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晉江獨家發表
晉江獨家發表
寒暄完畢後,周穹便示意早朝開始,例行百官呈報與啓奏。
紀廷昀立在最前,垂眸細細聽着他不在的這幾日朝堂上發生了些什麽事。
他是活了兩世的人,前一世歷經過走向亡國的危機,危難關頭,識得許多忠烈之輩。
這一世,他盡力保住了一些人。費了不少功夫,以政績和立身打動他們,收為了己用。
這殿中站着的文臣武将,有不少都是紀廷昀一派的。
他們與他有相同的抱負與堅守,比起結黨營私拉幫結派,更像是溪湖相彙成海,壯大力量只為守護住這片土地。
這其中,有紀廷昀故意露在明面的,也有暗藏不露的。
所以紀廷昀才這麽篤定,只要他在朝堂上露了面,周穹便會受掣制。
因為一旦周穹對他下手,要了他的命,屆時與他交好的官員群起而攻之,口誅筆伐,就算是君王也要忌憚幾分。
朝臣們像君王彙報時語速沉慢、用詞考究生僻,往往一個人就能說上一兩刻鐘,再加上大殿安靜又空曠,氣氛便極為嚴肅沉重。
不說聽不懂的小太監昏昏欲睡但極力克制,就連周穹都斜靠在金榻上閉眼假寐,時不時發出幾聲簡短的回複。
這種沉寂的氛圍直到工部尚書出列彙報。
他所報的事,不僅令百官一掃困倦,上首的周穹也坐直了身子,皺眉聽得認真。
工部掌管屯田、水利。早在三年前,紀廷昀提出修建運河水渠、劃郡改耕作結構的規劃,這些對于周國當下收效甚微,屬于放眼長遠的規劃歷經長達一年的拉扯,才得到周穹首肯,之後便交由工部執行。
不被理解的大動幹戈,再加上這兩項規劃就投入了周國将近半年的國庫收入——六十萬兩銀,所以備受萬衆之矚目。
Advertisement
上至君王,下至百姓,都等着看紀廷昀堅持己見的成果。
此時,工部尚書神色焦灼,聲聲如泣血,向周穹禀報水利進展不順,改耕推行艱難。
朝廷想要的,地方官做不出,且難以上情下達。此事拖了一年都解決不了,實在沒法,才聲禀給周穹,請求援助。
工部尚書的一番話說完,周穹的眉頭深深皺起,面色不快,眼看就在爆發的邊緣。
大殿下首站着的百官再次陷入沉寂,沒人敢在這時候發出一聲響動,觸大事的眉頭。
周穹沉默良久,沉聲道:“衆位愛卿可有良策?”
良久,無人說話,一時間大殿落針可聞。
“有什麽說什麽,孤不會責怪。”周穹伸手用食指敲了敲面前的桌案,似乎不耐煩了。
這下才有官員出列道:“微臣想着,若能派一名熟通此事的官員,封為民生欽差大臣,前往各郡監督主理此事,是不是能解決許多不便利的問題。”
紀廷昀默默聽着這場暗藏玄機的你唱我和,心知,這是在等着他呢。
“建議可取。”周穹回道,“若要這麽做,選誰當這個欽差大臣便是個需慎重考慮的問題。愛卿們可有推舉之人?”
周穹說罷,視線有意無意看向了紀廷昀。
水利和農業的改制都是紀廷昀提出,在這事上需要派一個人去掌控全局,自然是他本人出面再合适不過了。
但紀廷昀是不會主動去挑這個擔子的。
這裏面,主動與被動的差別可是大了去了。
紀廷昀面露思索與擔憂,十分沉着地立在原地,敵不動我不動,不主動開口說一句話。
“臣以為,這世上再沒人比紀相國更了解興修水渠、改耕制這兩處重大規劃了。知者才能善任。因此,還有誰當欽差大臣比紀相國更合适的呢?”一名官員出列說道。
紀廷昀都不用看,就知道是早就聽了周穹安排的人。
另一名官員随即出列,但他說的卻是反對的話:“相國大人乃一國首腦,助王上理機要、正百官,是何其重要的人物?派遣官員為欽差大臣,就算沒有比紀相國更合适的,難不成人才濟濟的偌大王城,還找不出第二個嗎?”
這個官員,是一名剛正不阿的言官,屬于紀廷昀一派的人,并且是露在外面故意給周穹知道的其中之一。
他這麽說了以後,頓時響起不少細微的附和聲。聲音雖小,但彙集在一處,還是較為明顯。
周穹的臉色不易察覺地黑了一些。
“讓相國大人擔任欽差大臣确實不妥。”王後的父親,國丈爺悠悠道,“但是,此般規劃一是因紀相國而起,二是投入浩浩六十萬兩銀,若因為中間出了問題,收效甚微,這後果,諸位誰承擔得起?”
