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踏犁

019踏犁

“後生,這次可多謝你了。”做成了不少買賣,鐵匠喜氣洋洋地駕車,“你要去哪,我送你過去。”

“去縣裏添置些東西,師傅,”江汜想到小時候用的踏犁,制式簡單,但不用牛做牽引,且不像揮鋤揮耙一直佝偻着腰,這邊也未見過,“您鋪子裏有人來打犁铧嗎?”

“這是自然,縣裏就我一家鐵鋪,犁铧都在我這打制。”

“也可以定制犁铧吧?”

“當然,怎麽,後生你又有什麽新想法?”

“是。”江汜沒有細說,“您認不認識靠譜的木匠,這個要木鐵合制。”

這次在鐵匠鋪打東西,江汜覺得師傅挺實誠的,自己去找木匠,不熟也不清楚,不如就讓鐵匠推薦。

鐵匠一聽,又有合作,豈不是又能掙錢,趕緊将情況說清,“鋤頭、耙、犁都要木頭,這次的鐵耙不也有木把手,我确實有家一直合作的木匠鋪,這家鋪子和我家從我爺爺輩就開始合作了,不知你想找什麽樣的木匠,這個師傅的手藝和人品自是信得過的。”

木匠不像鐵匠,原材料易得,縣裏有幾家鋪子,而且有些村裏也是有會做木工的手藝人。

聽鐵匠這樣說,江汜就知道自己問對了,果然鋪子之間是會有長期合作的,這會他便跟鐵匠細細說了踏犁的形制。

一聽這個踏犁可以代替牛耕,鐵匠差點撒開缰繩,要抓住江汜好好問問。鐵匠雖然是手藝人,但家裏人其他人大多都是泥腿子,整天在田地裏勞作,怎麽不想家裏人也輕松些?

“可是真的?”鐵匠十分激動。

“自然,若你鋪子裏有制好的犁铧,可以帶上去找木匠,這個不難做,做好了你一看便知。”

鐵匠激動不已,甩了騾子一鞭子,随着獵獵風聲重重道了一聲“好”。

因實在激動,鐵匠趕車快了不少,原來駕車要一個多時辰的路,堪堪一個時辰就到了。

先去還了騾車,為了送鐵耙,鐵匠自己去租的。

又去鐵匠鋪拿了犁铧,鐵匠交代兒子好生看顧店鋪,領着江汜去了交好的木匠鋪。

去拿犁铧的時候,又碰上了嚴公子并他的小厮谷雨——是來拿打好的鐵耙的。

“江公子,你也是來拿鐵耙的。”

嚴暮雲已經從谷雨那知道這鐵耙就是江汜定制的,“這鐵耙我倒是從未見過,看着尖齒應該是開地的好器具。”

江汜點頭示意,應了幾句。

鐵匠在旁見兩人寒暄上了,着急地道,“後生,我們先去木匠鋪吧。”

嚴暮雲見二人的樣子,略一思索就猜到估計江汜又有什麽新器具,這個鐵耙就讓人十分驚喜,竟然還有東西,便言說要跟着去。

鐵匠不想,這畢竟是他們的生意,說不準這個公子哥要學去了搶生意呢。

不過江汜已經應了,罷了,觀這公子也不像要做泥腿子生意的人。

江汜只是想到,這位嚴公子應該在種花上有不少經驗,種地種花一脈相承。他跟着過去,說不定能提些意見。

木匠鋪離得不算遠,一刻鐘不到便到了。

鐵匠對鋪裏的夥計問道,“老王可在?”

夥計識得鐵匠,“在,師傅在院裏刨木頭。”

鐵匠帶了幾人進去,對着院裏的老頭喊道,“老王,給你帶了做鐵耙的人來。”

多年合作的老夥計,也是好朋友,鐵匠來定木頭的時候就說了有人來定制了鐵耙的事。

木匠擡頭一看,江汜身材高大已經紮眼,配上那頭短發,果真像老夥計說的一樣,“一眼便能認出”。

“今天來跟你說個新器具。”鐵匠示意江汜去解釋。

江汜道,“老師傅可知有一種踏犁,形狀如鑰匙,長約六尺,犁铧可定制,一般長約一尺,犁架由扶手、犁杠、腳踏木組成……”

“雙手捉住扶手橫木,左腳踏末端橫木,便可耕地三尺,釋左腳而以兩手翻泥,謂之一進,迤逦而前,泥垅悉成行列,不異牛耕。”(注1)

幾人都震驚不已,竟然有不用牛的犁,鐵匠聽過一次還好,谷雨在旁已經吃驚地扯住自己公子的衣袖了。

江汜又在地上畫了樣式,木匠一看就明白了,橫木杠木木匠鋪裏都有現成的,現在就是卯合。

等了約一刻鐘,木匠就裝好了,犁铧也卯進去,這期間幾個人都是大氣不敢出,等着看成品。

“妙啊!”嚴暮雲拍手稱好,他是園藝子,自然也懂些耕種事宜。

而且,想到自家,心裏又有了計較。

木匠和鐵匠也直呼妙哉。

江汜心有感慨,現在這裏的技術自然比不得自己的世界,但稍微一些小小的改進便能讓人如此激動。

不過,江汜雖畫出圖樣,也做出成品了,但實際的效果卻不知道怎樣,具體的橫木長短,犁铧大小,如何才能是最适合坎山縣的土地……還需要鐵匠和木匠再根據經驗調試,畢竟今天只是随手撿的幾根木頭。

