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入京

入京

燕回聽後完全驚呆了,她想為于大人後院的這幾個小妾點贊,真的是勇,她都沒有這麽樣的勇氣。不過想想于大人後院的這些人為什麽能這麽勇?可能是因為幾個小妾的想法都一樣從而沒有互相排擠,妻子王氏早已不管這些事,幾個女人在某方面達成了共識,因為大家都一樣所以才這麽勇。其實只要全部的女人團結起來,這個世上的女人的地位也不至于那麽低。于大人對她們對來說就是一個臭男人,一個外人。這事應該讓于大人這輩子都亂不了身。大家都說王氏守得有情人,可整整二十多年值嗎?就是因為兒子,也許值吧,從古到今中國女人大多都如王氏那樣熬一輩子,最終又有幾個等來王氏那樣的良緣?

外面那些罵于大人的女人,心裏也覺得于大人後院的那幾個女人替她們出了口氣,這件事給了男人們一個響亮的耳光。不知道男人會如何想,是把女人壓制得更狠還是會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多半是前者。

陳大人這段時間忙進忙出,燕回看着他忙還竊笑,“因為于大人沒上職,所以忙?”問完又是一陣竊笑。

陳之浩看着燕回得意的樣子,想來于大人的事情她全部聽說了,“燕娘,是不是覺得陳大人這段時間太忙,也沒有把你喂飽?那為夫今天就不去上職,讓夫人吃頓飽的。”

燕回斜了他一眼,“不正經。”不過她喜歡這樣看上去一本正經,心裏卻又不太經的陳大人。

陳之浩走到塌前,擁抱着燕回,“你爹讓我們年底就過去,讓我看看誰能接知府的位置,我看着于大人當官不偏不倚,暫時是能勝任的,結果鬧這個樣子?現在不僅沒有物色到人,連通判也沒有了。我都快忙暈了?你還說風涼話?你說,你該不該打?”

燕回趴在他的肩頭,鼻子哼了一聲,沒有回答。

陳之浩親了親燕回,“燕娘,不要把別個男人的罪加誅在我的頭上。”燕回翻了一個白眼給他。陳之浩嘿嘿兩聲,又親了親燕回,“晚上再讓你吃飽。”然後轉身出去了。

燕回想着,其實他還可以更忙一點,活該忙。

燕回這一個月給她皇帝爹的信就是于大人家的八卦,結尾居然還學那些市井婦人罵了于大人一句“活該”。她把信寄出去,完全沒有在乎皇帝爹會不會生氣,會不會認為她是含沙射影地說他。皇帝自己有很多女人,雖然他是皇帝,在燕回看來擁有那麽女人就應該被罵。世上還有那麽多男人娶不到老婆,不都是因為那些有錢人一人占了幾個女人的原因?雖然她知道自己的想法有些任性,但誰叫他是她爹呢?

一個月後燕回收到皇帝爹的信,他在信中寫到:“燕啊,我知道你在罵你爹,但我在這個位置上有許多的不得已,我後宮有很多女人,但我沒有哄騙過任何女人,她們都是自己心甘情願進來的,她們是為換自己家族權力進來的,我從不覺得我欠她們什麽。我這輩子唯一虧欠的就是你和你娘,今生卻已無法償還,如果真有來世,我願意當個普通人,終其一生償還你們娘倆,只希望你來生還願做我的女兒。”

雖然他說的都是些空頭支票,但燕回确是真心實意的流下了眼淚。其實皇帝在收到她的這封信時也是感嘆萬千,其實女兒說得沒錯,那麽多女人有什麽意思,他這幾年進後宮的次數一雙手指頭都能數得過來,不知不知中又想起那個女人來,那個他生命中的第一個女人,其實也是最難忘記的一個。多少年來,說全是因為擔心她過得不好才派人去找她,這理由他自己都是不信的。只是沒有想到,最終人找到了還是那麽讓他驚豔,她站在人群中他只一眼,從未蒙面卻就能認出她,而她卻有自己幸福的生活,自由自在,那個糙漢子擁有了她的一生一世。而他卻只能不聞不問,讓那點情意在心頭生根,發芽卻又不能讓它見光。他的心事永遠無法對人訴說,只有自我排解消化。在給女兒回信時,若有若無透露的一點來抒發一下,已是最好的訴說。

最後,還是朝中派來了新的通判大人和知府大人。八月裏,青英生了一男孩子,胡東家高興得大宴賓客。燕回去看了青央,青央聽說姐夫将要進京為官,心裏難過要流淚,胡少東家安慰她說,我們在京城也有很多産業,每年我們進京去看一趟姐姐姐夫就是。

十月,燕回和陳之浩回到藍溪村老家小住,這次小住後他們就直接前往京城。村裏的老宅修挺像模像樣,看起來有些底蘊。彎彎對老家的一切都好奇,剛學會走幾步卻天天要走,覺得一切東西都新鮮。棠棠跟家裏果樹上結的果子有仇,仗着自己了有幾分本事,不是上樹摘果子往下扔,就是用箭射果子。燕回氣得要他把自己糟蹋的果子全部吃吃完。棠棠看着那一筺筺果子,念頭一轉就去村裏吆喝小夥們來幫着吃。陳之浩在一旁看着笑。族裏人知道陳之浩要上京為官,都找機會過來說幾句祝福的話。族長和裏正跟陳之浩說了許多,說自從陳之浩升任知府後,他們這一族這一村就再沒有受過別人的欺負,縣令對他們都優待了許多,問陳之浩這次前往京城将會當什麽官,陳之浩只笑笑說一切尚未可知,說不得到京城可能得從頭幹起。