國丈此言一出,一時無人敢再答話。
周穹坐在上首,深深嘆了一口氣:“國丈說的是,六十萬兩銀子可不是小數目。所以這兩項規劃務必成事,不容有失。”
底下的官員紛紛應和。有不少人看向紀廷昀,什麽意思再也明顯不過明顯。
随後,周穹看了紀廷昀半晌,見他沉浸思考不發一言,終于忍不住道:“廷昀,除了你,孤不放心委任他人。擔任欽差大臣一事,你可有何意見?”
紀廷昀對擔任欽差大臣前往各郡主理水利耕作一事自然沒有意見,不但沒意見,他甚至本就想這麽做,也不放心教給其他人。
并且,就算周穹在此事上給他挖了坑,他也必須要去。
這件事關乎到國之根本,深仇大怨暫且放在一邊,紀廷昀就算不顧生死,也要做好此事。
只不過這個口必須要由周穹來開。
如果他主動承下這個擔子,任職過程中出了什麽事,怪不到任何人頭上。
現在周穹終于提了出來,紀廷昀便順水推舟,行禮答:“回王上,臣承皇恩、受民奉,就應當為國為民鞠躬盡瘁。欽差大臣,确實由臣來擔任最為合适。臣定幸不辱命。”
“好!”周穹拍案而起,“有此忠臣良将,我大周何愁不盛?”
“王上英明!相國賢明!”
有人這麽說了一句,随後引來百官齊聲附和:“王上英明!相國賢明!”
周穹滿意地點點頭,看向工部尚書問:“欽差已定,細則如何安排?”
工部尚書的情緒已經平穩了許多,慢慢悠悠解釋道:“回王上,水利興修最佳時期便是冬春秋三季,冬季也是百姓務農翻土、發種改耕的好時候。因此時下正是最好的季節。恕臣不敬,相國最好盡快動身。”
聽聞要在這将近深冬的時候動身出發,周穹劍眉倒豎,左右踱步了片刻,回身坐下道:“這天寒地凍的,廷昀,苦了你了。”
紀廷昀知道這一劫躲不過,神色如常:“為民效力,該當如此。”
周穹拈須點頭,又道:“正巧,伧國三王子近日也要動身回國,你們順路同行,也好有個照應。”
此言一出,不少人都暗暗心驚。
在場誰不知道紀廷昀才從戚雲霄那裏帶走了容汐母女?這兩人就算不是不共戴天,也差不多是相看兩厭了。
讓他們順路同行,別說相互照應,不打起來已經是萬幸了。
不過說是這麽說,看在兩國友好的份上,以及剛簽訂了通商協議,伧國三王子應當不會沖動行事。
大多數人都如此想。
但紀廷昀心裏清楚,周穹會這麽安排一定是有用意的。
“周穹要你出任欽差南下,且與戚雲霄同行?”容汐驚疑不定地重複道,腦中一瞬間浮現出了許多讓紀廷昀有去無回的陰謀。
她盼着紀廷昀能好好地從宮裏回來,人倒是回來了,卻帶回了這樣一個令人更加難以接受的消息。
紀廷昀看她擔心得很,揉了揉她的手,安慰道:“伸頭一刀,縮頭也是一刀,比起被留在宮裏,去外面更有勝算,也能尋到更多翻身的機會。”
“這倒是。”兩廂比較,容汐也覺得遠行能讓紀廷昀有更多操控的空間。只是與戚雲霄同行,無疑是增加了一份危險,她邊想邊說道,“戚雲霄應該不敢對你下手,但如果周穹派人截殺,難保他會不會落井下石,添一把火。到時候你要面對的,就會是兩方敵手。”
容汐所說的話,與紀廷昀想到了一處。
紀廷昀也覺得,周穹這樣安排,估計就是為了給他清除自己再多加一份籌碼。
周穹想讓他這一路上,前有狼、後有虎。就像在森林中追逐獵殺的野獸,一旦一方有一點傷口和破綻,那便是群起而攻之。
“還有,我覺得周穹還算計了一點。”容汐冷冷道,“你這一去,會不會帶上我與昭昭。若不帶,我們母女就會成為你的掣肘。若帶上我們……就是拖累。更會成為戚雲霄落井下石的理由。”
紀廷昀并不猶豫:“我當然要帶上你與昭昭。只有你們都在我身邊,我才能放心。”
容汐點點頭,她也是這麽想的。若紀廷昀要留她在王城,她看不見他,如何能心安?
紀廷昀話音溫柔卻又句句狠厲:“你與昭昭是我的底線,周穹想動你們,那他便活不長久。”
她靠近紀廷昀身旁,倚在他懷裏,看清敵手的殺招後,她反而揚起一腔鬥志:“飛鳥盡、良弓藏。既然周穹不仁不義,我們便要趁此機會突出重圍、翻險為勝。”
“你說得對。”紀廷昀之所以心态平穩,其實是因為早有計謀,“周穹把戚雲霄牽扯進來,實屬多此一舉。我已經想好了對策,周穹會後悔他的‘滴水不漏’。”
下一章明天晚上11點發布哈,因為明天要上夾子啦!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