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回憶

第3章 回憶

宋知時偶然從二姐口中得知,大姐夫劉愛民不知道從哪裏聽說了謠言,硬說大姐的孩子不是自己的種,兩個人開始鬧離婚,最後還堂而皇之地帶着小三登堂入室。

他的死訊傳到京城,更讓大姐悲痛欲絕。

大姐雖性子柔弱,卻也是大家族培養出來的小姐,她受不了這份折辱便離婚帶走了孩子。

在那個年代,一個剛離婚的女人,又沒有工作,撫養一個孩子何其艱難,他的死磨滅了大姐的精氣神,沒過幾年,她便抑郁病逝。

大姐沒了以後,大姐夫跟二姐搶起了外甥的撫養權,但二姐自己家孩子一大堆,其實并不适合再養育一個孩子,就在這危急關頭,還是顧淮強勢出擊,把孩子領養走了。

之後宋知時掌握了力量,可以去更遠的地方,他時而外出增長見識,時而會去二姐身邊,不過二姐生活美滿幸福,兒女們都很有出息,倒也沒什麽好操心的地方。外甥宋世安被顧淮這個單身漢照顧得妥妥貼貼,宋知時再無遺憾,開始了四處游蕩的生活。

他見證了這個國家從四分五裂走向和平統一,再從積弱積貧發展到今日的輝煌,看着一個又一個熟人從青蔥少年變成中年最後垂垂老矣,顧淮是最後一個他認識并且還在人世的同輩。

如今顧淮也走了,他是不是可以重新去投胎了呢?

宋知時陷入了短暫的茫然,他感覺自己的身體逐漸變得透明,力量也在逐漸消失。

想着想着,宋知時突然被一股強大的吸力吸走,那瞬間宋知時腦海裏唯一的想法就是——顧淮對宋家的恩情,他可能只有來世再報了。

睜眼、閉眼……

睜眼、閉眼……

如此反複多次,宋知時終于确定自己活過來了。

他面孔朝上,出神地看着頭頂上的蚊帳。房內寂靜無聲,只有塵埃在陽光的縫隙裏翩翩起舞,泛黃的玻璃外時不時傳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沒人知道這個破舊的老宅裏,一位年輕人悄然經歷了生死巨變。

宋知時是被肚子裏的饑餓喚醒的,他擡眼看了一眼老黃歷,紅色的大字寫着癸醜年六月十九,也就是1973年7月18日,此時已經是運動開始的第七年了,而現在的他只有20歲。

15歲那年,他被爺爺以送嫁為由強行押到了河洛,去年年末,又被迫“嫁”給了顧淮,由此開啓了他人生最後三年的倒計時。

宋知時深深地嘆了口氣,雖然重生得略有些晚,但是他知道現在大姐還在京城,二姐就在本地,爺爺在某不知名的監獄服刑,只要大家都活得好好的,他就已經很滿足了。

只是這裏是哪裏啊?他怎麽沒印象了。

這時,門外傳來驚喜的喊聲:“少爺,少爺您醒啦!”

宋知時看着眼前穿着破爛卻精神的少年,過了半晌才認出他。

“小……小多?!”

宋多,宋老管家的孫子,運動以後跟着他一起被遣送到了河洛,與宋知時尴尬的家庭成分不同,宋多家是長工出身,是被壓迫的“無産階級”,憑此出身,宋多的哥哥很快就應征入伍,成為一名光榮的軍人,宋多比他小幾歲,目前還在讀書,兩個人從小一起長大,感情非常深厚。

宋多把米湯放在瘸腿的板凳上,“哇”的一聲撲到了宋知時身上:“嗚嗚嗚,少爺您可醒了,您吓死小多了。”

宋知時僵硬地回抱住了眼前的少年。

這時他也想起來了,自己之所以在這裏,是因為前幾天跟顧淮大吵一架,一氣之下離家出走,才搬到宋多這裏跟他一起住。

年代久遠,具體事由宋知時已經記不清了,只記得前世的自己非常傲慢。

當時他從省城最好的高中轉學到這窮鄉僻壤,因為看不上這裏的教育,所以上課也不認真,校內人緣極差,也不讨老師喜歡。畢業分配的時候,便沒有了他的名額,最後還是在顧淮的安排下,去了一個偏遠公社做了老師。

