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番外 ·蕭均寧
第64章 番外 ·蕭均寧
許晏只記得初見那少女花腰平軟, 妩媚天成, 她似是随風逐霧而來, 仿若霧裏看花, 水中看月, 穿着白麻對襟夏衫, 綠羅長裙, 烏黑長發柔順及腰。
“你叫什麽名字?”
“許晏。”十五歲的許晏看着她,說出自己的名字。
“噢,許晏, 我叫李長歌,是這裏的谷主。”李長歌重複了一遍他的名字,許晏只顧得看着腳底下的石頭。
“來, 跟我走吧, 不然就會走丢了。”
許晏在後面看得心驚膽戰,偏偏李長歌走得輕巧極了, 猶如一只靈巧活潑的兔子, 像是在水上翩翩起舞一樣。
她走到那頭, 看着小心翼翼的許晏, 笑着對他道:“不要怕, 這石頭很穩的。”
許宴踟躇不前, 李長歌回過頭來,退回了一步,說:“許晏, 我拉着你就不用怕了。”
“不, 不用了。”許宴連忙搖搖頭拒絕了,他不習慣和別人這樣相處,尤其是這樣美麗的少女。
李長歌已經伸出手,回頭笑吟吟地,一疊聲喚他:“來吧,來吧,跟我來。”
許晏伸出去,又略有自卑的收回了手,面前那是怎樣好看的一雙手啊,白皙柔軟,幹幹淨淨的。
不像他的手,滿是冬日裏凍瘡留下的傷疤,粗糙,醜陋,不堪的。
李長歌可不管這些,徑直拉過他往前走,邊走邊說:“你要跟緊了我,不然可是會在藥谷裏走丢的。”
許宴幾乎是跌跌撞撞的一路進了山谷,這裏可真是美,滿山谷的小花,五彩斑斓,偶爾有兔子從其中蹿過。
路上碰見一個穿着褐色短打的年輕男子,十八九歲的樣子,高高大大的,身後背着一只竹筐,要往山上去。
Advertisement
“黃師兄,去采藥啊。”
李長歌迎上前,一把拉過他來介紹道:“這是新來的許晏,日後就在咱們山谷裏住下了。”
“許晏,這位是黃師兄。”
“日後還要多多叨擾了。”
“噢,沒事沒事,我們這裏常常會有病人來。”
黃師兄說完,被李長歌瞪了一眼,才發覺自己說錯了話。
兩人不知說了什麽,李長歌咯咯的笑個不停,清脆的像黃鹂鳥,抿着嘴笑時,右頰會旋出小小的梨渦。
許晏想,這個女孩子,怎麽這麽愛笑呢,其實有什麽好笑的。
心裏雖然這樣想着,可卻總忍不住去看少女明媚的笑容,一雙彎成月牙的大眼睛,右頰之上旋出小巧的梨渦,好看,真好看。
山谷裏的人對李長歌隐隐透露出些敬重,許晏看不太明白,這個李長歌看着頂多也就十五六歲的樣子,還是不知世事的年紀,怎麽會得到這麽多人的敬重呢。
在這裏住了一點時間後才知道,李長歌的爹爹是前任谷主,死於一次采藥的過程中。
出門的時候還高高興興的,可李長歌再見到自己的爹爹時,已經是一具不會說不會笑,僵硬冰冷的屍體了。
所以,李長歌就成了下一任的藥谷谷主,繼承了她父親一手絕妙的醫術,唯一一個師兄就是父親收養的孤兒,他們之前見過的黃師兄。
谷裏的嬸娘說:“我們長歌這麽好看,又心靈手巧,日後是要做娘娘的命。”
寨子裏的小妹也說:“長歌姐姐的手巧人美,會繡好看的花,會唱好聽的歌,跳好看的舞,還會給人看病。”
李長歌對許晏極好,親手織布紡線給他縫制衣袍,穿着舒适好看,許宴記事以來,還沒得到過這樣的溫暖。
真是,真是說不出的喜歡,許宴突然覺得,生病也不是那麽難過的事情了。
許宴聽她說:“我不喜歡做大夫,大夫也有束手無策的時候,而且,見到的都是很悲傷和無奈的病人。”
“你若不喜歡,以後就不要做了。”
“怎麽可能呢,要維持生計的。”李長歌略帶無奈的說,藥谷裏的人都是靠采藥打獵為生。
“那長歌你喜歡什麽呢?”
