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苗劉亂
苗劉亂
對于韓亮來說,一切似乎已經是最好的安排。
一個身體強健的母親生下了他,一個身家清白的母親養育了他。
如果沒有靖康年間的那場災禍,興許白氏還活着,他也不必知道這惱人的真相。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他又挺慘的。
他從小就能感受到白氏在不遺餘力地提防着什麽,似乎恨不得拿條鏈子把他鎖在清荷軒才好,這也就是為什麽當白氏發現他去竹風閣後會大發雷霆。
她大概以為,梁小娘子已經把亮哥兒的身世全盤托出了吧。
所以她燒弓箭洩憤,又要她下跪羞辱,眼看着亮哥兒對此毫無反應,才放下心來。
即便如此,在白氏心裏也還是埋下了一根刺,她有心将梁小娘子趕出韓府,但若是沒個好由頭,韓世忠必然不會願意。
所以當她逮住梁小娘子喬裝溜出府去,便将事情徹底鬧大,為的是要這孩子徹底屬于自己。
誰能想到她最初時想的竟是“只要留住孩子,甘願自請休妻”呢。
梁紅玉說得對,白氏與劉媽媽總在韓亮面前對她破口大罵,為的也是要韓亮不齒于她,從這件事上來說,她們是成功的。
韓亮扪心自問,他沒有勇氣認這樣一個母親。
好在梁紅玉也沒有強迫他認親的意思。
劉媽媽又是真認為白姑娘是梁紅玉害死的嗎?
倒也未必。
Advertisement
她只是恨她的白姑娘命苦,辛辛苦苦幫人養大了孩子,千方萬防卻總是沒有防住命。
而她能為白姑娘做的,也只是不斷在亮哥兒面前謾罵詛咒梁紅玉,将這母子二人拉得再遠些罷了。
但實際上,她本沒有必要這麽做。
韓亮自己心裏最明白,梁紅玉從來也沒打算認他,只是他一直不知這是為什麽。
直到建炎三年(1129)去往秀州的路上,他才知道并不是所有女子都青睐父親這樣英勇神武的大将軍,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貪戀韓府的富貴榮華。
梁紅玉不願意認他,是因為他不過是與嫖|客一夜春宵所懷,又被威逼利誘着生下的孩子,所以她能待他如何呢?
不過韓亮也好奇過,如果父親這樣的人她都不喜歡,那她究竟想要個什麽樣的。
紹興元年(1131)的上元節,韓亮躺在床上,腦子裏還是方才在集市上看到的那個劉大人。
按母親所言,那人與她是舊識,兩家曾經只隔一個牆頭。
他覺得不對勁,而且他能從父親的神色中看出,父親也覺得不對勁。
劉媽媽已經回到自己房中,韓亮輕手輕腳地下了床,穿戴妥當,又悄悄跑出了院子。
他一路來到竹風閣,見着院內已然熄燈,遂又搖搖頭,轉身要回院睡覺去。
就在此時,他聽見沉悶的一聲:“你去哪。”
*
韓亮吓了一跳,但這話并不是對他說的,而是來自竹風閣牆外的韓府後門那裏。
他悄悄摸了過去,只見梁紅玉一襲男衫,剛被韓世忠叫住。
梁紅玉皺緊眉頭回身看去:“韓将軍,你逾越了。”
韓世忠頓了頓,似是想到一點理由:“方才集市上不少人見過你,你現在這樣出去,也不合适。”
這倒是個事兒。
梁紅玉不耐煩道:“所以我早說了不想和你同行。我最近不會往人多的地方去,韓将軍也早些回清荷軒歇息吧。”
“你就一定得去嗎?”
“你到底想幹什麽?”梁紅玉反問道,“你我有約在先,這些年來我也從未食言。當年你征戰在外無暇自顧,若不是我将韓府上下帶來此地,你的這些人早就……”
韓世忠打斷道:“可約定的時候,你還不是韓府的大娘子。”
梁紅玉氣急反笑:“呂小小有孕在身,等她生下孩子,我求你趕緊換了我。”
韓世忠老實道:“你身披诰命,我換不了。”
“你!”若不是明知打不過,梁紅玉現在就想動手了,“那個約定裏也并沒有提到,我得千裏迢迢跑去秀州向你通風報信,讓你勤王有功平步青雲!”