受大時代影響,這時候的老師工資很低,但勝在安穩,以他當時的家庭成分,能進來做老師已經是很好的出路了。

想到這裏,宋知時皺了皺眉,他記得當時自己并不領情。

受奶奶的影響,自己從小就熱愛舞蹈和音樂,河洛沒有寬闊的練功房,沒有鋼琴古筝,更沒有名師益友,有的只有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和一群混跡鄉野的泥猴子。

恰逢河洛市最大的陝甘煤礦文工團招人,當時他就不想幹了,擅自辭職,從公社學校跑回了顧淮所在的部隊……一時之間,顧淮結契兄弟一事在家屬院甚嚣塵上。

後來發生的事情,小說中均未細寫,但宋知時死後每每想起,都懊悔萬分。

自己辭了工作,只能在部隊的家屬院裏住了下來。還是因為自視甚高,覺得河洛偏遠荒涼,家屬院又都是一群沒有文化的中年婦女,總之他跟其他家屬都處不來,讓顧淮夾在其中好不尴尬。

作為一名嬌養着長大的少爺,自己也十項全廢,衣食住行一直仰賴宋多。但宋多卻被顧淮安排去讀書了,兩個人為了這件事沒少吵架。

想着想着,宋知時恨不得給自己一個大比兜:“唉——”

他自顧自地沉浸在回憶中,全然沒注意到宋多錯愕的表情:他家少爺這是怎麽了?是燒還沒退嗎?怎麽一會兒笑一會兒嘆的?

前世,他難以接受自己從一個天之驕子的世家公子,跌落成鄉野村夫,還跟一個鄉巴佬結婚,對方還是個男人,要知道來河洛之前,他還不知道男人可以跟男人結合的,這簡直是罔顧人倫!

所以對生活中的種種,自己總是有諸多不滿和抱怨。

自打結契以後,他跟顧淮就沒有過過一天安生日子。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已經是常态。嚴格來說,其實他倆還不算是吵架,基本上是自己在鬧,對方默默看着不說話。

沒過多久,顧淮退伍轉業,正好去了陝甘煤礦做辦公室主任。于是自己喜滋滋地,順理成章地被顧淮安排進了文工團裏,開始了夢想中的生活。

但沒有感情的婚姻生活是不幸福的,文工團的事業也并非一帆風順,兩人的矛盾越積越多,三年後還是分開了,自己也因車禍身亡了。

按書中內容,顧淮輝煌的事業至此開始,桃花運也接踵而至……

宋知時狼吞虎咽地喝完了米湯,肚子感覺像個無底洞似的,根本沒有飽腹感。

以前他為了保持身材,一直吃得都很精細。來到河洛以後,就是想吃點好的都吃不上了,加上這個年代普遍缺衣少食,整個人如弱柳扶風一般,一陣風都可以吹走。

想到後世那些美食,幾十年沒有吃東西的宋知時口水都要留下來了。

去他的練舞!去他的保持身材!去他的文工團!

他要好好活着,活到一百歲,然後吃肉,吃肉,吃很多肉!

宋多聞言撓了撓頭,不好意思道:“對不起啊少爺,家裏只有米湯,沒有肉……”

宋知時這才反應過來,自己最近住在宋多這裏,把人家的口糧全吃了。

他抹了抹嘴,鄭重地對宋多說:“小多,你以後不要叫我少爺了,現在又不是舊社會了,你以後叫我名字就行了。還有,你要好好讀書,不要辜負了我跟顧、顧大哥對你的期望,平時也別太省,缺錢我給你。”

剛滿17歲的宋多被宋知時一番話感動得熱淚盈眶:“我、我什麽都不缺,我就擔心您,我們家少爺以後可怎麽辦啊?”

是啊,好端端的工作辭了,他以後可怎麽辦呢?

宋知時也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