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2章 第二章

何平安早已習慣了他這般敵視,低頭走自己的路。

趙婉娘死了與她原無任何幹系,只是進了顧蘭因的新宅子,她頂着這樣一張與婉娘極為相似的臉就觸到了顧蘭因心中的逆鱗。

新婚當夜,顧蘭因潑了她的合卺酒,冰冷的酒液順着下颌往下淌,何平安從未有過那般的清醒。

只是脂粉化在酒水裏,她用力擦着臉上斑駁的妝容,滑稽的像個小醜。

何平安聲音沒有同齡女孩的嗓音動聽,她每說一個字,眼前的少年就會更恨她一分。

“你們有緣無分,與我無關。”

“事已至此,你要怎麽做才能與她再續前緣呢?是悔婚出去大鬧一場還是……”

她不急不緩從袖子裏取出一把精巧的匕首,雙手呈向顧蘭因,那意思不言而喻。

“你如今知道表姐是去寺廟清修的路上淹死的,那可知曉趙老爺為何罰她去廟裏清修?”

何平安看着刀身映出的狼狽面容,忽然笑了笑。

“你和表姐一次私會,恰好被趙老爺看到了,他那時不知你的身份,只想高價将女兒嫁給那些南京城裏的達官貴人,見你浪蕩舉止,見表姐已動春心,生怕多年心血毀于一旦,方才有此做法。所以說起來,是你害了她。”

三言兩語,将自己撇了個幹淨。

龍鳳喜燭高燃,何平安話說完遲遲沒有見他接刀,正想再激将,奈何眼前陰沉沉的少年忽然奪刀劃向了她的臉。

啪嗒——

燈盞上的喜燭被攔腰劃斷,險險避過的少女鬓角落下幾縷斷發。

“踩在婉娘的屍體上享受着不屬于你的東西,不要臉的東西。”

何平安聽着少年刻薄的言語,眼神平靜。

顧蘭因握刀劈了滿室的龍鳳喜燭,黑暗裏,只聽到他脫去喜服,将屋裏擺設破壞殆盡的刺耳聲音。

“你別急,趙家和你,我會一一算賬。”

這夜的最後,顧蘭因扯下了她的鳳冠将其砸了個稀巴爛。

他看着何平安,宛如看着一個隔世的仇人。

……

天井裏的積水結了冰,飄飄碎雪像極了晨光下的塵埃。

何平安袖手從回廊下走過,偌大的宅子,似乎沒有一處是安全的地方。

新婚那夜過後,顧蘭英将她趕到了二進院,何平安從明間後的樓梯往上走,在無人看見的陰暗角落裏,她輕輕喘了一口氣,身上的那股困倦感稍稍散去一二。

人前她是趙婉娘,可笑的是何平安從未見過這個表姐。

她本是馬衙九章村一個窮秀才的女兒,窮秀才郁郁不得志投水而盡,留下幾畝薄地,娘帶着她過到十歲抱病而終。因她的母親與趙婉娘的母親是一母同胞的雙生姊妹,因她這張臉與死去的趙婉娘過分相似,又因趙家人的貪婪,何平安從小小的九章村走了出來。

卧房裏,她一個人坐在搖椅上搖來搖去,不知不覺睡去。

等到白泷叩門驚醒她,已經時傍晚時分。

天昏昏暗暗,牆頭瓦上厚厚一層雪,從窗戶往外瞧去,宅子裏早早點起了燈,寒氣逼人,侍女們都躲藏了起來,守門的老嬷嬷顫巍巍将大門關上,背影踽踽。

何平安揉了幾下眼睛,收回視線。

她走到桌旁,見白泷擺好了晚膳,熱情地拉着她的手一起坐下。

今日晚膳是一碟花雕酒釀蒸鲥魚,四小盞甜醬瓜茄,一盅八寶攢湯,一碗糟蹄子筋。她看着鲥魚,心想這大抵就是莊子管事孝敬給吳氏的鮮魚。從前何平安也曾在河裏釣過一尾,都說鲥魚是江南水中珍味,可她吃起來只覺得魚刺太多了些,并不喜歡。

調羹碰到碗沿,聲音極清脆悅耳,白泷給跟前的奶奶盛了一碗湯,餘光瞥見她笑吟吟的眉眼,不由問道:“可是今日有喜事,奶奶這麽歡喜?”