李長歌捧着腮,沉吟了一下,說:“我呀,我喜歡绫羅綢緞,喜歡錦衣玉食。”
許宴想了想,等他回了那個家,這些他都可以給李長歌。
李長歌常常與外面的村民打交道,性子淳樸,許宴每天都跟在她後面,幫她做一些體力上的活計,挑水,采藥,劈柴,燒火。
對於許宴的熟練,他們有些吃驚,許宴之所以能被千裏迢迢的送進藥谷來,也是因為送他來的家人很有些家世的,許宴應該是嬌生慣養的公子,如何做起粗活來這般熟練。
但藥谷中的人從不會多嘴問這些,許宴便覺得很自在,他過得比從前要自在快活,這裏的人都很和善樸實。
夜裏,李長歌和許宴坐在竹樓頂上乘涼,李長歌指着天上的牛郎織女星說:“這是牛郎星和織女星,旁邊的是他們的兒女,我覺得他們太可憐了。”
許宴就看向李長歌,對她深情款款地道:“長歌,幸好你不是仙女,不然我這個凡夫俗子一定遇不上你。”
李長歌當時就輕輕打了他的手背一下,轉身站了起來,就要爬着梯子下去:“說什麽呢你,我要下去了。”
許宴急忙叫住她,說:“哎,長歌,明天我陪你去采藥吧。”
“嗯。”
他激動不已,說出了蘊藏在心中很久的話:“長歌,我喜歡你。”
“嗯。”
“啊,長歌,你聽清我說什麽了嗎?”許宴瞬間就懵了,他聽見了什麽。
“我聽清楚了。”李長歌丢下這一句,急忙就下去了。
回去後,許宴折騰的半夜睡不着,黃師兄被他吵得恨不得一棍子把他打暈算了。
最後,樂極生悲,他從床上栽下去了。
許宴跟着她出谷去給人看病,并不是所有人都經得起折騰,進入藥谷的,李長歌在外面的一家醫館坐診,專治疑難雜症。
聽說從長安來了位生了重疾的病人,來藥谷來求醫,李長歌帶着許宴一起去,是一位看起來長相清俊的貴公子。
李長歌感覺到對方手指冰涼,随口問道:“敢問公子貴姓?”
“在下姓左,名為沐白。”那身子不大好的公子病歪歪的說。
許晏想,這名字起得很奇怪,不過這人看起來十分像長安城來的,千裏迢迢來這裏求醫問藥的不在少數。
李長歌診治了一番後,看着他憐憫的說:“公子之病,我也無法根除,公子想必也知道的,這是天生的心疾。”
“是,根治是不可能的,我只想多活幾年。”沐白點了點頭,他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很清楚了,語氣平平,沒有什麽期待。
“但看公子家世不錯,保養得宜也不是不能長久。”
李長歌給他施針完畢後,左公子一身微汗,對李長歌擡手施禮道:“多謝姑娘。”
李長歌收拾起要用的東西,微微一笑道:“左公子客氣。”
“李大夫笑起來很好看。”左公子贊美說。
“多謝公子美言。”李長歌并不羞澀,反而朗然一笑,她和其他女子很不同,聽到有人誇她好看就更高興了,更愛笑了。
許宴站在旁邊看着,卻神游天外了,他想着左沐白的名字,沐白,去水,而木白合,則為柏。
左為大燕皇姓,而當今柏賢王的名字,也是單名一個柏字。
許晏瞬間瞳孔驟縮,這名字是?
