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第30章
甄珠有去花容縣上初中的想法由來已久。
甄家灣的孩子們上初中都在栗北鎮上,因為栗北鎮離的不遠,大家熟悉,孩子們有的住讀有的走讀,一起讀書的同學也大多是附近鄉裏的,大多都認識。
但是很少有孩子去花容一中讀書。一則是因為花容縣太遠了,對于這些平時難得出遠門的鄉下人來說,去一趟縣城算是一件特別的事;二則是因為花容一中太難考了。花容一中面對全縣招生,像是鄉裏的孩子要上花容一中,就要去參加它的高水平班級特招考試。特招考試的內容對于絕大多數村裏的孩子來說,太過深奧,所以這些年,十裏八鄉去花容一中讀書的孩子寥寥無幾。
所以當甄珠和家裏人說自己要去參加花容一中的特招考試的時候,家裏人都驚訝異常,他們從未想到過,自家的幺妹心思這麽的大,竟然想去考那麽好的學校!
驚訝歸驚訝,家裏人這幾年也已經逐漸習慣了甄珠的有主見,習慣了她的獨立,甚至許多事情都會不自覺地聽聽她的意見。所以當甄珠說她要去考花容一中的時候,家裏人驚訝過後,很快就接受了。
為此,大哥還特意從師專趕回來,特意和她讨論了一下考試技巧和注意事項。甄珠很用心地聽着,這些經驗對于上輩子的她來說也是不足的。
大哥回來之前,就已經去幫小妹妹打聽過了,花容一中的高水平班級的特招考試考語數外三門,其中數學最難,英語較為簡單,但是即使是這較為簡單的英語,對于絕大多數村裏孩子來說,都是個難事兒。
所以大哥回來的時候,特意帶來了一些花容一中用的教材,還有他們備考的人用的資料,一股腦兒的都給小妹妹了。
在家裏的時候,大哥還特意給甄珠做了個入門和重點突擊,直到和學校告的假的最後一天,才不得不離開了。
甄珠知道大哥搜刮這些資料不容易,心中很是感動。
這些資料她保存的很好,每天都拿出大量的時間來學習。
小學課本的東西她已經掌握得很好了,這些拔高性的內容雖然乍一看有點唬人,但是仔細思考,就能發現和小學課本知識之間的關聯之處。
這三門之中,英語對于甄珠來說是最簡單的。上輩子的時候,她曾經搞過微小企業外貿,為了把自己進的義烏貨賣出去,借助翻譯軟件就這樣結結巴巴地通過網絡和外國人聊天,所以英語資料裏很多東西對她來說并不陌生。
數學對她來說也不難,大哥帶回來的教材和資料很詳細,自己慢慢自學都能看懂不少。
但是唯有語文是最難的,她自己嘗試着做過,發現現代文還好,涉及到文言文和古代文學知識的內容,就頗感積累淺薄了。
Advertisement
其實這倒也不是甄珠一個人的問題,身處鄉村之中,大部分人都沒有怎麽讀過書,更何況是古代文化知識了。甄珠上輩子即使是身處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絕大多數人對于古代文化知識的了解也是不多的。
但不過,甄珠在語文學習上的難題很快就被解決了。
莫觀南的語文在班上是最好的,他積累的很多語文知識是村裏的孩子聽都沒聽過的,這些都不是課本裏的東西,一聽就知道這是他的家學積累。
據說,莫觀南家裏有幾十本書!
幾十本書對于小有藏書的人家來說不算什麽,但是,對于莊稼戶來說,這已經算是頂多的藏書了。
而且莫觀南還喜歡找人借書看,聽到十裏八鄉誰家有好書看,他經常走去借。
托莫觀南的福,甄珠也看過了不少書。
莫觀南的媽媽是個身材纖瘦,神情冷冷的女人,就如同詩句中所說的江南的冰雪,輕而冷,風吹便散。
正是因為他的媽媽是一個這樣的女人,讓人如此有距離感,所以村裏很少有人去他家裏。
就連甄珠來找莫觀南,也總是只在外面叫他,從來不進去。
當莫觀南從沒有光的堂屋中踏出來,進入到陽光下,去到等待他的夥伴的身邊的時候,他的面容也轉瞬之間就由壓抑變得輕松起來。
只是這轉變太快,就連經常和他在一起的甄珠也沒有發現,在他踏出家門之前是這樣的壓抑。
現在語文這一門實在鑽不通,甄珠抱着書,去找了莫觀南,莫觀南聽完了甄珠的問題,直接說道:“栗北鎮上有個老先生,他家裏先人是前清的舉人,我去他家裏借過書。你這有不少問題我都不能确定,我們去問問老先生吧。”
甄珠求之不得。
栗北鎮距離甄家灣不遠,走一個小時就走過去了。
今天正好是周末,不用上課,兩人和家裏告了假,喝了水就出門去了。
春末夏初的天氣,連風都是适宜的。路邊的野樹野草已經顯出了初夏的肆意,濃綠淡墨,葉片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兩人走在路上,莫觀南問甄珠為什麽要去考花容一中。甄珠不知道怎麽和他說,想了半晌,說:“想去看看更大的世界。”
