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20章
兩日後,回雲疏跟着徐老夫人出了府。
這一趟去往開國伯祈家的隊伍,徐見然騎馬走在前頭,後面跟着徐老夫人的轎子。回雲疏跟在齊嬷嬷後面,附于轎子一旁行走。
回雲疏早已聽齊嬷嬷說起過,這徐老夫人和祈老夫人在年輕的時候就認識,有着相同的愛好,久而久之便成了好姐妹。
果不其然,雖然祈家門第高出徐家,但是到了伯爵府門口,便看到祈家老夫人便親自帶着她的正房兒媳,以及一個年輕的姑娘站在在門口,迎着徐老夫人。
一行人繞過府裏的回廊,到了祈老夫人的屋子中,待衆人落座,回雲疏跟着齊嬷嬷伺候徐老夫人用了一盞茶後,便站在徐老夫人的椅後,聽着他們交流。這才知道那年輕的姑娘,是祈家庶出的女兒。
不一會,又聽那祈老夫人說到:“咱們這老人家的,半截入土的在這求佛談經,你們這些個年輕人便不用作陪了,便早些去院子裏耍一耍,瞧一瞧這春日開的正盛的花兒,莫要蹉跎了時光。”
“祁老姐姐說的對。然兒哥,快跟着妹妹去院子裏走一走,活動一下。哎,我這孫子,在家只會悶在屋子裏看醫書,都快黴透了。”徐老夫人笑着接話,數落了一頓自家子孫。
那祁家的庶小姐羞怯的應了一聲,先行離開。
徐見然面上不見什麽表情,但也依着祖母的話,跟着那庶小姐離開了。
至此,回雲疏就大抵明白,拜佛談經大約只是個幌子,這一趟主要的目前,就是給徐見然和那祈家姑娘安排相見一場。
不過正主兒出去了,這一趟的流程也是要走完的。
徐老夫人喚着回雲疏去将香燭點上。
回雲疏也放松,這是近來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她便如在徐家祠堂一般,十分熟練做完這些事。
接着,兩位老夫人有事兒要談,那祈家的正房媳婦有眼力勁的離開了,離開的時候,也将其他的下人帶了出去。
自然,回雲疏與齊嬷嬷便也退了出去,站在門外。
Advertisement
——
“這是你哪兒請的人啊?這一套動作做的怪标志的。”見屋子裏沒有了其他人在,祈老夫人的姿态都放松了些,與徐老夫人開始了閑聊。但她話裏的人,自然指那剛剛上香點燭的婢女。
“什麽請的人,那可不是我請來的。我那孫兒在外經常救治一些病人,你又不是不知道。”徐老夫人睨了她一眼。
“可這臉,是有幾分姿色。”徐家兒子心善之事,祈老夫人自然是知道的,只不過那婢女未施粉黛,也能瞧出幾分姿色,生出幾分擔憂。
這徐家少爺也是她想過很久,覺得不錯的少年郎,現下必然要多了解一下,給她家那庶孫女低嫁的路子,鋪平些,也好走些。
“你可別在哪瞎想。這人腦子得了病,雖然被我孫兒救了,但記不清事兒。這不明來路的人,且放在祠堂伺候先祖牌位呢。這次,可不就為了你我的孫輩兒們,才找的拜佛談經由頭,這還是頭一回帶這婢女出來呢。”徐老夫人解釋到,她又補充了一句:“在我眼皮底下看着呢,老姐妹,你且安了這顆心罷。”
祈老夫人應了一聲,得到了想要的答案,稍稍安了心,又轉到了其他話題。
——
回雲疏安靜的站在走廊下,稍稍次于齊嬷嬷一個身位而立。
站着莫多時,她看見一個着祈家婢女走了過來,眼熟得很,是祈家老夫人正房媳婦的身邊站着的婢女,剛剛在屋子裏的時候見過一面。
那婢女作揖,“嬷嬷,我是夫人身邊的婢女巧含。我們主母最近得了幾塊好看的繡花樣子,想給徐夫人捎帶過去。繡花樣子已收拾在了擱置在了二小姐的院子裏,可麻煩支個人跟奴婢去取。”
這便是之前衆人都在時,就提過的事情了。
齊嬷嬷應了一聲,便讓回雲疏跟着這婢女去取繡花樣子。
回雲疏跟着那婢女巧含進了庶小姐的院子,來到屋子前,巧含便讓她在窗邊等候,她自己進屋去将繡花樣子取出來。
等候的時間裏,回雲疏透過已經拉開過窗簾的窗戶打量着這個屋子,
心裏默默感嘆:這品階高一些,連庶小姐的屋子都是寬大不已——比她在徐家伺候的祠堂正屋都大。
窗臺緊貼着一張書桌,桌面上的紙張有些雜亂,像是在遮掩什麽。突然,回雲疏看到正對窗臺的回廊底下有好幾團被揉皺起來的紙,她好奇上去撿了起來,撫平一看:……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她小臉一紅,這竟然是一張寫滿情詩的紙,但是這詩句的前前後後竟然也連接不上。
她的确不懂這是哪幾首詩,只曉得不押韻的、連不上的,便不是同一首罷了,并且紙上的詩句寫的橫七豎八,只怕還是練習的時候用的,寫的不好便扔了。
只不過,這字跡的确比字跡好多了。
回雲疏突然反應過來:這怕不是那庶小姐給徐公子寫的吧?
