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002

回到房內,葉采言有些疲懶,癱坐在書桌後,一手托腮,一手用食指輕敲桌面。

婉碧對這個動作再熟悉不過,姑娘這是又在琢磨事了,琢磨的……大抵就是謝郎君的事。

“姑娘,今日同謝郎君幹架不成,不如明日?”

這丫頭和那榆木腦袋過不去了。

葉采言不解:“為何一定要同他幹架?”

“……姑娘眼中揉不得沙子,那謝郎君當衆下了姑娘的面子,以姑娘事事講求清楚明白的性子,奴婢以為、以為……”

“以為我不會輕易放過他,必要将他揪到人前,把事說明白才行?”

婉碧幾不可察地點頭。

“碧兒,以前我不懂,如今才知,這天下人天下事應的都是那個道理,”她緩緩吐出六個字來,“水至清則無魚。”

與婉碧說這個她也不懂,葉采言靠在椅背上,閉起眼睛:“人啊,難得糊塗。”

唯生死之事,不能糊塗。

楚淩那厮的事,也不能。

平日裏,京都善傳流言者不在少數,尤其王公貴族官員府邸那些事,傳的那叫一個飛快,不消個把時辰,一準遍布京都各個角落,再來個把時辰,就能被傳的面目全非。

她說喜歡謝子洵辦案的性子就是例子,傳來傳去就變成了她喜歡謝子洵、大理寺謝司直将入贅定國公府,更有甚者傳謝司直從六品的官職也是靠她得來的。

也難怪那榆木腦袋想不開。

但凡事都有例外。

光天化日之下,葉三姑娘将平寧王堵在門口,明目張膽問對方是不是喜歡她這件事,親眼旁觀的人不少,卻在京都連個水星都沒掀起來。

百姓對那陰沉臉的懼怕程度可見一斑,連傳個流言蜚語都要繞着他走。

葉采言在府內過了大半個月的安生日子,皇後壽誕終究到了。

進宮參拜,各官員家眷需盛裝華服,方不失禮儀。

葉采言比往日早起了一刻鐘,困得眼睛有些睜不開,待婉碧将她發髻梳好,插滿一頭金步搖,饒是再有心理準備,也不由被自己的裝束閃了眼。

她站起身來,由着婉碧一層一層将小衣襦裙給她穿上,一切妥當後,她只覺身子厚重了不少。

淡粉衣裙,更襯得她肌膚勝雪。

葉采言與長姐乘馬車入宮,由宮人接入皇宮內院,先将準備的賀禮獻上,而後走到座駕前方參拜。

“臣女葉采祁、葉采言,”葉采言趕緊跟着報上名諱,與長姐齊聲道,“拜見皇後娘娘,祝皇後娘娘福壽安康。”

“快起快起,”皇後笑的和藹,有母儀天下之風,亦有震懾六宮之力,“許久不見你們兩個小丫頭,到本宮跟前來。”

葉采言跟在葉采祁身後,亦步亦趨,皇後娘娘問話,多半是長姐在答她在笑。不多時,皇後就着了人,帶着她二人下去了。

定國公久不在京都,府中一應事務都是葉采祁操持,皇後壽誕這種場合,免不得要與各官眷互相寒暄。

葉采言懶得摻和這些雜事,便用出恭做借口,帶着婉碧尋個清靜處等開宴。

皇宮內院她來過幾次,記得越過禦花園,有一處假山環繞,曲水流觞風景最好。

她帶着婉碧七拐八繞,終于到得假山近前,卻撞見頗煞風景的一幕。

“個下賤胚子,貴人們讓你入司衣局,已是給你天大的臉面,而今竟妄想仗着這臉面,央貴人們讓你出宮,”老嬷嬷一巴掌打在婢女臉上,将跪在地上的人打的一歪,“我且告訴你,今日這般大日子你再亂跑,沖撞了貴人們,挨的可就不是老身的巴掌,而是刀子!”

“劉嬷嬷,奴婢求求您,”那婢女哭得嗓子發啞,一張臉不知被打了多少遍,腫的似剛出鍋的壽桃,“小慶真的出事了,奴婢許久沒有他的消息,他一定是遇到危險了,嬷嬷、嬷嬷……”

婢女膝行,伏倒在劉嬷嬷腳前,一個接一個地磕頭:“奴婢已将所有銀子都給了嬷嬷,不足的日後定當補齊,求嬷嬷……”

劉嬷嬷不看她,半仰着頭看指甲,聲音冰涼:“哦,那便補齊再說罷,你們兩個,”她拿眼風瞟身後的婢女,“給我将她拖回房去,再教教她規矩。”

“是。”

“不,嬷嬷!劉嬷嬷,求您……”

葉采言本來是想躲清靜,沒想到撞上這麽一幕,也正是因為看了這一幕,才又記起點兒早被她遺忘的細枝末節。

“姑娘,”婉碧在一旁輕扯她的袖子,“那個丫頭好可憐,我們要不要……”