左柏。
李長歌不知道,他卻懂得這名字背後的含義和身份,他為了回到那個家裏,一直在默默地努力着,而且,這個姓氏他想不知道都難。
變故突生,因為許宴要醫治的緣故,這日,李長歌獨自下山去,整整一天,到了夜幕降臨時,才一身疲倦的回來。
回來後,衆人就聽說了,那左公子竟然來提親了,要娶李長歌。
許宴沒有聽完,黃師兄才為他拔下最後一根針,他就跳起來蹿下地,穿上衣服,赤着腳跑到李長歌的房間,推開門就見李長歌正坐在妝臺前,背對着他。
許宴慢慢的走近了她,看着她鏡子裏模糊的容顏,問道:“長歌,你這是在做什麽?”
李長歌回頭嫣然一笑,說:“許宴,你看不懂嗎,我要嫁人了。”
他沒想到,李長歌這麽快就要嫁人了,還是那樣位高權重的人,他站在門口,手指緊緊的扣住門扇,嗓音啞澀道:“你能不能,不要嫁給他?”
李長歌眨了眨眼,又有些好笑似得,翹了翹唇角道:“不嫁給左公子,難道嫁給你嗎,許宴,你不如他。”
“就因為他的身份嗎,還是說,是榮華富貴?”許宴啞了嗓子,他們明明說好了的,究竟是哪裏出了問題。
“都是。”李長歌沒有任何的辯解,坦然地點了頭。
“可我,我也能給你,我也是……長歌,咱們說好了的,你怎麽能答應嫁給別人。”許宴脫口而出就要說出來他的身世,最後還是壓了回去。
李長歌聽他說出這句,眸光驀然冷漠下來,她壓抑住幾乎想要痛哭的情緒,淡淡的說:“有些是你無法給的。”
“你怎麽就知道,我不能給你。”
“總之是不可能,許宴,喝完這些藥,你的身體就好全了,快離開藥谷罷,我要去祭拜一下父親。”李長歌說完,站起來就推門離開了。
許宴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錯覺,李長歌在喚他的名字時,重重的咬了一下他名字的音,究竟為什麽,她會不高興。
許宴追了上去:“等等,長歌,長歌。”
李長歌頭也不回,她去了爹爹的墳前祭拜。明日,她就要離開這裏了,嫁到長安城去,那個人人都想去的地方。
翌日,山谷裏的人都來送她,黃師兄在馬車前,和她告別,笑着說:“當年嬸娘們說你這麽漂亮,是要做娘娘的命,不想今日竟然一語成真。”
李長歌面紗下的眼睛有些紅,顯然是哭過的,對黃師兄盈盈一拜,依依不舍道:“師兄,藥谷就拜托你了,師妹在這裏,就此別過。”
“長歌,保重。”
藥谷,許晏,就此別過,相逢無期。
許宴沒有一同來送她,因為,今日過後他也将離開。
“少爺,老爺已經等很久了。”
他閉目仰頭靠在車壁上,眼下一片淡淡的暗青,神色疲倦,淡淡說:“走吧。”
兩輛馬車,一前一後從藥谷離開,一向東,一向西。
渭城蕭氏,許宴到了這裏的時候,管家在門口相迎。
“恭喜公子身體大好,公子,老爺在等你了。”
許宴抿了抿唇,點了點頭,撇開一切的雜緒和自卑,随着管家目不斜視的進入了蕭老爺的書房。
許宴不是嫡子,他本是蕭老爺一段露水姻緣生下的孩子,外室子都算不上,出生後不久,就被他娘親送給了一個沒有子嗣的人家撫養。
不過,許宴的運氣不大好,他到了那戶人家不到兩年,那戶人家就有新的孩子誕生,而且是個兒子,許宴作為一個被收養的孩子,自然不是那麽得寵了,後來又生了重病。
在他十四歲的時候,蕭老爺唯一的兒子落馬而死,偶然發現自己竟然在外面還有一個子嗣,頓時大喜過望。
但蕭老爺命人來接他回家的時候,發現他生了重疾,不會馬上死,但會一天天的吞噬他的生命,所以被直接送到了藥谷醫治。
