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認字
認字
三天後吳家請客那天,蘇欣在後廚幫着舅媽們還有其他吳家媳婦一起做飯,吳氏雖然不情願女兒的手指碰這些,但是這裏不是自己家她能做主,只好把蘇欣打發去了擇菜的活計。
蘇欣自己沒覺得有什麽,和幾個表妹、表弟麽一起忙活,并充分感受到了農家請客跟前世的不一樣。
比如提前過來幫忙的媳婦,還有桌子板凳這些,全靠吳家肯定不夠的,大家都是自己帶桌子帶板凳過來。
碗筷這些,同樣是每家帶上足夠的分量,有幾個人過來吃飯,帶幾個碗筷。
蘇欣好奇碗筷帶來了,不會拿錯嗎?
小表妹疑惑地問:“都是自家的碗,怎麽拿錯?”
蘇欣說不出反駁的話,不得不說現代的瓷碗也是家庭財産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哪家孩子摔碎了碗,絕對要被狠狠抽一頓,大家很難認錯。
再看菜式,不是論盤裝,而是分八大碗,正常的宴席都要四葷四素,因為是自家吃席,所以就變成了三葷五素。
一碗草魚炖豆腐,一碗油渣炒白菜,一碗韭菜炒雞蛋,素菜則看菜園子現在有什麽蔬菜,後者大家自己在家都吃膩了,都沒有好奇。
蘇欣發現,吳家這邊并沒有女人不給上桌的習俗,菜上齊之後,大家就招呼女眷們坐好。
男人們都得了一碗米酒,由蘇老頭和吳家族老說完了話,大家都很珍惜地品味着米酒的味道。
沒有人過來勸酒,所有人先把筷子伸向了那三道葷菜。其中以小孩吃得最兇,嘴裏的肉還沒嚼完,筷子又去夾了新的,惹得做家長大聲呵斥“沒規矩”。
蘇欣一邊看顧着茉莉和三娃子,一邊在心裏想,吳家這邊到是比蘇家好上太多。
不管是約定習俗的規矩,還是大家普遍認同的道理,都比蘇家有人情味。比如蘇老四想賣侄女,這在吳家是不可能發生的,他們甚至願意把出嫁過的吳寧接了回來,并不懼怕一個出了真正意義的讀書人家庭。
其次在原主的記憶裏,蘇家有外人吃席的情況下,女人都不給上桌的,全都在廚房待着,自己留點飯菜單獨吃。
Advertisement
古代的廚房那有那麽大的空間給那幫廚的婦女們坐?地上充滿了血水,還有洗菜濺水之後的泥濘土地……環境不是一般的差。
吃席反而很快,肚子塞不下更多的糧食之後,大家都起身收拾自己的碗筷。這個時候桌上剩下的菜,就會被大家平分到每個碗裏,這樣每個人拿回自家的碗還能有剩餘,回到家又能吃一頓。
現代人擔心的螺旋幽門杆菌,放在這個時代,沒有任何市場。
不管蘇欣心裏怎麽想,她都沒表現出來,雖然她努力融入這裏,但是也不能一蹴而就。
請客之後,吳氏和蘇老二都回去了。蘇老二這次過來的時候,還給吳家帶來一袋三十斤的粳米,一袋二十斤的白面,還送了二十斤的豆油,這都是給吳家做飯時候用的。
蘇老二知道蘇欣吃不慣糙米,也吃不慣粗面粉,炒菜不放油更是一口也吃不下去,所以就自己準備了糧食過來。
另外,他還把之前家裏還留着的兩匹細棉布送給了吳家二老,當作孝敬。
沒道理他和吳氏、還有三個孩子都一身新衣服,岳父母卻沒得到一身。
吳家二老對蘇老二連蘇欣吃飯問題都要擔心,一開始十分不解,這是他們的外孫女、外孫子,好不容易過來玩,哪能不好好照顧。
但是這三天內,看吳氏給蘇欣做飯遠超他們接受能力的做法,都沒有提再拒絕的話。
這種做法,他們确實也負擔不起啊。
三天用的油,頂得上他們一個月的油量。幾個舅媽看得眼皮直跳,只想攔住吳氏還在往鍋裏倒油的手。
蘇老二和吳氏過來的時候,就送了一波東西,三天過去,又送了一堆東西。吳氏又和老吳氏說了自己家打算在秋種後起新房的事。
大家都知道了蘇家不一樣了,是真掙到銀子了。
就是沒有眼睛的人,那輛新牛車都多少顯出蘇家現在的家底了。
待吳氏和蘇老二離開之後,吳老頭和老吳氏都叮囑了家裏的人別往外說。蘇欣的日子終于清淨起來,老吳氏和老李氏不一樣,她是個慈祥的奶奶,有空了就給蘇欣做好吃的,炸花生,酒釀圓子,芝麻陷兒的烤餅……蘇欣從她身上看到了自己師傅的影子。
吳老頭也跟愁眉苦臉的蘇老頭不一樣,他是一個喜歡笑的老頭,喜歡逗小孩子玩,手指靈巧,給三娃子用篾子每天編不同的小動物,哄得三娃子天天咧着大嘴。
大約得了吳氏的提醒,吳家誰都提蘇欣嫁人方面的話題,蘇欣日子過得輕松,就有回報他們的想法。
她跟着四舅舅吳佑平一起去捉過水虎,正好看過下河村挨着哪條河。去過之後,她大失所望,還以為是宋河的分支,過去才發現,只是一條小河分割了下河村。
河水不夠深,只有村人自己做的小船能夠間或地去捕魚。
果然如果通宋河的話,下河村早就發展起來了,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比下溪村還窮一些。
不過讓蘇欣較為欣喜的事,當她讓小姨吳寧幫忙做水虎的時候,吳佑平過來嘗了味道,連聲說“好吃”,雖然他心裏也心疼蘇欣琢磨吃食費油,但是油本來也是蘇欣家的,他不好多嘴。
吃完之後,他忽然看着手裏的水虎殼,半是自言自語半是開口道:“欣娘,你娘不是想做碼頭做吃食小生意嗎?這個水虎能做嗎?”
