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龍見嘉興 (十二)

第12章 龍見嘉興 (十二)

站在龍窟前的沈忘也感受到了那尖銳熾烈的殺意,那凜冽之氣追随着一支飛箭破空而至,直取他的雙目之間。

沈忘聽得耳畔烈烈風響,死亡從未如此觸手可及,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在這生死攸關之所,沈忘的心中卻陡然湧現出了一句話。

無憂!莫怕!

那聲音如此熟悉,像是惠娘,亦像是兄長,又像是二人同時發出的吶喊,沈忘身體一顫,僅憑着那胸中的無畏與哀恸,直視着那支飛箭,已是有了赴死之心!

電光火石之間,又有兩枚飛镖破空而出,其速度之淩厲,讓人根本無法分辨這飛镖從何而來,又将往何處而去。

“铛”地一聲脆響,其中一枚镖将射向沈忘面門的飛箭擊落,其掠如火,飛箭落地竟已被打折。

與此同時,樹林中潛藏的兇手也發出一聲悶哼,他墜下樹來,就地一滾,卸了墜落之力,正欲拔足狂奔,卻見無數火把如同赤鱗之龍,沿着山路迤逦而上,喊殺聲震天,将龍窟所在之處團團圍住。

生死攸關之際,那人急中生智,一矮身,竟是混入了人群之中。

這邊廂,帶隊上山的柳七一眼就看到了立在龍窟前的沈忘,飛奔到他身邊,滿臉盡是焦灼之色。

“你可有受傷!”火光之下,柳七的發髻有些淩亂,幾縷碎發拂過面頰,額上的汗珠閃閃發亮。

沈忘垂首看向柳七,幾不可察地微微輕晃了一下身子,長出了一口氣,心中暗道:這柳仵作,果真是靠譜的。

“我沒事,遇着貴人了。”沈忘強迫自己露出一個成竹在胸的笑容,彎腰撿起地上折斷的箭矢,舉箭高喊:“沈無憂拜謝好漢救命之恩!”

沈忘話音才落,遠遠地,一陣暢快的朗笑便已随風而至,聲若洪鐘,在天地間回蕩:“沈忘,山水有相逢!”

聽那聲音所在,竟是已在半山腰。可見剛剛投镖之人的身手遠在衆人之上,是以神龍見首不見尾,早已飄然仙去。

聞言,沈忘輕嘆一聲,将斷箭揣入袖中,繼而目光如電地看向圍攏在四周的衆人:“諸位,今夜的騎龍山魚龍混雜,虎豹聚首,而殺害兩名無辜之人的兇手就在我們之中!”

衆人皆是面面相觑,被柳七攪了酒局的仇丁更是胸中氣悶,也不管上官還在現場,當下便借着酒勁反駁道:“沈推官這話說得!我們大家都是從山下趕來救你的,怎麽反倒成了兇手!您就是找不到兇手,也不能随便栽贓兄弟們啊!”

“就是就是!”幾個年紀輕,跟着仇丁混日子的小衙役連忙跟着幫腔,卻在柳七冰涼的目光裏瞬時禁了聲。

沈忘看了一眼面有紅暈,舌頭都捋不直的仇丁,冷冷地笑了:“我不去尋你麻煩,你倒是偏要送上門來。好,我且問你,上山之前我是否告訴過你,我已發現決定性的證據,需得孤身上山尋找,不許人跟随?”

“是啊!我可不敢跟您争功!”仇丁一梗脖子,臉都要仰到天上去,自覺理直氣壯。

“好,那我再問你,我是否也叮囑你,此事事關重大,絕不可走漏了風聲?”

“是啊……不……不是……”仇丁臉色驟變,語氣也跟着怯懦了起來。

此時,跟着跑上山的通判大人正倚靠着潮濕的樹幹大喘氣,他身居高位,平時難得行幾步路,可這幾日,為了這個該死的龍見案,知府大人失了千金,纏綿病榻,他不得不親身赴險,東跑西颠。

今晚,他生怕這沈解元出事,更是跑得老命去了十之六七,正郁悶得緊,卻見這仇丁說話吞吞吐吐,當下便怒喝道:“照實了說!”

仇丁腿一軟,跪了下來,兩股戰戰,面如死灰。

沈忘冷聲道:“通判大人,那兇手何以能處處取得先手,必是府衙之中有人口沒遮攔,毫無顧忌,酒一下肚,便如竹筒倒豆子,別人問什麽,便說什麽。今夜我上山一事,只告訴了這位衙役。一個時辰後,柳仵作方才得知了我的計劃。”

“可自我入山之時,兇手便已等在山中,守株待兔,借機除我而後快。走露風聲的,不是你又是誰!”

此時仇丁已是抖如篩糠,除了扣頭求饒再也說不出別的話來:“沈推官饒命啊!小的……小的不是有意的……小的不是有意的!”

“叛逆!”通判已經是氣得毛發皆聳,罵道:“兇手是何人,還不速速招來!”