蕭老爺看見他很高興,對他說:“日後,你就是蕭府二房的三公子,蕭均寧。”
許宴自此恢複本姓,名為蕭均寧。
治好病後,蕭均寧回到本家,他第一次見到堂兄,很有禮節的世族公子,但是蕭均寧不喜歡他,這是個虛僞的人。
蕭鳴看見他的第一眼,先是一怔,随後展開了看似熱情的笑容,說:“均寧,我單字一個鳴,字鳳歧,是你的堂兄。”
蕭均寧低聲回道:“見過堂兄。”
他看不起他,這個蕭鳴,看不起他。
他開始跟着先生學習,一刻不得松閑,他幾乎忘記了曾經在藥谷的時光,那一段記憶仿佛被封存起來。
唯有午夜夢回時,偶爾會再見到那張少女清麗的面孔。
多年後,蕭鳳岐為攝政王府客卿,成了座上賓,就是攝政王府的宋淩見了他,都是溫文有禮的,可見此人圓滑世故。
蕭二老爺将他叫了過去,對他說:“鳳歧今拜入攝政王府為先生,均寧,你可不能落於人後,否則你什麽都不會有。”
什麽都不會有,蕭均寧仿佛被這句話擊中了心扉,他從小就沒有很多,好不容易有了喜歡的人,也被奪走了。
他的成長極為痛苦,蕭老爺對他寄予厚望,而他所有的疼愛,都給了自己那個早死的嫡子,對蕭均寧只剩下了嚴厲的要求。
蕭均寧很痛苦,因為他知道,他無法喜歡別的女子了,他想盡了辦法,都發現自己無法去喜歡另一個女子。
每一次見到別的女子,他總是不自覺的去尋找他曾經熟悉的那一點,鼻子,眼睛,嘴巴,稍微有一點熟悉之意,就令他好感倍增,歡喜不已。
及冠之後,離開蕭家,周旋於各色人物之中,在人情冷暖中學會世故,褪去了年少的青澀。
蕭均寧一步一步地向上爬,他入官途,為佞臣,鬥宦官,終於得了陛下的賞識,他覺得自己絲毫不落於蕭鳴之後。
攝政王又算什麽,要借就借皇帝的手,翻雲覆雨,蕭均寧才知道,自己可以如此的聰明。
蕭老爺很高興,甚至将他娘的墳遷進了蕭家的祖墳,這是對蕭均寧的一種肯定。
李長歌一舞動京都,號為雲裳夫人,姿容無雙,尤其值得稱道盛傳的是,這位雲裳夫人不盈一握的楚腰纖細,天上人間難得一見。
柏賢王金屋藏嬌,對那雲裳夫人百般嗬護,寵愛有加。甚至有傳言說,為了那雲裳夫人,柏賢王連正妃都沒有娶。
諸多傳言,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蕭均寧卻一一都讓人打聽回來,一并寫在了紙上,自己分析真假,獲取關於李長歌的每一絲消息。
聽到他們恩愛兩不疑的傳言,蕭均寧只覺徹夜難眠,輾轉反側,越發按捺不住想要見到她的迫切心情。
他要聽她親口告訴他,這些傳言都是假的,她只不過是為了在那王府之中,委屈求生罷了。
對,她那麽單純的性情,怎麽會是那樣曲意逢迎的媚俗女子,她定然是迫不得已的。
“均寧,今晚柏賢王府有夜宴,定要前來。”
柏賢王邀他入府赴宴,蕭均寧求之不得,自然是一口應下:“這是自然,均寧定然到場。”
夜涼如水,蕭均寧期盼了許久一刻,終於到來了。
“蕭大人請進,王爺已經在裏面了。”
“好。”蕭均寧的手指握了握,他踱步走了進去。
等了片刻沒有人,下人來傳話,柏賢王正在接待客人,請蕭均寧在園中稍事等候,蕭均寧便趁此時機,在柏賢王府探尋起來。
朱蘭繡幕,畫堂深深,未見人先聞聲,嬌聲軟語,輕輕地合着曲調吟唱,蕭均寧緊抿了唇,這樣的長歌,不是他記憶中的。
女子的聲音嬌喝一聲:“誰在哪裏,出來。”
“不過幾載未見,便不記得我了嗎,長歌。”蕭均寧從葡萄架後緩緩走了出來,一直到她的面前。
“許晏?”李長歌看到他,下意識驚呼一聲,旋即蹙眉道:“你怎麽在這裏?”
