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14章

“喲,真不愧是少年夫妻,感情真好。”說話的人轉頭跟富太太說,“三嬸,我看用不了多久,您要抱孫了。”

打斷他們的人是富家大堂嫂,旁邊的是富太太。

富一宗的手臂依舊搭在霍又春肩膀上,笑着接話,“大嫂,剛在大哥帶着未晚找你呢。”

大堂嫂說,“哦。那我不打擾你們一家人了。”

霍又春睜開富一宗的胳膊,走到富太太身旁,喊了一聲“媽。”

富一宗也站了過去,“媽,我還以為您在大奶奶那兒呢。”

“你二伯娘哭得我頭疼,便拉着你堂嫂出來透氣。”富太太的婚姻是否幸福是另外的命題,這麽多年養尊處優的生活确實讓她有了豪門太太的範兒。富太太握住站在身旁的兒媳的手腕,不動聲色地用拇指和食指繞圈丈量,居然還有空隙,手太瘦,骨頭突兀。她自個兒在心底掂量着這樣瘦的身子骨不好懷孕倒是真的。她再擡眼看眼前的兒子,人的精神看着也不太好,眼眶有些微微發暗,“你倆在外漂一周,都瘦了。”

“喝酒喝的。”富一宗解釋自己瘦的原因,順便預判了富太太催生的念頭,準備好一套說辭,“媽,公司已經開始籌備上市。在緊要關頭,我幾乎每天都有酒局應酬。我剛才在跟又又商量,等公司上市後再要小孩。不然這時候倉皇懷孕,生個體弱的娃娃還不如不生呢。這不,她不同意。你們過來那會兒正抹眼淚呢!”

“哪能天天喝酒呢?你自己的身體不想要了?”富太太的注意力立刻從沒有影的孫子轉到面前的兒子身上。

富一宗猜自家媽媽對于外面發生的一切知之甚少。富董事長和富太太好多年前便分房睡覺。昨夜富董事長被吵醒,連帶着擔憂了一會兒兒子,這一切富太太确實并不知曉。富一宗便開始訴苦,“我能不辛苦嗎?姑父在公司明目張膽收供應商的錢。昨晚因為兩位堂兄的事情,我今早上還被競争對手發了很多潑髒水的通稿。扯後腿的人太多,我不打起精神周旋,不應酬處理這些瑣事,不行呀。更何況,我跟投資人還有對賭呢。”

他說着靠在霍又春的肩膀上,捂着嘴巴假裝打着哈欠。“媽,我最近睡眠也不好,壓力太大,一邊困死一邊失眠。”

“又又,小宗這種情況多久了?看醫生了嗎?”

霍又春斜富一宗一眼,不得不眨眨眼睛,替他将謊話圓完整。“有一陣子。昨晚宗哥被電話吵醒後睡睡醒醒。四五點鐘他看到各種黑通稿,瞪着眼睛到天亮。”

“阿,居然還有黑通稿?把老三和老五犯的事兒往你身上安?老大爺的壽宴已經被親孫子毀得七七八八了。你們別在這兒硬撐,趕緊回家補覺。這個壽,不祝也罷。”不得不說,富太太在涉及到自己兒子的切身利益方面,護犢子還是護得厲害。

“那我倆先走了。媽,我們下周末回家陪您吃飯呢。”富一宗拉着霍又春跟自己母親說再見。

Advertisement

走出院子,霍又春說,“富一宗,你現在撒謊撒得太熟練。以至于我都不敢揣測你的話裏幾分真,幾分假。”

“你有獨家權利,就近距離觀察我的言行,交叉核驗。”富一宗揮手拒絕了山溥拉車門,而是親自拉開車門,右手虛擋着車頂示意媳婦上車。

霍又春坐下後詢問,“要去哪兒?”

富一宗說,“先吃飯。吃過飯後過周末。”

“過周末?”周末的時間進度條已經拉到75%了。

“嗯,去爬梧桐山。”

霍又春反問,“過周末還是順便公關?還是我也是新江公關的一環?”

