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後宮

後宮

四十九日後,允明帝的棺柩在他生前選好的風水寶地入墓安葬,治喪活動宣告結束。

此時,由宗親、老臣以及民間有名望的人組成“請願團”,來請求寧明登基。這其實就是走過場,寧明自然是點頭應允。

禮部的司設監、欽天監、教坊司和尚寶司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起新皇的登基大典。

這些天以來,禮部尚書羅孟忙前忙後,覺得在職以來第一次遇到如此繁複的國事。其實,大致的內容禮部已經呈現出來,卻是難合新皇寧明的意,他時不時會來個修改或者新的構思,這時就是羅孟焦頭爛額的時候了。

在斥巨資之後,在羅孟覺得幾根頭發要熬白的時候,終于迎來了登基大典。

天剛破曉,寧明便身披孝服,在先祖排位前祭告。到了選定的吉時,教坊司開始敲鑼打鼓,因為還在為允明帝服喪,所以并不奏樂。寧明身穿黃色的衮服,登上太和門開始禱告。

在太和殿前的廣場上,文武百官亦身着禮服,分成文武跪在東西兩側,恭敬地等待着新皇禱告結束。寧明終于完成禱告,邁入太和殿,坐上龍椅之後,滿朝文武這才按着官級品階依次走入大殿之中。

随着鴻胪寺少卿高喊行禮,文武百官行三叩九跪之禮。行完禮後,鴻胪寺少卿開始宣讀诏書,诏書讀完,登基大典才落下帷幕。

寧明登基,年號“樂平”。

先皇允明帝在位之時,朝廷政局已顯出結黨營私的勢頭。樂平帝現在要做的就是,扭轉人心不一的頹勢,迅速讓更多的能人高才為自己所用。

樂平帝大膽啓用新人,不過這一招收效不大,因為盤根錯節的老舊勢力頑固抵抗,新人無法施展拳腳,左右掣肘。

他又将目光放向後宮。

*

随着寧明的登基,原來的三皇妃舒艾一躍成為了大周的舒皇後。

舒皇後最近有點煩,有點苦,有點惱。因為,她尊貴無雙的丈夫,要她操持選秀大典。也就是說,從前,她本只有幾位“好姐妹”,如今将會有整整一個後宮的好姐妹 ,環肥燕瘦的年輕女子一個個進宮來争寵搶她的丈夫,舒艾覺得笑不出來。

Advertisement

“辛苦你了,選秀一事需要你多操心了。”

“皇上這話說的,臣妾這點子事還是做得好的。”在樂平帝面前,舒皇後還得一幅溫良賢惠大度的模樣。心裏的苦水實則早已泛濫到護城河去了。

“這幾家你留意一下,有合适的女子記得圈點進來。 ”

“臣妾省的。”

樂平帝給了舒皇後一個名冊,着意吩咐她留意上面幾家的适齡女子。

這幾家便是如今大周朝有權有勢的勳貴重臣之家,也是利益最為穩固難以扳動的頑固派。

“皇上,您看楓兒的婚事是不是要考慮考慮了? ”

當爹的納妃選妾,兒子總不能空落着,舒艾心裏可不依。

“你找小妹說說這個事兒。”

“皇上,您同意?”

“這是先皇的意思,而且我看阿宜那孩子也還不錯。”

什麽不錯?在山野呆這麽些年,還女扮男裝,也不知道規矩學到位沒有,有沒有跟什麽男子厮混過。

舒艾心裏嘀咕着,面上卻是軟聲應道:“好,我明日請齊安公主來一趟坤寧宮。”

*

“皇嫂,您找我?”齊安公主來到坤寧宮。

宮女端上兩盞香茗和大理國進貢的鮮花餅。

“沒什麽事,就是想跟你坐着好好談談。你才回到京城,先皇就駕崩西去。我們幾年沒有這樣坐着談天了吧。”

“也是。”

“這些年,真是難為你這樣過來。不過現在好了,你回到京城,阿宜也大了,你哥哥也當上了皇帝,總是往好的方向發展的。”

齊安公主沒接話,她輕啜了一口茶,靜待着舒皇後的下文。

舒皇後心中有些不愉。從前允明帝在世的時候,她這個做嫂子的總是低人家一等。但是如今妻憑夫貴,她現在可是尊貴的舒皇後了,可沒必要去低聲下氣地讨這個好。

“阿秀,你覺得楓兒這個孩子如何?”舒皇後直接開門見山。

“不錯,識大體,又聰明。”

這句話說得舒皇後心中舒坦。

她的笑容真切了幾分:“阿秀,先皇的意思,是想讓楓兒娶阿宜為妻。”

“我知道這個事兒,父皇問了我的意思,不過,我沒有答應。”

舒皇後臉上的笑容有些端不住:“阿秀,這是為何?”

自己還沒嫌棄她那個山野回來的女兒,居然敢嫌棄自己風度翩翩、樣樣出挑的兒子,她兒子可是未來的儲君。

“皇嫂,您別誤會,我是看着楓兒長大的,對他的品性也了解。但是,你也知道,我們家宜兒這幾年都在宮外生活,不喜拘束,她不适合嫁入皇家,也不适合給楓兒做媳婦兒。”

寧楓一旦成為儲君,那他的正妻就會成為太子妃乃至皇後。齊安公主了解女兒,她也不想女兒嫁進這麽一個牢籠。

“這樣啊,你皇兄昨兒還叫我問問你的意思,那我等下把你的意思轉達給他。”

“那就有勞皇嫂了。”

*

“母親,您回來了?皇後娘娘找您幹嘛?是不是為了楓表哥和我的婚事?”

“宜兒,你怎麽知道?”齊安公主驚詫,她從未向但相宜提過允明帝的遺囑。

“猜的。”但相宜知道書中有這個情節,原着中但相宜也并未嫁給寧楓,因為齊安公主沒有應允。

“宜兒,你不會怪母親沒讓你嫁給楓兒吧?”

齊安公主其實是有點摸不透女兒的想法。以前她覺得,宜兒是一個嬌貴的小小姐,什麽都要最好的。她還喜歡纏着楓兒那孩子。可是後來她發現,宜兒似乎是随遇而安的個性,要比她想象中堅強得多,在落難的時候她還反過來安慰自己。

“母親,我壓根不想嫁給他。”

嫁給寧楓還不如嫁給未來的草原王托坤呢。

托坤為了女主等了兩年,後來放手成全了女主的幸福,讓她和男主終成眷屬。并且不像他父親那樣娶了幾位王後,納了衆多姬妾,真正算得上一個深情自愛的好男人。在這個時代,可真是少見。況且他還是個王呢!

說起女主,但相宜穿書之後,并未見過女主。也不知女主和托坤現在有沒有見過面。應該是見過的,托坤流落大周的時候,是女主給了他溫暖和照拂,托坤後來才得以活着回到草原。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