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十三歲
第27章 十三歲
12歲那年, 申宸分化為泥土味Omega,因不堪同齡Alpha的騷擾而決定背井離鄉,去一個能更有尊嚴地生活的地方。
她不願旁人将她的生育價值等同于她的價值, 她不想作為Omega, 而是想作為申宸活着。
其實在那之前她已經發表過一些熱門文章, 但因為年紀太小的緣故, 還是沒有研究所敢收她。
就在這時, 她遇見了教授。
*
“孩子,你是天生奇才啊,加入我的實驗室吧。”教授這麽說着的時候, 眼睛裏滿是光。
費勁心思找工作找不到,突然有人伸來橄榄枝,卻又像極了一個坑。
申宸是留了心眼的, 到底是什麽樣的黑心作坊會收留一個12歲的孩子, 但因為對方也是Omega, 所以到底還是鼓起勇氣去了。
在那裏,申宸見到了許多只在科研雜志上見過的尖端儀器,她對此愛不釋手。
而教授向她介紹道:“這就是我的實驗室。你想對信息素進行研究的話, 這些設備是必不可少的。”
他說:“我的實驗室裏沒有偏見。不管是Alpha、Beta, 還是Omega,不管年長或是年幼, 只要你有真才實學、能做出東西,那你就是我們所需要的。”
申宸狐疑地看着他:“你都不關心我的父母是誰、同不同意嗎?”
教授攤手:“足以主宰世界的大腦,何須旁人來同意?”
申宸加入了他的實驗室, 她覺得她遇見了真正認可她的人。
*
Advertisement
此前申宸時常被認為是個很自大的人。
她不願意聽課, 被罰站,被批評上課看無關書籍。但因為考試成績名列前茅, 她最終獲得了自由支配課堂時間的權力。
老師們時常誇獎她聰明,但又擔憂她以後的發展,勸她多和人溝通,不能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
真的不能嗎?
申宸對此感到疑惑,但還是盡可能地去和其他孩子對話,只是堅持不了幾句就會敗陣——她說的別人聽不懂,別人說的她也聽不懂。
于是她徹底放棄這些雞同鴨講,再次沉入書山和公式當中。
甚至她不僅看,她還有輸出,靈感來時寫出的文獻總能發表在不錯的刊物上,因此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
“小天才”的标簽就這麽貼在了她身上,也有媒體慕名采訪,然後寫成一篇篇無人問津的短小文章。
申宸本身不在乎名利,也不關心自己在旁人的描述中是什麽樣。但是當她看見在報刊的夾縫裏,采訪者用那些千篇一律的“神童”“滿分”來形容她時,她還是會覺得可笑。
因為這對她來說無異于貶低,人們似乎把重心放在了她的年齡上,對她的貢獻本身不着一墨。
這大概就是笨人吧,誇人都誇不到點子上去。
那個對她最好的老師發現了她的不悅,于是好心地引導她:“申宸,你确實是很優秀,但是千萬不要忘了,你還是個孩子。”
她卻聽不進去這話,她徹底地發現了這個底層寄宿學校的局限性。
即便所有人都知道她優秀、她不用聽課,還是會因為在課堂上做別的事情而遭到白眼,還是會因分化為Omega而被投來譏笑的眼神,還是會因年紀小而被要求謙遜內斂。
總被這些事情糾纏的話,她要拿什麽時間去完成自己這輩子真心想做的事情呢。
教授就不會跟她掰扯這些有的沒的。
在教授的實驗室裏,她從來不會被當成小孩子來對話,教授會将她看作一個能主宰自己人生的、可以自己做決定的、有溝通能力和工作能力的人來看待。
同時,教授本人也是個很有能力的人。不僅是在科研方面能給她一些指導、帶她起步,從他總能源源不斷地拿出高額經費來看,他在社交方面也是一把好手。
唯一讓申宸覺得不滿意的,就是她想做的關于消滅信息素的研究遲遲不能開始。
這就是教授說的,為了做她想做的事兒,她得先去做一些不願做的事兒。
*
于是申宸開始跟着教授研發“Enigma”項目。
13歲,為了加快研究效率,申宸進行了關于信息素提取儲存的初步構想。
但教授覺得這項構想很成熟,實驗難度較低,所以轉手交給了自己一個剛入門的弟子,也就是施棣。
算起來,申宸第一次發覺事情不太對,就是在和施棣的交接過程中。
那時施棣兩眼放光:“師姐真是人才啊,你怎麽想到的?”
申宸還不太習慣和教授以外的人交流,尤其是這樣自來熟的。
她退了半步,別別扭扭道:“就閑的時候随便搞搞。”
“這麽大的項目就給我了?”
