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屍魃之禍 (二)

第18章 屍魃之禍 (二)

等走到城門口,沈忘和程徹才明白了李四寶再次歸隊的原因。只見城牆重金懸賞的告示上李四寶的畫像清晰可見,雖和本人還有一定的差距,但畫像之人揚着下巴狐假虎威的神态,和李四寶倒是一模一樣。

沈忘和程徹苦笑着對視了一眼,都知道李四寶這是徹底惹惱了常州的大戶,便都從馬背上下來,一前一後将李四寶夾在中間,混入到出城的商隊中,這才算是把李四寶全須全尾地帶出了常州府。

常州府外是綿延數公裏的稻田和荒地,罕有人煙,三人從日薄西山走到暮色四合,也沒有找到可以落腳的地方。李四寶大難不死,興致正高,騎在程徹的馬背上大講特講自己行走山川的轶事。程徹是習武之人,精力旺盛,也不覺得有什麽。倒是沈忘已經困得眼皮打架,在小青驢的背上搖來晃去,好幾次差點兒翻倒過去。

待到路邊出現了一座廢棄的道觀之時,不僅是沈忘直呼萬幸,連程徹也長出了一口氣。他說好了要保沈解元順利進京,自當一諾千金,絕無轉圜。惡奴他不懼,山匪他不怕,可若是沈解元因為太困自己摔下了驢背,跌出個三長兩短,他可找誰說理去?

是以,三個人急匆匆下驢拴馬卸褡裢,準備在這搖搖欲墜的道觀中将就一晚。

當是時,無星無月,夜色濃得化不開,只餘黑暗中的道觀影影綽綽。初秋的夜晚已經有了些許寒涼,平地陡起一陣疾風,直把三個人的雞皮疙瘩都吹了出來,汗毛根根豎立。

“我怎麽看這道觀陰慘慘的,不像是什麽祥順之地啊!”李四寶縮在程徹身後,上下打量着道觀已經斑駁脫落的牆體。

沈忘雖然也是困極,但還是強撐着打趣道:“心疑生暗鬼,月亂見虛花。李老丈若是怕了,我與清晏可陪你繼續前行,寺、廟、祠、觀、庵,你覺得哪個祥順,咱們就住哪個。”

“無憂小友,這你可就是瞧不起人了!你是不是以為老朽怕了,哼,想當年,小老兒我……”

話音未落,一陣斷續陰恻的鬼哭之聲從觀中飄然而出,其聲缥缈難尋,其勢千回百轉,其情哀恸難言,宛若一道绛紫色的綢帶緊緊勒住了三人的咽喉。李四寶吓得大叫一聲,掉頭就跑,跑到拴着青驢和白馬的樹旁,一邊探頭探腦地向着沈忘和程徹張望,一邊拼命揮手招呼二人迅速撤離。

讀書人敬鬼神而遠之,自龍見案後,沈忘更是不再相信什麽百鬼夜哭之說,他轉頭看向程徹:“去看看?”

程徹點頭應道:“走!”

當下,二人也不管李四寶在身後如何龇牙咧嘴地手勢動作,吱呀一聲,推開了道觀虛掩的大門。

這道觀雖是廢棄,但裏面的格局卻是不小。道觀坐北朝南,三進院落,山門東向,一座巨大枯槁的銀杏樹後,便是通體漆黑的山門靈官殿,門上挂一同樣漆黑的歪斜牌匾,上書“雷火總司”,門內正中隐約可見護法靈官像,而那若有似無的哭聲,正是從靈官像處傳出。

“殿中祭拜的是雷聲普化天尊,若真是天尊顯靈,該是雷聲滾滾,又怎能是哭聲哀哀。”沈忘輕笑着搖了搖頭,譏諷道:“堂堂雷部正神,不為芸芸信衆解冤平怒,反而躲在自己的方寸之地大放悲聲,也難怪這道觀廢棄至此。”

程徹恍然道:“既是如此,那我便不拜它了。”

沈忘有些驚異:“清晏,你還信佛道嗎?”