她懶得再同韓世忠廢話,推開門便走了。
上元節的明月下,韓世忠在原地伫立良久,似乎在思索自己究竟該去哪睡覺。
回清荷軒不免打擾兒子韓亮,在竹風閣獨眠似乎又有些凄涼,旖蘿軒那位懷了身孕,理應好生靜養。
韓世忠嘆了口氣,轉而向着一處行去。
韓亮知道,那是樂伎周娘子的住處所在。
*
所以才說,韓亮自有他慘的地方。
因為兩個母親,并沒有哪個是真正全心待他的。
尤其是親生的這個,甚至沒有任何要幫他謀劃的意思,說什麽“等呂小小生下孩子,我求你趕緊換了我”。
聽得韓亮心驚肉跳。
天知道他有多怕茆小娘子生下男孩,若父親真因此改換這韓府的大娘子,那府上可就不止他一個嫡出子。
要是這茆小娘子再有些手段,日後父親的家産和爵位,也就不好說了。
韓亮在心裏暗罵自己這個親娘實在不争氣,但好在這個親娘,在其他方面又确有幾分能耐。
畢竟這世上沒有幾個女子能駕着烈馬帶着兒子疾馳一晝夜,将臨安城裏的叛軍部署一一講述詳盡。
那也是韓世忠第一次知道,自己的小妾梁氏除了射得一手好箭以外,還有幾分征戰的才能在身上。
*
宣和七年(1125),宋徽宗趙佶聯金滅遼。
遼國既滅,唇亡齒寒,金軍随即南下攻宋。
眼見金軍來勢洶洶,徽宗當即讓位于宋欽宗趙桓。
靖康元年(1126),金軍包圍東京開封府,欽宗拜九弟趙構為河北兵馬大元帥,命其領兵入衛。
不久,開封城破,徽欽二帝被金人控制。
欽宗只得以蠟丸密封書信,命人送至趙構處,令其盡發河北兵救援。
但趙構為避免與金軍遭遇,反向東移師。
老将宗澤提議将軍隊直接開往黃河要津澶淵,以解開封之圍,卻遭趙構拒絕,不久被排擠出軍事中樞。
靖康二年(1127),為成勤王之勢,各路宋軍紛紛彙至大元帥府。
其中便有東道副總管朱勝非、宣撫司統制官韓世忠、侍衛馬軍都虞候劉光世等文武官員。
此時大元帥府軍隊已號稱百萬,但趙構面對父兄被俘、開封百姓慘遭金兵蹂|躏的悲慘局面,仍作壁上觀,并試圖繼續向長江以南逃竄。
但因軍隊反對,并未成行。
金人在開封府大肆劫掠後,俘宋朝皇室成員北撤。除徽欽二帝外,趙構生母韋氏及妻女也在俘虜之中。
四月,趙構繼續向南退卻。
五月初一日,趙構在南京應天府登壇祭天,即皇帝位,改年號建炎。
北宋滅亡,南宋王朝就此拉開序幕。
*
趙構表面重用宗澤等抗戰派,以王淵為都統制,下轄韓世忠、張俊、苗傅等統制官,稱欲“親自督師與金人決戰”。
實際卻采納主和派的建議,下诏“巡幸東南”,不久南宋小朝廷由應天府全部遷往揚州。
而留守東京開封府的宗澤一面聯合義兵抗金,一面二十次上書趙構,請求還于舊都,趙構不為所動。
建炎二年(1128),老将宗澤三呼“過河”,含恨而終。
*
同年,使司都統制王淵勾結宦官,官至樞密使,官家趙構視其為國家柱臣。
恰逢杭州一帶陳通叛亂,王淵奉命平叛,大獲全勝,榮寵更甚。
然王淵其人貪得無厭,在平叛途中大肆聚斂錢財,搜刮民脂民膏,惹得百姓怨聲載道。
建炎三年(1129),金兀術(完顏宗弼)率軍從山東南下,擊潰韓世忠、劉光世軍渡過淮河,急襲揚州。
官家趙構倉皇乘船,逃至杭州,并升杭州為“臨安府”。
王淵以殿後為名逗留揚州,實則用戰船為自己運送財寶,致使數萬宋軍、戰馬深陷敵營。
即便如此,趙構也只除其樞密使職務,并未嚴懲。
這激起了士大夫們的不滿。
部将苗傅自視功高,不滿王淵扶搖直上,同時威州刺史劉正彥也對王淵早有積怨。二人密謀,發動兵變。
史稱“苗劉之亂”。
*
三月,神宗忌日,百官祭祀。
苗劉叛軍于城北橋下埋伏,斬殺王淵,懸其頭顱,高喊“苗傅不負國,只為天下除害”,一路進圍皇城。
趙構在百官勸說下登上城樓,依言交出宦官,卻依然無法安撫叛軍。
最終,趙構在叛軍脅迫下禪位于幼子趙旉,改元明受,大赦天下。
幾日後,在外征戰的将領接到大赦命令,确定為臨安兵變,紛紛率部勤王。
苗傅聽聞大将韓世忠已兵至秀州,驚懼之中試圖扣押其家眷、兒子為人質。
宰相朱勝非忠心耿耿,他與韓世忠乃是舊識,又深知苗劉二人見識短淺,見狀心生一計。
朱勝非道:“苗大人有所不知,這韓世忠之妻梁紅玉乃是将門虎女,能降烈馬,能挽強弓。若能使其前往秀州安撫,定能兵不血刃,平息此事。”
苗傅不知其中有詐,聞言直稱妙計,并派人去向韓府,召梁紅玉入宮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