申宸沒明白這算什麽大項目:“教授讓我轉交給你。”
“恭敬不如從命,我就收下了。”施棣看着手上的稿紙喜道,“想不到師姐年紀雖然小,但做起事兒來膽子是真大。”
申宸眉頭皺起:“什麽意思?”
“就字面意思啊。”施棣一邊翻看一邊道,“這種罔顧人倫的研究,你能想到也就算了,竟然還真深入構想了打算付諸實施,你也是夠壞的。”
“罔顧人倫?”申宸更加疑惑了,“這只是為了實驗方便而已。能把各種信息素儲存起來的話,就可以随時取用了。”
“師姐,你是裝的還是認真的啊,都來這兒了沒必要擺出一副大善人的架勢吧。”施棣笑嘻嘻的,“想跟信息素打交道的,哪個不是狂人。不如爽快點兒,有什麽說什麽呗。”
申宸還是那副樣子:“可我真的……”
“好啦,謹慎點也是對的。”施棣跟她揮揮手,“不多說了,我先去看看這份手稿——師姐以後要是還有這種好事,記得還找我啊。”
*
實驗室的其他研究員,大概都是25歲上下的年紀,施棣還算年輕的,當年22歲。
申宸漸漸意識到了自己和他們的不同。
就是,他們似乎比她更加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麽。
申宸所謂的聰明很大程度上只局限于學術方面。她少小離家,很多事情沒有人教,光是照顧自己都是慢慢摸索的。她為了消除信息素來到這裏,又在教授的勸說下投入了另一場研究——她不覺得這有什麽不妥,因為教授說了,只要這項研究成功,她就可以盡情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她的目标從始至終就是消滅信息素而已,那之前她做的一切都只是鋪路,何況“Enigma”研究還是高層指派的任務,這能出什麽問題呢?
她似乎還是沒搞明白,但心裏隐約開始犯嘀咕。
即便如此,研究依然有序地進行着。
旁人都以為申宸是借着教授的項目入職了大人的研究所,可事實是,申宸完全是“Enigma”研究項目的主力。
在教授帶她上手、信息素提取和儲存技術成熟之後,教授早已跟不上她的思路。在教授的一次出差過程中,申宸連熬了幾個大夜,等教授回來時,藥劑已經發展成了他完全不認識的模樣。
教授用一種詭異的眼神看向她,像詫異也像興奮,又像是做了什麽不得了的壞事一樣:“成了嗎?”
這是申宸第一次在溫和的教授臉上看到這樣的神色,她忍不住退了半步:“……還差點。”
*
申宸拒絕了将藥劑調配方法告訴教授。
她對那張臉上那種陌生的邪惡感到恐慌,并開始思考将Alpha變成Enigma,是否真的是件很不人道的事情。
在她的思考還沒有一個完全的答案時,教授的死訊便傳來了。
*
教授死了,上面的人開始直接和申宸接觸。
申宸的所有人身關系被劃歸到老頭名下,足以見老頭權柄滔天。但是申宸的出生證明和幼年經歷老頭都動不了,可見他的權力還沒到這裏。
不管怎麽說,申宸就以一個未成年人的身份加入了老頭的研究所。
最初時她是很怕的,因為教授死得蹊跷。申宸甚至有想過,是不是她害死了教授——因為她不願将調配方法全盤托出,導致教授在上面的人看來成了“沒用的人”,所以直接滅口并以此恐吓于她。
如果真是這個思路的話,那下一個“猝死”在實驗臺上的,就會是申宸。
在這樣的想法驅使下,申宸最終對老頭提供的樣品,進行了注射。
*
那麽她又是從什麽時候開始不怕老頭了呢?
大概就是晉故出事的那場注射之後。
當她從腦震蕩中恢複,回到實驗室時,她站定在那裏,看着晉故被綁在器械上,張牙舞爪、痛苦哀嚎的模樣。
其他六人還不明所以,他們對自己強大的力量感到畏懼,等待申宸給他們一個交代、一個解說。
她從來沒打算做這樣的事啊。
本來她想要擺脫信息素的控制,就是因為她不想做任何不願意做的事,到頭來卻仍被誘導着承受了她難以承受的罪惡。
事實證明對她頗具賞識的教授只是個花言巧語的騙子,精密美好的實驗室不過是個吸血的魔窟,那些意志清醒地選擇走進這裏的師兄弟們,更是教授忠心耿耿的爪牙。
是的,當看見晉故那副樣子時,申宸感受到的不是對變異的恐懼,也不是對自己做了錯事的懊悔難過。
滔天的怒火在她小小的胸腔熊熊燃燒,曾經她對教授有多麽敬愛,現在就有多麽想将其挫骨揚灰。
強行将情緒壓下之後,申宸給老頭去了電話:“大人,我會排查出問題所在的,請給我一點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