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過年了給親戚表演個才藝吧

過年了給親戚表演個才藝吧

1

A:今天不是過年嗎,家裏來了親戚讓我表演才藝,知道我會閩南語就讓我唱閩南語的歌,我不願意,他們就一直說我,覺得我不懂事,那麽,你認為過年了親戚應該讓其他人表演才藝嗎?

仙榴蓮:“可以是可以,适當起哄也行,就是不能硬逼着。過年圖氣氛,能理解,但這些事情在我真的不喜歡。”

A:“那你是怎麽看待這件事情的,當親戚對你講道理,并說:除了我們沒有人會真正對你好,你不給我們表演就是不識好歹。你會怎麽對一句話進行反駁?”

仙榴蓮:“過年圖個熱鬧開心,我奶奶常說不能在過年時候說不吉利話。我不表演,并不是不尊重長輩,剛剛拜年也拜了,我就是害羞。我鬥膽說一句,這事兒就算過去了,別弄得大家不高興。

(不知道算不算反駁,沒真遇着這種事,熱乎着就口不擇言了,有點可怕。)”

A:“嗯。”

仙榴蓮:“在你的家鄉,過年還是很依照習俗,或者說保留下來的習俗都在你的家族內一直執行嗎?如果是一大子人聚在一起,氣氛最熱烈時你一般是以什麽心态參與,最後會有不歡而散的感覺嗎?”

A:“我們家算是比較傳統的,一直講究這些東西,平時說日歷也一直都是農歷,陽歷基本上只有我們幾個年輕人在用。我跟我表姐表弟三個對他們來說都挺頭疼的,我表弟朋友多不喜歡跟家人聚會,我是不介意跟人聚會但是不喜歡一些很……怎麽說呢,不喜歡整這些形式上的東西。現在過年更多就是走形式,平時都不碰面,見不了幾次,一到過年什麽牛鬼蛇神都來了。”

仙榴蓮:“你認為你不喜歡的這些形式上的東西讓你有過年的實感嗎?如果不搞這些形式會覺得就不像過年了還是也能把年過得有“年”味?對牛鬼蛇神的親戚及這種有點距離的血緣關系什麽感覺,陌生、親切還是就是眼不見為淨之類?”

A:“過年不是走個場面就完了,形式或許是必要的,但是給親戚表演絕對不是必要的,并且也不是被強制完成的。道德綁架并不是因為這個人是你的親戚就不算是道德綁架了。

這幾年很多人都說過年沒有年味,确實,這些年總是覺得缺少了什麽。以前大家都離的很近,一個村子,隔不了多遠,現在不是,大家一年碰不見幾次,一到過年才聚一下。或許是地域的疏遠讓人心裏也變得疏遠。

至于這些血緣關系,我認為一句話說的好,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抵對門。如果說這樣說話算是冷血,我也只是為了現實考量而已。”

仙榴蓮:“你之前說的情形,我的确覺得是道德綁架。你關于親戚的看法,我也差不多,而且我有想過等我父母老了我就不背這些親戚,不和他們來往。

其實我想聽一下你描述年味,因為我是很小就離開家鄉來上海,記事起身邊就沒親戚,沒有你這種聚居的經歷。在某種意義上,我從來沒體會過濃厚的年味,但也确實感覺越過越淡了。幾句話就好了,可以說一下嗎?(描述不出或者不想就算了,我也不想演繹一遍逼宮表演/笑)。”

Advertisement

A:“其實我也就在小時候跟他們聚集在一起,只有那麽幾年,初中之後就很少碰到了,不過幾個表姐弟住在一起,由我奶奶照顧。之後我表姐讀大學走了,後來我讀大學也走了。

可能是我這個人天生就沒有那麽多的感情,哪怕是一個人在外地生活,也沒有想家的感覺。

年味的話,昨天我們有祭竈神老爺,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會熏的到處都是,今天就一起吃飯。以前除夕的時候也會聚在一起守歲。”

仙榴蓮:“祭竈神啊,我都沒參加過這種活動。守歲倒是有,不講究,我平時熬夜狂魔,到那一晚小時候都是很早睡倒的。

你覺得不想家是因為感情天生不充沛……我雖然沒有離開過家人很久,但也不想家。每回回想起來我都覺得,是因為自信家中無事安穩,而且也确實沒事兒,所以才不挂念。

話說我想問:你覺得自己回去老家還非要多次熱情催別人回家的親戚,是真的圖過年團圓情結深重嗎?(貌似又聊上道德綁架了)”

A:“不過是客套話罷了,就像是酒席上争着結賬,也可以說是我們這裏獨有的一種習俗吧。到底是不是真情我也不懂,我只知道我個人是很不喜歡這些事情的。但是如果真的有一天取消了,不允許這麽做了,或許會覺得懷念吧。”

2

A:“今天不是過年嗎,家裏來了親戚讓我表演才藝,知道我會閩南語就讓我唱閩南語的歌,我不願意,他們就一直說我,覺得我不懂事,那麽,你認為過年了親戚應該讓其他人表演才藝嗎?”