王府後院,可不是誰想進就能進的,他又為何會在這裏。
許宴?蕭均寧抿了抿唇,突生憤懑之情,他此時才發現,自己是如此的厭惡曾經的名字,那是他最不堪回首的時節。
他拂袖冷聲道:“不要叫我許晏,我是蕭均寧。”
不知是為了什麽,也許是想在她面前揚眉吐氣,徹徹底底的抹殺掉那個曾經的許晏,愚蠢天真的許晏。
聞言,李長歌微微擰眉,朱唇輕啓道:“蕭均寧,那好,蕭大人。”
這幾個字從她的口中吐出來,聽在他的耳中,無端端多了幾分纏綿悱恻。
她還是如此美麗,甚至更勝當年,蕭均寧不由自主的伸手,就摸上了她的臉。
李長歌愣了一下,方才啪的一下,打掉了他的手,揮袖後退了兩步,冷眉叱喝道:
“放肆,蕭均寧,你不要仗着與我相識,便以為可以膽大妄為。”
蕭均寧怔怔的,看着李長歌轉瞬甩了臉色,那姿态尊貴又高傲,完全不複當初那個笑意盈盈的溫柔少女,她是柏賢王的側妃娘娘。
他如挑釁一般,似笑非笑地,反問了一句:“怎麽不可以?”
“多年未見,竟然成了這般無恥狂妄之輩。”說完,她嫣紅的唇驀然微彎,揚起一抹譏嘲的笑,吐出冷酷的話語:“蕭均寧,這麽多年過去,你莫不是還舊情難忘?”
舊情難忘?他不僅是難忘,還想要舊情複燃。
蕭均寧上前一步,想要握住她的手,又頓了頓,收回了動作,低眸說:“便是在下舊情難忘,情難自禁而已。”
聞言,李長歌未有言語,只目光複雜的盯着他看了一會,咬了咬唇,又輕輕嘆了一口氣,搖頭轉身離開了。
方才蕭均寧差點就以為她心軟了,最後為什麽搖頭,露出那樣的神情,蕭均寧想問問她。
他同樣想問她的,還有很多,比如,為何,為何離他而去,這權勢地位,榮華富貴,他同樣也可以給她。
沒關系,他今日已經見到她,日後有的是機會,他要得到她。
李長歌果然不敢露出其餘的神色,她裝作不認識蕭均寧的樣子,坐在柏賢王身邊,只比平日內斂許多。
“長歌不若來舞一曲,莫要辜負了這桃花美景。”柏賢王随手折下一朵桃花,簪在她的鬓邊,花美人更美。
李長歌端起玉盞,飲下一盞清酒,款款走到中間,翩翩起舞,猶如怒放的桃花,與柏賢王眉目傳情。
絲竹管樂,靡靡之音,中間起舞的女子絕豔傾城,蘭燈照暖,柏賢王合着拍子輕輕敲擊着玉箸,白玉杯盞中的酒液泛起漣漪。
柏賢王不無得意的道:“均寧,如何,是不是有你那詩中意境?”
蕭均寧也笑着回答:“舞美,人更美。”仰首飲盡杯中酒,佳人起舞再難尋。
柏賢王興致頗高:“來,斟酒。”
蕭均寧低言告罪道:“臣酒量不佳,還望王爺見諒。”
“無妨,醉了就今夜留宿本王府中。”柏賢王對他很是熱情。
這一夜,於柏賢王來說,是歌舞升平,於李長歌來說,是忐忑不安,於蕭均寧而言,卻是夙願将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