何平安半阖着眼簾,緩聲道:“往日一人用膳無甚滋味,今日你來陪我,我很開心。”

白泷笑了笑。

她屋裏尋着寶娘的身影,似是想起什麽,好奇道:“不知寶娘平時傍晚都做些什麽,我今兒被柳嬷嬷叫到太太那裏去,出門時本想與寶娘打聲招呼,留意來家的人,誰知找遍了也沒找見她。”

何平安道:“她今日早間在去廚房的那段路上摔傷了,大抵在屋裏睡着,等明早上你讓桃桃請個郎中回來。”

“那真是巧了,桃桃今兒就在那邊摔了一次,已請了郎中,留下了治跌打損傷的膏藥,那等會我就送一些給寶娘。”

桃桃是何平安為數不多的陪嫁仆從之一,今年才六歲,來了顧蘭因的宅子因年歲太小,老嬷嬷平時照看起來難免力不從心,白泷就把她帶着,如今乖的很。

何平安将桌上的鲥魚還有湯菜留了一些叫白泷等會兒帶給桃桃,照例,她還要留一點給寶娘,想到寶娘許是在沒人的地方偷偷使壞,何平安在白泷走後先在菜裏吐了幾口口水。

屋外天色暗透了,朔風呼嘯,檐下的燈燭被撲滅幾盞,卸了釵環的女子仔細留意門外的聲音,約莫過了半個時辰,有人往樓上來。

正是寶娘。

她搓着雙手,臉被風吹得通紅,方從大夫那裏回來,身上還帶着藥。

寶娘裝病叫村裏的巫大夫開了些治風寒的方子,而後又買了些性寒的藥,一小包提回到房裏,不見隔壁有聲響,她心下竊喜。

顧少爺一連撂了何平安幾個月,難為她還有好氣性。

燈燭光照得屋內亮堂堂,她推開隔扇,何平安的屋裏溫暖極了,才洗漱不久的女子穿着薄衫,頭發绾成一個小鬏,正在內室裏伏案攻書。

“飯菜給你留了,今日去哪裏了?”

何平安頭也不擡,皺眉看着紙上令人費解的文字。

“出去看大夫了,不然可不疼死了。”寶娘道。

何平安心裏冷笑,她一聽寶娘這樣的語氣,竟覺得與自己的猜測八九不離十了。餘光瞥着珠簾外青衣婢女的動作,少女暗暗合上方添了注解的書頁,另從手肘旁取出一本香.豔的時興畫本子蓋住。

大桌案上書籍紙筆無人收揀,乍一看亂糟糟的。

寶娘在那一頭嘟囔道:“今日菜都是你吃剩下的,瞧瞧瞧瞧,幹脆叫廚房裏的婆子把這兒收了。你一個人原也吃不下這麽多菜,我早告訴過你,我若不在,動筷之前留那麽點兒給我就是。如今吃的就剩這麽一點,你可真是個好主子,顧家的好奶奶。要是小姐……”

何平安打斷寶娘的抱怨聲,偏頭解釋道:“白泷今日過來送飯,我留她一道用膳。她是少爺面前最受信任的侍女,日後保不定也是個姨娘,難不成她動筷子時我要說:你別動,寶娘尚未吃飯,我先勻些湯菜留給她?”

寶娘戳了戳魚頭,似有幾分陰陽怪氣道:“你還是顧家大奶奶,她進門在你面前也是執妾禮,怕什麽,她不過是主子面前一個略有頭臉的婢女你就害怕得要把她供起來,這日後可怎麽辦。”