添芷蘿:“我自己肯定不會有這種行為,當然我也沒遇到過這種情況。過年讓小孩表演才藝其實是挺“不尊重孩子”的表現,尤其是人家孩子還不願意。我曾很長一段時間弄不明白大人為什麽會有這種要求,後來覺得這是“威嚴”的體現,只敢在孩子面前充大人威風的人算什麽大人。”

A:“那麽當親戚對你講道理,并說:除了我們沒有人會真正對你好,你不給我們表演就是不識好歹。你會怎麽對一句話進行反駁?”

添芷蘿:“你如果真的對我好,就不會有這種要求。

法律還講人權呢,人家孩子不願意的事你強迫他你為了點啥,為了面子上過得去?什麽叫不識好歹?原來沒滿足他的要求就是不識好歹嗎。如果真的關心孩子,就會了解他的脾氣性格,關心他的喜怒哀樂,根本不會讓孩子去做原則上沒錯且孩子不願意的事。”

A:“現在很多人都不讓人講理,長輩們尤是。他們會說:長輩說話,對也聽,錯也要聽,你不應該頂嘴。對于這種想法,你怎麽看待?如果碰到這樣子不講理的長輩,你認為應該怎麽做比較好?”

添芷蘿:“我認為這種想法是用封建迂腐都不能形容的'大家長思想',試問到底是聽對的還是聽你的?講道理和頂嘴是兩個概念。遇到這種事,溝通嘗試無果之後莫要管,莫要問,畢竟他們的思想沉澱了一輩子了,等閑很難改變。切記不要自己氣到。”

A:“确實,他們跟我們不生在同一個時代,僥幸碰到了一起而已,然而我們不願意用我們的思想去約束他們,他們卻會用他們的想法來管理我們。很多人都說幫理不幫親,但是事實上大多數人還是選擇幫親不幫理,無論親戚朋友做了什麽,那都是沒問題的,對于這種想法,你是怎麽認為的?如果有天你的親友犯錯,你又會怎樣對待?”

添芷蘿:“我拒絕這種想法。如果人人都幫親不幫理,小事大事都如此的話,還有沒有活路了?他們成為我們的親戚朋友,我們有義務讓他們變得更好,而不是所謂的幫親不幫理。如果我的親友犯錯我會耐心和他交流,替他道歉,告訴他該怎麽做。”

A:“在很多人看來,道歉是自己一個人的行為,沒有代替道歉這一件事情。那麽你是怎麽認為的呢?你認為幫人道歉是行得通的嗎?如果親友屢教不改,甚至認為你多管閑事,你又要怎麽做呢?”

添芷蘿:“我也認為沒有代替道歉這一說,除非做錯的人誠心悔改,當事人願意接受,不然代替道歉就是一個讓我良心不那麽難受的假把式。行不行得通還得看當事人怎麽想,別人不能代替他們做選擇。

那他就不是我親友了。”

3

A:“今天不是過年嗎,家裏來了親戚讓我表演才藝,知道我會閩南語就讓我唱閩南語的歌,我不願意,他們就一直說我,覺得我不懂事,那麽,你認為過年了親戚應該讓其他人表演才藝嗎?”

浮圓子:“先說觀點,我絕對是反對态度的。過年期間走親戚為的是聯絡感情,不是為了看耍猴。讓孩子表演個才藝就能增進雙方感情嗎?這種思想就好像教師節讓老師帶着學生排練節目,然後辦個聯歡會公開表演而已,看起來好像很隆重,實際上不過是惡心了別人,滿足了自己而已。

而且,誰家孩子不是捧在手心裏長大的,我爸媽把我養這麽大,教這麽好,是為了讓我給別人當猴兒的嗎?

退一萬步說,我唱歌也好跳舞也好,那是我爸媽花錢讓我學的,是我付出了時間和汗水學的,親戚動動嘴就想白嫖?給錢了嗎?”

A:“那麽當親戚對你講道理,并說:除了我們沒有人會真正對你好,你不給我們表演就是不識好歹。你會怎麽對這樣的一句話進行反駁?”