“碧兒就是心腸好。”

說罷,她走出假山,輕輕吐了兩個字:“慢着。”

面前四人齊齊向她看過來,拖着婢女的兩個人下意識松開手,看向劉嬷嬷,劉嬷嬷算是個見過世面的,見到葉采言,趕緊上前行了禮:“老奴見過葉三姑娘。”

在宮中,宮女奴才見了皇上皇後,自然要行叩拜的大禮,見了王公貴族家眷,至少也要躬身低頭行福禮,不過許是每日行禮多了,或者資格老了,有些奴才就仗着主子寵愛,禮行的也愈發不走心。

沒等她說起身,那劉嬷嬷已收了手要站直身子,葉采言微微一笑:“我記得啊,在我七八歲時,父親特意從宮中找了位嬷嬷教我與姐姐們學規矩,那位嬷嬷好像姓孔。”

劉嬷嬷已經站直身子,讨好道:“孔嬷嬷可是宮中的大嬷嬷,如今只在皇太後身邊伺候。”

“看來孔嬷嬷每日行的禮,教的禮,定是最正确的。”

“那是自然。”

葉采言點頭,雲淡風輕說了句:“可我瞧着,劉嬷嬷方才向我行的禮,與孔嬷嬷向我行的禮頗為不同呢!這腿也沒彎下去,脊背也沒躬出個弧,頭也半仰着,最重要的是……我似乎沒讓你起身,你就起來了!”

劉嬷嬷臉上笑意一僵,趕忙屈膝跪在了地上:“三姑娘恕罪!”

葉采言哎喲一聲:“這可使不得,禮行的太重了些,我當不起。”

“三姑娘說笑,以三姑娘的位份,自是當得的!”

“明知我當得,方才還如此随意,”葉采言板了臉,聲色逼人,“是瞧不起我定國公府麽?”

“老奴不敢。”

“我看你挺敢的。”

葉采言諷刺了一句,随即擡眼看向身後,那兩個被劉嬷嬷使喚的婢女已經跪在地上瑟瑟發抖,唯有那挨打的丫頭,正兩眼含淚的看着她,恍似在思慮,能不能向她求助。

“你……”

“求貴人相助,”婢女打斷她,跪行過來,“奴婢只要半日就回。”

以葉采言的身份,教訓個奴才倒是無妨,但讓婢女出宮,可不是她力所能及的。國公之女的手伸到後宮,勢必會惹來閑話。

“我做不了主。”

“那、那……可否請貴人替我看看小慶,他就住在東城梨園巷盡頭,我已經好些日子沒有他的消息了。”

“好。”

葉采言将她扶起來,摘了兩支金步搖給她:“人世實艱,唯有自己強大起來,方能護已護人,”她眨眨眼,聲音嬌俏,“她比你資格老,但你比她年輕,即便什麽都拼不過,拼個命長總能吧?”

那婢女愣了一瞬,險些又哭出來:“彩兒記住了。”

路過劉嬷嬷身側,葉采言拍了拍她的肩膀:“嬷嬷想跪就跪着罷,何時有人來尋你,你再起來,如何?”

“是。”

葉采言帶着婉碧往禦花園方向走,全然沒發現假山之後,還站着兩個人。

楚淩今日一襲紫袍,長身玉立,倜傥風流,只是臉色依舊陰沉沉的。

“都說這葉家三姑娘不學無術,偏還是個眼裏不容沙的人,無論說話還是做事,”六皇子朝劉嬷嬷方向努努嘴,“就連訓人教人,話也說得明明白白。”

楚淩看着葉采言消失的方向:“她就是定國公的幺女。”

“不認識?”六皇子一笑,“也難怪,你方戍邊回來沒幾日,不過她的傳言你總該聽說過。”

“什麽傳言。”

“那可多了,”六皇子把折扇一收,給他細數,“最源遠流長的就是,葉三姑娘有一句口頭禪,見到弄不懂的事就會問上一句——‘說說罷,怎麽回事’?”

楚淩想起那日,她分明站在石階下,卻一臉高傲模樣,想象她用問他的語氣,說出六殿下口中這七個字,該是張狂至極。

“最近的還有一個,說葉三姑娘瞧上了大理寺一個從六品的司直,想要将人強搶進國公府給自己做婿呢!”

“不知廉恥。”

六皇子斜睨了他一眼:“以往可不見你品評誰家女眷,”接觸到楚淩冰涼的目光,他趕緊道,“況且京都傳言,多是以訛傳訛,不實的很!”

“六殿下也聽民間傳言?”

“略有耳聞。”

楚淩心思陡轉:“可曾聽過關于本王的。”

六皇子像看陌生人一般看他:“別說京都了,舉國上下哪個敢傳你的謠言,活膩煩了麽?”

是啊,活膩煩了麽?

楚淩微眯了眸子,再次看向葉采言消失的方向。

想來她口中那番說辭,并非京都所傳,而是……

她編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