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豬油

018豬油

葉宿到家不久,張平夫妻倆就提着大包小包回來了。

二老出來尋女兒是帶了銀票的,今日去錢莊換了銀錢,又将平安信給了驿站,托人給宣水縣的兒子報聲平安。

再去各個鋪子購置了不少東西,兩斤肉并十斤板油——用這個熬些豬油吃,兩個鹵豬蹄,說是還去木匠鋪定了一個衣櫃,十日後送來,葉宿家的已經有些蟲蛀的,二老怕不結實哪天倒了,索性定個新的。炮制中藥的切藥刀、戥子、銅杵臼等也買到了,碾子還要定制,說好了做好後送過來。

許秋芳一邊說着,一邊喊了葉宿過來,“過來比比看,這個料子怎麽樣。”

“掌櫃的說本來有個水青色摻了絲的料子,可惜已經賣完了,嗯,這個藕色也好看。”

又拿出一些在葉宿身上比劃,“這個鴨卵青和石榴紅也好看,石榴紅襯膚色,顯得更白淨了,怕你幹活嫌髒,拿了竹青,嗯,也不錯。”

“阿婆,我有衣服穿的。”葉宿無奈道,這也太多了。

“你從出生我都沒有給你做過小衣,一年做一套都有十六套,這不算多。”許秋芳還買了柔軟的棉布,用來給一家人做裏衣的,這還沒拿出來比呢。

葉宿知道這是阿婆的心意,但确實有些多了,“那就先做兩套吧,剩下的等秋天做,說不定秋天我還會長高呢。”

許秋芳一琢磨,是啊,宿兒還小,可不得長身體,便也應了。

葉宿走到裏面,發現桌子上還放了糕點,許秋芳上前介紹,“買了百果糕和杏酪,你嘗嘗。”

葉宿哭笑不得,這着實買的有些多了。

其實還有呢,家裏用的調料買了些,桂皮花椒等香料也買了些,木耳香菇等幹貨也買了些,葉宿學字的紙筆并書籍,還有蜜餞果子、石榴紅和竹青的棉布都多買了些,說是要給柳荀家拿去……總之能買上的都買了。

還沒到吃晚飯的時間,許秋芳讓葉宿将布、糕點和一個豬蹄送到柳荀家,正好少做一個菜。

柳荀自然不要,不過葉宿哄了幾句,也收下了。

許秋芳一回來就準備熬豬油,先将豬板油切成薄片,放入鍋中,加些清水,竈下添根耐燒的大木柴就不用管了,只是十斤豬板油一口鍋放不下,要分兩次。

江汜過來的時候,老遠就聞見豬油香,進了門才知道是葉宿家在熬豬油。

晚上吃的鹵豬蹄、炒青菜,蛋花湯,拌木耳。吃完飯,豬油已經熬好了,許秋芳邀江汜留下來嘗嘗新出鍋的豬油渣。

剛出鍋的豬油渣,金黃酥香,外酥裏嫩,撒上一些糖,簡直要香掉嘴巴。趁着熱乎,許秋芳也讓葉宿去給柳荀家和秦家各送一碗,柳荀家近,葉宿去了,秦家遠些,江汜去的。

這麽多油渣和油,幸虧許秋芳今日買了兩個大海碗,專門用來裝豬油。

送了豬油渣回來,江汜本想挑些水回去,天晚了,葉宿不讓,讓他趁着還有光早點回去,不然看不見路,明早先過來洗漱,反正要在這邊吃早飯。

許秋芳還道,等明日豬油凝固了,也來挖上一碗。

送了江汜出門,葉宿想着,小時候去燈會見過紙糊的燈籠,明天試試做一下,總不能一直讓江汜黑咕隆咚的回小屋。

……

今日,葉宿是睡在松軟的褥子上的,軟軟暖暖的褥子,像躺在一朵雲上,身上也像蓋了一朵雲,在雲朵包圍裏,葉宿慢慢睡着了。

只是,今日又做夢了。

還是那個奇怪的地方,又見到了那個和自己長得一樣的人,兩個人對視了很久,那人忽然道,“你看得見我嗎?”

很奇怪,葉宿本該害怕,但一點都沒有,對方對自己莫名有種親和力和放松感,兩個人就像多年的老友聊起天來,他還帶着葉宿看了很多沒見過的東西。

二人一夜閑談游逛。

第二日起來葉宿有些精神不足,明明是做夢,卻好像自己真的去逛了一圈。

用冷水洗了把臉,整個人清醒了些,外面江汜在喊門,水還沒擦幹就趕緊過去開門了。

江汜見哥兒滿臉水漬,“怎麽不把臉擦幹?”

葉宿這才想起,聽見江汜的聲音,就趕緊過來了,用衣袖在臉上胡亂抹了幾下,見江汜還盯着自己看,疑問道,“怎麽了?”