看她對着飯菜難以下咽,最後勉為其難吃了幾口,何平安沒有搭話,不動聲色打量了她幾眼,心裏猜測她到底是真傻還是假傻。

好一個略有頭臉。

何平安十分好奇,如果東窗事發,寶娘如何獨善其身。

不久後寶娘收拾了桌子提了食盒出門。

何平安坐回書案前,聽着窗外風聲,她攏了攏襟口,低頭飲了一口熱茶。

茶是頂好的茶,産自歙縣老竹嶺,茶湯清澈,聞之香氣宜人,何平安不懂什麽叫品茶,只是一個人讀書時呷上一口,好像是那麽些讀書人的雅致在當中。

這一夜雪下極大,第二日早間略有消停,因不必去請安了,何平安多睡了一會兒。

卧房裏炭火燒盡了,只有床上是最暖和的,她蜷縮成一團,迷迷糊糊間聽到樓下婢女嬉笑打鬧聲,想來是掃完了雪,偷了閑在堆雪人打雪仗。

近年關,村裏有人家宰殺年豬,早間周氏買了一只豬後腿叫柳嬷嬷送過來。寶娘來廚房時柳嬷嬷已回去了,廚娘正忙得不可開交,炸丸子、醬肘子,聽寶娘問她們早膳,指着竈上熱的粥菜道:“就在那,熱了好一會兒了。”

寶娘謝過她們,照往常一般将菜裝入食盒,只是背着兩個人,她又早早将藏在袖中研成粉末的藥材偷偷添入,趁着走動,藥粉都混在了粥菜當中看不出什麽名堂。

待何平安起來後,寶娘見她毫無察覺,懸着的心方慢慢放下,殊不知何平安正暗暗詫異她今日的舉動,故意道:

“姐姐也趁熱吃點,不然吃了剩下的,我怕你委屈。”

寶娘佯怒道:“你今日起的比豬還晚,我要等你這一口吃的定是早餓死了,快吃罷,別假惺惺的了!”

何平安目光落在眼前的幾小碗粥菜上,先夾起了一只挑花燒麥。

她吃的很慢,末了低頭評價道:“廚娘今日做的好。”

“這碗炖爛的鴿子雛兒更鮮。”寶娘盛了滿滿一碗給她。

當着寶娘的面,何平安自是喝了個幹淨,卻更加篤定她心裏有鬼。

昨兒還抱怨,今日就這麽懂事,只要不是特別的缺心眼,任誰也能瞧出這當中有些端倪。

何平安沒有露出任何異樣,眉眼帶笑,但凡寶娘說什麽好吃,她就吃什麽,便是吃不下了,也強忍着吃,最後見寶娘心滿意足地離開,方斂了面上的笑意。

她将窗戶推開半扇,靜悄悄看着青衣婢女走出院落,眼下已有了主意。

午後何平安換了身煙紫色潞綢襖子,月白.宮錦寬襴裙子,帶着桃桃往周氏那邊去。

路上雪光刺眼,天比昨兒還要寒冷,懷裏抱傘的少女粉濃濃一張雪白的臉,頭上插着六根金花頭簪,體态輕盈,一路走來眉黛低橫,秋波斜視,頗惹人矚目。

彼時周氏正在顧蘭因二嬸娘那處打馬吊,何平安第一次撲了個空,顧老爺早早去縣裏,她獨自走在空蕩的大宅子裏,不想迎頭見到了一個最不想見的人。

四下無人,淺淺似水的日光灑在身上,冷的像是雪一樣,她臉上的笑意淡去,只聽頭頂傳來一道略帶着譏諷的聲音。

“你倒是個孝順的媳婦。”

牡丹花頭簪被人輕輕從鬓發間拔了下來,新婚當夜的糟糕景象浮現在腦海裏,何平安當即福了福身,于紛亂的思緒裏努力尋出一線清醒,低聲喚了他一聲姐夫。

“你說什麽?”

他握着那根金簪,尖銳的尾部最終戳在了她的唇上,伴随着何平安的沉默,他手上的力度在一點一點加重。

像是洩憤一般,直至劃出一道血痕,顧蘭因方放松了手。

“再喊一聲。”

“夫君。”

何平安擡手用指腹擦去那道鮮豔的胭脂色,微微挑起長眉。

眼前的少年穿着素白水緯羅直裰,外披着一件老鴉緞子氅衣,十分素淨,她看着那抹刺眼的白,低聲溫柔道:“你在為姐姐守孝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