木匠顯然考慮到了,沉聲思索了一會,問江汜,“後生今日什麽時候回村,我想趕緊改制一下,做好了給你拿回去先試試,再看哪裏需要改動。”

這是個好辦法,說白了江汜現在也是紙上談兵,“待會我還要去添置些日常用品,買好了就來拿。”

鐵匠道:“後生,這個踏犁你能否也只賣我們兩家?這次我出三十兩如何?你的那把也不收錢。”

鐵匠家其實已經沒有這麽多現銀,咬咬牙準備跟老夥計借些,因這個還是自己受益多,等制成了,肯定有別的木匠琢磨出來木質犁架的做法。

三十兩太多,這個踏犁一看便能學會,只有犁铧必須在鐵匠鋪購買,賣得好鐵匠能大賺一筆,但若是旁的木匠學了,那也說不好了,不過也可以用囤貨的方式一次性售賣,木匠也能得錢,“不用三十兩,二十兩便夠了,做成了可以多做些,等踏犁傳開,你們兩家便是首家能搶占先機,但是定價也不能太高,一百五十文如何?”

木匠也清楚,賣這個只能賣個搶先,但他對自己的手藝有信心,總有主顧能看的上自己手藝要做犁架的,算不得多吃虧。

兩個師傅一商量,一百五十文的價格已經比現有的直犁便宜,是合适的價格,都答應了。

鐵匠從老夥計這裏先支了二十兩付給江汜,至于鐵匠和木匠要如何分成,就是他們的事情了。

……

江汜離開後,嚴公子也跟着走了,他跟在江汜後邊,今日之事在他看來有趣又新鮮,本以來農家人只會種地掙錢,或是支小攤賣些自己做的東西,原還有這樣的掙錢方式,不過他跟着江汜也有事情要商談。

“你跟着我作何?”走出街口也不見嚴公子跟自己分開,江汜疑惑道。

“只是有些好奇,今日之事你契書都不寫,不怕他們反悔?或是你要是反悔怎麽辦?”

江汜不好說其實自己其實不會寫這的字,跟葉宿簽契書的時候見過,是繁體,勉強識得,更不知道該怎麽寫契書,就道,“鐵匠人不錯,我信得過他,我也信得過自己,說好了便不會找別的店鋪賣圖樣。”只是這樣說來,這裏面确實有一個變數,這位嚴公子,見證了全程,會往外說嗎?

“江公子好膽識!”不待江汜想明白,嚴暮雲稱贊道,“你有沒有想過,将圖樣呈給府衙,讓府衙在全縣,甚至全天下推廣?”

“我雖沒去過村裏,但走過許多府縣,總能聽聞耕種時牛不夠的事情,尤其是近年來大興農業,農戶的田地越來越多,所得的糧食卻不見增多,大部分農家人都心有餘力不足,導致畝産降低,有了這般好用的器具,豈不是能減輕農家負擔……”其實這都是嚴暮雲從自家叔公那聽來的。

江汜之前聽了乾寧朝的分地方式就有困惑,土地只增不減,農家人真的顧得過來嗎,十年了,像葉大葉三就已經耕種不過來了。聽了嚴暮雲的話才知道別的地方也這樣。

不過,“府衙?确實沒想過,我這種農家人怎麽會見到官老爺。”江汜知道古代官民階級分層森嚴,就是普通的衙役,農家人見了也要萬分尊敬。

“我可以幫你書信上呈,”嚴暮雲實在覺得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只在坎山縣推廣遠遠不夠,“實不相瞞,我是一名園藝子,就是幫達官貴人設計園林、收集珍奇花木的,是以結識了不少官人,而且鬥膽可說,我的技藝尚精,是以與這些官人關系尚可。”

谷雨腹诽,已經不是尚可了,不少官員都要巴結少爺呢,一般人可請不到!

江汜聽了,不用自己出面就行,只是,“這确實是好事,你就這麽相信踏犁好用?”

“自然,乾寧朝不能殺牛,前幾年還有村莊為了耕地日夜不休将牛累死的,這人最後還入了獄,牛少地多已經是經年矛盾,若能替牛,豈不是件大好事。”

江汜聽嚴暮雲說得頭頭是道,頗有自信,繼續問道,“嚴公子準備呈給哪位官人?”

“知府,去年我剛給他家新落成的院子設計了庭院,關系還熱乎着。”

江汜聽說過,畢竟葉宿能認外祖,自己漏洞百出的來歷能說通,都間接受益于這位知府,想來是位好官。

不過江汜還有顧慮,“不如等你親眼見了成效再書信,畢竟現在成品器具還未制成。”

嚴暮雲想想也是,而且他還想親自去江汜說的山上看看有沒有新植株,便道,“那五日後,我去小荷村找你。”

五日,新的踏犁肯定能做出來,江汜答應了。

三人說好便分開了,江汜自去買東西,嚴暮雲帶着小厮歸家。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