成績,以後回報大哥。
“都是好孩子。”楊欣摸了摸他們的腦袋。
雖然這兩個孩子以後就不是她的學生了,她依舊很期待,在以後的日子裏看到他們如同朝陽一般,耀眼升起。
在鎮上住下來後,方應禮每個月都會訂報紙。
泊山鎮沒有本地報紙,他訂的是岐江縣的《本縣報紙》,還有《人民日報》,每期都會有送報紙的人,騎着自行車,在家門口的門縫裏塞上報紙。
寒假期間,方應禮白天要工作,報紙就是家裏的小孩在收,每次拿到報紙,由方同路講給其他兩人聽。
今天收到的報紙,在上面播報了首都那邊的小學放假的學雷鋒活動,要求各個區放假的學生們上街為老人、軍人烈屬們打掃衛生,幫忙幹活的優良聯合活動。
在報紙上還大篇幅的宣傳了“學雷鋒、見行動”等标語,看得這三個小朋友都是一身熱血。
方應禮回到家裏,就被方同路方巧娥兩人給堵住。
“大哥,我們要去掃大街!”方巧娥震聲道。
“我們要學雷鋒做好事,要幫助老人,讓他們住上幹淨的房子。”方同路眼神裏滿是堅定。
方應禮:“???”
不是,一天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麽。
“你們是……”他張了張嘴,一時半會有點新奇,想到了什麽後,問他們是看了什麽東西嗎。
“嗯,報紙上說了,小學生也要學雷鋒。”
兩人跑去把報紙拿出來給方應禮,指着其中的篇幅要他看,“大哥,我們明天也想去。”
“可是你們學校并沒有組織這樣的活動。”方應禮皺眉。
有這個感悟是好事,他也很開心兩人會有這樣的想法,只是目前鎮上的小學并沒有組織這樣的活動,再加上這上面寫的是北京那邊的小學情況,不止小學,還有中學的,人家還會去軍屬院慰問,中學生還會教小學生寫毛筆字。
咦?毛筆字?
這個想法好啊,方應禮立馬想到怎麽做了,對他們說:“你看這裏,還有學寫毛筆字的,你們還沒有在這邊的學校讀書,就算學校組織雷鋒組做好事,你們也參加不了,還不如在家裏練毛筆字。”
“可是,這個要有中學生教。”方巧娥咬了咬唇。
方應禮笑着說:“我可以教你們啊。”
“大哥你會毛筆字?”
看着兩人不相信的表情,方應禮很想揉搓他們的臉蛋,告訴他們自己會的東西可多了。不就是區區的毛筆字,他小時候就開始跟着姥爺臨摹帖子,就算不入流,也比初學者厲害好吧。
沒辦法,他就是個平平無奇的穿越者罷了。
會下圍棋、會寫毛筆字、會彈鋼琴、會種田什麽的,根本難不倒他。
“你們大哥會的東西可多着呢。”方應禮高傲叉腰,樂呵呵地問,“要不要學毛筆字?”
“學!”兩人異口同聲。
晚上吃飯時,方應禮将這件事告訴周慧岚,并問她要不要跟着學,要的話他明日多買一副毛筆工具。
“我都這麽大了,還跟着學啊。”周慧岚有些不好意思地笑說。
方應禮道:“這跟年齡沒關系,寫毛筆字可以修身養性,什麽時候學都沒問題,你要是想學,我都可以教。”
反正教兩個是兩個,多一個也不嫌多。
而且他都想好了,牛娃在家裏啓蒙之後,到現在都學會讀兩百字,都是簡單易懂的字,但學會讀,卻有些還不會寫。這次教方同路他們學毛筆字,他也要抓起。
埋着頭歡歡喜喜吃飯的牛娃,并不知道他的命運齒輪開始轉起來了。
感受到一只手掌摸了摸他的腦袋,牛娃擡起頭,雙眸亮晶晶地對着方應禮露出甜甜的笑。
“我怕沒時間。”周慧岚還在猶豫,她總是忙着掙錢,在家裏的時間越來越少,有時候也會擔心跟家裏的小孩相處少了,關系沒有之前融洽。
雖然現在并沒有這樣的情況出現。
但偶爾看到方應禮在家裏陪着小孩做游戲,輔導作業等,她還是很羨慕的。
“不用擔心,有空就寫,沒空也不用勉強。”方應禮慵懶地靠在椅背上面,滿臉的随意放松,暖色的燈光照在他的臉上,渡出柔和的下颌線。
周慧岚看得有點怔了怔,反應過來才聽到自己的聲音:“好……”
她下意識的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