仇丁膝行而前,伏在通判腳前,以頭搶地,聲聲刺耳:“大人,小的真不知道啊!”

仇丁自然無法識得兇手,他嘴上沒有把門兒的,沈忘上山一事,他不知說給了多少人聽,可他哪有本事辨別其中何人是兇手呢?

“大人莫急。我早已暗中囑托崔府數十名家丁将騎龍山團團圍住,不可放人下山,除卻剛剛那名武藝高強的好漢,事關之人皆在此山之中,是以兇手也在我們衆人之間,尚未逃離。”沈忘道。

通判大人将自己的衣角從仇丁顫抖的指間扯了出來,一腳踹在他的臉上,方才覺得解氣了些,氣喘籲籲道:“沈……沈解元,既然如此,你還不速速擒獲真兇,了結此案!”

沈忘微微一禮:“好叫通判大人知,無憂自當将兇手犯案的前因後果和盤托出,讓他辯無可辯。”

“好!那你便說說看,這兇手究竟是怎麽借妖龍殺人的?”

“是。此案事發于祭祀大典當日,慧娘和婢女巧兒被慌不擇路的人流沖散,兇手趁亂暗藏于慧娘身後,擊打其風府穴,致其暈厥。當是時,龍見頓生,衆人自顧不暇,自是無人注意到他的惡行。他将暈厥的慧娘藏于白龍祠前的香爐鼎之下,而慧娘的指甲恰恰在鼎腹上留下了淺淺的劃痕。”

“他靜待人群跑遠,逆着人流逃竄的方向,跟着那“妖龍”上了騎龍山。他深知,衆人懼怕龍見之禍,斷然不敢此時上山,正好給他制造了機會。他背着慧娘上山,在龍窟之中……“

沈忘頓了頓,似是強抑胸中怒火:”在龍窟之中,他脫掉慧娘的衣衫,将提前制作的毒囊放入……放入其陰門之中……那毒囊之中藏有鈎吻之毒,其毒性奇烈,慧娘不多時便毒發身亡,而身上全無傷痕,若不是柳仵作驗屍仔細,那藏于女子陰門之中的毒囊更是難以發現。是以,制作了妖龍攝人的假象!”

将毒藥放入女子陰門,這等酷烈殘忍的手段別說是衆人了,就是斷獄無數的通判大人也是聞所未聞,當下和衆人皆齊齊發出驚呼,面上露出不忍之色。巧兒,胖儒生方正和曾經一起幫忙的獵戶、秀才、耆老們也都自發地奔上山來,欲知此案真相。這時,皆面容聳動,巧兒更是緊咬嘴唇,幾乎滲出血來。

待衆人的驚嘆聲平息,沈忘繼續道:“然而,兇手百密一疏,我在檢視慧娘屍體時,就發現她腰際系着一條鳳銜珠玉帶鈎的玉環,錯誤地挂在了鈎鈕之上。可見,兇手未曾穿着佩戴過如此珍貴之物,因此忙中出錯。”

“也就是說,這并非是妖龍所為?可死者身上的龍鱗又作何解?”最早提出“妖龍懾人”說的韓耆老似乎還是對此事耿耿于懷,當下發問道。

“在下平日頗負游山玩水,鬥雞走狗的登徒子之名,對垂釣一事也是略有涉獵。初見龍鱗之時,我便隐隐覺得有些熟悉之感,為驗證龍鱗的真假,我于今晨垂釣于湖畔,果然釣上了與龍鱗極為相似的大魚。通判請看。”

沈忘将袖中準備好的魚鱗和龍鱗呈上,忽又轉首向柳七看去。柳七這才知道,沈忘為何偏偏選在案子焦灼之際臨陣釣魚,對自己腹诽一事心懷愧疚,便肅容沖着沈忘拱手一拜,以表歉意。

沈忘卻是笑了,那笑容在躍動的火光之下有着難言的寂寥落寞,饒是冷心冷面的柳七看了,也不由得動容。

“果然!除了大小有所差異,其紋理形狀皆是如出一轍!”那邊廂,通判也是恍然大悟,并将證物遞給了在旁邊翹首以盼的韓耆老,韓耆老恭敬接過,湊在火光下研究起來。

“在垂釣之時,我詢問了周邊百姓耆老,其中一位老者告訴我,在數日前的月圓之夜,平湖上捕得一條大魚,其身形罕見,鱗片奇大如人掌。可惜,那大魚剛捕上岸,便被等候的衆人瓜分殆盡,魚腸魚鱗都被售賣一空。因其時為深夜,少有人見,是以兇手敢以大魚之鱗巧做改扮,冒充龍鱗。”沈忘接着補充道。

“可是……”方正舉起胖乎乎的手搖了搖,引得衆人向他看去。只見方正圓如滿月的臉上,露出罕見的悲戚之色:“如果兇手只是□□熏心,謀色害命,那關廖舉人什麽事呢?廖舉人雖是嘴皮子厲害些,卻從未結過什麽仇家,害過什麽人,兇手為什麽要謀害他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