“嗐,遇塔就掃,見佛便拜,多拜拜總是不會錯的。”程徹撓了撓頭,憨憨地笑了。他既已知道了道觀中并無鬼神,心下就難免松懈了些,笑聲也未作收斂,他這方笑聲剛起,那方的哭聲便陡然停了。

程徹濃眉一挑,身姿便如離弦之箭射入殿中。他隐在香案的陰影中,緩緩向之前發出聲音的方位靠近,腳尖微點,動作狡黠宛如一只匍匐而行的豹。他輕掀起香案上鋪着的案布,向案桌下瞧了一眼。桌下空空如也,但程徹還是能聽到若有似無地喘息聲,他便擡頭向案桌上方望去。

此時,程徹已經移步到了供案的後方,腦袋上方便是那尊已然破敗不堪護法靈官像。那雷聲普化天尊面上的彩漆剝落得七七南極生物群依五而爾齊伍耳巴一整理八八,背面更是破了一個大洞,露出內裏……內裏一雙灼灼閃光的眼睛!那眼睛的瞳仁又大又圓,擠得眼白都不剩多少,在一片黑暗中滴溜亂轉,靈動非常。

程徹的心劇烈跳動了一下,下一秒,他悍然出手,雙腳一蹬,借着供桌飛身而起,直取天尊肚中潛藏之人!

一陣砰嗙亂響之後,程徹拎着一人走出了殿門。那人身形瘦小,被程徹像拎貓一般提着後領,四腳亂蹬,尖聲叫喊,聽上去倒像是個孩子。

沈忘連忙疾步上前,仔細端詳被程徹丢在地上的“貓兒”。

那是一個穿着青色大褂的小道童,想是因為年紀尚小,并未冠巾,只是頭頂挽了個髻,腳上的麻鞋被踢飛了一只,另外一只虛挂在腳上,搖搖欲墜。剛剛程徹的莽撞行為吓着了小道童,此時正哭得撕心裂肺。

不知為什麽,他的這副扮相讓沈忘想到了別後未見的柳七,聲音也不由得柔和了許多:“小仙長,你莫哭了,我且問你幾句。”

見那孩子還哭鬧不休,程徹板起面孔,教訓道:“大人問你話呢!”

“要你管!”小道士聞言猛地擡起臉,露出一張圓鼓鼓的小臉兒,看樣子頂多十歲上下:“我在這兒呆得好好的,是招你惹你了,為何對我動粗!長這麽大個子,欺負我一個小孩子,你羞也不羞!”

這一喊倒是把程徹唬住了,八尺大漢愣在原地,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這個孩子的問題,只得把無助的目光投向沈忘。沈忘微笑着蹲下身,輕聲道:“小仙長莫要着惱,我們二人路過此地,想要借住一晚,正聽到你哭得哀切,這才想要問問原因。黑燈瞎火,清晏下手重了些,你莫要介懷。”

小道士抽噎着打量沈忘,半晌面上松了松,嘟囔道:“你這人倒還懂些道理,長得也好看。”

沈忘見小道士态度有所緩和,便柔聲問道:“小仙長,我看這道觀已然廢棄,荒無人煙,你何故在此哭泣?你家師父呢?”

小道士擡起手用袖口蹭了把臉,剛擦幹淨的淚痕又立刻被新湧出的淚水填滿,他再次止不住哭了起來:“師父……師父已經死了,死得透透的,被人害死了!”

沈忘太陽穴上的青筋一跳,一種不祥的預感襲上心頭。從小道士支支吾吾的話語裏,他準确地分辨出了“害死”二字,那騎龍山的霧氣似乎又一次籠罩了他的全身。

“小孩兒,你仔細說說,你師父怎麽死得,被何人所害?我這位無憂兄弟可是遠近聞名的推官,天底下沒有他斷不了的案子!”程徹見沈忘沒有答話,立刻大包大攬起來。

“當真!?”小道士的眼睛亮了。

“我不跟出家人打诳語!”程徹信誓旦旦地保證着。

小道士正欲細說,眼神卻突然飄忽了起來,他愣愣地凝望着道觀門口的方向,聲音沙啞地喃喃道:“師父?”

沈忘和程徹連忙回頭,只見道觀門口果然行來一人,陰冷夜風吹起他寬大的袍衫,幾縷白發随風散亂,那人身形瘦長,步履蹒跚,形如鬼魅,此時正緩步向衆人走來!

同類推薦