聽見背後傳來腳步聲,她鬼使神差一般的把紙團揉皺塞進了字跡的手袖裏,然後裝成個沒事人一樣,回過頭作揖。
“這盒子裏面便是繡花樣子,已經裝好了。”巧含将盒子給她。
回雲疏接過道謝。
那巧含送她回了齊嬷嬷那裏之後也沒有離開,反而從袖口裏掏出了四個精致又小巧的小盒子,一一給了回雲疏和其他幾個年輕婢女,是口脂。
最後,她還掏出了另一個稍長的盒子給了齊嬷嬷,齊嬷嬷打開一條縫瞅了一眼,又關上了,推了回去。
盒子裏面裝着一長條銀制葉子。
巧含未接,只說到:“這是主母的意思,無論日後如何,也是見過一場。”
齊嬷嬷猶豫片刻,帶着回雲疏和其他幾個婢女齊齊作揖道謝。她心想着,這祁家主母倒是個會做人的,回頭得跟徐老夫人禀告一聲。
此時,徐老夫人和祁老夫人也進屋裏出來了,身後分別跟着早已回來的徐見然和那個庶小姐。
祁老夫人将他們送出了府,并約着下次再見。
——
徐府的轎子悠悠啓程,莫約半個時辰後,便回到徐府。
徐見然在前頭下馬時,回雲疏晃眼好像看見他的臉色似乎比出門時淡漠了許多。徐見然攙扶着徐老夫人進了門時,也沒有說話,不像平裏還跟小厮打個招呼。
接着,齊嬷嬷動了,帶着婢女們準備進府。
回雲疏剛走了兩步,忽然之間,有一個灰黑的矮小身影直接撞上了她,她躲避不急,悶哼了一聲,摔落在府邸的大門旁邊。
一旁的婢女見回雲疏被撞了摔倒,趕緊來扶她。
齊嬷嬷轉身過來厲聲問到:“怎麽了?”
回雲疏被扶着站起來後,看了看那跑遠的人,是個小男孩。
小男孩身邊還圍着好幾個小孩,他們在玩耍,在長街上跑跑鬧鬧。
“回齊嬷嬷,是小孩耍鬧,無意之間沖撞到了。”回雲疏作揖。
齊嬷嬷自然也看到了這場景,見回雲疏無事便點了點頭,然後帶着她們進了徐府。
今日去了祁府的幾個婢女,得了那祁家夫人的賞賜,都是滿臉的歡愉,唯有回雲疏在回祠堂的一路上,卻是心事重重——那小男孩給她手裏賽了一張紙條。
在回雲疏的印象中,她哪裏遇見過這種事啊,吓都吓死了。
回了自己屋子裏,她趕忙把窗戶和門都關上,才打開那紙條,紙條中間還包着一個極小的佛珠。
紙上寫了一個地址,還有一句話——回師妹可否來此一聚。
這紙條上所說的回師妹,若不出意外自然是指她了。
可是為什麽要去一聚?
這寫紙條的人是誰?
回雲疏來回來去摩挲着那小佛珠,不明所以。
忽然,她摸到佛珠上有細小的、凹凸不平的地方。
回雲疏湊近燭火,接着火光,看清了那小佛珠上的字:珠子一面寫着“香”字,另一面寫着“積”字。——她更疑惑了。
原先她剛醒來的時候,除了夫君的白玉扳指,還有一塊也刻着香積的木牌,她雖然好好的收藏着了,卻不知是什麽用途。
但是現在看來,這牌子和小佛珠必然有關系。
腦海中閃過一些片段,回雲疏努力思索。
只是不久後,頭卻開始一頓一頓的陣痛,她禁不住甩了甩腦袋,卻依然難以忍受,接着用雙手捂住了頭,試圖壓下這陣痛。
“回姑娘,你在屋子裏嗎?”
忽然之間,有人敲門,打斷了回雲疏的思考他,她下意識的回答到:“就來。”
慌亂之下,回雲疏把紙條和佛珠藏入懷中,再起身去開門。
她努力看清眼前的人,作揖并說到:“徐公子安好,桃竹也來了啊。”
未等那倆人回答,她便模糊了意識,暈了過去。
“雲疏!”
“回姑娘!”
桃竹驚叫了一聲,徐見然也被吓了一跳,慌忙的從地上扶起回雲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