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阿意和阿勝
阿意和阿勝
“我想你去的時候,娘那時候身體應該很差了吧,外祖父為他傾盡家産,心思耗盡,幸虧多年未歸家的舅舅回了家,外祖父去世後都是舅舅在照顧娘,照顧姐姐長大,所以姐姐成了舅舅的女兒,姓了向。舅舅去世之前把姐姐許給了自己的徒弟羅大全。”皇後又走近了一步,輕聲說道:“你知道給母親最後一擊的是什麽嗎?是你讓雲州的帥府還貼上了大紅的喜字,讓人到處宣揚你再娶,隔了一日母親就沒了,你得意嗎?”
“怎麽可能?絕沒有的事情,我怎麽可能讓人在雲州貼喜字?”護國侯爺氣急,他從來沒有幹過這事。
“你沒幹,但有人這麽幹了,這些事情我已經全部讓太子查得清清楚楚,給母親調身體的婦科聖手是你請來的,但其實是老太君早就讓人收買了的,母親那些年的毒都是通過個聖手下的。你知道老太太不喜歡母親,一直為難母親,但你伸手幫過母親嗎?老太君是殺害母親的兇手,你也是老太君的幫手,你以為違背祖母娶了她就對不起祖母,然後就任由老太太欺侮她。”
老侯爺真不敢相信皇後所說的話,她母親是不喜歡他前妻,可最終也同意他娶她,雖然時常為難她,但當着他的面也還是說過前妻孝順。可皇後也不會瞎說,她都說她查實了,為什麽會這樣?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皇後沒有再多說一句徑直離開了,老侯爺呆坐了半天,卻看到以前府裏老管家來到他跟前,跪在他跟前忏悔說他對不起他,對不起前夫人,是他當初背地裏收買的大夫,是他讓人去雲州貼的喜字,都是他的錯。這老管家早就被放籍回了老家,他的父母是老太君的賠嫁。什麽都不必問了,什麽都不必說了,他真想不明白母親為何要如此對他。
護國寺侯爺離開國正寺天已經黑了,沒有人關注他的離開,回到家中的他在書房坐了一夜,雖然他身體一向好但年齡高,次日就病倒了。侯府的狀況一日不如一日,現在老侯爺還病了,急得侯府上上下下的急成一團,連病了幾日才好不久的老太君都親自前來看侯爺,卻看到侯爺藥都不肯喝,氣得直跳腳問他為何如此?是不是嫌她老人家活得太久?
侯爺半天才問了一句,“母親要向存意命的時候考慮過兒子的感受嗎?”
“聽誰胡說八道了?我是你母親?”老太太年紀雖大,但精力神還是很足的。
“母親,你覺得我這一輩子可憐嗎?為了侯府操心一輩子,這後半輩子更是孤苦憐忊還不夠嗎?母親的心到底在哪裏?你再不喜歡她,為何要她的命?兒子這輩子什麽都聽你的,只有她是兒子求你的,你卻要了她的命。”
老太太沒有再反駁,想來兒子是有了确切的證據。“她都死了那麽多年了,為何現在說這個?難道現在這兩兒子就不是你兒子?你就不為他們打算打算?難道侯府的前途就要斷送在你的手上?”
“母親,兒子們已經長大了,他們的前途就靠他們自己,侯府已經沒有未來,母親這下可以完全死心了。阿意的死因皇後已經全部查清了。”
“真沒有未來了?改變不了嗎?”老太君并不死心。
侯爺卻不再說話,只閉目養神。
侯爺的病兩日後卻突然好了,把家裏的人都召在一起,他首先安排兩個兒子送自己的母親和老太君回老家,從此就在老家生活,讓他們在老家替他盡孝。然後又讓二弟上請罪書,說他當年投靠九皇子和給皇帝下藥的事情,皇帝早就知道。
家裏人不知道發生什麽事?雖然目前侯府的立場尴尬,但還沒有到散夥這一步。何況再怎麽說侯府是皇後的娘家,是太子的外家,皇帝也要留幾份情面的。
侯爺嘆了一口氣,“各位各自珍重吧,不會放過侯府的也包括皇後和太子。”然後跟老太君深鞠一躬,“母親,原諒兒子不能再孝敬您了。”
“你準備去哪裏?”老太君厲聲問道。
“兒子去雲州,在有之年,想在她墳前認過錯,道個歉。兒子這一生負了她,想餘生都陪着她,這是兒子最後的心願。”侯爺說完就出了門。
大堂餘下的人都如死一般的寂靜,只有侯夫人追了出去,她滿臉的淚水“侯爺,我嫁給你這麽多年,難道夫妻情義一點都無?”