燕回再也沒有聽人提起白玉,看來陳海和她沒有了可能。

Advertisement

十月底,燕回一家前往京城,最不舍的是羅大全夫婦,燕回娘哭着說等明年麥黃媳婦生了就去京城看燕回。羅大全背着妻子跟燕回說,“雖然京裏人有護着,可京城的達官顯貴太多,你們自己也要十分小心。”

燕回這次去京裏帶了四個從京城來的護衛,還有陳康、陳健、陳秋田和阿菊,另外陳海還是跟着去京城。管家是沅州人,回沅洲去養老了,其它人都是樊安府的人,燕回沒有讓他們背井離鄉的道理,該怎麽着就怎麽着。跟随陳之浩多年的師爺也沒有跟随,他說自己在樊安府尚還有用處,到京城只有拖後腿,何況已年過半百不想再出遠門。

燕回和陳之浩沒有想着要帶很多人過去,陳之浩也不知道到京城做什麽,一切都只能到時候再說。一行人馬車六輛,兩輛車坐人,其它四輛裝着燕回一家人的家當和臨行前別人送的程儀,燕回自己家只有兩輛馬車,還請了四輛馬車走一趟京城。如胡家,顧家這些人家知道陳之浩要到京城為官,比自己的生意賺錢還興奮,說到了京城有用得上他們的時候,盡管到鋪子裏去找他們就行,到時候也會讓掌櫃的去認門,借着親戚的名義送上了不少程儀,陳之浩也只得收下。

燕回看着隊伍中的陳海,悄悄地問陳之浩,“二哥真的就準備孤獨一生了嗎?”

“沒有遇到想在一起的人吧,就此孤獨一生也是可以理解的,燕娘,如果當初我找不到你,也會孤獨一生的。不管他是男人還是女人,只要遇到那個對的人,就很難再對其他人動感情。當年二哥跟二嫂感情好,二嫂又是那樣沒有的,二哥怎麽能忘得掉。我能理解他。”

“那照你這麽說,那些三妻四妾的都是因為沒有遇到那個對的人?”

“有可能吧,他們運氣不夠。”

燕回又對陳之浩翻了個白眼,不可理喻。陳之浩見後哈哈大笑幾聲。其實燕回不認同陳之浩說的,人性太複雜太現實。如果一個人因為另一個人孤獨一生,絕不僅僅是因為曾經的感情深厚。

二十多天的行程,燕回一行人在冬月十二到了京城,才入城門就有人前來接引,帶着燕回一行人直往皇宮方向而去,最後停在皇宮側門不遠的朱雀街上。大門上懸挂着“陳府”二字,陳浩目測出陳府大門到皇宮側門直線距離只有不到一裏路。一路過來看得出這地界都是王公貴族的集聚地。

馬車直接趕進大門裏,繼平公公帶着人在迎接。

“奴才給陳大人,陳夫人,陳公子,陳小娘子問好。”繼平一張臉笑成了菊花。

“公公有禮,怎麽能讓公公在這裏親迎呢?”陳之浩客氣着。

“能親迎陳夫人是老奴的榮幸。”繼平公公十分謙卑。

繼平公公帶着燕回和陳之浩參觀了新家,三進三出的院子,後面有一個人工湖,湖邊種着各種果樹,還有幾塊菜地冬天沒有種東西。繼平公公說,主子把宮城周圍的房子都看遍之後選了這裏,親自畫圖設計的。房子基本上都是重新建的,主子說這裏不大不小,離他近,正是适合陳大人一家住。

繼平公公把跟着他的小太監叫來,讓小太監跟陳大人對下帳,原來是皇帝私下為燕回置下許多物品,都放置在倉庫裏。

燕回和陳之浩再三謝過,就讓陳海跟去倉庫核盤物品。

燕回和陳之浩又看了看房子,把前院作代客之用,正屋三間很大,正好作代客之用和外書房,家俱都已經布置得很整齊。左右各三間廂房可做外院的客房。燕回和陳之浩夫婦住在二進,與前院一樣的格局,與前院有回廊相連,正房三間一間作正房,右邊作內書房,左邊作卧房。左邊的廂房全部打通成了一間花廳,可用作燕回待客之用。右邊的廂房暫時彎彎的住處。後面三進作主家廚房和近身侍侯的住處。棠棠地住被安排在二進的東跨院住,由侍侯他的陳秋田陪着住。西跨院留給彎彎以後往,阿菊和兩女護衛住在後院,陳康和陳健及兩護衛住在倒坐房裏,陳海住在前院西跨院後面的一個小院子裏,很小的一個小院子,一共只有兩間屋。原來院子裏有十來個婆子守着。房子裏家俱都是嶄新的,但需要添置的東西還很多。

燕回把所有人集在一起,家裏人不多,燕回讓阿菊帶着倆婆子領廚房的差事,讓陳海負責總管,帶着陳康先采購緊急需要的東西。餘下幾個婆子兩個負責洗衣,四個負責家裏所有院落的衛生,一個婆子放在前院做些雜事,棠棠的院子裏也放了一個婆子侍侯。兩個男護衛聽從陳之浩的安排,平時都随他一起出門,彎彎暫時由燕回自己帶着。

接連兩天,燕回和陳之浩都忙得腳不粘地,也只是暫時把家時布置得差不多,家裏人的吃穿打理好。每件事項都有人負責,家裏的日常用品也不缺了。燕回和陳之浩又開始想外面的事情,陳之浩準備明日就去吏部轉轉,打聽以後是如何安排的。還有棠棠的讀書的事也得辦法安排起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