浮圓子:“那您家孩子呢,怎麽不先牽出來遛遛?咱這不都是實在親戚,除了我們也沒人真心對他好啊,他不出來表示一下是不是也不識擡舉了?話又說回來,您老人家也應該表演一下,給我們這些晚輩開開眼呢?大過年的咱得一塊兒樂呵,光看我一個人演多沒意思。咋,不願意?是不是看不起我們家?您這心不誠啊,走親戚還這麽多借口。”

浮圓子:“啥?沒帶孩子?你這心不誠啊,出來走親戚把孩子扔家,看不起我們?覺得我們家差孩子一口飯?”

浮圓子:“您別嫌我說話難聽,事兒沒有您這麽辦的,都是實在親戚我才這麽說,要是別人我才不說,他愛丢臉就丢他的,關我什麽事兒,我是真關心您呢。”

A:“現在很多人都不讓人講理,長輩們尤是。他們會說:長輩說話,對也聽,錯也要聽,你不應該頂嘴。對于這種想法,你怎麽看待?如果碰到這樣子不講理的長輩,你認為應該怎麽做比較好?”

浮圓子:“孔子有句話: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這裏的以直報怨指的就是,以他對待你的方式對待他。我的善意都留着給那些真正關心我的親戚朋友,至于這種不講理的人,我但凡給他一點好臉色,那就是我沒睡醒。”

“如果真的遇到了不講理的長輩,而這個長輩平時又對我很好,那就是虛心點頭,堅決不改;如果這個長輩關系又不好又不講理,那必然是句句回怼,他要真覺得自己有道理,那就對着講理,誰輸算誰無理取鬧。”

“長輩也得具體對象具體分析,憑什麽讓我一刀切都尊敬,早生了兩年有功啊?有些長輩,的确是德高望重,值得我尊敬,有些就是老不死的,跟他一個姓我都嫌惡心。”

“我确實很少碰見那種不太講理的親戚,主要是他們也不太敢惹我,小時候倒是碰見過,但是一般這種親戚也輪不到我處理,家裏人會看他不順眼,自動就斷了來往了。”

A:“你是少見的幸福,我要是有一點頂嘴就會被認為是有問題,他們會直接把錯誤給推到我的身上來。明明有問題的是他們,最後被人責罵的反而是我,有些時候我都覺得以後可能還是離他們遠點兒比較好。

其實他們血緣關系跟我比較近,是我爸爸的妹妹,但是跟我沒有什麽往來,只是小的時候會經常碰面。

對于這樣的親戚,需要憑着自己感受行事嗎?面對他們說你這樣對自己長輩一定沒有出息又要怎麽回應!”

浮圓子:“對于這種情況,我的意見就是,盡早經濟獨立。”

“一方面,經濟獨立之後,家人就沒辦法通過經濟卡你的脖子,你說要離家遠一點,就可以離家遠一點,手裏握着身份證手機鑰匙錢包,愛去哪去哪,愛在哪住在哪住,愛吃什麽吃什麽,像這種親戚,高興了看他兩眼,不高興就消息不回電話不接,又能怎樣?”

“我手裏有錢,工作順利,有房有車,財務自由,你說我沒出息?你算老幾!”

“出息這種東西,永遠只能靠自己的實力說話,要追求自己心裏的目标,而不是別人口中的出息。在親戚看來,你上大學了,他們會嫌棄你上的不是985、211;你上了985211,他們會嫌棄你沒有考研;你考了研究生,他們會說研究生出來找不到工作,工作都被本科生挑走了;你找到工作了,他們會嫌你工作不在大都市;你找了北上廣深的工作,他們會說你一輩子買不起一套房;你努力買了房,他們會說你年紀大了嫁不出去……”

“對于這種親戚,只有一個辦法:以毒攻毒。”

“阿姨,您家孩子咋樣了?考大學了嗎?哦,怎麽不是重本啊?讓孩子努努力考研吧,不然沒前途啊。”

“阿姨,您家孩子考研了嗎?哦,本校啊,本校沒出息的,人家會覺得,研究生考的本校,本科一定不咋樣。”

“阿姨,您家孩子畢業了嗎?哦,世界五百強工作啊?年薪怎麽樣?三百萬?不行啊,這要什麽時候才買得起魔都的房子?現在沒車沒房,怎麽結婚啊?”

“阿姨,您家孩子結婚了嗎?哦,有孩子了啊,那現在有學區房了嗎?在這種大都市,不買學區房可就廢了呀。學區房貴?讓孩子攢錢啊,一切為了未來!誰沒付出過啊。”

……

“孔子曰:以直報怨。老爹說:要用魔法打敗魔法。”

A:“說的不錯,一下子有了新目标。”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