侯爺轉頭愣愣地看了她半天,表情冷淡地說:“你嫁過來的時候我就跟你說得很清楚,你是母親要我娶的,如果你要嫁過來,就是過來孝敬她的,你往後有兒子孝敬你就夠了。”
侯爺離開京城前又進宮看了一次棠棠,跟皇帝辭了行。沒過幾天就傳出了護國侯府的鄭二爺親自上請罪書,呈述了自己的罪行。皇帝奪了侯府的爵位,将所有人都貶為庶人,沒有要任何人的命。
滿京城人的都不敢相信,曾經滿是榮光的侯府一下子就沒了。有關侯府的傳言傳得滿城風雨,還有人猜想皇後這些年不得寵是否與侯府幹的事有關。向氏聽了侯府事後無所謂高興不高興,她恨過他們,沒有想過報複,只想遠離他們。可他們有朝一日還是沒有逃過敗落的命運。向氏與羅大全商量準備回樊安府的事。
陳之浩派去尋找羅大全老家人的人也回來了,只帶回來幾個侄兒見他,說他的兄長與姐姐年齡大了,不适合遠行。羅大全跟侄兒們感情并不怎麽深厚,讓他們住了幾日,夫妻二人給了侄兒們些東西讓他們回去了,要他們有空去樊安府玩。
經過這麽些事,皇帝與皇後雖然不再是話都不說的關系,卻也再無夫妻情份,卻像是彼此熟悉的朋友一樣。聽說羅大全夫婦要回樊府,皇後還專程去問皇帝,“你就不去見見她?你還認為她不知道當年的事?”皇後知道除開她與麗姐相認的那天,皇帝沒有單獨去見過姐姐,真不知道他是如何想的。
經過這麽多事情,皇帝當然也不相信麗華還不知道當年的事,畢竟她太能裝了。可他還沒有做好準備去見她。
皇後認識的皇帝是任何事情都能果斷決斷,從不猶豫。見他對阿姐的這份瞻前顧後,知道他是真的對阿姐上了心的。“不用怕她不見你,跟我一起去,你要知道她這一回樊安府,可能就再也不會回來了。如果你這次不去見她,這輩子都可能再也見不到。”
那日皇帝與皇後同行去陳大人府上,太子也跟着,雖然父皇是為了見姨母才與母後同去,他心裏還是開心的,多少年話都不說的兩人現在也能如朋友一樣相處,已是最好的結局。
羅大全夫婦是準備近幾日就出發,陪他們回去的自然還有青央黃麥黃兩家。向氏聽說皇後來想見她,自然高興地前往,她這一回去也不太可能常來京城,與妹妹見一面也難。不想在屋裏等她的卻不是妹妹,而是皇帝。
倆人沉默半晌,還是皇帝先開了口:“阿麗,當年的事情都知道了吧!”
向氏并沒有出聲,好像只是等着下一句話。
“阿麗,當年有你陪伴的日子是我最快樂的。”
“小孩子什麽都不懂,怎麽會不快樂?”向氏終于回了一句,皇帝心裏一喜,阿麗并沒有準備不理他。
“可那時候阿麗已經裝了很多心事,卻沒有告訴阿勝,是不相信阿勝嗎?”小時阿麗總是叫他阿勝。
“人都有自己的難事,都需要自己去面對的。阿勝有自己的難事,我也有,只是後來事發突然,我只能陪着母親走,連阿紫也沒有顧上。”
皇帝心裏一窒,當年她也才九歲,多難啊!那個時候她已沒有選擇吧,只能陪着母親。
向氏停了一會兒,又接着說道:“我很愛燕兒,我歷經萬難才把帶到世上,她從小話就不多,喜歡一個人呆着。我怕她孤單才給她生了弟弟妹妹,既然你要把她接回來,就好好護着她,我不希望上次那樣的事情再發生。”
“不會了,傷害她的人我不會放過的,早遲的事情。”皇帝保證式地說。
“阿麗,是什麽時候知道在雲州的事的?”皇帝還是忍不住問了出來。
向氏把臉轉一邊,半晌後才說話,“你護衛要殺人的時候我就醒了。”
“認出我了?”
“嗯。”
“為何不……?”皇帝想問的是阿麗為什麽不當場認出他。
“我知道你想問什麽?你到雲州的事情老百姓都知道,我在人群裏遠遠看到過你。舅舅死前将我托付給他,我并不認同,還想着要讓害了母親的人去死。但從他不顧性命跪在你護衛跟前,苦苦衰求着不讓護衛殺我的那一刻,我就決定這輩子跟着他過,不負他。所以我割斷了過去,不去想報複什麽,也不再希冀什麽,只想跟着他過完平淡地一生。”向氏說完這一段話就離開了。
皇帝的心被她的話擊碎,是自己将她推向了別人,曾經在困境中的她,也曾希冀過他會出現吧!可他一出現就将她推向了別人。心碎的皇帝獨自呆在屋裏,忍不住痛哭出聲。
看到姐姐離開,皇後從另一間屋出來,聽到裏面皇帝的哭聲,真是一物降一物。她當年為了不讓侯府的人拿捏她,選擇嫁給皇帝,但她也曾希冀皇帝會愛她。她與皇帝都沒有得到心中想得到的,只是她早就釋懷,而皇帝可能這輩子都走不出來了吧。畢竟是自作孽呢!
皇後出門剛好看到太子,太子也聽到了屋裏的哭聲。他印象中的父皇都一直是堅強的,只是再怎麽剛強的人也內心最軟弱的一處,而他父皇內心軟弱正是他姨母。
“父皇小時候跟姨母情誼就很好嗎?”
“是很好,你父皇小時候就常來侯府玩,他每次來都是跟你姨一起玩,那時候我還小,但還記得有一次我單獨碰到他,他還逗我叫姐夫呢!加上後來那事發生時,他也才十五歲,他心裏多年一直愧疚,如今又知道當時的人是你姨,這個心病他這輩子都好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