“這裏,”江汜指了葉宿的鬓角,“還有一滴水。”

不待葉宿上手,鬼使神差的,江汜擡手抹去了那滴水珠。

……

……

……

兩人都僵住了,沉默了好幾息,葉宿紅着臉率先轉身進屋,被江汜手指點過的鬓角發燙,那塊皮膚都好似要燒起來,連帶着哥兒整張臉都紅成了血色。

門外的江汜深深吸了一口氣,撚了撚自己手指,果然,軟暖細滑,今日都不想洗手了。

——但是不行,犁地施肥身上可髒臭。

江汜進去的時候,葉宿的臉已經不紅了,雖然還是覺得鬓角發燙,但面上已經看不出什麽。哥兒正在往竈裏添柴,準備點火燒水煮面。

昨日的豬油已經凝固了,雪白醇香,在擺好的四個碗裏各挖上指甲蓋那麽一勺,淋上鮮香的麻黑醬油,将下好的面夾上一筷子放在碗中,倒上熱乎的乳白面湯,放進煎好的金黃雞蛋,撒上切好的翠綠小蔥,一碗鮮香逼人的豬油面就成了。

天氣回暖,家裏養的母雞也開始下蛋了,昨日就撿了六個,今日葉宿煎雞蛋一點都沒有心疼。

等江汜洗漱完,豬油面已經好了,葉宿端着碗還不敢和江汜對視,江汜見哥兒托着碗底的手指被燙紅了,從屋裏搬了小桌子出來,又進去拿了板凳,示意葉宿将碗放在桌子上吃。

葉宿還沒想明白,就聽江汜說道,“手指不燙嗎?”

放下碗看看手指,這才明白是因為手指紅了。

其實還好,不算燙,比這更燙的葉宿都端過,這會看着紅,稍微過會便會好。

不過——

葉宿吃着熱乎乎的面,心裏也暖呼呼的。

怕葉宿不自在,江汜在竈房就将面吃了。新熬制的豬油十分醇香,這面比那天在縣裏吃的素面可好吃太多了。

沒一會張平二老也起了,葉宿道今日還是去田地裏,張平夫妻今日要開藥田盡快将栌蘭移栽過來,就沒有跟着過去。

稍作休息,葉宿二人便去向河邊,昨日一畝地的四分之一都沒有犁好,進度要加快些了。

只是沒多久,許秋芳就來地裏說有人找,葉宿和江汜一思索,猜想是鐵匠,剛準備回去,沒想到鐵匠等不及,跟着許秋芳到地裏來了,手裏還拿着兩把鐵耙。

“後生,你這鐵耙好了。”江汜實在是好認,一頭短發紮眼的很。

因有生人,周圍田地的漢子嬸子哥兒都圍了過來。

江汜和葉宿走到田埂上,鐵匠把鐵耙遞給江汜,“後生,你驗驗貨,看看好不好用。”

來之前鐵匠已在自家院裏試過,一耙下去,便翻開一片土,可好使。

江汜跳進地裏試了幾下,果然比鋤頭順手多了。

旁邊的村人也很好奇,張大牛出聲問了問,能不能給他試試,自然是可以的。

張大牛試了後,覺得很合心意,“這叫什麽?怎麽從未見過,比鋤頭要省力多了。”

鐵匠在旁解釋,“是這位後生來我鋪子定做的,叫鐵耙,有四齒和六齒,各位要不要試試?”

聽了這話,幾個漢子都上手試了,又是一片好評。

江汜試了之後,早就把鐵耙遞給好奇的葉宿,這會葉宿在田裏耙的可開心。

這麽好使,有村人就問了價錢,

“四齒的一百文,六齒的一百二十文。”

不貴,一把鋤頭也是差不多的價錢,只是突然要出一錢銀子,不少人有猶豫了,家裏有鋤頭,沒必要再買一個差不多的。

但也有人心動,整地其實是先犁後耙再平整,但不是家家戶戶都有牛拉犁,很多人就是一把鋤頭又犁又耙,遇上大土塊,鋤頭實在不好使,有了這個鐵耙,碎土要容易多了。

張大牛便率先要了一把,問鐵匠還有沒有,鐵匠今日來就是想做生意,拉了十來把,現在都放在葉宿家院子裏。

幾位想要鐵耙的商量幾息,走到葉宿家來回也要小半個時辰,反正是地裏用的跑不了,就叫鐵匠将鐵耙拉到田裏,他們各自回家拿錢。

出來幹活,身上肯定沒帶銀錢,況一百文不是個小數目。

有些人還在糾結買哪種。

葉宿在旁邊提醒,“買四齒的,六齒的有些小土溝耙不進去。”其實這也是江汜告訴他的。

不過最後買什麽就看自己了。

最後鐵匠一共賣出了九把四齒耙,一把六齒耙。當日只說好江汜的一套四齒和六齒不收錢,所以葉宿也買了一個四齒耙。

靠河這邊的幾大塊水田,好幾個人手裏都拿着鐵耙在薅地,一揮一薅,板結的土壤就松動了。

葉宿聽見好幾個漢子哈哈大笑,言說得了個好器具,這下沒有用鋤頭那麽累了。

葉宿也開心,種地并不輕松,漢子嬸子哥兒面朝黃土背朝天,兢兢業業一整年,稅收、吃用,基本已無餘錢。如今有了趁手的工具,也能給勞作的人減輕些負擔,輕松些也是好的。

鐵匠一下進賬一千多錢,喜不自勝,架着車趕緊回縣裏,看這情況銷量應該不錯的,得趕緊再做上幾批。

江汜跟鐵匠一起去縣裏了。昨日回去他仔細想了想,除了米面那些,還要買木桶兩個,扁擔一根,掃帚昨日葉宿拿過來就沒有帶回去,說是家裏還有。

最好去看看牛犢,合适的話也買回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