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應該給學生減負嗎
應該給學生減負嗎
A:“現在許多人都號召給學生減負,那麽,作為學生的你,你認為應該給學生減負嗎?”
添芷蘿:“我認為的确不應該給學生太多壓力。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減負只會造成更多的高額補課和更焦頭爛額的競争,如果不能真的實施,那麽倒還不如不減了。”
A:“你說減負有可能不僅減不了負,反而會增加學生們的負擔,可以具體說說是為什麽嗎?”
添芷蘿:“因為競争。現在學生之間關于成績的競争非常激烈,這和學歷以及自己能分配到的社會資源挂鈎。你要争取做到優秀,這集中體現在成績上。別人補了課你不補,你就會比別人差,所以節節競争的最後結果可能是——我們都做了相當大程度的、近乎殘酷的努力,看誰先倒下,當然後面有人墊背。”
A:“現在有個詞經常被提起,內卷。大概就是你剛才說的那段話的意思,那麽,你認為內卷發生的原因是什麽,在這種情況下,放棄去競争的人你又是怎麽看待?在什麽情況下你會放棄去競争呢?”
添芷蘿:“我記得前些年,有許多學生羨慕歐美的自由放羊式教育和他們完整的社會保障福利體系。然而我們國家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通過這樣的公平的考試來盡力選拔優秀的人才是最好的選擇。我會努力競争變得優秀,為我的國家發展盡一份力量。
放棄競争的人,我個人認為真的非常有勇氣。他們可能是老師眼裏的'學渣',但不得不承認,他們将來的前景未必就是黑暗的,而有些學校把他們前途的不确定性(包括選擇競争的人的)無限地放大并使學生焦慮了。
或許等到哪天我真的承受不住這種高壓的生活,徹底崩潰才會放棄競争吧。”
A:“你說這些放棄了參與競争的人在你看來是有勇氣的,而很多人都宣傳他們未來的不确定性,對于此,你認為是什麽原因造成的呢?而面對未來的不确定,又是什麽原因能夠讓他們做出這樣的選擇?”
添芷蘿:“我認為這是競争過度化造成的,有許多人要求他們奮力向前沖,但卻沒有人給這些每天在高壓環境下拼命的人合理的安慰,甚至迎來的是謾罵和指責。
并不能說是原因吧,有許多人從孩子時就選擇不競争,或者一開始就被貼上了'笨''不努力'的标簽,在還沒有自我判斷能力時就被迫做了決定,以至于一直到大。”
A:“你認為一些人的選擇是被迫選擇,然而我們每天起早貪黑,不到六點鐘就起了床,之後洗臉刷牙吃飯背着書包去上課,這又何嘗不是一種被迫選擇?有人說,讀書的人本質和放羊娃沒有區別,我們都是在原地兜圈子,子子孫孫也都跳不出這個循環,你怎麽看?”
添芷蘿:“我不認同這種說法。我認為随着社會的發展,現在這種內卷的局面終會有得到調整的一天,兜圈子嗎?五十年代出生的人讀書的有多少?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念完大學的有多少?在很多我們看不到的地方,念書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況是一直在變化的,就像迅哥兒說'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