蘇欣從來沒想過她身邊還有人能把一道新奇的吃食轉到“買賣”身上,不由對吳佑平投去了驚喜的目光。
要知道,她提出做麻辣小龍蝦和炝螺蛳的時候,大家都覺得賣不出去。
吳佑平被她看得一愣,下意識把手放到後腦勺上,說:“欣娘,我是不是說錯了?”
他給自己找臺階下:“我沒做過生意,都是胡說的,你就當我在瞎說。”
蘇欣看他誤解了自己的意思,便道:“四舅舅,你想做生意嗎?”
話題一下子帶到了吳佑平沒想到的角度,他又愣了一下,“做生意?”
“是啊,你剛剛不是說了嗎?”蘇欣回答。
吳佑平搖頭,又拎了一個水虎放嘴裏吮吸,這玩意身上全是油水,他把油吸光了,才把水虎吐出來,撥開外殼吃裏面的肉,說:“是大姐做生意,不是我,我覺得水虎這個味道,城裏人應該喜歡。”
他指着紅色的殼裏,鮮嫩軟彈的蝦肉說:“這個肉小娃子保準喜歡,大人拿去下酒,也能吃出不少滋味。”
說着,他打了一下埋頭吃水虎的三娃子,惹得三娃子沖他作勢要咬他。
然後,他想到碼頭那些苦力和行船的人,繼續說:“專門給那些管家和行船商人賣,他們就喜歡味道重的。”
蘇欣發現自己都沒提點,吳佑平就已經為小龍蝦的生意找到了客戶群體,心中更是欣喜。
“越說還越像了,”吳寧走過來坐下,打量了小弟一眼,對蘇欣道:“欣娘,你別聽你舅舅胡說啊,做生意是大事,門道多着呢,那碼頭是船行的人看着的,你生意好了,他們肯定要找上你的,還是賣些包子饅頭吧,這些沒人管。”
果然古代也有不少黑社會,蘇欣沒有意外,只是驚奇地看向吳寧:“小姨,你怎麽知道這些的?”
吳寧也用筷子撿起一只紅彤彤的水虎,笑着說:“我在丁家的時候,聽到丁有才說的。”
蘇欣繼續問:“小姨,你認字?”
吳寧驚地放下筷子,驚訝不已地看着外甥女,“你怎麽知道的?我确實認字。”
在丁家的那段日子,吳寧現在回憶起來,恍若夢中,“我嫁到丁家的時候,丁有才三歲大,算是我一把屎一把尿帶大的。他初上學堂讀書,我坐在他旁邊聽他讀書,就這麽認識了一些字,結果,有一天他發現我幫他整理書桌上的草紙,知道怎麽按順序擺放,就問我怎麽做到的。我照實說了,沒想他大怒,說我偷學,找了丁有為過來,說我不守婦道,将我狠狠唾罵了一頓,就再也不給我接觸丁有才書房的機會了。”
“畜生。”蘇欣聽得血液翻滾,還有這麽無恥的人。
吳寧算是一手帶大了他,他不僅沒有記住吳寧的付出,反而恩将仇報,發現吳寧的聰慧之後,立馬斷了她的繼續學習機會。
吳寧好奇地看蘇欣:“我後來就再也沒說過自己認得字的事,你怎麽知道,欣娘?”
蘇欣回道:“小姨,你說話跟大家不一樣啊,你之前在正堂裏說話的時候,我就發現了。”
用了很多成語,這超出了一個村婦的見識。
旁邊的吳佑平聽完,這才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我覺得二姐說話怎麽文绉绉的,原來是這樣!”
蘇欣斜眼看吳佑平,心裏嘆氣,看這就是文盲的表現!
準備說點什麽挖苦吳佑平,蘇欣忽然心裏一動,想到了自己要去府城開店的事。
這裏不就是有了兩個現成的幫手了嗎?
蘇欣眼睛發亮,為了保證不再發生她想帶飛一家去縣城,結果家裏人安貧樂道,不願意一起去的打擊,她壓住了心理的喜意。
接下來還有不短的時間,蘇欣想,等回家的時候,再問問他倆的意見。
不過,在此之前,蘇欣終于有了借口,可以光明正大的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