富一宗搖頭,當然不是。“午餐和下午爬山不是公關活動。單純想和你一起吃頓飯,午餐是一家新開的印度餐廳。林之庵推薦的。他的推薦語是比印度國倫敦城的國菜還要好吃一點點。”

霍又春不太相信這種過分的商業吹捧,尤其是出自林之庵的溢美之詞。“這麽誇張,他入股的吧?還是他女朋友入股的?”

富一宗笑了起來,“你太敏銳了。他現任女朋友投資的。小老板兼主廚是印度人,跟老林的女朋友是LSE的同學。印度人在Cambridge念了一個學期的研究生辍學當廚師,家裏斷掉他一切經濟來源。印度人便找自己的土豪同學準備合夥開飯店。老林女朋友畢業要回國,把廚師兼合夥人一起帶回來。我讓老林預留包間,咱們可以安靜地吃頓飯。”

這個故事,在霍又春聽來總覺得不太靠譜。“感情我們是小白鼠?廚師有過開店經驗嗎?”

富一宗繼續轉述林之庵語錄,“廚師據說在開店方面是小白,但是廚藝是民間可以封神的那種。”

霍又春不信,她心中的Top 1的印度菜是在蘇格蘭一個小鎮上吃到的。“民間的印度廚神是Fort William那家不起眼餐廳的印度廚師。”

富一宗順勢轉移了話題,“好。今年夏天我們先飛蘇格蘭再飛挪威。”

霍又春沒理會他的計劃,“等夏天來了,再說夏天的安排。”

富一宗許久沒和媳婦倆人一起安安靜靜地吃頓飯。造成這一結果,他恐怕要負百分之九十九的責任。因為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他中午和晚上都沒在家用過餐,無論工作日還是假日周末。早上,偶爾他會在家吃早餐,餐桌旁會播放着全球的財經新聞。僅有的餐桌時間要麽緊趕慢趕塞兩口食物,要麽慢條斯理地談論着當日或者近期的日程安排。

這一頓午餐,用時不超過一個小時。期間沒有人接打電話,沒有人低頭翻看手機回複消息或者郵件,更沒有關于宏大敘事的背景音。

用餐的時間回歸到食物本身,包廂窗戶敞開,時不時吹進來一陣風,富一宗邊吃邊聊起了第一年在一起過年包餃子的囧事。

倆人都是廚房小白。第一次準備包餃子的時候,霍又春拿着霍爸爸列的采購清單,與富一宗去中國城的華人超市大采購。超市沒有新鮮的餃子皮,他們從冰櫃裏拿了兩包冷凍的餃子皮。因為完全無經驗,不曉得餃子皮包的時候需要蘸一圈水,結果辛辛苦苦準備了大半天的餃子,最後成了一鍋肉丸面皮湯。富一宗喝了兩大碗,直說不難吃,至少生抽加耗油拌的肉餡比英國菜好吃。

倆人并沒有因此發奮圖強鍛煉廚藝。因為霍又春把當天的成品發到霍家家庭群,十幾分鐘後霍爸爸和霍媽媽給她額外彙了一筆金額不小的生活費。他們之後在倫敦的公寓裏再沒做過隆重的家宴。最經常覓食的餐廳便是附近的印度菜。

如果飯後沒有在餐廳遇到丁劍閣和自己姐姐的話,霍又春會給這頓飯打四顆星。這家印度餐廳的口味并沒有超越倫敦城的國菜,不過并不差,跟倫敦的印度菜水平持平吧。

然而,當她走出包廂,一眼看到姐姐和正在說笑的丁劍閣。富一宗遲了一步出來,順着她的眼神望過去,直到丁劍閣也看到他倆。

丁老板大大方方擡眸,對比霍見春,他的神情中沒有絲毫訝然和慌亂。富一宗握住媳婦的手腕,小聲說,出去說吧,餐廳不是談事兒的地方。

丁劍閣昨晚敲定下來感謝方式,一早起來便打電話找霍大姑娘讨債。

霍見春跑樓上接電話,問道,“你有什麽忌口的嗎?”