而莫觀南沉默了一會兒,說道:“我也想走出去。”
甄珠不知道他這話和自己的想法是不是一樣的,還沒來得及問,就被驚喜沖淡了,因為莫觀南說自己也要考花容一中。
“真的?!那咱倆可以一起準備考試啦!”甄珠心裏很是高興,學習上有個伴兒令人開心許多。
莫觀南輕輕嗯了一聲,笑着點點頭,他的皮膚在陽光下白得近乎透明,顯得眼中的笑意更深了。
兩人走在路上,甄珠的心情此時更為雀躍,放松下來就開始邊走邊玩。她在路邊折了幾根柳條,一邊走一邊編了兩個柳條框,一個套在自己頭上,一個套在莫觀南頭上。
甄珠臉上的膚色是小麥色,套着這個柳條框,柳葉點綴,有點自然的野趣和風情。
而她再看莫觀南頭上套這個柳條框,嫩綠的柳葉竟把他襯得有些像個女孩子了,唇紅齒白的,看得她不由得哈哈大笑,指着他樂不可支。
而莫觀南只是無奈地笑着,眼神卻很是溫和,似乎甄珠這樣笑着,他也很樂意。
笑着笑着,甄珠看着莫觀南,漸漸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不知道為什麽,一直盯着他看久了,她竟然覺得有些眩暈,
她想,一定是因為陽光的緣故。
只是,這柳條在莫觀南的頭上,再也顯不出自然的粗糙,竟然有天工地造的精致之感。甄珠頭一次覺得,這柳條柳葉也不像是柳條柳葉了,就像是課本上說的,古希臘神祇頭上戴着的月桂葉,而莫觀南,就像是小小的神祇。
想到這裏,甄珠的耳朵控制不止地紅了。她一把扯下莫觀南頭上的柳條,咕哝了一句:“這個不适合你。”就匆匆兩步走到前面去了。
莫觀南不知道為什麽甄珠突然又一陣風一陣雨的,只是她性子跳脫,他也習慣并且坦然。
見甄珠三兩步跑到前面去了,他也笑笑跟上了。
後來的一路,甄珠都沒怎麽跟莫觀南說話,莫觀南只當甄珠說累了,兩人就這麽走着,風吹草長,空氣中都是暖洋洋的清新味道。
待到兩人走到老先生家,甄珠的神情立馬變得鄭重嚴肅起來了。
她就是這樣的,一旦有了要緊事,就立馬變得很是認真。莫觀南從來沒有告訴過甄珠,他其實偷偷看過甄珠這樣的神色很多次。只是這種時候,甄珠都太專注,而莫觀南的神色又是如此的自如,讓人都不會去想到他居然是在看別人。
老先生的家在栗北鎮邊上,有個獨門小院,兩人進去的時候,老先生和老伴兒正在曬書。
院子裏擺滿了條凳和籮筐,長久的收在室內的書一本本都攤開在陽光下晾曬,一走進院子裏,就都是墨香味兒和陳舊的書頁味兒。
甄珠一看,這真是位有學問的老先生啊!
她有些拘謹,倒是莫觀南,像是和這位老先生很相熟的模樣,很自如地行了禮。甄珠連忙跟着,一起行了禮。
老先生似乎很是喜歡莫觀南,見他來了,立馬笑眯眯地招呼,讓二人進來。
老先生的愛人還給兩個小家夥一人倒了一杯茶,是自己曬的桂花泡的茶,聞起來馨香撲鼻。甄珠接過茶,道了謝,茶暖暖的,讓她也放松起來。
莫觀南說明了二人的來意,聽說這兩個小家夥是要考花容一中,特意來求教學問上不懂的內容來了,老先生很是高興,拿着甄珠帶過來的教材,一點點給她二人細細講。
甄珠聽的很專注,很認真。老先生講這些內容,從字源講起,融彙貫通,穿插事例,引用詩句,很是豐富,一下子就讓人腦海裏有了一個全面的認知。
甄珠聽得很認真,邊聽邊記邊想,腦子在飛速地轉動,一瞬都不想錯過。
時間已不知道過去了多久,等到老先生終于堪堪講的歇口氣兒了,甄珠擡起頭來,這才發現,日頭竟然已經西沉了。
講的興起,老先生要留這兩個小家夥吃飯。
甄珠和莫觀南連連拒絕。
老先生卻拉着莫觀南道:“你跟我客氣什麽,說起來,以前我在上海的時候,還受過你家裏很多照顧呢!”
甄珠眼睛圓睜:“老先生,您跟莫觀南他們家認識啊?”
老先生點點頭,講起了古:“那還是好多年前的事兒了,那時候小莫他們家還是上海的望族,現在都不興這個說法了。”
說着說着,老先生不知想到了什麽,沉默了半晌,方才繼續說道:“只是後來……時局動蕩,莫家也垮了,很多人都不在了,小莫的媽媽流落到這裏來了,也算是他鄉遇故知,小莫的媽媽小時候我還見過呢。”
莫觀南跟的是他媽媽姓,姓莫。
這在村裏是非常少見的事情,但是今晚,甄珠聽了這些之前從來不知道,莫觀南也從來不講的事情,她才隐隐約約覺得,莫觀南跟着媽媽姓莫,可能是有原因的。
在逐漸昏暗的天光中,甄珠看不清莫觀南的神情,只是後來聽到他堅決推辭老先生留飯的邀請,覺得他的聲音是從未聽過的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