丁老板回複說,“沒有。你有忌口的嗎?選一家你喜歡的餐廳吧。”

霍大姑娘忌口多了。她腸胃弱不能吃辛辣的,不能吃涼的輕則拉肚子重則腸胃炎。她又偏偏饞東南亞和南亞辛辣的味道,泰國菜和馬來菜吃多了,挑來挑去選中一家新開的印度餐館。

餐廳外,丁劍閣站在霍見春身後半臂的距離。那個距離,對于普通男女而言已經是非常暧昧和緊密的距離,稍微一個大幅動作便會發生身體接觸。

霍見春看不到身後丁劍閣的表情,但是她能看到妹妹的表情,不算開心,不過也沒很生氣。她輕聲喚了聲,“又又。”

霍又春說,“姐,我們送你回家?”

霍見春側身擡起右臂指着路邊停車位的車說,“你和妹夫應該還有安排吧,你們去忙,我開車來的,一會兒自己開車回。”她擡起手臂的時候,胳膊肘摩擦到身後的丁劍閣。老謀深算的丁總虛虛地扶了一把霍大姑娘的胳膊,這一切都被霍又春收在眼底。

霍又春不放心姐姐的一會兒,便提議說,“我倆沒重要安排,打算去梧桐山爬山。姐,你也一起吧。”

霍見春一口答應,“行啊。車的後備箱有運動鞋。”

“我也沒別的安排。小富總、霍博士,介意隊伍裏多我一人嗎?”丁劍閣出聲為自己争取機會。

富一宗看了眼自家媳婦,搶先開口,“一起吧。又又,你和姐一輛車。我跟丁總一輛車,聊點工作上的事兒。”他撓了撓霍又春的手心,眨了眨眼睛。這是他們年少時候的默契,意思是莫着急,我替你一探究竟。

霍又春看懂了,但是搖搖頭,她不喜歡有司機在的車上聊私事。“我們四個坐一輛車,丁總開。我姐的車留這兒,回城的時候,山溥送。丁總介意當回司機嗎?”

“榮幸之至。請。”丁劍閣将姿态擺得很低。

四個人的車廂裏并沒有劍拔弩張的氣氛。霍家兩姐妹坐後排,霍見春主動握上妹妹的手。富一宗坐副駕駛負責聊天的話題。他詢問丁劍閣對中午這家印度餐廳的評價如何。倆人順着印度菜聊起城裏好吃的,好玩的以及丁劍閣的家鄉。

富一宗有點詫異,“你不是在劍閣出生的呀?”

丁劍閣解釋說,“不是。劍閣是我家老爺子的故鄉。我出生在眉山,三蘇的故鄉。”

富一宗捧場說,“眉山也是好地方。我入職集團的第一趟公差便是去西南大區跑市場。那一次一周跑了省城周邊十幾個城市,其中就有眉山。可惜時間太緊,沒能好好游玩眉山。劍閣更是沒去過。”

丁劍閣順着車內後視鏡朝後排瞟了一眼,說,“以後你們有空的話,我做向導和司機帶大家深度游大西南。我長大後也只去過一次劍閣,還是公司去那兒建農林光互補扶貧光伏電站。我姥爺在那兒出生。老爺子去交通大學念完書參加三線建設又回大西南。我進光伏這個行業,是從小受他老人家的啓蒙。”

富一宗多少知道一些丁家的舊事,便詢問起丁劍閣姥爺的近況。“丁老爺子今年高壽,身子骨可還好?”

丁劍閣有問必答,反正他真跟霍大姑娘交往的話,那些往事早晚會被車裏的人知曉。“馬上九十了,身子骨硬朗着呢。”

富一宗說,“改天我和又又一起去拜訪老爺子。我媳婦最近研究的課題是碳中和,跟光伏這些綠色能源關聯很深。我倆去聆聽一下大前輩的見解。”

丁劍閣沒有替姥爺謙虛,滿口答應。“行啊。沒問題,老人家可喜歡跟年輕後輩們聊天了。他現在每天跟一只老貓作伴。老小孩兒非要和老貓較一把勁兒,比賽誰更能熬過時間。”

富一宗含笑恭維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丁總家有兩寶呢。”

丁劍閣嘴角掠過一絲意味深長的微笑,“嗯,老貓Lynx極其讨人喜。”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